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岡仁波齊峰的結果 展開
- 影片
- 中國的名山之一
岡仁波齊峰
中國的名山之一
岡仁波齊徠峰(Kangrinboqe),山頂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的名山之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及拉昂錯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蓋,分佈著28條現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於北坡。
岡仁波齊峰
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狀,峰上空常常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里,周圍有八座寺廟。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岡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該峰四壁分佈極為鮮明對稱,形似圓冠金字塔(藏民稱像“石磨的把手”),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
岡仁波齊峰風景(一)
岡仁波齊峰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
岡仁波齊峰環繞一周51公里,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
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
岡仁波齊峰動、植物
岡仁波齊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狀,峰頂上空常常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3公里,周圍有八座寺廟。
岡仁波齊峰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印度人稱這座山為Mt.Kailash,也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濕婆,就住在這裡。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游都在此發源,所以,在岡仁波齊峰可以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
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峰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
岡仁波齊
每年有大量印度人前往岡仁波齊峰
篤信佛教的藏族人堅信:朝聖能盡滌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並最終脫出輪迴,榮登極樂。因此,總是有數不盡的藏族人,以獨有的磕長頭方式俯仰於天地之間,向聖地跋涉。沒有血肉之軀,便無朝聖之舉,沒有風塵僕僕,便無朝聖之途,不歷經千辛萬苦並跨越真正的時空,就不會有心靈的虔誠。朝聖對於一個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時間去認真對待的神聖之舉。甚至可以這樣說:超出“苦行”意義之上的朝聖之旅是將個體生命之旅推向極致的唯一途徑!
作為神山的岡仁波齊峰,其地位是世界性的。印度創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往世書》、《岡底斯山海志》等著述中均提及此山。從這些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峰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岡仁波齊峰同時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它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發源於此。每年絡繹不絕的,來自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聖隊伍們,使得這裡的神聖意味不斷得以體現並加深。
岡底斯山脈地處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恆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峰有著神聖的關連。據苯教經典描述:從岡仁波齊而下的一條河,注入瑪旁雍錯——不可征服的湖泊。四條大河由此發源,流向北、南、東、西四方。流向北的森格藏布——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鑽石礦藏豐富,飲此之水的人們勇似雄獅;流向南方的是馬甲藏布——孔雀河(尼泊爾境內叫呼那卡那裡河,在梅耳查姆折向南流入印度國境,在巴特那附近匯入恆河),銀沙豐富,飲此河之水的人們如孔雀一般可愛;流向東方的是當卻藏布——馬泉河(中游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綠寶石豐富,飲此河之水的人們如良駒一般強壯;流向西方的是朗欽藏布——象泉河(下游為蘇特累季河),金礦豐富,飲此河之水的人們壯如大象。四大河流浩浩蕩蕩地從這裡起步,滋潤田地,孕育萬物,溫柔的水也為這座雄奇的山增添了幾多的柔情。
雅魯藏布江江源發祥地——馬泉河,源頭位於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境內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那木那尼峰東端的“傑馬央宗冰川”,海拔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江河源,也是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吉拉鄉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
傑馬央宗,藏語的含義是排列成萬字形的沙石灘。據考察,傑馬央宗地區有116平方公里被冰川和永久積雪覆蓋。地勢高寒,海拔5590米,地形平坦,周圍是險峻的高山,條條冰川橫在山谷之間。當地人把那閃亮晶瑩的冰川叫“傑馬央宗冰川”,把冰川融水彙集成的河叫“傑馬央宗曲”。在傑馬央宗曲源地由兩條主要冰川;一條是馬泉河冰川,另一條稱達阿木角冰川。這兩條冰川中間隔著一個小山體,當地人稱作“達阿木角喀布”。在藏語中,“達”即馬的意思;“阿木角”即耳朵的意思,“喀布”即馬的嘴。他們把傑馬央宗曲源頭的冰川形象地比作馬頭上的兩隻耳朵,把兩條冰川間的小山體比作馬的嘴。因此,“達阿木角喀布”的含義和雅魯藏布江上游馬泉河的意思相吻合。傑馬央宗曲是藏語,譯成漢語即萬字形沙石匠或沙石的意思。雅江源傑馬央宗冰川現正被列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
傑馬央宗冰川江源四季顏色各異,河流氣勢雄偉,雪山壯觀、冰川美麗、山川秀麗、草原優美。冰川溪水奔流聲、石流聲、滾石聲等響如天雷。古代藏文稱之為“央恰藏布”,意為從最高峰流下來的聖水。江水奔流千里,至南迦巴瓦峰后折向南流,在巴昔卡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58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長2057公里,流域面積42048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約4400立方米/秒,經流量1164億立方米。
關於雅魯藏布江的源頭說法不一。庫比藏布、傑馬央宗、馬攸木藏布都曾被認為是源頭。其中較早的是瑞典探險家斯文·郝定,這為我所崇拜的探險家於1907年7月實地考察后認定為庫比藏布。1939年,印度地理學家普拉納瓦南達踏勘了雅魯藏布江河源區后,在英國《地理》雜誌93期發表論文認為傑馬央宗應為正源。但他認為,還必須有長時間的連續觀測資料,才能使這種說法確立。
1976年,我國有關機構組織的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特設雅魯藏布江幹流組,在組長關志華的帶領下確認了這種說法。至此,雅魯藏布江源頭之爭才算塵埃落定。
在雅魯藏布江的的三個源頭中,北源馬攸木藏布發源於岡底斯山脈南麓,中源源地海拔5590米的傑馬央宗冰川在喜馬拉雅山脈北麓,南源庫比藏布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阿色甲果冰川。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經過實地考察認為:傑馬央宗曲和庫比藏布河長分別為107公里和78公里,前者比後者長29公里;傑馬央宗曲和庫比藏布流域面積分別是3361平方公里和1011平方公里,傑馬央宗曲的流域面積是庫比藏布的3.3倍;在傑馬央宗曲與庫比藏布匯合處上游約12公里處有支流馬攸木藏布匯入傑馬央宗曲。它的流域面積為1868平方公里,該河應屬傑馬央宗曲的支流。即便不計入馬攸木藏布的匯水面積,傑馬央宗曲的流域面積也是庫比藏布流域面積的1.48倍。從水量上分析,傑馬央宗曲和庫比藏布分別為42.8立方米/秒和21.3立方米/秒,兩河流量相差一倍……總之,從河長、流域面積、水量分析,以及實地考察和當地群眾的習慣看法,都說明傑馬央宗曲應是雅魯藏布江正源。
象泉河又稱“朗欽藏布”,源頭位於中國西藏,是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最主要的河流,同時該河也是印度河最大支流薩特累季河的上游。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西段崗仁波齊神西北坡山腳下蘭塔(蘭戛)錯湖附近的現代冰川,源頭海拔5300米。以其源頭的山谷形似象鼻、泉口如大象卷水而得名。
象泉河從源頭至曲松多為上游段,長74公里,落差1023米,平均坡降17%;由曲松多至扎布讓為中游段,長130公里,落差1377米,平均坡降為5.5‰。其中,札達以上為峽谷,以下為寬谷,水流較緩,河道分叉,多江心洲,支流較多,階地發育;扎布讓至什普奇為下游段,長105公里,平均坡降7.2‰,以峽谷為主,峽谷段河床寬僅20~50米,其餘則寬約100~200米。在國內彙集大小18條河流,全長309公里,流域面積2.276萬平方公里。繼續往西經札達縣流出國境,穿越喜馬拉雅山,進入印度喜馬偕爾邦,在印度境內的一段稱之為薩特累季河(又譯為蘇特累季河)。再繼續前行,進入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境內同奇納布河匯合成潘傑納得河后注入印度河。
從源頭至河口全長1450公里,流域面積39.5萬平方公里。水力資源豐富。上游出喜馬拉雅山口在巴克拉建大型水壩,用以發電。中游哈里克建攔河壩,引水渠灌溉旁遮普平原與拉賈斯坦平原。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支流。
象泉河流域是西藏西部最為重要的古代文明發祥地,歷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國(漢文史書稱其為“羊同”、“女國”等)、古格王國都曾以這一流域為中心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由於這一流域與南亞、中亞緊相毗鄰,因此也成為中外文明交流的一個十字路口,歷來被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重視。在富饒燦爛的藏族文化遺產中,由於古象雄文明產生的年代久遠,傳播地域廣闊,對藏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極其深遠的重要影響。
古老的象泉河是札達的母親河,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札達的生命。
她帶著神山的靈氣,抱著厚重的歷史畫卷,日夜不息地奔流,濤濤向西,跨過土林,橫穿喜馬拉雅山脈,流入大海。
馬甲藏布,恆河上源支流。漢字曾譯馬甲咯布、麻楚河。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駐地西北部。藏語意為孔雀河。因源頭流自狀似孔雀開屏的山谷而獲此美譽。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蘭批雅山口附近的馬羊浦,源頭海拔5400米,向北流至茄勒納布朗瑪不加曲后折向東流,納過拉曲后始稱馬甲藏布,繼續流經普蘭、科迦,於謝爾瓦附近匯入尼泊爾王國,名呼那卡那裡河,在梅耳查姆折向南流入印度國境,在巴特那附近匯入恆河,最後注入印度洋。中國境內長110千米,平均坡降16.1‰,流域面積302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為4.2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1.3億立方米。流域內有天然牧場和土質肥沃的農田。
獅泉河發源於岡仁波齊峰北麓,是一個冰川湖泊,因為源頭的地形像一頭獅子,有泉水從獅子的口中流出,因而得名。《西遊記》裡面提到的通天河,實際上就是獅泉河。獅泉河主要流經藏西北阿里高寒乾旱區,雖然水量不是很豐富,但依然是氣候乾旱、淡水稀少的高原腹地的珍貴水源。它由東南向西北流去,流入印度洋,是印度河的上源。
相傳岡仁波齊有四個孩子: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一天,岡仁波齊為了測試四個孩子們的法力,便讓他們分頭出發,而自己在印度洋等候他們。四兄弟之中,馬泉河能力最大,象泉河、孔雀河是最為勇敢的,獅泉河則是年齡最小、體質最弱的那個。岡仁波齊對馬泉河抱以厚望,但卻忽視了獅泉河的能力,它一路顛簸,歷經艱險,用最薄弱的步伐和堅強的意志率先到達了印度洋,成為了勝出者。岡仁波齊不忍西北的人們在忍受高寒的同時還沒有乾淨的水源,就把獅泉河留下來養育藏西北的人們。現在獅泉河流經的路線就是當時它趕往印度洋的途徑。在藏西北人們的心中,獅泉河不僅是一條讓他們的生命得以繼續的河,更是一條滋養心靈的河流。
雅魯藏布江在繞過歷經艱險後來到了工布地區,受一隻小鷂子的欺騙,以為三個兄妹早已比他先到了印度洋,於是匆忙中從南迦巴瓦峰腳下掉頭南奔,一路的高山陡崖都不能擋住他的腳步,為早日與兄妹們相會,哪裡地勢陡峭險峻他就從那裡跳下,最終形成了這條深嵌在千山萬谷中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在中國的傳說中,瑪旁雍錯是廣財龍神居住的地方,此處聚集了世間的許多珠寶,來此的人,只要繞湖一圈或者在湖中得到一條小魚活一塊石頭就算是得到了龍王的賞賜,這些賞賜是十分珍貴的,常常被藏民們視為聖物留存。而在印度的神話中,瑪旁雍錯是濕婆大神用意念形成的湖泊,是他的女兒烏瑪女神沐浴的地方。由於女神在這裡沐浴過身體,這裡的湖水也就成為了聖水。每年夏季都有許多的信徒從印度、尼泊爾遠道而來,只為來此朝拜沐浴,清洗靈魂的罪惡,有的甚至還將聖水帶回去,以慰不能來此的人的心靈。傳說雖然不盡相同,但瑪旁雍錯是聖湖卻是世所公認的,不管它能否治癒疾病、能否洗滌靈魂,它都能給到這裡來的人們新的希望,這才是它的意義所在。
相傳,早期佛教尊者米拉日巴與納若本瓊於岡仁波齊峰鬥法時的若干遺跡仍有存留。在這些地方轉一轉並祈禱一番是後世朝聖者不可或缺的功課。
轉山是來自不同地方朝聖者最常採用的方式。轉山道分兩條:外線是以岡仁波齊為核心的大環山線路,內線是以岡仁波齊南側的因揭陀山為核心的小環山線路。外線總長53公里,徒步需3天功夫,磕長頭則需15-20天。轉山人一般都是在轉足13圈外線之後再轉內線。每逢藏曆馬年,轉山的朝聖者最多。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的生肖(藏族傳統生肖觀受漢族相應觀點影響較多,其生肖屬相大小的具體排列也和漢族相一致,依次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也有作烏鴉的)、狗、豬。(藏曆結合陰陽及五行等學說,在具體年代節氣等方面和漢地不同,故生肖也略有區別)屬馬,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其他年份轉山13圈,且最為靈驗和積長功德。
岡仁波齊峰
希特勒曾親自下令,讓以納粹“衝鋒隊”成員海因里希·哈勒為首的5名黨衛軍分子和納粹分子秘密前往西藏,去尋找一個名為沙姆巴拉的神秘地方,而沙姆巴拉推測就是在岡仁波齊。據傳說,那裡隱藏著地球軸心,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邪教主義者,希姆萊頑固地堅信,如果把世界軸心轉到相反的方向,就可以使時光倒流,讓納粹德國回到不可一世的1939年,還可以改正所犯的一切錯誤,重新發動戰爭並取得勝利。
而根據有關沙姆巴拉的傳說,地球軸心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根本無法靠近。正因為如此,沙姆巴拉在神話中才被認為是控制全世界的中心。誰接觸過它,誰就不僅能成為時間的主人,還將擁有神奇的力量,可以獲得生物保護場。不僅如此,還有傳說稱,沙姆巴拉的能量可令人長生不死。對此深信不疑的希姆萊甚至計劃在找到傳說中的世界軸心后,向西藏空投幾千名空降兵,以組建一支不可戰勝的“不死軍團”。
第一天(20千米,約7小時):塔爾欽往西4千米一入口(這裡的豎旗廣場立了一柱20米高的經幡)一2千米一曲古寺(可住宿)-14千米一止熱寺(住宿)。第二天(18千米,約8小時):止熱寺一5千米-天葬場一3千米一卓瑪拉山口(海拔5630米)一10千米一尊最普寺(住宿)。
第三天(12千米,約3小時):尊最普寺一9千米一出口收費站-3千米-塔爾欽。
景區客服提供旅遊大巴分別至宗堆和色雄,轉山的東西大門。景區還提供救護車服務,救護車可達卓瑪拉山口下,50元/公里。
交通:日喀則每天一班車到阿里,中午12點發車,第二天早晨8點到塔欽(轉山起點)。阿里每天也有班車到日喀則經過塔欽。拉薩也有至阿里的班車經過。
住宿:現已建立神山聖湖景區,由旅遊公司管理,進山門票200元/人。藏民不要買票。
山下塔爾欽有諸多賓館、客棧,還有青年旅舍可住宿。塔爾欽供電不正常,各住宿點自發電,每天晚8點至12點。
山頂止熱寺附近希夏邦馬賓館,每床收費100元,存放行李每天10元,自帶帳篷的話,可以和賓館商量,把帳篷搭在賓館的院里(外面是不許搭建的),也要交錢,按人算,每人15-20元,但比較機動。大金賓館:與岡底斯賓館同價;晚上自設發電機供電。另外可在周圍的帳篷菜館打聽住宿,一般每床20元
南下沿新藏公路,從葉城需3天左右到達獅泉河,再轉車前往神山,葉城是新藏公路的實際起點,新藏公路上並無公共交通工具,可在登山賓館內和零公里處搭乘便車或在路邊等候開往西藏的軍車,車費400元左右,獅泉河距離神山480公里,順利的話一天可到,車費50-100元。最後到達普蘭,全程3044公里
從日喀則前往塔爾欽的班車每天中午12:00從日喀則汽車總站發車,車票545元/人。
來岡仁波齊峰的休息地方是山下的小村―塔爾欽(Darchen),很多人也稱它叫大金寺、塔欽。拉薩-獅泉河、獅泉河-普蘭之間往返的班車均可路過村口。有五條路可以到達這裡,除去尼泊爾和印度的兩條朝聖線路不談,另有三條是:
1、阿里北線拉薩-拉孜-措勤-改則-革吉-獅泉河-塔爾欽,距拉薩2021千米,距拉孜1670千米。
這條路是S301沙石路面,即將整修為柏油路面。
2、阿里南線拉薩-薩嘎-仲巴-巴噶-塔欽,距拉薩1338千米,距拉孜847千米。
南線是去神山最直接的一條路。沿雅魯藏布江上游峽谷而上,沿途可欣賞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的壯麗雪峰,偶爾還能見到藏羚羊。這條路前半是318國道,後半則是通向新疆葉城的219國道,21世紀初已經基本都修上了平整的柏油路,汽車從拉薩出發,20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塔爾欽。
3、新藏線喀什-葉城-麻扎-界山大坂-多瑪-日土-獅泉河-門士-塔欽,距喀什1671千米。
從岡仁波齊峰北面來主要乘來往獅泉河和普蘭之間的班車或貨車,距離330千米,三四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車輛如果不進塔欽的話,可以在219國道的岔路口下車,再徒步半個多小時到塔欽住宿。
岡仁波齊峰南面山腳下的塔欽(海拔4560米)是過往旅行者的落腳點,同時也是轉山的起點和終點。這個面積不大的小村莊面朝廣闊的巴噶平原,一條小溪從村中流過。小溪東側有一個看起來很像集市的地方,有很多帳篷,有些帳篷出售速食麵、餅乾和一些日用百貨,也有些帳篷什麼也不賣。有諸多餐館,四川、湖南、東北風味都有。還有不錯的超市。如果你打算轉山的話可要珍惜,因為這吃的可能是最後一頓好飯,因為接下來的幾天你只有靠乾糧和泡麵度日了。
從脊頂沿小道向西北方向,可以拍到很美的神山,走1.5小時來到色雄,旁邊有一座美麗的紅塔,此處有一座顯眼的小路繼續向前延伸,翻過山樑可以下到拉曲峽谷中的曲古寺附近。這裡是神山南壁下的冰川末端,也就是內轉經路的起點,只有那些轉完13圈外道(也就是主要的轉經路線,馬年的話1圈即可)的人才有資格走這條路。
跨過岡底斯賓館南側的小河,在岡底斯賓館的東南側有一小山(山腰有經幡)。沿山路繞過這座山,再向北,再翻過2座山,如果體力一般的話要2個小時,來到面向岡仁波齊峰南壁的江扎寺。這是神山周圍最大的一個寺,據說幾千年前苯教祖師ShenrabMiwoche來西藏時就住在這裡,岡仁波齊的四大佛祖腳印之一就在寺內。左側有一出口,想一覽神山壯麗的遊客,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欣賞到完整的岡仁波齊峰了(依體力好壞,來回大概需要4-6小時)。
轉山前應把沒用而笨重的行李存放旅店,否則因負荷過重引至體力透支,在高山上會造成危險的後果,還要攜帶抗高反的藥品,緩解高原反應。山上有手機信號。
岡仁波齊峰
2、住宿:岡底斯賓館,收費100元/床,存放行李每天10元,自帶帳篷的話,可以和賓館商量,把帳篷搭在賓館的院里(外面是不許搭建的),
註:兩店對外國遊客收費較高,同一床位收50-100元,兩間旅店都不設食堂。周圍還有漢式菜館,但價格偏高。大金賓館背後有一家山東水餃店,味道和價格都還不錯。水餃店對面的阿里高原茶館,甜茶味道還行。轉山前喝些甜茶,也是補充能量的好辦法。
3、轉山(需時二至三天):轉山必須帶自己的食物,建議帶香腸及朱古力,塔欽的乾糧價格較高,最好在獅泉河或拉孜以前購買,飲用水則以凈水丸或凈水器“提煉”;山上可供住宿的寺廟,也都提供熱水、速食麵和被鋪。
兩間旅店門口每天清晨都有背夫等生意,一天一百元以上。價格一定要談清楚,先跟挑夫說清楚是按照天數來算,以防有的背夫半路撂挑子。
沿途基本上都是沿著山谷前行,河水非常乾淨,考慮到天氣變化遇到下雨之類的問題,最好準備凈水藥片,水很冰涼,因此要次最好只喝一口,防止途中胃部著涼。在塔欽要留意自己的身體,對轉山一定要量力而為。要注意防止感冒。帶上足夠的長用藥。
山路都很明顯,但第一天入住的寺廟,由於距離小路200米遠,要避免出錯,在指示著“芝熱寺”字樣的牌子附近,過橋沿河西邊走。山頂希夏邦馬賓館條件較好。整段山路介於海拔4,600-5,700米之間,第一天上路,會覺得比較辛苦,尤其下午山路逐漸傾斜,令人倍感氣促。
第二天的難度更大,一開始的山路傾斜度頗大,上山的路,是全段最辛苦的部分,抵達卓瑪拉山口的瑪尼堆時,待呼吸稍為順暢后,不妨多拍些照片,因為這裡就是整段遠足路程的最高點了,神山岡仁波齊峰就在西邊不遠處。
過了瑪尼堆開始下山,下山路全是碎石路,比較難走。到河谷后,路已變得很平坦,這時周圍的河川風貌,又是另外一番景緻。經過前兩天的艱辛,第三天只是6公里平路,一般帶導遊的包車,都會在出口接人,不然,要再走3公里才返回塔欽。
第一天(20公里約7小時):塔欽(海拔4,560米)往西行→5公里→入口(這裡的豎旗澌場豎立了一柱20米高的經幡)→6公里→曲古寺(河對岸山坡的寺廟可供住宿)→7公里→第二驛站(幾個簡陋的帳篷)→2公里→止熱寺(海拔4,800米,住宿)
第二天(24公里約8小時):芝熱寺→3公里→火葬場→2公里→卓瑪拉山口瑪尼堆(海拔5,700米)→10公里→河邊第四驛站→9公里→尊珠寺(住宿)
一般兩天即可返回塔欽。走不動的可以招呼景區救護車。
第三天(9公里約5小時):尊珠寺→6公里→宗堆出口→3公里→塔欽。
註:山上天氣變幻莫測,氣溫差異頗大,上山前應先了解天氣情況。不建議等待天氣好轉,因為高原天氣變化無常。
4、門票:賣神山聖湖聯票,收200元,收費站設在219國道至塔欽村的岔路上景區管理處。
5、轉山時間:沒有時間限制。但每年的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之日,此日的神山入口將舉辦瑪尼旗更換儀式。藏傳佛教認為此日轉山功德高過平日,因此,這一天也將格外熱鬧。
6、其他:在塔欽及轉山途中,人員混雜,飲食最好用自己的餐盒。同時,轉山時應注意環境衛生,應隨身準備垃圾袋。一路有景區管理處設置的藍色垃圾桶。
1、南下走新藏公路的話,要知道那裡冬春兩季大雪封山,最好是在每年5-10月前往,由於沿途的氣候及食宿條件很差,帶好足夠的防寒衣物和藥品。
2、登山的時間:一般選擇在5月至6月下旬,這段時間,好天氣多,而且可能持續6—8天。雨季從7月初開始,7、8月份降水最多。
阿里地區的四大河——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就從岡仁波齊四方流下,同時,各教派認為他們的神都與這座山峰有著聯繫。在佛教中,它是由金、銀、琉璃和玻璃四寶構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圍成的"須彌山",象徵著整個佛教宇宙的中心;在藏族苯教中,它是三百六十位神靈居住之山。
辛饒彌沃如來佛祖從天而降時,便落在此山巔,在印度教中,它是"凱拉斯",是"濕婆的天堂"。多種教派共同奉岡仁波齊峰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來朝拜。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的信徒不遠千里,歷盡辛苦來到這裡,沿途磕頭祈禱,繞山拜罷之後,才算功德圓滿,了卻了宿願,尤以馬年為盛。
岡仁波齊峰周圍遺留下的勝跡不勝枚舉,是眾教心中的聖地。由岡仁波齊、納木那尼、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兩山兩湖組成的地帶,被藏族同胞稱為“神山聖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