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療法

基因療法

基因療法(gene therapy)是指人為地將新基因植入患者細胞中,對抗癌症等頑疾

功能定義


基因工程(又稱遺傳工程)正在突飛猛進,不斷滲入醫學諸領域中,推動著醫學的發展。基因工程在醫學方面最主要的應用是解決人類遺傳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問題。遺傳性疾病發生的原因
基因療法
基因療法
是由於病人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上的遺傳密碼(基因)發生錯誤。所以這種疾病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這給病人及其後代帶來很大不幸。但基因工程技術發現,遺傳密碼對一切生物都是通用的,不受生物種類的限制。這樣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就有可能利用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或者別種生物乃至微生物的有關基因,把它們移植到病人細胞內,來取代或者矯正病人所缺陷的基因,以達到根治遺傳性疾病的目的。我們把這種輸入基因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叫做基因療法。

研究進展


2004年,中國審批通過了一項治療頭頸癌的基因療法,成為首個准許進行基因療法的國家。
出席逆轉錄病毒及伺機感染會議(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OpportunisticInfections)的研究者稱,若母嬰傳播的艾滋嬰兒在剛生下來就接受治療,那麼艾滋病病毒HIV或許能被控制住。這是醫學界第二次發現剛出生的艾滋患兒有可能通過積極用藥而治癒的例子。
科學界2009年還利用基因療法在動物實驗中取得理想效果。法國巴黎亨利—蒙多醫院研究人員10月份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實驗室中利用基因療法治療患帕金森氏症的短尾猴,改善了短尾猴的運動能力,且未出現常見療法所引起的副作用
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患者1999年曾在接受基因療法后病逝,另有兩名患者2002年接受基因療法後患上白血病
儘管基因療法大多數還處於研究階段,臨床應用仍然較少,但其潛力巨大,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假以時日,人類多種疾病或許通過基因療法均可治癒。
2012年,歐洲批准了基因療法藥物Glybera,用於治療家族性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familial lipoprotein lipase deficiency),藥物的有效成分(即突變基因)被包裹在AAV之中注入患者的腿部肌肉。荷蘭製藥公司UniQure正在與FDA協商,希望該藥物能夠獲准進入美國市場。
2013年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也取消了對基因療法的部分非必要管制。
2014年3月6日,美國兩項研究發現,根治艾滋病或許是可以實現的目標,研究者稱,他們已經成功地將一項新的基因療法用於12名患者。儘管只取得了初步證據,但依然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些行業觀察家預測,美國將於2016年批准首個商業化的基因療法。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採用基因療法,治療一種常見的兒童癌症——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縮寫為ALL)。
截至2013年底,近2 000項基因療法試驗中,有大約5%到達了Ⅲ期臨床階段。其中位列最前的是治療萊伯氏先天性黑蒙(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的試驗。
2009年,科學家證實可以藉助基因療法來治癒雄性松鼠猴色盲癥狀,這些松鼠猴出生時就無法區分紅色和綠色。
2015年,這對眼科專家與Avalanche生物科技公司進行了獨家合作,共同研發一種有效的基因傳遞方式,傳遞眼睛辨識某些特定顏色時所需要的基因。
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研發出這樣一項技術,而且使用的是一種病毒臨床試驗前的工作已經完成,Neitzes認為他們的治療方法能夠在兩年內應用於人類治療。而且Neitzes希望未來有一天,色盲症患者們只需要前去眼科醫生那裡進行簡單的“基因注射”,就能夠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適用病症


基因療法的典型例子是半乳糖血症病人的基因治療。這種病人由於細胞內缺少基因G,不能產生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換酶,以致大量半乳糖—1—磷酸和半乳糖堆積在肝組織中,這些半乳糖可轉變為酒精,因而造成肝臟損害。臨床表現為:小結節性肝硬化、嘔吐、腹瀉、營養不良黃疸、腹水、白內障、智力發育遲鈍、半乳糖血症、半乳糖尿、氨基酸尿等。為了治癒這種病人,人們把大腸桿菌(一般內含G基因)能產生半乳糖酶的脫氧核糖核酸片段提取出來,讓噬菌體作為運載體帶入病人的細胞內,病人細胞便開始產生半乳糖酶。這樣,原來不能利用半乳糠的細胞便恢復了對半乳糖的正常代謝。如果這種已經治癒的細胞用人工的方法移植到人體器官內,使之成為人體的正常部分,那麼這種病就從根本上治癒了。而且由於病人細胞內脫氧核糠核酸的缺陷部分得了糾正,這種病也就不會再遺傳給下一代了。

擴展治療


基因療法可擴展至治癒結腸癌,在過去的數年中,
艾滋病基因療法初見成效
艾滋病基因療法初見成效
以斯蒂芬·羅森伯格博士為首的科學家團隊對三組患者進行了基因治療。第一組的三名患者的身體對經過改造的T細胞未能產生任何反應。研究者隨之對改造T細胞的技術進行了完善,並試著在T細胞最為活躍的生長階段將其植入患者體內。第二組和第三組患者都接受了經過改造的T細胞。
兩名患者在接受了進行基因改造的T細胞后,其身體獲得了持續、高水平的反應,並開始出現癌細胞萎縮的癥狀。這兩名患者從一開始接受治療到現在已有18個月,已維持了超過一年的無癌癥狀態。然而,並不是所有接受基因療法的癌症患者都能如此幸運。實施在另外12名患者身上的基因療法並未取得成功。而在所有接受基因療法的患者身上還未顯現副作用。由於通過基因療法獲得治癒的癌症患者畢竟屈指可數,所以科學家們對該種療法的態度表現得尤為謹慎。科學家們強調說,這一研究仍處早期階段,不過他們相信可以對基因療法進行改善,使之在更多患者身上產生效果,並且有望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具有治療作用的細胞,逐漸用於戰勝其他癌症,尤其是乳腺癌、結腸癌和肺癌。

成功範例


美國

美國醫學家W·F·安德森等人對腺苷脫氨酶缺乏症(ADA缺乏症)的基因治療,是世界上第一個基因治療成功的範例。1990年9月14日,安德森對一例患ADA缺乏症的4歲
基因療法
基因療法
女孩進行基因治療。這個4歲女孩由於遺傳基因有缺陷,自身不能生產ADA,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只能生活在無菌的隔離帳里。他們將含有這個女孩自己的白血球的溶液輸入她左臂的一條靜脈血管中,這種白血球都已經過改造,有缺陷的基因已經被健康的基因所替代。在以後的10個月內她又接受了7次這樣的治療,同時也接受酶治療。1991年1月,另一名患同樣病的女孩也接受了同樣的治療。兩患兒經治療后,免疫功能日趨健全,能夠走出隔離帳,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並進入普通小學上學。

法國

法國巴黎奈克兒童醫院的費舍爾博士與卡波博士也對兩例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的患兒成功地進行了基因治療。儘管只有極少數的基因療法開始在臨床試用,大多數還處於研究階段,但它的潛力極大、發展前景廣闊。基因療法:就是利用健康的基因來填補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缺失或病變的基因。

出處


藥學名詞》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