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信
三國時期吳國人士
他與三國時陸績、陸遜有親戚關係。案《三國志·陸遜傳》:“遜少孤,隨從祖江太守康在官。 …… 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可知陸績是陸遜堂叔,且陸績少於陸遜數歲。而姚信又為陸遜之外甥(《三國志陸遜傳》,那麼陸績為姚信堂外祖父。姚信在《集》中所稱讚的陸績之女郁生(見《三國志·陸績傳》注),當為姚信的堂姨母。孫權即位時,姚信為太子孫和之官屬,后太子和被廢,他因親附太子而被流徙在外。孫和之子孫皓繼帝位,追其父孫和為文皇帝,姚信被召回,任太常卿,受命孫和之神靈,而倍受尊敬。
《三國志· 吳主五子傳》云:“休薨,皓即阼,其年追謚父和曰文皇帝,改葬明陵,置園邑二百家,令、丞奉守。 …… 寶鼎二年七月,使太守大匠薛羽營立寢堂,號曰清廟。十二月,遣守丞相孟仁、太常姚信等備官僚中軍步騎二千人,以靈輿法駕,東迎神於明陵。”
《三國志·卷六十一》:建衡元年,疾病。皓遣中書令董朝問所欲言,凱陳:“何定不可任用,宣授外任,不宜委以國事。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欲復嚴密故跡,亦不可聽。姚信、樓玄、賀劭、張悌、郭逴、薛瑩、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願陛下重留神思,訪以時務,各盡其忠,拾遺萬一。”遂卒,時年七十二。
姚信師從錢唐范平,研究《墳》《索》。《晉書·范平傳》云:“范平字子安,吳郡錢塘人也。平研覽《墳》《索》,遍識百民,姚信、駕邵之徒皆從業。吳時舉茂才,敦悅儒學。”於易學,清儒張惠言疑為虞翻之徒。他說:“其言乾坤致用,卦變旁通,九六上下,則與虞氏之注,若應規矩;元直豈仲翔之徒歟?抑孟氏之傳在吳,元直亦得舊聞歟?異其所傳者止此,無以證之。”(《易義別錄》卷二)張氏根據姚氏易與虞氏易“若應規矩”,推測姚信為虞翻之徒,恐怕難以置信。考姚氏易注,不僅有與虞氏易相同者,而且也有與其它家相同者,如《萃 ? 象》云:“君子以除戎器。”王肅、姚、陸雲:“除猶修治。”(《經典釋義》)《豐》:“亨,王假之。”馬融曰:“假,大也。”(《周易集解》)《大畜》九三:“良馬逐。”鄭本作“逐逐”,姚雲“逐逐”。(《經典釋文》)《明夷》六二云:“明夷於右。”姚註:“自辰右旋入丑。”(同上)是取京氏易爻辰說。因此單憑姚氏易與虞氏易有相同者說明姚氏為虞氏之徒,證據不足。
姚信生卒年代,因《三國志》未列傳,故亦無法考訂出其準確時間。據台灣學者簡博賢考證,顧潭坐徒交州,見流二年,年四十二卒於交趾(譚弟承年三十七卒)。是譚卒在赤烏十年(247),年四十二,逆數推之,當生於建安十二年(207)。姚信與二顧並為陸遜外甥,與譚同居選部,《陸遜傳》置姚信於二顧之後則其生年當不早於建安十二年。寶鼎二年(267),姚信以太奉使迎神,時年六十左右,則卒年又在其後。即姚信當生活在207年至267年這一區間前後。(見《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跡考》,三民書局)此考可信。
根據史志記載,姚信易學著作有《周易注》。
阮孝緒《七錄》謂之“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