封缸純醋

陝西武功縣長寧鎮的傳統名產

長寧醋封缸純醋——又叫“長寧醋”是陝西省武功縣長寧鎮的傳統名產,是以玉米作為主要釀造原料。長寧醋編輯武功縣的特色產品長寧醋,它從作坊式釀造一躍發展成現代農業產業化的龍頭產品金字招牌。而今,中國數千年的釀醋文明,鑄就了“長寧封缸純醋”這一奇葩。

內容簡介


封缸純醋——又叫“長寧醋”是陝西省武功縣長寧鎮的傳統名產,是以玉米作為主要釀造原料。它的出現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以酸味醇厚,香味濃郁,愈放愈醇而著稱。是武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封缸純醋
封缸純醋

武功縣長寧鎮


武功古稱有邰國,乃炎帝後裔姜姓封地,華夏農耕文明 始祖后稷故里。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開創了中華古農業。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設武功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入駐咸陽,在咸陽西約40公里地駐軍設城,以拱衛都城長久安寧,此地乃取名長寧,系今武功縣長寧鎮所在地。
武功縣的特色產品長寧醋,它從作坊式釀造一躍發展成現代農業產業化的龍頭產品金字招牌。追其歷史淵源,不得不讓人對長寧的醋文化有不盡的自豪與炫耀。今天,現代化的長寧醋企業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在引領當地種、養、加工等產業發展的同時,全力打造醋產業休閑觀光園。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武功縣文管會在長寧鎮南挖掘清理唐京兆府三原縣尉扶風班子澳夫人田氏的墓室時,牆面上就有一幅雖說是斑駁陸離,但還是依稀可辨、表現當年人們釀醋的圖案,畫面上一人扶罐,一人蹲下用盆子接從罐子下方的流孔里流出的液體,周圍放著幾個大缸。當時,文史專家黃權忠先生根據現代人釀醋的工序判斷這可能是唐時人們做醋的場景,說明唐武德年間長寧作為扶風縣城的所在地,醋業釀造的興旺與成熟。

醋古稱醯


醋古稱醯,又稱酢、"醯"、"苦酒"等。"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同時把"醋"稱之為"苦酒",也同樣說明"醋"是起源於"酒"的。
封缸純醋也叫長寧醋,“封缸純醋”顧名思義是以大缸作為發酵器皿,進行封缸發酵。封缸純醋選用優質玉米、小麥大麥豌豆高粱等,經過液化、糖化、酒化、醋化過程釀就而成,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1、B2、20多種氨基酸和16種有機酸,蛋白質,糖類以及礦物質中的鐵、鈣、鋅、鎂、銅等離子

發展歷史


長寧醋最遠可追溯到大秦帝國的先期,隨著浩浩鐵蹄的東進,秦人以氣吞山河之勢,將獵獵旌旗插遍了咸陽周邊的廣大地區。長寧作為西鳳馳道進出咸陽的戰略要地,設重兵駐防。那時,士兵駐守軍營和英勇殺敵靠的就是酒量、豪氣與膽略。史料中便有了“秦軍長寧設亭,辦燒坊,五穀釀酒,以資軍需”的記載。然而,釀酒的士兵哪裡知道,他們倒掉的酒渣作料因散發出刺鼻的香味與熱氣,卻被周圍吃不飽的農人用筐用籠瘋搶回家曬乾碾麵食用。一些人還將本來就潮濕的五穀酒渣存進缸里以備後用。於是,就蓋上蓋子,等加工好的糧食吃完后才將其打開。十天半月後人們起缸食用,不料濃郁的香味直撲人面,讓人眼睛發酸難以睜大,側缸倒下,只見殷紅清亮的液體流了出來,酸香之味讓人口舌生津。人們便將其滴入飯食中加以食用,卻收到了讓人胃口大開、飯量增加的效果,人們一傳十,十傳百,推廣食用,並稱其為“苦酒”。
漢唐的幾百年裡,人們因自然災害、遷徙搬移等原因,也將長寧醋的製作技術傳向各地。或許是各地區民俗文化上的差異,北魏的《齊民要術》里稱醋為“酢”。一些地區的人們稱醋為“醯或酐”等叫法不一。今天,在甘肅民勤縣的蘇武山下的蘇武鄉就流傳著漢蘇武當年牧羊來此,用從家鄉武功帶來的酐(醋)為當地人治療瘡疤的動人故事。
如果說長寧醋在唐時為發展期,那麼到了宋代長寧醋就是成熟期。那時的人們不論窮家小富都已經掌握了釀造醋的流程與技術,以家庭為單元的獨立作坊比比皆是。元朝雖說蒙古人鐵蹄將扶風城邑毀於一旦,可是流傳千年的長寧醋依舊在武功盛行。
現在,武功民間還流傳著明狀元康海醋泡雞蛋、治療神經麻木的故事。特別是說康海見武宗皇帝臉上出斑,獻出自己從老家帶來的醋泡柿子,讓皇帝早晚各抹一次,半月後,皇帝肌膚光滑,龍容煥發,大悅。遂將此方向後宮妃子們推薦,讓她們養顏固體。又要將康海家鄉的醋作為御品運輸進宮。
清末武功人馮子甲這樣記載長寧醋的制方“武功民間釀醋,尤以長寧為先”明嘉靖年間,玉米傳入中國,武功廣泛種植玉米,長寧人遂開玉米釀醋之先河。改革開放后,大規模的生產經營。而今,中國數千年的釀醋文明,鑄就了“長寧封缸純醋”這一奇葩。

經典傳承


后稷家園封缸純醋是陝西宏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打產品。后稷家園封缸純醋秉承三千年歷史傳承,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作為CCTV央視商城戰略合作品牌,“后稷家園”封缸純醋入圍2015歐亞經濟論壇·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指定用品,併入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農產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