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健
兒童保健
正常小兒大運動的發育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有關走路方面,小兒11個月左右能扶住欄桿而獨站,13~15個月會獨走,1歲半時能拉著玩具車走,2歲左右步態穩。但每個小兒的發育情況略有差異也是正常的現象,例如正值冬季,衣服穿得多,行走不便,獨走的時間延遲;剛學說話,學走路的時間也會延遲。如果與正常的差距很大時,要考慮是否由疾病因素引起。
自出生后臍帶結紮時起至生后28天內,稱新生兒期。這一時期小兒脫離母體開始獨立生活,內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但其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不夠成熟,易發生體溫不升、體重下降,各種疾病如產傷、窒息、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發達國家約佔嬰兒死亡率2/3,尤以第1周為高。根據這些特點,新生兒時期兒童保健特彆強調護理,一、保溫:新生兒房間應陽光充足溫度和濕度適宜,冬季達到18~20℃,濕度為55%~60%。
二、餵養:母乳餵養是最佳餵養方式。
三、清潔衛生:新生兒皮膚嬌嫩,應每日沐浴,水位不宜過熱過冷以略高於體溫為宜。
四、消毒隔離:保持空氣清新,通風良好,冬季定時開窗換氣,夏季避免室內溫度過高。
1周歲後到滿3周歲之前為幼兒期。生長發育速度較前減慢,尤其在體格發育方面。活動範圍漸廣,接觸周圍事物增多,智能發育較前突出,語言、思維和應人應物的能力增強,但識別危險的能力尚不足,故應注意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飲食已從乳汁轉換為飯菜,逐漸過渡到成人飲食,故需注意防止營養缺乏和消化紊亂。此時接觸外界較廣,而自身免疫力仍低,傳染病發病率較高,防病仍為保健重點。
兒童保健
從入小學起(6—7歲)到青春期(女12歲,男13歲)開始之前稱 學齡期(相當於小學學齡期)。此期小兒體格生長仍穩步增長,除生殖系統外其他器官的發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腦的形態已基本與成人相同,智能發育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綜合能力增強,是長知識、接受文化科學教育的重要時期。應加強教育,使他們在學校、在家庭中打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這個時期發病率較前為低,但要注意預防近視眼和齲齒,矯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勢,安排有規律的生活、學習和鍛煉,保證充足的營養和休息,注意情緒和行為變化,避免思想過度緊張。
兒童保健
小兒走路遲有什麼原因?
兒童保健
兒童慎重玩耍熒光棒 近年來孩子玩耍熒光棒、激光電筒成為社會時尚,這些玩具危害兒童健康,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熒光棒所含成分為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低毒性。如果不慎發生泄漏,被人體誤吸或觸碰,會造成噁心、頭暈、麻痹甚至昏迷等傷害人體健康的現象。
因此,孩子玩耍熒光棒、激光電筒應慎重。
1、生長發育的階段性: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過程,由不同的發育階段組成。根據這些階段特點,加上生活、學習環境的不同,可將兒童少年的生長發育過程劃分成幾個年齡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2、生長發育的程序性:生長發育有一定程序,各階段間順序銜接。前一階段的發育為後一階段奠定必要基礎;任何階段的發育出現障礙,都將對后一階段產生不良影響。
胎兒和嬰幼兒期發育遵循"頭尾發展律"。從生長速度看,胎兒期頭顱生長最快,嬰兒期軀幹增長最快,2~6歲期間下肢增長幅度超過頭顱和軀幹。因此,兒童的身體比例不斷變化,由胎兒2個月時特大的頭顱(佔全身4/8)、較長的軀幹(3/8)、短小的下肢(1/8)發展到6歲時較為勻稱的比例(頭佔l/8強,軀於佔4/8弱,下肢佔3/8)。從動作發育看,兒童會走路前必須先經過抬頭、轉頭、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發育階段。手部動作發育的規律性更明顯,新生兒只會上肢無意識亂動;4~5個月開始有取物動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個月時才會用手指拿東西;2歲左右手的動作更準確,會用勺子吃飯;手部精細動作(如寫字、畫圖等)要到6~7歲左右才基本發育完善。
兒童期、青春期發育遵循"向心律".身體各部的形態發育順序是:下肢先於上肢,四肢早於軀幹,呈現自下而上,自肢體遠端向中心軀幹的規律性變化。青春期足的生長突增最早開始,也最早停止生長;足突增后小腿開始突增,然後是大腿、骨盆寬、胸寬、肩寬和軀於高,最後是胸壁厚度。上肢突增的順序依次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癒合也由遠及近,順序表現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橈骨、尺骨近端。
整個生長期內個體的生長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長發育速度曲線呈波浪式。從胎兒到成人,先後出現兩次生長突增高峰:
第一次從胎兒4個月至出生后1年;
第二次發生在青春發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兩年左右。
身長在胎兒4~6月增長約27.5cm,佔新生兒身長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長最快的階段;體重在胎兒7~9月增長約2.3kg,占正常新生兒體重的2/3以上,也是一生中增長最快的階段。
出生后增長速度開始減慢,但生后第一年中身長增長20~25cm,約為出生時的40%~50%;體重增長6~7kg,約為出生時的2倍,都是出生後生長最快的一年。
生后第二年,身長增長約l0cm,體重增長約2~3kg。2歲后至青春期前,生長速度減慢並保持相對穩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長4~5cm,體重增長1.5~2.0kg,直到青春期開始。
青春期開始後生長速度再次加快,身高一般每年增長57cm,處在生長速度高峰時一年可達l0~12cm;男孩增幅大於女孩。體重一般每年增長約4~5kg,高峰時一年可達8~l0kg。青春期突增後生長速度再次減慢,約在女17~18歲,男19~20歲左右身高停止增長。男孩突增期增幅較大,生長持續時問較長,故進入成年時其大多數形態指標的值高於女孩。
根據不同組織、器官的不同生長發育時間進程,可將全身各系統歸納為四類不同的生長模式。
1、一般型: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臟器和血流量等,生長模式和身高、體重基本相同,先後出現胎嬰兒期和青春期兩次生長突增,其餘時間穩步增長。青春發育中、後期增長幅度減慢,直到成熟。
2、神經系統型:腦、脊髓、視覺器官和反映頭顱大小的頭圍、頭徑等,只有一個生長突增期,其快速增長階段主要出現在胎兒期至6歲前。由於神經系統優先發育,出生時腦重已達成人腦重的25%,而此時體重僅為成人的5%左右;6周歲時腦重約l200g,達成人腦重的90%。頭圍測量在評價學前兒童(尤其3歲前)神經系統發育方面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3、淋巴系統型:胸腺、淋巴結、間質性淋巴組織等在出生后的前10年生長非常迅速,l2歲左右約達成人的20%。其後,伴隨免疫系統的完善,淋巴系統逐漸萎縮。體檢時對兒童的淋巴系統狀況進行評價,不應以成人標準來衡量。
4、生殖系統型:生后第一個十年內,生殖系統外形幾乎沒有發展;青春期生長突增開始後生長迅猛,並通過分泌性激素,促進機體的全面發育成熟。
綜上所述,機體各系統的發育既不平衡,又相互協調、相互影響和適應。這是人類在長期生存和發展中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性表現。任何一個系統的發育都不是孤立的,而任何一種作用於機體的因素都可對多個系統產生影響。例如,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促進肌肉和骨骼發育,也促進呼吸、心血管、神經系統功能水平的提高。
在外環境無特殊變化的條件下,個體兒童的發育過程比較穩定,呈現一種軌跡現象。該軌跡有動態的、複雜的調控系統,其中遺傳基因起關鍵作用。它儘力使正在生長中的個體在群體範圍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動幅度。一旦出現疾病、內分泌障礙、營養不良等不利現象,會出現明顯的生長發育遲滯;一旦這些阻礙因素被克服,兒童會立即表現出向原有生長軌道靠近和發展的強烈傾向。這種在阻礙生長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現出的加速生長並恢復到正常軌跡的現象,稱"趕上生長"。
並非所有的疾病恢復過程必然伴隨趕上生長。患兒能否出現趕上生長,能否使生長恢復到原有正常軌跡,取決於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如果病變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和重要的內分泌腺,或病變較嚴重,或體液的內環境和代謝平衡過程長期得不到恢復,就不能出現趕上生長。
許多重要的器官和組織都有"關鍵生長期"。此時的正常發育受干擾,常成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礙。換言之,一旦不能抓緊時機治療,這些器官、組織即便出現趕上生長,也往往是不完全的。例如,從胎兒中後期到出生后6個月,是腦細胞數量大量增加的腦組織生長關鍵期。此時若發生嚴重的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缺氧、產傷等現象,細胞的分裂、增殖速度會急劇減慢;即便以後進行各種積極干預,趕上生長也不能完全實現,腦細胞數量不能恢復到應有水平,患兒智力將受到較嚴重影響。青春早期是長骨組織的關鍵生長期。各種阻礙生長的因素若作用於該階段,會使骨細胞數量減少,骨骼生長受阻。若不採取積極治療措施,則伴隨骨的干骺癒合,長骨將喪失繼續生長的機會,兒童的體格就無法達到其遺傳潛力所賦予的水平。
早戀的心理分析
青春期教育
為什麼小小年紀就鬧戀愛呢?世界上沒有無源的水,也沒有無根的樹。當前早戀現象的普遍,細加琢磨,有它的客觀原因,也有它的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是性刺激的信息量大量增加。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人的心理也就產生相應的變化,這就是所謂"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工業化的發展,帶來城市規模的擴大。農村城鎮的都市化、人口的密集,這就增加了人們的社會接觸。現代化宣傳工具的運用,又加快和擴大了信息的數量和傳遞的速度。曾有一度時間,精神污染充斥,電影、電視、廣播、錄象、廣告、照片、報刊、書籍,還有所謂"手抄本",幾乎整天價地圍著"愛情"轉,大有風雨壓城之勢。有些形象,有些語言,不僅"刺激",還很"挑逗",那些年紀輕輕的、情竇剛開的、未經風雨世面、良莠難辨的中小學生怎能不受污染?同時,對外開放,一些西方的腐朽污穢,趁機而入,滲進了我們的宣傳媒介,並被捧為"時髦"而傳播,腐蝕著年輕一代的心靈,直接起著誘發和教唆作用。
也必須指出,我們的學校,在一度時間裡,片面追求升學率,放鬆了政治思想教育,紀律比較鬆懈。這,給早戀開了方便之門。
主觀原因,是早戀者的心理結構的缺陷。古語說:"志正則眾邪不生,心靜則眾事不躁。"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同樣的客觀環境下,只有志不正、心不靜者,才生邪事。早戀也是這樣。
我們知道,個體發展到思春期(女孩起於11~12歲,男孩始於13~14歲),性發育開始了,第二性徵顯露了。由於對自身的生理變化無思想準備,在一段較短(約半年至一年左右)時期內,會產生對性的不安、害羞和恐懼情緒;過後,便會有另一種傾向,即對異性產生興趣,對異性發生好奇和好感,性衝動也開始出現。伴隨著性的發育,思春期孩子強烈地意識到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已經長大成人,希望獨立,產生擺脫家庭奔向同齡友人圈的傾向,感到自己的心理誰都不理解,只有新結交的知己才理解,漸而漸之,形影不離。在這個期間,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引導和堅強的集體輿論的制約,他們便會滋長一種逆反心理:戀愛是大人的事,為了標誌自己是大人,也效法戀起愛來,儘管他們對戀愛的真諦和含義並不理解,也要好奇地去試探;如果失去自控或在不良分子的引誘下,還會出現不正當的兩性行為,心安理得,不以為恥。
早戀,就是這樣不良主客觀因素的不良結合。診斷的目的在於治療,怎樣防止、制止早戀呢?
兒童保健
第二、進行性知識、社會道德教育。
性知識的教育應和社會道德教育結合進行。首先,應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側重教育內容。12~16歲,進行有關思春期生理衛生知識教育,使他們對性發育有個正確認識;16~18歲,可簡略介紹一些性知識,使他們正確對待異性和愛情;18歲以上,可引導他們認真思考未來的婚姻和家庭問題。其次,對性意識進行誘導和性道德教育。社會的不良因素要求嚴格查禁堵絕是不可能的,我們應面對現實,進行誘導,使他們提高適應性和免疫力,增強對性誘因的抗拒力和自覺抑制力;認識到人不是動物,必須接受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律的制約。
第三、加強紀律教育,防患於未然。
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不允許戀愛。要造成輿論,互相監督。要抓苗頭,實踐說明,早戀雖然一開始往往壓抑不住愛戀的情感,但最終大多在師長們的勸說疏導,或自己在實踐中碰了壁,受了挫折后能中止早戀關係。因為早戀多出自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無甚感情基礎,所以中止早戀並不意味著"留下心靈創傷"。對他們與社會青年之間的早戀,因為社會青年有生活經歷,人情世故亦豐富,且具有經濟條件,比較棘手,家庭和學校尤其要注意防範和妥善處理。
葯是治病的,但也能導致疾病,特別是處於發育過程中的兒童,錯誤的用藥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
發熱是人體必要的保護機制。有些年輕的媽媽認為孩子發了熱一吃退熱葯病就好了。因此,她們動不動就給孩子吃退熱葯。實際上,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蓋癥狀,使疾病難以診斷。
退熱葯
小兒發熱時應查明原因,再作對症治療或病因治療。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需要用退熱葯,在治療中密切觀察就行。當然,小兒體溫過高,如達39℃或以上就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康,且可發生驚厥、抽搐等。這種情況下,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可用退熱葯,同時採用物理降溫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鎮頭等。
兒童保健
孩子患一種病,家長往往多種藥物齊頭並進。殊不知,藥物過雜,互相之間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應卻相加,不僅療效不好,而且會出現不良反應。如將磺胺與Vc聯用,可加重腎臟中毒;青霉素與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於青霉素、氯黴素、磺胺葯一齊上,或青霉素、頭孢菌素與慶大黴素為伍,同樣有上述危險。
時下給孩子服補藥的現象比比皆是。父母此舉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強孩子的體質,促進其發育,但因缺乏醫學知識,結果事與願違,補出了毛病。一位醫生報告,9名嬰幼兒服用人蔘后都出現了神經系統癥狀,另一名兒童服用大劑量人蔘后發生抽風、昏迷,最後喪命。
專家的建議是: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補品,5歲以上的體弱兒可酌服,但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家長不可自作主張,以防意外。
維生素
為此,營養學家強調,應以食物中的天然維生素為最佳選擇。
孩子的衣服要穿脫方便、輕快、柔軟、易洗滌,既能吸汗又可保護皮膚衛生。因此,化纖衣料不宜做夏裝。因為此料易吸收脂肪物質,使織物孔洞堵塞,吸水性差,不利於汗的散發,易刺激皮膚而引起皮炎或生痱子。可用光滑、淺顏色的衣料,如麻織、綿織、真絲類面料。
喝冷飲
睡眠
由於兒童新陳代謝等旺盛,夏天易出汗,應經常給孩子洗澡,保 持皮膚清潔,每天可洗1至2次澡,不得超過3次。不宜用鹼性強有肥皂。過多地洗澡,過鹼性的肥皂均對皮膚有損害。
夏天孩子出汗多,蒸發增多,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丟失也增加。加上喝水多,胃液易沖淡,食慾就下降了。因此,夏季應多選一些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物,口味要清淡,又要易消化吸收,並要注意干稀搭配、少吃油膩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色、香味花色品種多樣化,以增加食慾,保證孩子身健康。
一、少喝飲料多喝水。各種飲料如汽水、果汁、可樂等含較多的糖份及電解質,過多攝入可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孩子運動后出汗較多時最好多喝白開水以補充水分。
二、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日炎熱孩子易上火,但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導致營養障礙,因此夏季孩子的飲食應多樣化,應補充鮮魚、鮮肉、鮮蛋、豬肝等。
三、飲食不宜過涼。夏季各種瓜果較多,家長常會做一些爽口的冷盤,若無意間使孩子進食過多生冷瓜果冷盤,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瀉等。
四、大汗后不宜沖冷水澡。大汗后如用冷水洗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血管快速收縮可影響機體功能,孩子容易生病。
五、午睡時間不宜太長。午睡過久,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細胞毛細血管關閉時間過長,使腦血管血流量相對減少,可影響醒后孩子的精神。
六、在空調房裡待的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使用空調的房間因門窗緊閉而使室內新鮮空氣含量少,孩子在冷而乾燥的空氣中時間過久,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會下降,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