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根興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

拜根興,男,漢族;1964年2月生於陝西大荔。1987年在陝西師範大學本科畢業,1990年在陝西師範大學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1990年留校唐史研究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個人經歷


拜根興教授
拜根興教授
1997年晉陞為副教授,2004年晉陞為教授。1998年5月~2002年8月在韓國國立慶北大學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專業為韓國古代史。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主要從事中韓、中日關係史及中國古代史的教學研究工作。2005年獲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入選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應邀擔任中國人民友好協會下轄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中方委員。
現為中國唐史學會秘書長,中國朝鮮史學會理事,中國武則天研究會理事;韓國中國史學會外籍會員,陝西省留學回國人員聯誼會會員。陝西師範大學東北亞歷史研究所所長,陝西師範大學池田大作香峰子研究中心主任;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科基礎教學部副主任。
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在海內外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3部,合著2部,參編著作5部。代表作《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獲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5),陝西省政府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獲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2)。

個人著書


唐憲宗》,與趙文潤合著,三秦出版社,1992
《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008年重印
永泰公主與永泰公主墓》,與樊英峰合著,三秦出版社,2004
《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唐代高麗百濟移民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科研成就


發表的主要科研論文

1. 桓溫駐軍灞上、坊頭原因考辯,《許昌師專學報》1992年第1期
2.《北夢瑣言》結集時間考辯,《文獻》1993年第3期
3. 飲食與唐代官場,《人文雜誌》1994年第1期.
4.《北夢瑣言》及其作者生平,《唐史論叢》總第6輯,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
5. 唐永泰公主硏究中的幾個問題,(台北)《故宮文物月刊》總第159輯,1996
6. 唐代的廊下食與公廚,《浙江學刊》1997年第2期
7. 試論唐高宗武則天時期民間的歌謠,諺語,(台北)《中國文化月刊》128輯,1997
8. 孫光憲生年考斷,(北京)《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1期
9. 新羅文武王代的對唐交涉述論(韓文) , (韓)《新羅文化》總第16輯,1999
10. 蘇定方事迹考疑試論稿,(韓)《中國史硏究》總第9輯,2000
11. 新羅真德王代的對唐外交,《大陸雜誌》總102卷2期,2001
12. 韓國新發現的<含資道總管柴將軍精舍草堂銘>考釋,《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學,2002
13. 劉仁願事迹考疑試論稿:以與新羅關係為中心,(韓)《中國史研究》總第18輯,2002
14. 激蕩50年:高句麗唐朝關係硏究(韓文) ,(韓)《高句麗研究》總第14輯,2002
15. 金仁問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海交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6.《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評介,(北京)《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7. 唐中後期赴新羅使節關聯問題考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18. 論羅唐戰爭的性質及其雙方的交往,《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
19. 也論蘇君墓就是蘇定方墓,《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4期
20. 高句麗百濟遺民關聯問題研究的現狀與展望,《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2期
21. 試論新羅真德女王石像殘軀及底座銘文的發現,(韓)《新羅史學報》總第7輯,2006
22.《大唐平百濟國碑銘》關聯問題考釋,《唐史論叢》總第8輯,三秦出版社,2006
23. 朝鮮半島現存金石碑誌與古代中韓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24.《三國遺事》所見羅唐關係關聯內容的新考察,《唐史論叢》總第9輯,2007
25. 唐朝與百濟關係二題,(韓)《百濟研究》總第47輯,2008
26. 入唐求法:鑄造新羅僧侶佛教人生的輝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27. 唐朝與新羅使者往來的新探索:以九世紀為中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
28. 在唐高句麗遺民遺物遺跡的現狀及其分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9年第1期
29. 入鄉隨俗:墓誌所載百濟入唐遺民的生活軌跡,《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30.“唐羅戰爭”關聯問題的再探索,《唐研究》第1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1. 新羅興寧寺澄曉大師(826-900)年譜,《韓國研究》總第10輯,2010
32. 唐李他仁墓誌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33. 唐朝與新羅往來研究二題,《當代韓國》2011年第3期
34. 唐人對高句麗及高句麗遺民的認識, 《唐史論叢》總第13輯,三秦出版社,2011
35. 杜嗣先、井真成墓誌與唐代中日關係研究,《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8輯,2011
36.《大唐都景福[寺威儀]和上□□銘》相關問題考析,《唐史論叢》總第14輯,2012
37. 回歸歷史:羅末麗初金石碑刻的構成及其呈現的歷史真實,《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38. 唐代百濟移民禰氏家族關聯問題研究,(韓)《韓國古代史研究》總第66輯,2012
39. 論唐代長安佛教文化的交融與傳播,(韓)《佛教文化研究》總第12輯,2012
40. 崔致遠“四山塔碑銘”撰寫旨趣論,《唐史論叢》總第15輯,2012

譯文

韓國古代石刻文化與崔致遠(譯文),《陝西師大繼續教育學報》2004年第2期
韓國史撰寫方法的反省與展望(譯文),《社會科學評論》2004年第2期
新羅史研究50年的成果和展望(譯文),《陝西師大繼續教育學報》2006年第3期
慶州龍江洞出土的土俑服飾考(譯文),《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4期
新羅王陵前石人研究(譯文),待刊

獲資助研究項目

1.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已結項)。
2.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國家重點學科項目(已結項)。
3. 教育部2008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已結項)。
4. 陝西師範大學211建設項目子課題。
5. 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在研項目)

學術會議


1. 2002年10月應邀赴韓國首爾出席“高句麗國際關係”國際學術會議。
2. 2005年10月應邀赴台北大學出席“第七屆唐代學術研討會”。
3. 2006年10月應邀赴韓國首爾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出席“一然與《三國遺事》”國際學術會議。
4. 2007年10月應邀赴日本東京日本大學出席“八至十世紀東北亞海上貿易”國際學術會議。
5. 2007年11月應邀赴韓國國立忠南大學校百濟研究所出席“百濟、唐、日本國際關係”國際學術會議。
6. 2007年11月應邀赴韓國慶州出席“首屆新羅學國際學術會議”。
7. 2008年7月應邀赴韓國首爾東國大學校出席“絲綢之路與新羅”國際學術會議。
8. 2008年11月應邀赴日本名古屋大學出席“人文社會學科田野調查的現狀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
9. 2008年11月隨陝西師範大學代表團赴日本東京創價學會學術交流。
10. 2009年10月,作為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中方委員隨團應邀前往韓國釜山、浦項考察,赴首爾出席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第一階段第二次全體會議。
11. 2010年10月應邀赴韓國慶州出席“第四屆新羅學國際學術會議”。
12. 2011年5月應邀赴韓國江原道寧越出席“延世-寧越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6月、10月分別赴韓國首爾、濟州出席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第二階段全體會議、小組會議。
13. 2012年2月應邀赴韓國慶州出席“韓中日三國都市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14. 2012年11月應邀隨陝西師範大學代表團赴韓國金剛大學國立忠南大學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