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

兵團

兵團是和師的統稱。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軍為戰役戰術兵團,師為基本戰術兵團。兵團還曾是軍隊的一級組織。

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革命軍曾編有兵團,是介於戰區和集團軍之間的指揮層次;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曾編有二十多個兵團,下轄若干個軍(整編師),相當於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後期也曾編設兵團,一般相當於集團軍,成立了17個兵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陸續取消兵團一級組織,由軍區直轄軍。

徠人數最少的是一野的第一、二兵團。一般都不到10萬人,一般只有5到6萬人。至於其他三大野戰軍的兵團可有2~5個軍,約10~20萬人。

英文釋義


corps

區別


集團軍與兵團的區別和相同點
集團軍,由若干個軍(或師)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軍區或方面軍、集團軍群。設有領導指揮機關,並直轄一定數量的戰鬥、勤務保障旅(團)、營。為基本戰役軍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戰役作戰任務,亦可獨立擔負作戰任務。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諸兵種合成軍團(有的稱野戰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空軍集團軍、防空集團軍、戰略火箭集團軍等。集團軍通常在戰時編設。一個國家的軍隊平時是否編設集團軍,主要取決于軍隊規模、領導指揮體制、作戰方式和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等因素。平時編設集團軍的國家,集團軍一般為部隊的最高編製單位,戰時則可為方面軍(集團軍群)編成的基礎。集團軍通常編製不固定,規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據集團軍的性質、戰役使命、所擔負的任務、戰區的地理環境和敵方軍隊的編製等條件而定。
兵團編製是渡江戰役開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統一戰鬥序列而形成的,當時的西北野戰軍編為一野,中原野戰軍編為二野,華東野戰軍變為三野,東北野戰軍變為四野。各野戰軍集團下轄兵團,一個兵團下轄二到五個軍,以二野為例,三兵團司令員是陳錫聯。下轄10軍、11軍、12軍。四兵團司令員是陳賡,下 轄13軍、14軍15軍;五兵團司令員是楊勇,轄16軍、17軍和18軍。從抗日戰爭初到渡江戰役之前,各個野戰軍直接節制縱隊,縱隊下面設旅,沒有師這一級。抗美援朝結束后,兵團從人民解放軍編製中撤銷,形成單一的軍編製,隸屬所在的大軍區領導。
至於兵團的人數差別比較大。人數最少的是一野的第一、二兵團。一般都不到10萬人,一般只有5到6萬人。至於其他三大野戰軍的兵團可有2~5個軍,約10~20萬人。
一個軍約有三至五萬,少的只有2萬多人。至於1985年以後組建的集團軍一般有5到8萬人上下。
但是,作為一級級別是在1989年正式取消兵團級。

黑龍江


生產建設兵團
1968年6月30日,瀋陽軍區黨委據中共中央“六、一八”批示成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大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抽調精幹人員,組建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從瀋陽軍區各野戰軍、旅大警備區、炮兵、工程兵等單位抽調部分有實戰經驗的指揮員,分別擔任兵團各師、團的主官和師團機關領導。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時,共接收國營農、牧、漁場93個,合編為5個師(轄58個團)、3個獨立團,即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直屬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獨立三團。

一師

師部所在地,北安農墾管理局:轄一團(錦河農場愛輝縣)、二團(新華農場,愛輝縣)、三團(紅色邊疆農場,愛輝縣)、四團(建設農場,(現遜克農場遜克縣)、五團(五大連池農場,德都縣)、六團(二龍山農場,德都縣)、七團(趙光農場,北安市),共七個團。

二師

師部所在地,寶泉嶺農墾管理局;轄八團(二九0農場,綏濱縣)、九團(綏濱農場,綏濱縣)、十團(江濱農場,蘿北縣)、十一團(軍川農場,蘿北縣)、十二團(名山農場,蘿北縣)、十三團(延軍農場,蘿北縣)、十四團(共青農場,蘿北縣)、十五團(寶泉嶺農場,蘿北縣)、十六團(伏爾基河農場,現新華農場,鶴崗市)、十七團(普陽農場,綏濱縣),共十個團。

三師

師部所在地,紅興隆農墾分局;轄十八團友誼農場集賢縣)、十九團(五九七農場寶清縣)、二十團(八五二農場,寶清縣)、二十一團(八五三農場,寶清縣)、二十二團(饒河農場饒河縣)、二十六團(撫遠漁場,撫遠縣)、二十八團(二九一農場,集賢縣)、二十九團(雙鴨山農場雙鴨山市)、三十團(寶山農場樺川縣)、三十一團(曙光農場,樺南縣)、三十二團(北興農場勃利縣),共十一個團。

四師

師部所在地,牡丹江農墾管理局;轄三十三團(八五四農場虎林市)、三十四團(八五八農場,虎林市)、三十五團(慶豐農場,虎林市)、三十六團(八五零農場,虎林市)、三十七團(八五六農場,虎林市)、三十八團(農墾部實驗場,虎林市)、三十九團(雲山農場,虎林市)、四十團(八五一一農場密山市)、四十一團(八五五農場,密山市)、四十二團(八五七農場,密山市)、四十三團(興凱湖農場,密山市)、四十四團(八五一零農場雞東縣),共十二個團。

五師

師部所在地,九三農墾管理局;轄四十五團(鶴山農場嫩江縣)、四十六團(躍進農場,嫩江縣)、四十七團(大西江農場,嫩江縣)、四十八團(鐵峰農場,嫩江縣)、四十九團(尖山農場,嫩江縣)、五十團(前鋒農場,嫩江縣)、五十一團(榮軍農場,嫩江縣)、五十二團(旭光農場,嫩江縣)、五十三團(紅五月農場,嫩江縣)、五十四團(克山農場克山縣)、五十五團(查哈陽農場甘南縣)、共十一個團。

六師

師部所在地,建三江農墾管理局;轄二十三團(859農場)二十四團(勝利農場)二十五團(七星農場)二十七團(勤得利農場)五十七團(大興農場)五十九團(青龍山農場)六十團(前進農場)六十一團(創業農場)六十二團(紅衛農場)六十八團(前哨農場)反修營(前鋒農場)共十一個團、營。

直屬

獨立一團(嘉蔭農場嘉蔭縣)、獨立二團(鐵力農場鐵力縣)、獨立三團(紅色草原農墾局),共三個團。
獨立一營(紅旗農場)、獨立二營(湯原農場)、獨立三營(依蘭農場)、
1968年8月,原北京市公安局所屬音河農場劃歸兵團領導,為五十六團。
同年11月,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同意,兵團開發撫遠荒原。
12月兵團決定二師、三師、四師分別負責包建六個新團,其中二師包建前進團,三師包建東方紅團、向陽團和五七團,四師包建青龍山團和紅衛團。
1969年7月15日,經瀋陽軍區報請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同意組建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
8月19日,兵團確定正式組建六師,將原屬三師的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團和在撫遠地區新建的六個團撥歸第六師建制,同時授予新建的6個團番號:原東方紅團為五十七團,原向陽團為五十八團,原青龍山團為五十九團,原前進團為六十團,原五七團為六十一團,原紅衛團為六十二團。
1969年11月24日,兵團決定,原兵團直屬獨立一團,獨立二團劃歸二師領導,原兵團直屬獨立三團劃歸五師領導,原番號不變,從1970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領導關係。
同年12月,五十八團內遷至二十一團五營地區,隸屬於三師領導。
1徠970年1月,經瀋陽軍區批准,兵團在原寶山農場組建二十六團(步兵團),在原湯原農場組建六十三團(炮兵團),由兵團直接領導指揮。
同年2月13日,兵團決定一師獨立四營改編為六十四團(晨清農場,孫吳縣),五師五十五團的一個營劃歸為五十六團,五師五十五團分出部分編為六十七團(金邊農場,甘南縣),分別隸屬於一師和五師領導。
5月25日,兵團決定將五師五十五團的二、三、四營編為五十團(豐收農場,甘南縣),原五十團所屬單位分別併入四十九團和五十一團。

組建背景

為防蘇對我地面突然襲擊、武裝入侵,加固我東北邊陲安全,經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親自批示,中共中央於一九六八年六月十八日簽發了《關於建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批示》的中發(68)98號文件。其戰略構想是:屯墾戍邊,在瀋陽軍區的指揮下,執行戰役火力偵察,於黑河、佳木斯、牡丹江各戰役要點、殺傷遲滯敵有生力量、配合野戰軍戰役行動。實施全民備戰,殲滅入侵者。
身經百戰的老紅軍、瀋陽軍區副政委李少元少將兼任兵團政委,顏文斌少將任兵團第一副司令員(主持兵團工作)、程克廉任兵團政委,率三千餘現役軍官在第一時間開赴兵團屯墾戍邊的戰鬥崗位。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先後組建六個師、三個獨立團,共轄六十九個團、3個獨立營、一個種馬場(寶清龍頭種馬場)及八一農墾大學和若干醫療、後勤保障單位等。
兵團組建初期、司令部依據作戰預案,按中國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標準,組建戰備值班營35個,每個營編製3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1970年增建8個警通連、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和21個高炮連。”九一三事件“后、又增建150餘個武裝連隊,並配備相應的裝備,形成一支相當規模的常規武裝力量。
兵團下轄六個師分別用“建”、“設”、“鋼”、“鐵”、“邊”、“防”作為信箱代號,各團依本師分配的順序號為代號,團屬各連為分隊。

沿革

1973年8月21日,“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納入黑龍江省政府領導,改名“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76年2月25日兵團撤銷,改編為黑龍江國營農場總局,但是考慮到與蘇聯關係並沒有太多緩和,所以還是保留了一定的准軍事力量,經常號召團場畢業生參加武裝訓練。直到1979年末1980年初才全部停止武裝。現在是中央直屬企業,即黑龍江農墾總局系統,歸農業部與黑龍江雙重領導,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政策扶持,現已組建了北大荒集團上市公司!

新疆


生產建設兵團
生產建設兵團(簡稱新疆兵團、兵團),是新疆解放初期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二、六兩軍四個師、第二十二兵團和五軍(民族軍)一部,根據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的命令,集體轉業組建而成的。經過40多年來的建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擁有職工百萬餘人,總人口220餘萬人。除十個農建師,還有一個建築工程師(簡稱建工師),三個農業管理局。現有農場、牧場、林場、漁場共172個;耕地面積9.3萬多公頃;各農建師沿著塔里木河、孔雀河、烏魯木齊河、瑪納斯河、烏倫古河、中蘇界河等數十條河流,修建起大小水庫105座,開掘頭渠以上渠道4470多條,總長度達5.22萬多公里;實有造林面積12萬餘公頃。生產建設兵團的宏偉規模和巨大成績,是中國共產黨實行屯墾戍邊政策的偉大勝利。
現在的兵團分佈的地方比較廣闊,比如黑龍江墾區就有一個十一團,屬於二師,十一團又分為三十九個連,每個連又分為4個排,雖然看起來很像部隊,但是現在人們都以種田為主。每個連有連長,有排長,當然團里也就有團長。名字雖然這麼叫但並非部隊。是特殊年代留下來的特殊體質及特殊區域的特殊群體。為共和國甘於奉獻,敢於犧牲,創造出了特有的北大荒精神以及北大荒文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貢獻力量。
其中一四二團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最大的一個團,號稱“天下第一團”。一四二團場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依山傍水、土地遼闊、交通便利,具有很好的地域優勢。全團佔地面積105.2萬畝,現有耕地面積35萬畝。轄區人口3.2萬人,職工4860人,離退休人員6780人,中小學生4950人。現有農業連隊30個,行政及企事業單位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