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調腔
古老的戲曲聲腔
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佈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的惟一遺音。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布。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2006年浙江省新昌縣申報的新昌調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傳統戲劇;編號:Ⅳ-8)。
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就連誇調腔“妙絕“、“又復妙絕“。到了清代,調腔的班社可謂遍地開花,單是新昌一地就有宋鳳台、老鳳台等幾十家演出團體。當時有句俗語叫“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登場“,由此可見當年盛況。
明代,越地出現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清初紹興人張岱《陶庵夢憶》:“朱楚生,女戲耳,調腔戲耳。”張岱《陶庵夢憶》所云之朱楚生者,即為當時著名之調腔戲演員。“女戲”,是指唱調腔的女戲子。調腔,紹興人稱為高腔,以其“不託管弦、徒歌乾唱、人聲幫接、鑼鼓伴奏”為其演唱特點。調腔流行於舊紹興府、台州府所屬各縣和寧波、舟山、溫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區。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傳。
曲牌體、唱腔有調腔、崑腔、四平,以調腔為主,並有幫腔,是紹興地區唯一以南北曲為劇本。明末至清中葉,調腔與崑腔一起在紹興盛行。清末,崑腔趨向衰落,而調腔獨受寧、紹、溫、台一帶觀眾歡迎。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載,咸豐、同治間,紹興城裡有“群玉班“,新昌先後有“老鳳台”、“鳳舞台”、“大通元”,俗稱有“十二副半”調腔班,從業人員達200人。
新昌調腔
2005年5月,新昌調腔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5月,新昌調腔被國務院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昌調腔
同樣一句唱詞,在新昌調腔中通過幫腔這一形式,就能達到其他音樂所達不到的藝術效果。“乾唱”,則是一種“不託絲竹,鑼鼓助節,前場啟齒,后場幫接”的古老唱腔形式,如果沒有相當高的演唱技巧,是難以把握的。新昌調腔屬詞牌系統,唱詞非常嚴謹,曲牌十分豐富,如今尚存傳統曲牌360隻,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
新昌調腔音樂可分為劇唱音樂和場面音樂兩部分。劇唱音樂由文(唱辭)樂(唱腔)兩者構成。劇唱的文體以曲牌為基本結構單位。調腔唱詞嚴謹,曲牌豐富,如今尚存傳統曲牌360多隻,分“套曲”和“只曲“兩大類。
“套曲”由多隻曲牌按一定規律聯綴而成,現存有“點絳唇套”、“新水令套”、“一枝花九轉套”、“梁州序套”等32套。“只曲”是由單一曲牌作反覆演唱,尚存有“桂枝香”、“孝順歌”、“駐雲飛”、“風入松”、“急三槍”等37支。
新昌調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打擊樂配合演出,后因受崑曲和亂彈的影響,在少數摺子戲中採用笛子和板胡伴奏。調腔的伴奏樂隊構成極為簡單,僅由6人組成,負責鼓板、小鑼等的演奏。現代的調腔唱腔中已夾雜著各種各樣的樂器,這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變化而成的。
新昌調腔其表演以精湛細膩著稱,有擎椅、掌燭、背身踢靴等絕技。
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的劇目令人驚奇。它幾乎貫穿了整部“中國戲曲發展史”。有北宋時(公元960年~1126年),流行於汴梁(今河南開封)的宋雜劇《目連救母》今調腔存兩種版本。一是168出本(含“前目連”);二是107出本(不含“前目連”)。共275出,傳承至今。
宋元南戲形成於宋徽宗宣和未年(公元1125年)以後,在調腔今存南戲(包括殘篇)有“琵荊、劉、拜、殺”等49本;元雜劇即北曲,北曲與南戲均傳承唐宋大麴、諸宮調而來,所不同的是,北曲吸收了北方各民族的音樂與民歌;南戲吸收了南方民間音樂與民歌,調腔戲北曲也有所吸收,但為數極少,據目前所知連殘篇在內,僅有36個本子,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五餘。
明初至正德年間(公元1368年~1521年),南方戲曲形成了崑山、弋陽、餘姚、海鹽四大聲腔;樂平、太平、四平、青陽、宜黃、義烏、越調等八小聲腔。調腔的活動以紹興府為中心,受到越中派文人的扶持,著名的有餘姚姚益誠(精音律)新昌丁若水(精音律);紹興徐渭、王驥德、孟稱舜、謝國;餘姚葉憲祖、吳天成,寧波屠隆、上虞謝讜等。為調腔提供曲律與傳奇本,故目前所知,調腔曾有明傳奇91本。
清初至咸豐年前(公元1644年~1851年),各聲腔興衰不一,新昌調腔一似既往,在紹興府地區擁有調腔班社,有“湯群玉”、“應群玉”、“大通元”等近四十副,同樣擁有清傳奇劇目也數目不斐。與此同時,花部亂彈各戲種也在各地逐漸興起,加強了劇目的交流。以新昌調腔清傳奇劇目論,今一時無法敘之以全。大概擁有《西樓記》、《春秋筆》、《鐵冠圖》等84本。
調腔的時戲,系清末民國時(止於公元1948年)的新編劇目,實際上與明清傳奇無大的區別,當時的調腔老前輩為了區別於明清傳奇,給了一個“時戲”的名稱。事實上時戲與明清傳奇的區別還是有的。一是在選材、編劇形式上,比較迎合當時年青觀眾的欣賞趣味,這樣的時戲,約佔時戲總目的百分之六十;二是取材向後看,時而摘取南戲,北曲,明清傳奇的舊題材,作大幅度的改編,如《竇娥冤》之《金鎖記》;《北西廂》之於《南西廂》,這樣的戲約是時戲總目的百分之二十。三是小戲化,揀出原有劇目中觀眾喜聞樂見的部份,或吸收民間小戲,進行特別的加工,打造出精品,使觀眾更喜歡這類劇目,這樣的劇目約佔時戲總目的百分之三十。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新昌曾經擁有時戲劇目二百七十餘本。
除去上述劇目,從公元1953年3月至1958年6月的五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收集到很多的手抄本,計有230本,存戲286本(出),等待著後輩調腔人去整理,保護,傳承,發展。目前整理成並演出的劇目已達《義妖傳》、《李慧娘》、《杜鵑山》等劇目一百三十六本。調腔現有劇目,計有宋元南戲(包括殘篇及宋雜劇)有51本;北曲劇目(包括殘篇)有36本;明傳奇91本;清傳奇84本;時戲270餘本;再加上現代整理演齣劇目136本。總計有劇目668本。
調腔檔案
2007年,新昌縣檔案館將《新昌調腔檔案的修復和徵集》作為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項目予以推進,修復完成了457卷調腔檔案,徵集到散失在社會上的曲譜130本、劇本30本、照片近千張,並為約200卷的調腔檔案建立了電子檔案。
為保證調腔後繼有人,新昌縣調腔劇團從全縣13到15歲的青少年中選拔34名學員進入五年制調腔中專班學習,並邀請國家級傳承人章華琴、省級傳承人呂月明等老藝人執教。2008年,4位新昌籍企業家捐款400萬元設立了新昌調腔保護與發展基金。調腔劇團先後創排、復排了《海選之後》、《鬧九江》、《挑水伯》等一批劇目並分赴各地演出,受到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的好評。2011年推出的歷史廉政戲——《甄清官》在全國巡演。
非遺傳承人
1984年春,進入浙江省藝術學校編導班進修,以優異成績結業,回團后執導了《大名府》、《鐵麟關》、《雙推磨》、《縣太爺審案》等劇,富有創新精神。2008年夏,被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章華琴:女,漢族,1942年7月生,新昌縣儒嶴鎮人。1958年秋,進新昌縣首屆調腔藝訓班學藝,工旦角。1959年10月,新昌縣調腔劇團成立,即成主要旦角演員之一。在“搶救在先,發展在後”的規劃下,在《火燒陳友諒》、《賣后宰門》、《三婿招》、《雙玉配》等60餘部調腔傳統戲中,擔任旦角,受教於調腔著名旦角老藝人趙培生,樓相堂。隨後一直在調腔劇團擔任主演,在縣內外觀眾心目中有一定聲望。1972年開始授徒,在72屆、78屆、87屆藝訓班中任旦行主教,對新昌調腔的傳承與發展有關功不可沒的貢獻。1997年退休后,仍照常擔負著傳承工作。尤其是在2007屆調腔五年制中專班的教學工作中,成績更見成效,並於當年被評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呂月明出生於1940年1月,1957年考入新昌調腔(高腔)首屆藝訓班,師從劇團樂隊司鼓王依凱和潘永乾。1959年,新昌調腔(高腔)劇團成立后,任樂隊組長、司鼓,始任劇目作曲。1987年擔任第六期新昌調腔培訓班教務科長,繼任劇目作曲。1988年,呂月明參與編撰《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浙江卷》,並完成《調腔音樂集成》5卷共85萬字的編撰工作。期間,成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戲曲音樂學會會員。呂月明作曲能忠實傳承調腔的劇種個性特徵,從曲牌本身出發,依據演員條件揚長避短、量體裁衣,在唱腔設計和音樂創作過程中,返本開新,創作出新的唱段。2007年,呂月明執教新昌調腔中專班,繼任劇目作曲及唱腔設計。2009年9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新昌調腔
2007年,從新昌各地招收了34位13-15歲的小學員,辦了五年制的調腔中專班,由國家級非遺產傳承人章華琴老師和省級非遺傳承人呂月明老師等領銜擔任教員,手把手耐心向小學員們傾囊傳授調腔技藝,通過五年的學習,小學員們已較熟練地掌握了各種調腔藝術,參加省市各級各類的比賽或演出,均反響良好。新鮮血液的及時滲透,使調腔古樹發新芽,萌發勃勃生機。
新昌調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