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樂
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副院長
劉崇樂,昆蟲學家。原籍福建福州,生於上海市。1926年畢業於清華學校生物學及化學專業,同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副院長兼昆明動物研究所所長。
劉崇樂
劉崇樂1920年畢業於清華學校,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昆蟲學。1922年獲康奈爾大學農學土學位,1922-1926年在康奈爾大學攻讀昆蟲學並獲得博士學位。獲博士學位后回國,出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創辦附屬昆蟲研究所並任所長,培養了一批我國早期的昆蟲學人才。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校南遷昆明,並著手雲南昆蟲的研究。抗戰勝利后隨校返京。1926年返國后至解放前歷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東北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教授、清華大學農學院昆蟲系主任以及北京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系主任及該校昆蟲研究所所長。為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會員。新中國成立后調至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動物研究所、任室主任,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資源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副院長兼昆明動物研究所所長。
1949年任北京農業大學昆蟲學系主任(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是在原北京大學昆蟲學系、清華大學昆蟲學系及華北大學昆蟲教研組師生隊伍和設備的基礎上建立的,是我國現代昆蟲學科的主要發端之一。其昆蟲學教研歷史可追溯到京師大學堂時期,20世紀30年代有關教師就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劉崇樂院士、一級教授周明牂博士和陸近仁博士、陸寶麟院士等我國現代昆蟲學先驅曾在此任教,為我國昆蟲學科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52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即昆蟲研究所前身)。是年,美國在侵朝戰爭中悍然使用細菌武器。劉崇樂受命參加“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罪行調查團”前往中朝邊境調查取證。他以精湛的學識和分折能力查獲了美軍撒播帶菌昆蟲,危害和平居民的種種罪行,向國際科學委員會提出了有力的證據。1958年任昆明動物研究所首任所長。
劉崇樂院士是我國老一輩有成就的昆蟲學家,專長生物防治學、工業益蟲利用及昆蟲文獻學。曾進行胡蜂科、瓢蟲科、虎甲科、天幕毛蟲、紅蜘蛛及梨實蠅等分類區系及防治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專著四冊、譯著三冊,並在國內倡導開展了昆蟲病理及微生物防治、資源昆蟲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獲得了各方公認的成就。
50年代起,劉崇樂院士立足於昆蟲學基礎知識的豐富積累,密切結合經濟建設大發展的需要,在國內首倡資源昆蟲學研究。他積極從事捕食性天敵昆蟲的應用和開發研究;進行寄生蜂、寄生蠅的利用,為我國綜合治理農業、林業和園藝害蟲作出了貢獻,是我國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驅。
1955年以來,劉崇樂院士密切關注我國工業、國防的重要原料紫膠蟲的研究。時值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施禁運封鎖,獲得紫膠來源十分困難。1955-1958年間,劉崇樂院士出任中蘇科學院聯合組織的雲南紫膠考察隊隊長,率中蘇科學家和我國有關產業部門及雲南省科技工作者百餘人,進行了連續多年的綜合性考察,為紫膠蟲的人工放養、產區的擴大、產量的提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1956年,中蘇科學院雲南紫膠工作隊改名為中蘇雲南生物資源考察隊。除紫膠之外,調查研究擴充到動植物區系和資源。動物方面涉及昆蟲、魚類、兩棲爬行類、鳥類和獸類。上述調查獲得了諸多新發現,證實了雲南動物種類繁且區系複雜、資源豐富。“動物王國”之稱譽被科學界確認,為雲南建立專業性的動物學研究機構作出了奠基性的準備。
劉崇樂院士一生熱愛昆蟲學研究。早期以胡蜂科為主要對象,中後期側重於瓢蟲科和寄生蜂、寄蠅、蜘蛛的研究。他刻苦好學,知識淵博、精通外語、廣收昆蟲文獻並極有研究。他學風嚴謹、做事認真,嚴於自律又誨人不倦,受到同仁的普遍敬重。在其一生的教育、科研生涯中,著述甚豐。在中外刊物發表論文53篇,撰寫學術專著6部,譯著2部。劉老學識淵博,中、英文字精鍊,長期擔任著《昆蟲學報》的主編。他對理論聯繫實際,科學為生產服務的觀點比較明確,自己雖長於昆蟲分類學,但科研不限於此而能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引導青年人開拓新的領域。
劉崇樂院士畢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解放初,他作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廣泛團結同仁,為社會主義建設進言獻策,身體力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在飛機滅蝗、反細菌戰、農林害蟲防治、紫膠蟲調查及資源開發系列工作中,以其深厚的學科知識為基礎,出色地解決了國家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為科學界的理論聯繫實踐做出了令人敬佩的貢獻,受到國家和人民的敬仰。劉老光榮地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員,熱心社會活動及公益事業。令人痛心的是在“文革”中他受到無情迫害,以重病之軀、未酬之志含冤離開了人世。
劉崇樂
劉崇樂,字覺民,父親是劉遜補,祖父是劉齊銜(林則徐長女婿,清道光二十一年進士)。祖籍為福建省閩侯(福州市),出生在上海。生於1901年9月20日,卒於1969年1月6日,享年68歲。昆蟲學家、教育家,中國昆蟲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害蟲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驅者,中國資源昆蟲學的開創者。
劉崇樂於1916年考入清華學校,以化學和生物學為主科。1920年,他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1922年畢業后入該校的研究院專攻昆蟲學, 1926年獲博士學位。1926年9月回國后,他歷任清華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靜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東北大學生物學系系主任、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等職。1934年清華大學成立農業研究所,他被聘請創建昆蟲學組。1935年他再度赴美國進修。1937年,他被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接納為會員。1946年,他被聘為台灣清華大學農學院昆蟲學系主任、教授。1947年10月,他第三次赴美國進修、考察。
1949年10月,劉崇樂出任北京農業大學昆蟲學系主任、教授兼昆蟲學研究所所長。1950年後,他兼任中國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研究員。1951年,他參加中國首次飛機滅蝗工作,為中國治蝗滅蝗首立戰功,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1952年,他受命參加“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罪行調查團”遷往中朝邊境調查取證。他以精湛的學識和辨析能力查獲了美軍投放的帶菌昆蟲,向國際科學委員會提出了有力的證據,揭露了其種種罪行。這一年,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了世界和平理事會柏林特別會議。1953年,他調任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學部委員)。1955年至1957年,他參加中蘇雲南熱帶生物資源的綜合考察,任中方考察隊隊長。1958年後,他曾兼任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副院長、昆明動物研究所所長等職。
劉崇樂是中國害蟲生物防治研究的倡導者和先驅者。早在20世紀20年代,他就開始了橘葉蛾的生物學、環境因子及寄生現象的研究。20世紀30年代,他準備編纂世界性的研究天敵昆蟲的文獻目錄,后因加拿大人湯姆孫的有關著作於1943年問世,他才放棄了這項工作。但在20世紀40年代以後,他仍繼續致力於害蟲的種類與防治的研究。他早年從事過中國膜翅目胡蜂總科昆蟲分類工作和文獻目錄工作,后又從事文獻資料比較多的鞘翅目瓢蟲科昆蟲的形態分類及生物學等諸方面的研究。他為中國瓢蟲科昆蟲系統分類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
劉崇樂還是中國資源昆蟲學發展的提倡者和開創者。他將資源昆蟲學的內涵大大拓寬了,這是他在學術研究上的重要貢獻之一。特別值得提到的是他關於紫膠蟲和紫膠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以他為首的科技人員,為中國紫膠蟲的人工放養、產區的擴大、產量的提高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由於劉崇樂洞悉世界科技的發展狀況和動態,賦有科學的預見性和創造性,因而他經常給青年們指出本學科的前沿領域和熱點問題。他所倡導的生物防除、資源昆蟲、天敵昆蟲、遺傳基因、昆蟲病原微生物等的研究、開發和利用,都為日後的實踐所證明其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一個熱愛祖國的科學家——紀念劉崇樂教授
A SCIENTIST THAT LOVES HIS FATHERLAND——In Memory of Prof.Liu Chung-lo
作者:黃復生,黎明
劉崇樂
劉崇樂教授早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之後又多次赴國外考察訪問。二十年代開始,在他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就致力於科學研究,為發展我國昆蟲學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在北方開展了許多工作,人們尊重他,稱他為“北劉” 。
解放前夕他正在美國訪問,接到了美國和台灣有關部門的聘請,但是他拒絕了優厚的待遇和舒適的生活條件,懷著滿腔的熱忱,毅然回到了祖國,和全國人民一起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自此,他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直到最後一息。
在抗美援朝的反細菌戰爭中,他不辭勞苦,積極工作,親自參加調查,舉辦細菌戰罪行展覽,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報刊上公開揭露美帝國主義者發動細菌戰的滔天罪行,贏得了國際友人的同情和支持。
解放初期,百廢待興,劉崇樂教授理解國家的困難,為節約外匯,他倡議並開展了對於紫膠蟲的研究,擴大了紫膠的生產,為發展我國紫膠事業奠定了基礎。
五十年代初期,他在國內創辦了“生物防除”研究室,開展了寄生天敵的研究,並首先從國外引進了蘇雲金桿菌及昆蟲病毒,奠定了昆蟲病理學的基礎。他本人在昆蟲文獻學和瓢蟲分類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的全部工作為倡導和發展我國的“生物防除”學科立下了功勞。
劉崇樂教授長期以來擔任昆蟲學報總編輯工作,他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為開展我國昆蟲學的學術活動付出了巨大精力。
劉崇樂教授不僅為發展我國昆蟲學事業做了許多工作,而且還培養了許多人材,其中很多人已成為知名的科學家、教授和科研骨幹。劉崇樂先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為我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為一個優秀的科學家。
林彪、“四人幫”及其黨羽兇殘地破壞我國科學事業,踐踏知識分子政策,對劉崇樂教授橫加誣陷打擊,進行百般的凌辱和迫害,在長期的摧殘下,久病不得醫治,於1969年1月7日含冤去世,終年68歲。
打倒“四人幫”,科學界重見天日,劉崇樂教授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我們應該永遠記取這一血的教訓,決不允許歷史的悲劇重演。
在科學的春天裡,在四個現代化的長征路上,我們懷念劉崇樂先生!
老實嚴謹的劉崇樂教授和他的悲慘遭遇
作者:蔡恆勝
在美國康州的美弗爾的一所養老院里躺著一位華人老婦,她患有嚴重的老年痴獃,幾乎連自己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兒孫都不認識了。她九十七歲了,人世間的凄涼蒼傷都經歷了,她太累了,也該休息了。養老院里有寧靜清潔的環境、精心護理的工作人員,退休的兒子每周都來看望她,四個孫子都已工作了,三位已成家,她已有重孫子重孫女。過上舒適的晚年生活,她也該安心了。她就是我稱之為劉伯母的施慧元女士,她的先生就是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我國昆蟲學創始人之一、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一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劉崇樂。
劉伯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1年9月20日生於上海,1969年1月6日卒於北京。1920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22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學位,1922-1926年在康奈爾大學攻讀昆蟲學並獲得博士學位。1926年返國后,歷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東北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教授、清華大學農業院昆蟲系主任以及北京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系主任及該校昆蟲研究所所長。新中國成立后調至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動物研究所,任室主任,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副院長,兼任昆明動物研究所首任所長、昆蟲學會理事和《昆蟲學報》主編。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長期從事生物學教學、生物防治、資源昆蟲學和昆蟲文獻學研究。在昆蟲學的人才培養及圖書文獻收藏方面都卓有建樹。對我國資源昆蟲特別是紫膠蟲的調查、研究、利用及擴大新產區頗有貢獻。
劉伯伯是家父(蔡邦華院士)的同行和好友,1953年家父從杭州浙江大學調入北京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以後昆蟲和動物二所合併成動物研究所以來,他們一直在一起共事,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直到1966年文革爆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個文革重災區,當時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平均年齡超過四十七歲,居科學院之首。出自動物所的柳忠陽等一批造反派就把動物所作為典型,大搞法西斯專政,把張勁夫、裴麗生、秦力生、郁文、杜潤生等院領導和動物所的幾乎所有年長的老科學家包括童第周、陳世驤、蔡邦華、劉崇樂等全部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關押在動物所牛棚,並把他們的家全部清除出十三、十四和十五樓。當時年近七旬的劉伯伯患有嚴重糖尿病,全身浮腫,步履蹣跚,但仍被押解去農村參加三秋勞動。家父屢次向這些造反派反映,劉快不行了,要送醫院。但是這些人那裡有人性,毫不領會。家父後來悲憤地回憶這段往事,他們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老友就這樣走了。據後來有人談當時的情景,劉老經常吃不飽,有一次,他飢餓難忍,撿食了幾粒掉在地上的玉米粒,竟被打得吐了出來。接著,這些造反派還勒令他去走獨木橋。一代名家就這樣搖搖晃晃,在一陣獰笑中從獨木橋上消失了。更令人痛心地是與此同時,他畢業於北大物理系的小兒子劉彭業不明不白從物理所大樓墜樓身亡。當時的劉伯母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真是欲哭無淚,悲痛欲絕。她真是悔恨啊,在臨近解放之際,劉崇樂接到斯坦福大學的邀請,請他執教該校。當時劉崇樂和他的哥哥劉崇宏都是清華大學教授,他在生物系任教,而劉崇宏是歷史系教授。他哥哥決定赴台灣,認為他搞的東西對共產黨不會有用。而劉崇樂畢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對共產黨新中國有好感。在決定是否留下來有點拿不定主意。劉伯母想起她的外甥何祚庥和共產黨關係密切,去徵求他的意見。當時的地下黨員何祚庥當然勸他們留下來。哪裡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現在變得家破人亡。而劉崇宏到了台灣,為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人們一直很敬崇他,他一直活到九十多歲才去世。這也就是為什麼劉伯母後來在平反之際,六十多歲時隻身一人到了美國,千辛萬苦最後把她大兒子一家六口先後移民到了美國,她絕不再讓她的兒孫再受到傷害。這是后話。
劉伯伯自50年代起,就立足於昆蟲學基礎知識的豐富積累,密切結合經濟建設大發展的需要,在國內首倡資源昆蟲學研究。他積極從事捕食性天敵昆蟲的應用和開發研究;進行寄生蜂、寄生蠅的利用,為我國綜合治理農業、林業和園藝害蟲作出了貢獻,是我國利用天敵資源進行害蟲生物防治的創始人之一。1955年以來,他密切關注我國工業、國防的重要原料紫膠蟲的研究。時值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施禁運封鎖,紫膠來源十分困難。1955-1958年間,劉崇樂出任中蘇科學院聯合組織的雲南紫膠考察隊隊長,率中蘇科學家和我國有關產業部門及雲南省科技工作者百餘人,進行了連續多年的綜合性考察,為紫膠蟲的人工放養、產區的擴大、產量的提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1956年,中蘇科學院雲南紫膠工作隊改名為中蘇雲南生物資源考察隊。除紫膠之外,調查研究擴充到動植物區系和資源。動物方面涉及昆蟲、魚類、兩棲爬行類、鳥類和獸類。上述調查獲得了諸多新發現,證實了雲南動物種類繁多且區系複雜、資源豐富。“動物王國”之稱譽被科學界確認,為雲南建立專業性的動物學研究機構作出了奠基性的準備。
劉伯伯一生熱愛昆蟲學研究。早期以胡蜂科為主要對象,中後期側重於瓢蟲科和寄生蜂、寄蠅、蜘蛛的研究。他刻苦好學,知識淵博、精通外語、廣收昆蟲文獻並極有研究。他學風嚴謹、做事認真,嚴於自律又誨人不倦,受到同仁的普遍敬重。有二件事證明劉伯伯的做事為人。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華園寫下了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樹縫裡也露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瞌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30年代,有一位陳姓的讀者致函朱自清先生,認為“蟬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便向周圍的同事詢問,出乎意料,同事大多同意那位讀者的說法:蟬子晚上不叫。但似乎不夠權威,朱先生便寫信請教昆蟲學家劉崇樂先生。劉先生大約也沒有親身經歷,便翻閱多種有關昆蟲的著作。幾天後,他拿出一段書中的抄文,對朱自清說:“好不容易找到這一段!”抄出的這段文章說,平常夜晚,蟬子是不叫的,但在一個月夜,作者卻清楚地聽到它們在叫。第二件事在1926年10月的秋季,被譽為中國考古學之父的李濟在夏縣西陰村發現了一顆花生殼似的黑褐色物體,這是一顆被割掉了一半的絲質繭殼,繭殼長約1.36厘米,繭幅約1.04厘米,已經部分腐蝕,但仍有光澤,而且繭殼的切割面極為平直。當時主持發掘的李濟對此十分重視,但是在發掘現場再沒有找到第二顆。圍繞著半個蠶繭,李濟請清華大學生物學教授劉崇樂進行鑒定,劉崇樂雖不敢斷定這就是蠶繭,但也沒有找出相反的證據。因為該繭殼比現在西陰村家養的蠶繭殼要小很多;不像是後來放進去的,因為埋藏的位置並不在坑底下,繭殼周圍的土色也沒有受干擾的痕迹;當然也不會是野蠶偶爾吐的,因為它有利器切割過的痕迹,這半個蠶繭是經過人工割裂過的。為此,劉崇樂初步斷定其為桑蠶繭,切割面是由銳利的刀刃所為。並鑒定那半個蠶繭確是一種家蠶,因此證明了中國人在史前新石器時代已懂得養蠶抽絲。1928年,李濟重訪美國時,又特意把這半個蠶繭的標本帶去,求助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院,經那裡的博物學家幫助他鑒定出這個繭殼是屬於家蠶的老祖先的繭殼,證實了劉崇樂的判斷。李濟在後來的很多學術論著中,都提到過“半個蠶繭”這件事,提法一直比較謹慎,只是作了幾點推論,提出了思考方向,並未作肯定的結論。從這兩件事可看出劉伯伯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嚴謹態度,而不像有些人在大躍進年代搞浮誇,瞎論證什麼一畝地能產萬斤糧之類;更不象當今中國有些人搞學術腐敗,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作為一個科學家首先要老老實實做人做學問。
劉伯伯離我們快四十年了,在其一生的教育、科研生涯中,著述甚豐。在中外刊物發表論文53篇,撰寫學術專著6部,譯著2部。他的為人,他的傑出貢獻,他的遭遇,他的死,能不讓我們後人深刻反思嗎?
1 劉崇樂.錨紋斑蝥之色型變異(英文).動物學報,1936(0):171—185.
【英文篇名】PATTERN VARIATION IN CICINDELA ANCHORALIS CHEVROLAT (Coleoptera Cicindelidae)
【摘要】斑蝥科甲蟲翅鞘色型之差異,在一部份種類中,極為顯著。本篇所論,根據中國種錨紋斑蝥,於廿二年夏采於廈門北岸,計雌雄共九百餘個,內有交配者六十二對,所得結論如下:(一)本種色型,甚為異特。若以美人薛福特氏所立之本屬理想模式色型推解,則其中間淡色橫斑,較為移前,其左右則向上下分枝成H形。(二)此種色型之變異為連續式仝趨一主要方向,但依其變異之分歧,可別為十種副式色型,詳情已於西文中加以討論。(三)雄蟲翅鞘之中間淡色橫斑變異較大,其深色紋斑之傾向於縮小亦因之較雌性為甚。(四)兩性交配,與色型之差異,全無關係。(五)大部份個數皆呈現中間色型。其趨向於兩極端者(深色或淡色特別發達者)乃屬少數。因此分類學者於記述變異極大之種類時,應以中間色型者為代表。
2 劉崇樂.食菌瓢蟲Halyzia hauseri Mader食量與生活史研究.昆蟲學報,1950,1(1):1—15.
【英文篇名】Studies on the Feeding Capacity and Life History of a Mycophagous Coccinellid,Halyzia hauseri Mader,in Kunming
3 劉崇樂,楊濟焜(楊集昆),廖定熹.黑緣紅瓢蟲Chilocorus rubidus Hope a.tristis Faldermann之外部形態(鞘翅目:瓢蟲科).昆蟲學報,1950,1(2):164—185.
【英文篇名】The External Morphology of Chilocorus rubidus Hope a.tristis Faldermann.(Coccinellidae,Coleoptera)
4 劉崇樂,王平遠.小麥上有幾種紅蜘蛛?.昆蟲學報,1953(3).
【英文篇名】What Mites injure Wheat in China?
5 王平遠,劉崇樂.棉紅蜘蛛(Tetranychus bimaculatus Harvey)研究初步報告:(一)寄主植物與預防蛛害的關係.昆蟲學報,1953,2(4):233—252.
【英文篇名】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STUDY OF THE COTTON RED SPIDER,TETRANYCHUS BIMACULATUS HARVE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TS HOST PLA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6 М.Ф.柯瓦列娃,劉崇樂,關漢光.提高赤眼蜂(Trichogramma)防除農業害蟲效率的方法.昆蟲學報,1954,4(4):447—458.
7 劉崇樂.積極展開益蟲研究.科學通報,1956(12):34—38,17.
8 劉崇樂.昆蟲學報的第一個十年.昆蟲學報,1960,10(1):114—116.
【英文篇名】THE FIRST DECADE OF "ACTA ENTOMOLOGICA"
9 劉崇樂,傅貽玲,陳泰魯.粘蟲黑卵蜂Telenomus cirphivorus Liu的生物學及田間散放.昆蟲學報,1960,10(3):283—288.
【英文篇名】BIOLOGICAL STUDIES AND FIELD LIBERATION OF AN ARMYWORM EGG-PARASITE TELENOMUS CIRPHIVORUS LIU (HYMENOPTERA: SCELIONIDAE)
10 劉崇樂.中國瓢蟲新種記述和關於瓢蟲外生殖器的論述.昆蟲學報,1962,11(3):259—265.
【英文篇名】DESCRIPTIONS OF NEW CHINESE COCCINELLIDS AND OBSERVATIONS ON THE EXTERNAL GENITALIA OF LADYBEETLES
【摘要】由於不同的原因,彎斑瓢蟲(Coccinella geminopunctata),縱條瓢蟲(C.longifasciata)和隱斑瓢蟲(Ballia obscurosignata)三個新種被認為應當包括在即將付印的《中國經濟昆蟲志:瓢蟲科》一書中。為了便於使用新種的學名,更為便於日後的查考,特先在學報發表該三種的記述。就如在其他分類工作中一樣,雌雄兩性的外生殖器對種的辨識起了很大作用。在這次工作中,發現雌瓢蟲的生殖片基部柄形部分在各種中有相當的差異,可能發展為有用的特徵,因此命名為“基柄”(capulus)。繼1950年的嘗試,本文對瓢蟲外生殖器的漢文名詞做了一次增補與修訂。
11 劉崇樂,蔡劍萍,王金言,王金弟.白蟲小繭蜂Bracon greeni Ashmead的生物學研究和林間寄主誘集試驗結果.昆蟲學報,1963,12(5—6):523—537.
【英文篇名】BIOLOGICAL STUDIES OF BRACON CREENI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HOST ALLUREMENT IN THE FOREST
12 劉崇樂.嶗山異色瓢蟲的幾個特點.昆蟲學報,1963,12(5—6):711—712.
【英文篇名】ON SOME REMARKABLE ATTRIBUTES OF LEIS AXYRIDIS FROM LAUSAN,SHANTUNG(COLEOPTERA:COCCINELLIDAE)
13 劉崇樂.異色瓢蟲重名變種在我國的分佈.昆蟲學報,1964,13(2):295—296.
【英文篇名】DISTRIBUTION OF LEIS AXYRIDIS PALLAS VAR. AXYRIDIS PALLAS IN CHINA
14 劉崇樂,傅貽玲.粘蟲Pseudaletia separata(Walk.)血細胞的類型辨識和病態變化.昆蟲學報,1964,13(4):542—551.
【英文篇名】THE TYPES OF HEMOCYTES AND THEIR PATHOLOGICAL MODIFICATIONS IN PSEUDALETIA SEPARATA(WALKER)(LEPIDOPTERA: NOCTUIDAE)
【摘要】利用相差顯微鏡,並輔以塗片染色、化學反應方法,將粘蟲各蟲態蟲齡的血細胞分為8個類型。他們是:原血胞、漿血胞、粒血胞、珠血胞、類絳血胞、囊血胞、梭血胞及脂血胞。並統計出各類血細胞在粘蟲一生中的數量變化。本文認為足血胞與粒血胞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伸延部分含有細胞質。符合這一標準的足血胞在此次工作中看到的不多,因此對粘蟲足血胞的存在問題暫作保留。蘇芸金桿菌處理后,粘蟲血細胞產生了明顯的病態變化,隨著病症的進展,非正常血細胞自2%上升為30%,50%,83%左右。直到死亡,血淋巴內未發現桿菌出現。
15 劉崇樂.異色瓢蟲重名變種在新疆的出現.昆蟲學報,1965,14(1):106.
【英文篇名】OCCURRENCE OF LEIS AXYRIDIS VAR. AXYRIDIS IN SINKIANG
16 劉崇樂.紫膠生產的意義和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17 劉崇樂,欽俊德,朱弘復編譯.英漢昆蟲學辭典.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18 劉崇樂等.蘇芸金桿菌研究的五十年.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19 劉崇樂.中國經濟昆蟲志,第五冊:鞘翅目瓢蟲科.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