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托與我
鐵托與我
《鐵托與我》是由戈蘭·馬科維克導演,Branimir Brstina,,Vojislav Brajovic,,Olja Beckovic等主演的一部電影,於2002年上映。
1954年貝爾格萊德,十歲的男孩佐蘭和他的大家族生活在一間擁擠的公寓里,小小年紀的他狂熱地崇拜著領袖鐵托,還偷偷暗戀起比女同學佳斯娜。一次比賽中,佐蘭歌頌鐵托的詩歌獲得了大獎,他也因此可以同佳斯娜一同前往鐵託故鄉參觀,但旅程卻並非象他想象般的美好……
鐵托與我
故事發生在1954年的南斯拉夫,一個10歲男孩和他的大家族生活在一間擁擠的公寓里,小小年紀的他極度崇拜該國領袖“鐵托同志”,如同當今的追星族。還偷偷地暗戀一個女同學。在一次比賽中,男孩歌頌鐵托的詩歌獲得了大獎,因而有機會與喜歡的女生一起同游參觀鐵托的故鄉。但旅程並沒有他想象中的美好。他最終意識到“神”都是人造的,偶像崇拜只能帶來失望和傷心。
一個在混亂吵鬧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出人意料擁有一個相對沉靜怪異的內心世界,他可以把自己鎖在廁所里平靜地翻閱一本畫報,讓所有的敲門人氣急敗壞。他是這個家庭並非惡意忽略的一部分,只是日常生活的瑣事太多了,夫妻間的爭執,妯娌間的嫌隙,一位隨時保持警覺狀態的老祖母,還有一個無事生非的告狀精表妹。他習慣了這種複雜人際關係的膚淺推攘,只有文弱的偷窺癖叔叔喜歡監視他的異常舉動,一堵牆上幾個被舔食的神秘坑洞。
少兒肥胖症患者佐拉就是這個崇高家庭的墮落者,像大部分孩子的童年一樣,盲目地痴迷於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物。佐拉愛上的是這個國家的領袖人物鐵托同志,一位只在紀錄片與報紙上頻頻出現的紅頭髮男人。原諒我對南斯拉夫革命歷史知識的匱乏,對於這個家庭成員各自政治立場的迷糊,我不知道他們都在相互嘲弄攻訐些什麼,似乎他們鼻腔內的嗅覺細胞都格外發達,動不動就能聞出與己相悖的朽腐階級氣息。我大概只能像佐拉一樣,因為不了解,才會如此深刻地愛上一個陌生人,他的紅頭髮,他的藍寶石戒指,騎馬的樣子,揮手的姿勢。他從來沒有親臨過這個家庭,卻是餐桌旁永不缺席的重要一員,點頭微笑,向每個人行注目禮。
偶像是距離產生美的一個鮮明例子,最早的明星製造也是相同的宣傳手法,佐拉很快就出現了奇妙的幻覺,在課堂上,看見鐵托同志在畫像上撲閃著迷人的雙眼。也許是資訊發達程度的不同,我在佐拉這個年齡並沒有將熱切的目光投向遙控的首都北京,我所崇拜的是隔壁鄰居一位正在迅速發育成長的高年級生。他彷彿是在一夜之間脫胎換骨,嗓音低沉,神色渙散,唇角上淡淡一抹淺棕色的絨毛。在記憶中,我的偶像並沒有做過什麼令我瞠目結舌的英雄壯舉,他低調內斂,只是一名顯得過於心事重重的青少年,傾斜著身體從馬路的另一端經過。那一段時間,我都在竭力模仿他的曼妙走姿,拖拉著書包,漫無目的地眺望著極遠處一塊莫名的空白。我拒絕與偶像的交談,生怕破壞任何一點小小的不完美,同時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喪心病狂的念頭,原來一直煩擾著我的就是關於這個人生死存亡的嚴重問題。
佐拉的另一個心靈寄託就是同校高他兩級的孤兒佳娜,我不知道這個高挑枯瘦的女孩在佐拉的眼中具備了什麼樣的吸引力,可能有的人就是喜歡被頻頻拒絕的戰鬥滋味。他像一個跟屁蟲一樣保護著自己心愛的女人,可是身形上的不相襯,使得這對高低組合變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佳娜告訴他要外出兩個星期去參觀名人鐵托的故鄉庫姆羅維茨,這個消息對佐拉來說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如果他也能夠成行,就可以在一個偶像的身邊趕赴另一個偶像的神聖之約。在一次名為“我為什麼愛鐵托”的命題作文競賽中,佐拉憑藉一首情感澎湃排比連連的未完成詩歌,贏得了這個地區的第一名,而獎品就是佳娜所提到的那趟甜蜜的遠行。
我們的學校總是喜歡利用各種獎懲制度挑撥孩子們之間清純的友誼,孫燕姿曾經在一首歌中唱過,是否成人的世界背面總有殘缺,這份殘缺就是依靠這個破壞來彌補與滿足的。每個人的學生生涯中,總有參加過大大小小各類比賽的經驗,耗費心機或者無心插柳,我們敬仰的權威力量通常在這個時候顯得舉足輕重。我從來沒有在任何賽事中贏得過佐拉那樣的榮譽,而有一次的徵文比賽甚至激怒了一位資深老教師,他建議校方立即開除這名目無尊長的無聊學生,因為我在作文中動用了猩猩一詞形容了某個人雙手扶膝的走路姿勢。這一切都是在暗箱操作,我被蒙在了鼓裡,每日依舊端坐在課堂上,眨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
與開除退學或者留校察看之類的懲罰想比,佐拉的這次旅行也是另一場惡夢,他們採用了徒步的方式試圖重走英雄鐵托當年的游擊路線。領隊的輔導員是個異想天開的狂人,他以鐵人三項的體育精神折磨這群無辜的孩子,趁著夜深人靜,偷偷記錄下每個人熟睡中的輕聲夢囈。他蔑視貪吃懶散的胖子佐拉,在古堡中又親自上演了一出鬧鬼的惡作劇。在他的眼中,有的孩子天生就是不甚喜聞樂見的,他花了六七個小時尋找迷路的佐拉,將所有的不愉快都順勢推在這個看上去有些笨拙的孩子身上。終於,這次遠行在名人鐵託故居前結束了,當佐拉在台上大聲說出他愛父母遠勝於鐵托時,失控的輔導員全線崩潰了。
每個時代都有一些讓人徹底瘋狂的笑話與喜劇,當時飽含深情的熱淚,如今看來只是一場微型的人工降雨,就像少年時鼻翼兩端的小雀斑,曾經痛恨過,但已經消失無蹤了。佐拉在偶像鐵托的生日宴會上悄悄溜進了餐廳,外面熱烈歡騰的場面,抵不過蛋糕上那一層誘人的巧克力奶油。
《鐵托與我》
這是個膚淺的問題。每個人都敬仰鐵托,
閉緊我的雙眼,我能看到他。
要是有誰問我最愛誰,我要說我愛鐵托勝過愛我的爸爸媽媽。
這是佐拉在獲得作文比賽第一名的詩。因為這篇小詩,佐拉獲得了一次前往鐵託故鄉參觀的偉大機會。
鐵托是誰?偉大的共產主義南斯拉夫的英雄。片子在首尾以及中間很多處穿插了鐵托同志的紀錄影像。鐵托接見群眾,在各種場面出現,面對歡呼的人群激情飛揚、慷慨激昂。佐拉就是在這些影像中不斷強化著自己對於英雄的喜愛與敬仰。看見那些場景的時候,我腦海里不斷湧現開國大典,或者五年十年一次的閱兵禮,想當年毛主席就是這樣被人民群眾的熱情所包圍著的吧。
他在教室的窗前對他微笑,用手指著操場體育課上他喜歡的佳娜;
他在報紙上對他眨眼,鼓勵他把戒指送給佳娜;
在電影院里跟著他不停的模仿他的手勢運作;
在雨夜裡騎著白馬為他指引可以休憩的茅屋,
他無處不在。
他是鐵托。
佐拉的家裡住著爸爸媽媽嬸嬸叔叔堂妹和神經衰弱的祖母。
叔叔是個小神經,每天盯著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嬸嬸則幾乎隨時會和媽媽吵起來。堂妹又像個討厭的告密者,她喊佐拉骯髒的墮落者。
小佐拉是個胖嘟嘟的孩子。十歲。滿腦子自己的主意。喜歡吃東西。會摳牆皮做為零食。作文只會寫廢話,成績最好只會得C。對鐵托同志有著崇高而盲目的敬愛,同時愛上了同校的孤兒佳娜。每天送她回家,把祖母的戒指送給佳娜。
跟著加拉同志去鐵託故鄉,一路上發生了很多不快樂的事,佐拉體會到了年少的憂傷。終於在鐵托的雕像面前演講時他說:
親愛的鐵托同志,在這,在你的屋前我要說明一件事。這裡有一個誤會,我有幸代表我們學校參加這次遠征,但我不配。我做過一些鐵托的先鋒隊員不會做的事,在我的詩裡面,我沒說實話,當我說我愛你勝過我的媽媽和爸爸。大家都知道,我愛我爸爸媽媽勝過一切,也愛我的視線,還有所有的家人。我的叔叔和嬸嬸,還有我的堂妹斯維特娜。我還要特別指出,我更喜歡的朋友,其中有一個女孩,暫時不提她的名字。我還愛泰山里的約翰妮·維斯穆勒,阿迪亞中的格里·庫珀,那個修好了蒸鍋的吉普賽人。我愛我所有身邊的人,你可能不認識他們,你想不到他們有多好,我有多麼關心他們。
全片伴隨著佐拉的旁白髮展,他有著很好的故事,風格平淡但有驚喜,很多小趣味伴隨著佐拉不時出現,也算是一出簡潔的成長喜劇。偶像只是一個時期的產物,某個人的某個階段,愛或者崇拜,只是當時生活所締造的某種幻象,當成長來臨,褪卻乳羽,偶像總會在某個時刻,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的歷史背景。
劇中的音樂很有意思,每當劇情轉變或有事情發生時,總會有噔噔噔噔的聲音出現,我躲在我的小格里看片期間,隔壁的小官同學不止一次伸過頭來看這噔噔噔噔是什麼東西。
還有就是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全世界共產主義的少年先鋒隊員都是要戴紅領巾的。
順便說一句,雖然影片的主題是沉重的,但影片的故事相當輕鬆詼諧,但這絕不是一部兒童電影,在中國,貌似經吶,至於我們,可以當做成長故事來看。
十歲大的小胖子佐拉生活在貝爾格萊德的一個大家庭里,他、他的父母、叔叔、嬸嬸、堂妹、奶奶,統統住在政府分
《鐵托與我》 配的一套大公寓里,共用廚房、廁所和浴室。佐拉的媽媽是個芭蕾舞演員,爸爸則是單簧管演奏家,由於工作的需要,爸爸經常在自己的房間里練習曲目,這就常常引來一牆之隔的叔叔一家的強烈抗議。單單是抗議也就罷了,可佐拉的叔叔、嬸嬸總是要逞一時之快,說著說著語言就升級了,動輒拿佐拉媽媽的生活作風說事。極具藝術家氣質的爸爸在忍無可忍之時,往往會對叔叔飽以老拳,從而引發更大範圍的家庭爭鬥——一時間,總是雞飛狗跳,“打”成一片。不過畢竟是一家人,過不了多久,兩個小家庭就又會安靜下來。但到了第二天,爭吵依舊不可避免,就這樣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佐拉還有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爺爺,因為好吃懶做,他很早就被奶奶趕了出去,獨自一人在外居住,只是吃飯時進家來。雖然每次來蹭飯都會被奶奶奚落一頓,但他第二天還是會準時出現。
佐拉從小就胖,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廚房,而他所承擔的家務就是飯後舔乾淨碗和蒸鍋。此外,年幼的佐拉有一個吃牆泥的怪毛病,天長日久,家裡的牆壁上竟然被他挖得到處是洞眼。不僅如此,佐拉還曾經把一個鹿頭——鐵托贈送給演員媽媽的禮物——弄到了浴缸里,嚇得嬸嬸瘋子般滿屋亂跑。
佐拉的家庭生活就是這樣“一地雞毛”般的瑣碎,整日間不得安寧,兩個小家庭之間也齟齬漸生,就連他的小堂妹也學會了使用最新的詞語來稱呼佐拉——墮落者。
就在此時,佐拉自己的小家庭里也出現了危機:佐拉的爸爸為了維持生計,曾被人雇去給別的女演員伴奏,這卻引來了媽媽的妒火中燒,無奈又只得去夜總會謀生,而這卻讓媽媽更不放心,一來二往,爸爸和媽媽間的夫妻感情也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總之,一個字——煩。
佐拉的媽媽有時會為國家領導人鐵托表演,這也就成了全家人在餐桌上的最好談資。而除了獲贈的鹿頭之外,與領袖會面的經歷也成了佐拉媽媽吹牛的最好資本。這一吹不打緊,卻在小佐拉心裡埋下了對鐵托深厚感情的種子。一日,當小佐拉偶遇一位正在勞動改造的藝術家時,他就明確的指出:鐵托同志比上帝更重要。
放學后的小佐拉也常常溜進電影院里觀看頌揚鐵托的紀錄片,甚至合著鐵托的演講手舞足蹈,而到了到家裡,他則會把報紙、雜誌上所有鐵托的畫像都剪下來收集,可以說,此時的鐵托已成為佐拉心目中最高大的偶像。
《鐵托與我》 在課堂上,老師正講著鐵托的童年故事,佐拉卻一點也聽不進去,他看著教室里掛著的鐵托畫像。忽然間,畫像里的鐵托元帥消失了——他竟然從畫里走了出來,來到了佐拉身邊!可惜這事只有佐拉一人能夠看到,教室里其他的人都熟視無睹,老師更是氣急敗壞的指責佐拉開小差。
沒過多久,佐拉從朋友爸爸處得知鐵托第二天要陪同外賓經過自家所在的街區,激動的佐拉夜不能寐,他從床上溜了下來,決心佔一個好位子,以便第二天天亮后能看鐵托看得清楚些。夜晚的貝爾格萊德冷風襲人,三教九流的人到處出沒,佐拉有些害怕,但就在這時,一身白色元帥服的鐵托同志又出現了,他摸著佐拉的頭,對佐拉的行為大加讚許。過了一會兒,佐拉回到家裡,卻發現全家人正在因為他的走失而哭成一團,但在了解完事情的原委后,爸爸並沒有責怪他。
此時的佐拉,對鐵托的感情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迷。
佐拉雖然胖,可他從不自卑——他愛上了比自己高兩年級,而且身材高挑的佳斯娜。佳斯娜是個戰爭孤兒,住在孤兒院里。於是,每天放學后幫佳斯娜把書包背回去,就成了小佐拉的必修課。可即使是這樣獻殷勤,佳斯娜依舊不領情,她覺得佐拉實在是太矮了,但佐拉毫不理會這些,依舊痴心不改。
一次,佐拉在陪伴佳斯娜的路上偶然提到了結婚戒指的事,沒想到佳斯娜卻很不高興,她告訴佐拉以後不必送她了,因為她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即將啟程要去鐵托的家鄉。就在佐拉大失所望之際,佳斯娜卻吻了他——無疑,這讓即將熄滅的“愛情之火”重新在佐拉心頭燃燒了起來。
不甘心的佐拉很快打聽清楚:佳斯娜所要參加的夏令營是由品學兼優的少先隊員們組成的,一向不討老師喜歡的自己肯定不在此列。傷心之餘的佐拉索性偷出祖母的鑽石戒指交給了佳斯娜,想以此凝結兩人的感情。雖然佳斯娜滿心歡喜的收下了禮物,但佐拉的思想負擔卻越來越重。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佐拉在夢中又一次見到了鐵托元帥,元帥身旁還站著濃妝艷抹的佳斯娜,當佐拉走上前去,鐵托卻把佐拉送給佳斯娜的戒指戴在了自己手上,目睹這一幕,佐拉哭著從夢中驚醒。
誰想到事情突然有了轉機——學校舉行了一次作文大賽,題目為“你愛鐵托么?為什麼?”而且獲勝者將有機會參加佳斯娜的那個夏令營,一同前往鐵托的家鄉。這真是天遂人願,向來只能得“C”的佐拉把自己對鐵托同志的一腔真情化為滿紙文字,竟然一舉戰勝了所有同學,贏得了參加夏令營的機會。而且佐拉的文章還被各大報章爭相轉載,一時間好不風光。但佐拉的父母卻開始擔憂起來——他們認為兒子對鐵托的感情可能已到了病態的地步,在經過一次精心策劃的對佐拉精神狀態的測試后,爸爸更堅信了這一點,無奈當時的大環境,做父母的也不好說什麼。
可憐我們的小胖子佐拉,對佳斯娜,對鐵托,都可謂是“痴”心一片。
在嚴肅的教育局小官僚拉加的帶領下,夏令營出發了。在出發前,他宣布了嚴格的紀律,甚至讓佐拉覺得有幾分軍事化的氣息。不過參加夏令營畢竟是好事,家人開開心心的將佐拉送上了夏令營的火車。但誰也沒想到,還有兩位神秘人也跟隨著夏令營一同出發了。
包廂里的佐拉帶了成堆的美食,這也吸引了別的小姑娘的注意,但佐拉並不感興趣。他走出包廂,去找佳斯娜,卻發現佳斯娜與另一個綽號為“袋鼠”的男孩子在打情罵俏,佐拉一時傷心透頂,竟躲在廁所里睡著了。一覺醒來,才發覺火車早已到站,佐拉慌忙間趕上隊伍,與其他同學們一起,雄糾糾、氣昂昂的朝著目的地—— 鐵托同志的家鄉出發了。而那兩個神秘人,依然尾隨在後。
為了鍛煉同學們的意志品質,拉加決定放棄大路,從山坡間的小路行進。當然,小滑頭佐拉才不吃這一套,當拉加帶著大部隊累死累活的翻越過山崗后,卻發現佐拉早就坐在草地上大塊朵頤了。但佐拉一口咬定他沒走大路,苦於沒有證據,拉加也奈何佐拉不得。
夜幕降臨,在舉行了升旗儀式后,夏令營安營紮寨。佐拉也生平第一次嘗到了露營的新鮮感。不過到了第二天,佐拉還是悶悶不樂,他的小屁股也不小心被荊棘刮傷,便坐下來休息,卻不小心與大部隊失散了。是夜,樹林里虎嘯狼嗥、電閃雷鳴,佐拉一時不知所措。正在這危機時刻,穿著游擊隊服裝、騎著戰馬的鐵托同志竟然又出現了,他果斷的朝前方揮了揮手后便消失了,佐拉順著鐵托揮手的方向走去,原來那裡是一處山民的羊圈,佐拉躺在羊圈厚厚的草甸上,立刻進入了夢鄉,等他醒來時,疲憊不堪拉加卻出現在他眼前,原來,昨晚拉加領著幾個同學滿山遍野的找了佐拉一整夜。
翌日傍晚,一路前行的隊伍來到了一處古堡,佐拉獨自一人拿著藥酒去為自己屁股上的傷口消毒,結果疼得大叫不止,叫聲攪得同學們人心惶惶,紛紛猜測是不是有鬼魂出沒。拉加老師見狀,決定裝鬼來嚇唬同學們,以破除孩子們心中的“唯心主義思想”。懵懂無知的孩子們哪裡受得了這副驚嚇,整個古堡里頓時亂作一團,而古堡里那些貴重的文物也被孩子們弄得七零八落。當這一切被聞聲趕來的管理員看到,拉加悔之晚矣。
拉加遭到了處罰,隊伍也抵達了目的地,此時同學們都誤會是佐拉“出賣”了拉加而疏遠了他,佐拉十分懊悔,他給家裡寫了封信表示歉意,並前往教堂懺悔。但佐拉剛一出門就被拉加跟蹤了,拉加截留了佐拉的信箋,並立即召集全營開會。在會上,拉加嚴厲批評了佐拉信里流露出的“自由主義”和“逃跑主義”傾向,在拉加的反覆灌輸下,佳斯娜也向拉加交出了佐拉送給自己的戒指。鑒於佐拉錯誤的“嚴重性質”,拉加決定取消佐拉前往鐵託故居的資格,提前送他回家。但在站台上,同學們都原諒了佐拉,紛紛站到了佐拉一邊,無奈的拉加只得重新將佐拉帶上。
在這一段劇情中,貫穿始終的動作只有一個,就是“走”。“走”實際上隱喻著成長,正是在“走”的過程中,佐拉長大了。
鐵托同志的故居終於到了。這時,那兩位一直尾隨著隊伍的神秘人終於現身——原來,他們是政府派來監視拉加的秘密政治警察。在他們的指揮下,佐拉被選擇在鐵托的銅像旁發表一個演說,但站上演說台的佐拉卻丟棄了講稿,講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在他的那篇文章里,他撒了謊,其實他愛家人勝過愛鐵托,而且他也很需要友誼,很看重他的小夥伴們。講完這番話,孩子們歡呼雀躍著湧向小佐拉,但拉加卻被嚇傻了。由於“督導不力”,兩位政治警察立即架走了失魂落魄的拉加。
三天後,佐拉回到了家,但此時他已“名聲在外”,甚至收到了鐵托的親筆信:鐵托邀請佐拉前往官邸參加自己的生日宴會。佐拉接受了邀請,他和夏令營的小朋友們都準時前往赴約,忐忑不安的等待領袖的到來。這時,佐拉得知拉加已經“畏罪自殺”了。
鐵托應約準時出現在大家面前,孩子們立即跑上前去將他團團圍住,聆聽領袖的教誨。接著,大家紛紛與鐵托合影留念,但此時的佐拉卻轉身走開了,他獨自一人來到宴會大廳,享用起早已準備好的盛宴來。
至此,整個影片戛然而止,而此時全片的基調,已經被一個“愛”字充盈。我想,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所有的觀眾都會明白??佐拉此時已經知道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愛”。
《鐵托和我》是一部關於成長主題的喜劇片,片中的喜劇細節十分出彩,我不建議朋友們剛吃完飯後觀看此片,不然,你真能體會到什麼叫做“噴飯”了。不過在笑過之後,我們又能時時感到片中那一股陰冷的暗流——無情的政治壓力(最好的例證就是那個自殺的倒霉老師拉加)。眾所周知,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一段處在“鐵幕”陰影下的日子,那段日子是如此的扭曲、無情,以致於孕育出了小佐拉對鐵托的畸形情感。但人性始終是無法泯滅的,在影片的最後,天真無邪的小佐拉最終轉變為一個正常的孩子,這意味著人性的復歸,同時也給我們的心底引來了一股熱騰騰的暖流。而片中原有的那股陰冷,也徹底轉變成了溫暖。講到這裡,想必大家也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就是那部《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兩部電影在主旨、題材上十分相似,甚至說《鐵托和我》是南斯拉夫版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也不為過。
最後,向大家鄭重推薦:在寒冷的日子裡,不妨看看溫暖的《鐵托和我
這是我最近看的最好的一片子!本來想留到六一再看的,可是那天得去遊樂園,沒工夫看了,就提前到今天了。兩年前就買了,拖到現在才看,我真能拖啊,我真後悔啊,早該在上個六一或者上上個六一就看,還應該讓全中國的少年兒童在六一的時候看,太逗了簡直。
片子中時不時地插入鐵托生前的紀錄片,開頭一上來就是。
鐵托揮手,他接見全國人民,不不不,那叫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
我爸路過的時候,很懷疑地看著我,以為我一個從來不關心政治的人在看鐵托生平,還很蔑視地問我,你知道誰是鐵托么?
我知道,高大英俊的鐵托,他是佐拉的偶像。佐拉愛他,佐拉愛鐵托,勝過愛自己的爸媽。
就好像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都商量好了似的,只要一講話就必定要揮動雙臂,慷慨激昂。
小佐拉坐在電影院里,看著銀幕上的鐵托,雙手揮動,隨著鐵托揮動。
佐拉愛上了佳娜,一個身材高挑修長比他年長的女孩子。小小的佐拉每天送她回家,像個男子漢一樣把她的挎包挎在自己的肩上。他太小太矮了,女孩子不喜歡他,不過還是善意地給了他一個吻,而他送了她一枚定情的戒指。
鐵托知道佐拉的心事知道他的一切。
教室,鐵托從畫像中走出來,指著操場上漂亮的佳娜;街道,鐵托從漆黑中出現,摸了摸這個為了在第二天佔據一個觀看他的好位置而獨自跑出家的小胖墩的頭;家裡,鐵托在報紙上眨了眨眼,鼓勵他把戒指送給佳娜;甚至在他迷路時,鐵托騎著白馬出現,指引給了他一個避雨的小木屋。
這個胖胖的妄想狂啊,我是多麼喜歡他。
佐拉一家和叔叔嬸嬸還有他們的孩子也就是他堂妹住在一起,還有他的祖母。
一大家子分住在一套公寓里,無論他們是什麼人,只要不是聖人,難免會吵架。
佐拉的爸爸是音樂家,會吹單簧管、薩克斯,會彈鋼琴,可能還會點什麼其它的。媽媽是芭蕾舞演員。叔叔可能是個所謂的知識分子。這些人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可是你要知道,只要是住在一起,天天都得算計柴米油鹽,知識和文化就不起什麼作用了。
反正我印象中的小知識分子都是那樣,道貌岸然,假模假式。
他的堂妹像個幽靈,還是那種有思想的幽靈,她歲數不大,說的話卻很是高深。比如她對佐拉的定義——骯髒的墮落者,對佐拉媽媽的定義——骯髒的共產主義。骯髒好像是她對每一件事每一個人的定義,這個詞是誰教她的?
我其實到現在也不明白,佐拉的媽媽為什麼一和他嬸吵架就把自己的發簪解下來,頭髮嘩一下子散開,然後站在各自的屋裡,誰也不跨過門檻一步,用我跟我聽不懂的語言嘰里呱啦語速很快地吵,也許這樣吵架會比較有氣勢吧。
佐拉的作文入選了,得到了參加先鋒隊參觀鐵托家鄉的機會。他像一個童子軍那樣,戴了一頂插有羽毛的帽子。他不慌不忙地打開了一個紙包,在大家歡快地在火車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撕下了一隻雞腿兒,然後,大嚼。
他在森林中迷路,佐拉被討厭的拉加同志訓斥,佐拉被高高的茅草划傷了屁股,佐拉的家信被拆閱……佐拉不哭,從來不哭。
他只是瞪著圓圓的眼睛,有的時候還會露出一抹天真的微笑。
他在教堂里把祖母給的錢還給了上帝,可是他甚至都不知道,天主的上帝會把錢交給東正的上帝么?。
他終於在最後在鐵托家鄉的塑像旁講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最愛的是他的爸媽,是他的親人他的朋友,是所有他身邊的人。真是枉費他爸還以為他得了病而在三更半夜研究精神病理學了。
於是,在鐵托生日那天他並不興奮,他沒有像別的孩子一樣聚集在鐵託身旁,他沒和鐵托合影留念。他溜進了餐廳,大吃特吃起了為鐵托生日而準備的各式各樣的甜點。
說得太混亂了,我其實只是想說,我真太喜歡這片子了,太喜歡這胖墩兒了。
導演 | 戈蘭·馬科維克、Goran Markov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