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人

生活在長江下游的古人類

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長江下游的古人類。他們過定居生活,住干欄式房屋,用船、筏載人和物、浮水採集,使用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養豬,狗和水牛等牲畜,還會挖掘水井。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準,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攝氏度。

簡介


該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74和1977-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

概述


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一帶系沼澤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時,先打下1米長木樁,木樁上架設縱橫交錯地龍骨(地梁),其後於地樑上鋪設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櫞、蓋頂。地板起防濕、御蟲蛇作用。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從柱子高度看,人還不能直立進出,但較巢居已大有進步。房屋規模大小及內部結構,視居住成員多寡而定,從住宅營建看,河姆渡人已較熟練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樁、柱、梁、板等建築構件技術,樑柱間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與晚期木構大致相同,木構件上刻有雙圓、直線、斜線、植物莖葉等裝飾圖案。因工具限制,加工顯得較粗糙。遺址還出土6支木質船槳,1支外形基本完整,輪廓清楚,分槳柄、槳葉兩部分,一塊原木製成,形如長柄樹葉,柄上刻滿線條組合圖案,輕巧實用,與現代遊船划槳大體接近,是目前中國已發現船槳中最古老一支。船槳及一隻陶舟均證明河姆渡人已開始用船、筏載人荷物、浮水採集。第三、四文化層中還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不少器物為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少見或未見。用於生產的佔大多數,木錘系加工錘擊工具,木予是狩獵扎戳武器,木碗為生活用品,木質器柄則是石器工具發揮更大效用的附屬件,小木棍既是農業點穴播種工具,也是採集野生植物時挖根刨莖的採集工具,木器製作大多要經過切斷、剖開、削、茬、挖鑿、修磨、髹漆及火燒硬化等工序,其中碗、筒、蝶形器製作頗精細,表面經過磨光、髹漆,出土時油光可鑒,出土的20多隻木筒系用整段木材製成,形似毛竹筒,內外壁銼磨光潔、內壁還鑿有一淺槽,塞以圓木餅,有的外纏藤篾,可能作敲擊樂器用。第二文化層中發現木架方形井,證明河姆渡人已掌握鑿井技術。眾多保存完好的木器出土,為世界木器工具研究提供了實物材。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基本特徵和分期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發明了陶器;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有的學者特彆強調農業起源的意義,認為它才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或者說是新石器時代革命的主要內容。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后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迹,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所以並不是3個特徵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分期

由於各地新石器時代的情況很不一致,所以沒有統一的分期標準。有的地方分早晚兩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現少量銅器但還不會有意識地製造青銅合金時,單獨列出一個銅石並用時代,作為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的過渡期;有的則把這個階段歸入新石器時代晚期。各地的新石器時代 西亞、北非和歐洲西亞的新石器時代發展較早,考古研究也較深入。這裡是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以後又最早出現金屬器,最早進入文明時代,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西亞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安那托利亞(今土耳其)和扎格羅斯山山前地區,即所謂農業起源的新月形地帶。這一地區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潮濕,夏季炎熱乾燥,有適於栽培的野生穀物和易於馴養的動物,從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已有相當的基礎,因而成為最早出現農業和養畜業的地區。

農業和養殖業

大約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進入原始新石器時期,有了農業和養畜業的萌芽。公元前8000~前 7000年,先後進入前陶新石器或無陶新石器時期,已開始利用石斧、石鋤、石耜冠、石鏟、石刀等工具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豌豆等,開始飼養綿羊和山羊,有的遺址還有豬骨。這個時期的典型遺址耶利哥遺址,已出現用土坯砌築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圍牆和濠溝,牆內有石砌的鎡望塔。這在世界上同類建築中是最早的。大約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亞各地先後進入有陶新石器或發達的新石器時期。最早的陶器可稱為土器,火候極低;稍後有厚胎的素麵灰褐陶,最後出現彩陶。這時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農業。房子一般為多間式、平頂,有的房內有牛頭形塑像。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這裡的一些遺址有了銅器(個別遺址中用冷鍛法製造的銅扣針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國外的石器時代

西亞的新石器文化在發展中對周圍地區產生過明顯的影響,一是向北非尼羅河流域傳播,一是向歐洲東南部擴展。尼羅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為3期,從早期開始即為有陶新石器階段。北非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分為三大系統: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在歐洲的希臘本土、克里特島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等地存在過前陶新石器文化。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后出現了彩陶文化(見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中亞、南亞和東南亞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該文化分佈於土庫曼境內。石器大多繼承當地的中石器時代傳統而多細石器,同時也新出現磨製石斧和磨谷器。已種植小麥和大麥,飼養山羊。陶器均為手制,胎中多摻草末,除素麵外還有一些彩陶。從總體文化面貌來看明顯受到西亞新石器文化的影響。中亞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較晚,其代表為克爾捷米納爾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經濟以漁獵和採集為主,陶器多飾刻劃或戳印紋,。南亞次大陸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約開始於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佈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帶。居民種植小麥、大麥,飼養綿羊、山羊和牛。大約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現陶器,並且很快出現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有種植薯芋為主的新石器文化,沒有發展起真正的農業經濟。北亞和東北亞 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現最早的地區,蒙古和西伯利亞也有個別遺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萬年。但這個地區的磨製石器一直不很發達,農業出現的年代也很晚,與西亞情況正好相反。這個地區的陶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筒形罐特別流行,一般為灰褐色,飾刻劃紋或壓印紋。在日本,陶器多繩紋,故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又稱繩紋時代。朝鮮和西伯利亞的陶器則多施篦紋。朝鮮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國東北新石器文化的影響,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發展起旱地農業,種植粟和黍。蒙古東部地區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 年也已種黍,並飼養牛羊等家畜。日本的農業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因受大陸的影響,才急速發展起來的。西伯利亞則一直以漁獵和採集經濟為主。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時代這一概念。但若用舊大陸考古學的標準去衡量,那裡也還存在新石器時代文化。美洲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以前基本上處於新石器時代,即使已創立高度文明社會的瑪雅王國(見瑪雅文明),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屬器。美洲是農業起源的重要地區,那裡最先培植玉米,還有豆類和南瓜,印第安人稱之為三姊妹。家畜僅有駱馬一種。大洋洲在殖民者進入以前基本上仍處於狩獵、採集經濟階段,不會製造陶器,所以那裡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界線不大明顯。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時代仍多打制石器,種植薯芋,同東南亞的情況有些類似。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

石器時代經濟區

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①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海河流域等地,這裡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
②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
③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佔全國的2/3。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細石器特別發達而很少磨製石器,陶器也不甚發達。
上述除第③區因考古工作不夠深入難以分期外,前兩區大致可分為4期:早期約當公元前10000~前7000年,以華南的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為主,有少量磨製石器和陶器,農業已有萌芽,個別地點已會養豬。中期約當公元前 7000~前5000年,華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較發達的旱地農業,種植粟、黍,養豬,並有較發達的磨製石器和陶器;華中的彭頭山文化(見彭頭山遺址)等已栽植水稻,養豬和水牛等,磨製石器尚不多見,陶器則比較發達。晚期約當公元前5000~前3500年,華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農業進一步發展,有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見半坡文化姜寨遺址),流行多人二次合葬,發達的彩陶是一大特色。華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極為豐富的稻穀遺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農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築往往用稻殼摻泥抹牆,陶器胎壁內也摻有大量稻殼,表明稻作農業已有很大的發展。最後一期是銅石並用時代(也可不歸入新石器時代),約當前3500~前 2000年。這時華北主要是山東龍山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華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這時已普遍出現小件銅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東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湖北天門石家河和湖南澧縣城頭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築中出現分間式大型建築,開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築牆。陶器普遍採用輪制,出現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鉞、鏃等武器明顯增加。墓葬出現兩極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槨,有豐富、精美的隨葬品;小墓則既無葬具,多數也沒有任何隨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現大規模的人工堆築的貴族墳山。這種物質財富的增加和貧富與社會地位的兩極分化,預示著文明社會行將來臨。遺址有4個相繼疊壓的文化層,其中第三、四層是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早文化層,距今約6000—7000年。出土文物內容非常豐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遺物,帶榫卵的木構建築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上刻有比較精細的裝飾花紋。遺址中發現的榫卯,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在動物遺骨中,有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骨骸,其中豬骨的數量最多。人工栽培的水稻遺物,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農作物。以往的國際文獻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但印度最早的稻穀發現於中部的盧塔爾,經C14測定,它的時代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晚3000年。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骨哨,如今還能吹出動聽的音響。河姆渡遺址大量文物的發現,證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它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

河姆渡文化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佈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該文化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文化特徵 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除素麵陶外,盛行在釜類腹底交錯拍印繩紋,陶器的寬邊口沿上常刻劃平行條紋、波浪、圓圈、葉形、谷穗狀等幾何圖樣,偶見白地深褐色紋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寬沿淺盤、垂囊式□、支腳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產工具豐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數量遠超過石、木、陶質各種工具的總和,就如今所知,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中所獨有。木器較精巧多樣。梯形不對稱刃石斧、拱背厚體石錛、骨耜、斜鋌骨鏃、管狀骨針、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構件及干欄式建築的遺跡,顯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點。

分期和年代

河姆渡遺址的第4、3層和第2、1層,分別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兩期。①早期:約前5000~前4000年。陶系簡單,夾炭黑陶占絕對優勢。除磨平素麵外,繩紋較多,刻劃的幾何圖案花紋和動植物圖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斂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頸部雙耳大口罐、寬沿淺盤、斜腹盆、環形單把缽、大圈足豆、盆形甑、塊狀體支腳等。石器種類少,一般磨製不精,斧、錛較厚碩,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見穿孔者。②晚期:約前4000~前3300 年。夾砂紅陶、紅灰陶數量最多。前段的泥質紅陶外壁紅內壁黑,常施紅陶衣;後段的泥質紅陶表裡色澤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繩紋,出現鏤孔紋飾。新出現鼎、落地式把兩足異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還有敞口雞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鏤孔豆、空腹傾斜體支腳。石器多通體磨光,出現了扁平長條石錛,穿孔石斧、長方形雙孔石刀和石紡輪。農業和家畜飼養 河姆渡第 4層較大面積範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它與馬家浜文化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稻穀,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國最早的兩例稻穀實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這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農具有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家畜主要有豬、狗。破碎的豬骨和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體態肥胖的陶豬和方口陶缽上刻的豬紋。有一件陶盆上刻劃著稻穗豬紋圖像,大體是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的一種反映。此外,還出土較多的水牛骨頭,可能牛也已被馴養。漁獵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動物遺骨,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0多種。絕大多數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動物,僅鹿角即有 400多件。鳥、魚、龜、鱉遺骨數量也不少。還發現有極少的亞洲象、蘇門犀、紅面猴等溫熱地帶動物的遺骸。骨鏃達千餘件之多,以鋌部不對稱的長鋒或短鋒斜鋌鏃較富特色,另有窄長鋒柳葉形鏃、鈍尖或銳尖的錐形帶鋌鏃等形制。未見網墜之類漁具,而存在大量魚骨,有些骨鏃當兼用於射魚。其他漁獵工具還有木矛、骨魚鏢等。柄葉連體木槳的發現,說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撈活動中乘用。利用禽類骨管雕孔製成的骨哨,既是一種樂器,狩獵時也可吹音用以誘捕動物。原始手工業 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無論炊器和飲食容器,都屬這種陶質。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及稻的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比較原始,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為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晚期階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經慢輪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複雜的器形,有的陶器燒成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關於編結紡織,在河姆渡發現有蘆葦席殘片,採用二經二緯的編織法。質輕的木紡輪,連同大小輕重不一的陶、石紡輪。可供抽紗捻線之用。還發現了據認為可能屬於原始腰機部件的木質打緯刀、梳理經紗的長條木齒狀器、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軸等。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有柄匕、梭形器、鋸形器、鑿、匙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有笄、管、墜、珠等裝飾品。還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種)、靴形器等暫不明用途的器物。磨製普遍精細,少數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另有20餘件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和似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鳳鳥形象牙匕狀器 木作工藝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鏟、杵、矛、槳、槌、紡輪、木刀等工具外,還發現了不少安裝骨耜、石斧、石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樹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頭下部砍削出榫狀的捆紮面,石斧當是捆綁在左側,石錛則捆紮在前側。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尤其是發明使用了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標誌著當時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層出土一件瓜棱狀斂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層的硃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顯光澤,經鑒定是生漆,這是中國迄今最早的漆器。房屋和水井 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種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干欄式建築。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與這種建築遺跡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共達數千件。第4層的一座干欄式長屋,樁木和相緊靠的長圓木殘存220餘根,較規則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東南走向。現存最長一行樁木長23米,由西南到東北的第 1、2、3行之間的距離大體相等,合計寬約7米,推知室內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第3、4行的間距1.3米,這是設在面向東北一邊的前廊過道。建築遺跡範圍內,出土有蘆席殘片,許多陶片以及人們食后丟棄的大量植物皮殼、動物碎骨等。這座大型干欄式建築當屬公共住宅,室內很可能隔成若干小房間。干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發現的為最早。除干欄式建築外,早期稍後,還出現一種立柱式地面建築,在柱洞底部墊放木板作為基礎,有的則是填塞紅燒土塊、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實加固形成臼狀柱礎,中間立木柱。榫卯木構件和企口板 在河姆渡遺址第 2層發現一眼木構淺水井遺跡。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遺跡,也是迄今發現的採用豎井支護結構的最古老遺存。水井位於一處淺圓坑內,井口方形,邊長約2 米,井深約1.35米。井內緊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樁,內側用一個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頂,以防傾倒。排樁上端平放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圍是一圈直徑約6米呈圓形分佈的28根柵欄樁,另在井內發現有平面略呈輻射狀的小長圓木和葦席殘片等,可見井上還當蓋有井亭。墓葬 在河姆渡第4層的居住區,發現以陶釜、陶罐為葬具的嬰兒瓮棺葬2座。第1至3層有20多座墓,均不見墓坑和葬具,僅有1座以木板墊底。成人和嬰兒多為單人葬。有3座是兩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兩個兒童。第2和3層內的墓流行單人側身屈肢葬,個別的是俯身葬,頭向東或東北,大多數無隨葬品。第1層內的墓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個別仰身屈肢葬,頭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隨葬品但並不豐富,最多的兩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豆,少見生產工具。總的看,不同時期的葬式、頭向和隨葬品是有所變化的。居民種屬 見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以河姆渡遺址第 4層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存,與以羅家角遺址第4層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羅家角類型,年代相當,陶器中的六角形口沿的盤盆類和弧斂口雙耳缽等形制接近,表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前、后階段,分別與馬家浜文化馬家浜類型和崧澤文化(見崧澤遺址大體同時。馬家浜類型發達的素麵腰沿釜(或稱寬檐釜),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一階段偶有所見,反之,河姆渡文化晚期數量雖少但富有特徵的垂囊式□,在馬家浜類型中也有個別發現。河姆渡文化晚期后一階段,長條石錛、突棱鏤孔豆、花瓣形圈足、鑿形鼎足等,均與崧澤文化的風格相同。河姆渡文化晚期可能受到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的強烈影響。

爭議

有人認為,河姆渡遺址第4層、第3層是新發現的河姆渡文化,第2層、第1層則應分屬於馬家浜文化馬家浜類型和崧澤類型(或單獨命名為崧澤文化),並進而提出由河姆渡文化發展為馬家浜文化的意見。河姆渡文化的早、晚期銜接關係及發展去向,有待於在發現更多的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對其晚期遺存的性質和歸屬,需再作進一步的研討。參考書目: 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8年1期。牟永抗:試論河姆渡文化,《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河姆渡人飲食習俗


飲食用具

寧紹平原特殊的埋藏條件 ,使大批有機質文物及動、植物遺存得到良好的保存, 這在國內外考古中極為罕見。在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發現了許多保存還相當完好的葫蘆籽和葫蘆皮。曬乾的葫蘆在我國一些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中用來取水、裝酒 ,看來河姆渡人也是有可能使用曬乾的葫蘆作為生活用器的。其次,從遺址第三文化層發現的由 4 塊木紋不同木頭雕成木盤及橢圓瓜棱形朱漆木碗看, 當時河姆渡人還應大量使用木質飲食用具。另外 ,河姆渡人也可能用樹枝、藤條等編織的籃筐, 因為它不僅與人們的採集經濟聯繫密切 ,而且至今在寧紹地區南部山區農村中仍見廣泛使用。總之,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目前我們對河姆渡人使用有機質飲食用具情況知之甚少 ,留給我們的是大量陶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器按用途分, 主要有炊煮器、飲食器、儲藏器和水器(或酒器)等四種。炊煮器 最主要的是釜及其配件———釜支架 ,後來又出現了甑、灶和鼎等。釜是河姆渡人燒飯的“鍋” ,它既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炊器,也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徵的標型器。二次考古發掘出土數量眾多, 而且造型富於變化, 各期特徵明顯, 是河姆渡文化分期指示器。由於陶釜經常炊煮食物 ,故出土的陶釜外底部大多有因燒煮留下的煙垢或煙熏痕迹 ;有些釜的內底或陶片上還可見到粘著的燒焦米粒殘渣或“鍋巴” 。與陶釜共存配套使用的主要是釜支架, 大多是以 3個釜支架架起一個陶釜, 用來燒火做飯。早期釜支架是方柱形和倒置的“靴”形兩種 ,其橫斷面均為方形或圓形的塊狀實體, 全器向內側傾斜 ,頂端有支物面,內側常有煙熏痕迹。另外 ,還在早期地層中見到一些形似饅頭狀的石塊 ,一側也有煙熏痕迹 ,它們也具有支架功能。晚期釜支架演變為器身中空的“豬嘴形”和朝天象鼻形。從第三文化層開始出現陶灶和陶甑。陶灶 ,呈箕形 ,火門上翹 ,內壁橫安三個粗壯支丁 ,外壁有二半環耳 ,以便搬動 ,顯然已考慮到在干欄式木構房子內使用 ,即既便於搬動,又可防患火災,充分顯示了先民的智慧,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架釜炊煮的最早專用灶具。此外, 在寧紹地區考古發掘中, 還經常發現一些四壁比較厚重的陶片,從 1996 年底發掘的鯔山遺址情況看 ,它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似 70 年代以前本地區使用的圓桶狀, 近底部有火門的“缸灶”。陶甑形近陶盆, 甑底有密集孔。孔經 1 厘米左右 ,外壁有一對半環耳以便搬動。甑的出現表明當時已懂得對蒸汽的利用。至河姆渡文化晚期 ,由於受鄰近文化影響 ,開始出現陶鼎 ,這雖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炊煮方法 ,但從發現數量分析 ,河姆渡人並沒有普遍使用飲食器
河姆渡人飲食器主要是盤、缽、豆和杯。其中盤、缽的消長是和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河姆渡人早期以盤、缽為主要飲食用器, 故發現數量較多,造型也富有變化 ;豆在早期數量少,器形亦小,到了晚期逐漸取代盤和缽 ,占居主要飲食用器地位, 器形也多樣化, 並盛行各種鏤孔裝飾 ②
儲藏器
主要是罐、盆、盂、貯火尊和 等 ,除了貯火尊見於第四、三層 , 始見於第二層外,其餘各器均普遍存在 ,並且器形富於變化 ,其中的雙耳罐是河姆渡人最主要的儲藏器。水器(或酒器) 主要是帶嘴器、和異形 規 鬲 ,而 和 規 鬲 的出現似乎昭示當時已有了酒。有帶嘴罐形、垂囊式 和三足 等三種 ,數量較少, 其中以外施紅衣前有衝天嘴的垂囊式最具特徵。異形 規鬲 出現時間較晚, 惜無復完器,從碎片觀察 ,它前有二袋足, 後為一落地式的半弓形把手 ,器形奇特。

食物構成

(一)澱粉食物
這裡所指的澱粉食物主要是河姆渡人種植的農作物。關於河姆渡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於農作物, 這已為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所證實。首先 , 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中, 在第四文化層共出土木構件總數數千件以上 ,主要是一行行排列有序的樁木。從不同走向分析,這裡原來可能有 3 棟以上的建築 ,其中一組干欄式長屋達百米面寬③ 。如此規模的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跡的發現 ,足以說明河姆渡人的定居生活已極為穩定 ,時間較長, 原始村落也已具有相當大規模。如所周知 ,穩定和長時間定居生活是需要以發達的農業作為基礎的 ,從而證明了原始農業生產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已佔有首要的地位。其次 ,由河姆渡遺址的動物鑒定中得知 ,河姆渡人已開始飼養家畜 ,在第二次發掘時還找到了當時圈養家畜的證據 ④ , 表明當時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原始飼養業。而一般情況下原始飼養業與農業生產有較強的依賴關係 ,如果沒有農業生產為家畜提供足夠的飼料 ,那麼長時間和一定規模的家畜飼養業則是難以維持的,因而從原始畜養業的發展情況亦可推知河姆渡人已有了較為發達的原始農業。第三 ,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成套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糧食加工工具。其中農業生產工具計有哺乳類動物肩胛骨加工而成的耕作農具骨耜 107 件 ,中耕除草木鏟、收割稻穗骨鐮、骨匕等;糧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盤、石磨棒、木杵、陶臼等。上述情況也足以證明河姆渡人已進入到相當發達的“耜耕農業”階段。第四 ,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均發現了由稻穀殼、稻稈、稻葉與木屑砂土相間組成多層次連續堆積 ,每層間距 2~ 10厘米不等, 總厚度達 100 厘米, 但不連片。又據河姆渡遺址出土稻穀的外觀、粒型等研究鑒定 ,河姆渡出土的稻穀存在類秈、類粳及中間型的各種穀粒,並在抽樣的 81 粒炭化稻穀中發現了 4 粒普通野生稻穀粒⑤ 。又據孢粉分析報告, 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中,單孔禾本科的花粉個體均較大 ,一般為 45 微米左右 ,最大可達 56 微米 ,與現代水稻花粉相似 ,在孢粉譜中水稻花粉含量很高, 最高達孢粉總量的 70% ⑥ 。上述發現和研究, 直接證251明了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生活時期已大量種植水稻。第五, 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還出土了不少表現原始農業題材的藝術品, 如“魚禾紋盆” 、“豬穗紋盆”等。藝術來源於生活, 如當時沒有水稻種植及豐收景象, 很難想象河姆渡人能刻劃出如此生動的畫面。總之,從河姆渡遺址考古資料看, 河姆渡人已有較為發達的稻作農業 ,而且栽培的稻作已有了相當多的收穫, 稻米亦已成為河姆渡人的最重要食物來源。
(二)肉類食物
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資料得知 ,河姆渡人的飲食生活並非單一的依賴種植稻米 ,肉類食物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也佔有很大的比重。而當時肉類食物的獲取 ,一方面來自原始家畜飼養業,另一方面則依賴於先民的漁獵活動。家畜飼養 在河姆渡遺址採集的 61 種動物遺骸中, 經鑒定家畜有豬、狗和水牛三種。豬骨在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中出土數量較多 ,並且家豬和野豬同時存在,但它們在形態上已有相當明顯的區別 ,河姆渡家豬屬正在馴化中的類型。從第一次發掘出土的 72件豬頭骨鑒定結果看 ,河姆渡家豬大多在幼年和未成年時便被宰殺 ,說明河姆渡人有以豬為主要食物來源的現象。河姆渡犬“體型小,吻部變短, 鼻骨近端比較凹陷 ,下頜骨下呈弧形外 ,矢狀嵴已顯著退化” ,明顯呈現現代家犬特徵。遺址出土的 16 件水牛頭骨及碎片經鑒定形態特徵與殷墟的水牛骨骸一致, 可以肯定河姆渡遺址的水牛也是家養的。除了上述三種家畜外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遺址出土的鹿類材料相當多 ,其中四不像鹿的鹿角就有 500 余件,但完整的角僅一件,另一特點是非自然脫落的和年青個體較多 ,再加上四不像鹿在其它幾處遺址中也有較多發現,而且在歷史時期它們又曾被人們所馴養 ⑦ ,故猜想這種動物早在新石器時代就被馴養。漁獵業 除了原始家畜飼養業外 , 漁獵活動也應是河姆渡人獲取肉類食物的重要手段。河姆渡遺址地處山地與平原湖沼交接地帶,背靠四明山 ,三面臨湖河沼澤,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具有從事漁獵經的便利條件。在河姆渡遺址二次考古發掘中 ,不僅發現了石球、陶彈丸、木矛、骨哨、木棍棒等一大批狩獵工具 ,而且伴出了大量野獸骨骼, 這些獸骨大都較破碎, 遍及發掘區每個角落, 許多骨骼上還留有刮切、敲咂以及燒烤痕迹 ,無疑是當時人們食用時敲骨吸髓、吃完后扔棄之遺物。河姆渡遺址有骨鏃和骨鰾, 而沒有發現用魚網的證據。按當時人們的技術水平,人們既能紡織、編織葦席, 使用弓箭、彈丸 ,行舟水上, 想來織魚網也不成問題的, 可是沒有發現網墜。能做而不去做 ,說明魚網需要不是很迫切。也許由於當時湖沼多, 水不深 ,水生動物很多,容易捕撈,就沒有重視魚具改革 ,去製作和使用漁網捕魚 ,這是環境從一個側面影響了人們的生產活動例證。河姆渡遺址採集的 61 種動物中 ,無脊椎動物僅 3 種, 脊椎動物有 58 種 , 包括鳥類、爬行類、魚類及哺乳類,其中尤以哺乳類種類最多 ,占 34 個屬、種 ,上述動物當然並非全是當時漁獵所得的食用動物 ,也不是當時所食用的野生動物全部。從河姆渡人利用的動物遺骸數量上看 ,他們的肉食來源主要是水生動物。在遺址發掘區內 ,魚類、龜鱉類等水生動物的遺骸之多 ,不勝細數,個體更無法全部區分統計。許多陶釜內也裝有龜、鱉、蚌、魚等水生動物遺骸, 乃至連狗糞中也有魚骨。而鯊魚、鯨等海產的發現, 則進一步證明了漁獵業發達及漁業在肉食中重要地位。數量上占第二位的是四不像、梅花鹿一類野生食草動物, 棲居森林的獸類 ,在總數上所佔比例並不大, 如按漫長歲月平均 ,數目就更少了。從標本鑒定中發現,一些兇猛、善跑或身軀龐大的動物,在捕獵武力不大條件下,估計一是強中捕弱,二是選擇反抗力弱數量多、行動成群的動物作為捕獵對象。總之, 當時河姆渡人的肉食來源 ,主要是下水捕撈, 其次是草原狩獵活動。值得一提的是, 河姆渡遺址出土不少猴頭骨標本中 ,依其破損現狀,經古動物學家鑒定,認為河姆渡人有吸食猴腦習俗。以猴腦為美食 ,在《臨海水土異物志》及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述,在今日的廣東、福建、浙江一帶遺風尚存
(三)天然食物
採集天然食物是河姆渡人飲食的重要補充。在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考古工作者發現不少儲存野果的灰坑, 有的是麻櫟果滿坑 ,有的是橡子成堆,有的是整坑酸棗 ,有的菱角一坑。這些果實中有的完好無損, 果實飽滿, 表明河姆渡人採集經濟比較發達, 還略有富餘。但河姆渡人的採集範圍不可能局限於上述幾種植物, 還應包括其它可食植物根、莖、葉、花、果等。有時人們也揀拾鳥蛋或割取蜂蜜等 ,只是這些採集物沒有引起重視或不易保存罷了。再則, 河姆渡人也種植蔬菜 ,如河姆渡遺址發現的葫蘆籽、葫蘆皮, 可能是當時種植的蔬菜,以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

食物加工

(一)澱粉食物加工
我國古代曾流行“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杵臼之利, 萬民以濟”說法。從考古資料看,河姆渡人生活時期稻穀脫殼主要是使用杵臼舂搗。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曾發現 1 件杵頭碩大、斷面呈圓形的木杵。此外, 一些個體較大的自然卵石有可能當作石杵使用。陶臼僅發現 1 件,器形碩大而器壁厚重粗糙, 形似陶盆而底較小。至於那些體型較大、磨槽闊而平緩所謂石磨盤和天然礫石的石磨棒, 由於器形相對較小而淺, 難以用來脫稻穀殼, 可能是用來磨塊根及米粉等的工具
(二)肉類食物加工
家畜和獵獲物的食用前加工, 主要是刮掉皮毛和切割皮革, 然後再切成碎塊 ,以便於煮食。前不久筆者參加的鯔山遺址發掘中 ,我們曾發現成堆魚鱗 ,表明河姆渡人吃魚前也颳去魚鱗。河姆渡人加工肉類食物的工具 ,主要是燧石質打制刮削器、石斧、石錛和石刀等 ,它們器形都較小巧 ,可直接手握,有的也可裝柄使用

炊煮方法

考古發掘資料表明, 河姆渡人的炊煮食物的方法主要是烤、煮、蒸三種。
(一)烤
是一種最原始、最簡單的炊煮方法 ,不需要用任何炊煮器具, 直接把獸肉及植物果實等放在火中燒熟即可食用。在離河姆渡遺址僅 1 公里的鯗架山遺址發掘時 ,曾發現 2 處河姆渡人燒烤食物的遺存。一處遺跡在平地上, 由一些雜亂樹枝堆成, 其中部樹枝有火燒痕迹, 周圍則散亂地分佈著燒烤過碎骨及食余殘骸。另一遺存原為灰坑 ,淤積一半后,人們便在上面填上一層石塊作為燒烤面, 其上是一層灰燼夾雜魚骨及野獸骨堆積 ,一些骨骸還因火燒而呈黑色。上述資料表明在河姆渡人中用火直接燒烤肉食的作法仍較為盛行
(二)煮
是一種最普遍的炊煮方法。它是將加工完食物放入陶釜中 ,同時加上足夠的水 ,然後再用火加熱陶釜,使水沸騰以煮熟食物。這種方法是河姆渡人煮米的飯、肉類食物及野果等最常用方法。河姆渡遺址出土陶釜底部或陶片上見到的燒焦米粒殘渣或“鍋巴”, 是河姆渡人用陶釜燒煮米飯的證據。從這些燒焦米粒殘渣及“鍋巴”分析 ,河姆渡人燒煮米飯如《孟子·滕文公上》及《禮記·檀弓上》中所記載的“飠 粥而食。”其米水比例當介於現代人燒乾飯和煮稀飯米水比例之間 ⑨。而河姆渡出土陶釜內發現龜、鱉、魚類遺骨,應是河姆渡人煮熟后未食用完的遺存。
(三)蒸
是利用蒸汽熱能炊煮食物一種先進的烹飲方法。河姆渡人使用甑外形如陶盆, 底有許多孔,孔徑 1 厘米左右 ,其上有蓋。使用時先將食物放入甑內, 再將其置於釜上 ,釜內加適量水 ,然後在釜底加熱。由於甑與水保持有一段距離,因而水沸騰時不會觸及食物,從而使食物的營養價值全部保存在食物內部。從甑孔徑看,河姆渡人蒸熟食物主要是野果及獸肉,而不太適用於稻米。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史記》等古籍中的“飯稻羹魚”來概括河姆渡人飲食習俗。

生產水平


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也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

生活水平


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在浙江餘姚市河姆渡村,住干欄式房屋,原因是該地溫暖濕潤,水網密布。
主要種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