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筠軒賦

明代方孝孺創作的賦

《友筠軒賦》是明代文學家方孝孺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寫軒室之竹的深秀及由此帶來的幽情之樂,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敘寫竹的綽約風姿,最後表達作者安貧樂道、樂以忘憂的潔操。全賦情理並重,簡潔精緻,文辭典雅,富有文彩,在風格上善於營造清新舒適的氛圍,在藝術手法上則描摹細緻、準確傳神。

作品原文


友筠軒賦
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軒構。憩樂矣之幽情,處蔚然之深秀。蒼雪灑乎涼飆,綠蔭蔽乎清晝。春之時也,曖律乍起,和風方剛。對穆穆之龍孫,列班班之鵷行。風節持以雅素,體質直而端莊。其夏色也,南薰解籜,丹鳳來儀。香馥累累而見簇,密葉重重而翠圍。笙簧弭乎節奏,玉佩鳴乎參差。眥佳麗以褒雄,據靜便而伏雌。若一塵不到之際,萬事脫羈之辰。渭川致乎斯景,黃岡寓乎此身。風徐來而韶合,雨初歇而香勻。至若色侵書帙,涼溢芳尊,日穿漏以噀金,水環回而漱銀。坐擁碧筒之杯,地敷翡翠之裀。或彈棋而雅歌,或解衣而脫巾,或焚香而啜茗,或聯句而鼎真。固生平以足樂,雖百罰而弗醺。
越若秋之與冬;金氣肅兮萬木凋,玄冥降兮群陰驍。履霜兮冰將至,摧枯拉朽兮焉逃?稟抗雪之英姿,健凌雲之高標。或強董宣之項,或折陶潛之腰;或簇白雪之調,或作重華之韶;既木婉以不麗,亦弗矜而弗驕。世上有玉堂之貴,此豈無瓮牖之安;乃緩步以當車,復謝崇而慕閑。彼將聽晨雞而拜楓階,此獨咀明霞而扃柴關。忘情於漢庭之寵,避世於商陽之山。至於侶魚蝦而友麋鹿,豈復對龍准而瞻龍顏?采玉芝於蒼煙之表,洗兩耳於清溪之灣。然而清則清矣,未有得茲軒立真樂者也。
詞曰:清清兮歲寒之心,溫溫兮琅玕之音。君子居之兮,實獲我心。俟正命兮履薄臨深,君子處兮傷今慨古,古人汩汩兮誰爭子所?蔬一器兮酒一觴,樂以忘憂分歲月長。羌彼五陵家富兮乃積乃倉,朝重白璧兮莫手粃糠。松花飯兮荷葉衣,聵兩耳分選是與非。朝其游兮莫而歸,安得從子分其樂有餘。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惟:句首助詞。玉立:風姿秀美。
2.俯:低頭。漪(yī)漪:微波。軒:小室。
3.憩(qì):休息。樂:喜悅,愉快。幽情:沉靜、安閑的情趣。
4.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5.蒼雪:灰白色的雪。灑:散落。飆(biāo):泛指風。
6.暖律:古時以時令合樂律,指溫暖的節候。乍:初,剛。
7.剛:強勁。
8.穆穆:端莊盛美。龍孫:竹筍的別稱。
9.列:排列,對立。班班:形容繁密眾多。鵷(yuān)行:朝班。
10.風節:風骨,氣節。持:持重,矜持。雅素:風雅質樸。
11.體質:氣質,胸懷。直:正直。端莊:端正莊重。
12.薰:薰風,和煦之風。籜(tuò):筍殼
13.丹鳳來儀:據古代傳說,太平盛世時便有鳳凰飛來。
14.馥(fù):香氣。累(lěi)累:連續不絕。
15.笙簧(shēng huáng):笙中有彈性的薄片,用以振動發音。弭(mǐ):停止。節奏:聲音高下緩急。
16.參差(cēn cī):近似,差不多
17.眥(zì):瞪眼。佳麗:美女。褒:讚美,嘉獎。
18.靜:安閑。便:安適伏雌:孵卵的母雞。
19.一塵不到:即“一塵不染”,形容身心非常純凈。
20.萬事脫羈:形容沒有任何俗務纏身。
21.渭川:渭河,多用渭川千畝形容竹之繁茂。致:達到。
22.黃岡:縣名,屬湖北省。寓:寄居。
23.徐:慢慢。韶(sháo):韶樂,相傳為舜所造。合:和諧,融洽。
24.歇:停止。
25.侵:漸進。書帙(zhì):書卷的外套。
26.溢:溢滿。尊:酒器。
27.穿:通過。漏:孔穴。噀(xùn):噴灑。
28.環回:循環,旋轉。漱(shù):水沖刷剝蝕。
29.敷:鋪陳,摘展。裀(yīn):褥子床墊
30.啜茗(chuò míng):喝茶。
31.鼎真:通“頂真”或“頂針”,一種帶遊戲性的文體,后句首字用前句末字。
32.弗:不。醺(xūn):酒醉。
33.越若:發語詞,無義。
34.金氣秋氣,按五行,秋屬金
35.玄冥:水神,一謂雨師。群:會合。驍(xiāo):勇捷。
36.履霜:行於霜上。《周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37.摧枯拉朽:摧折枯枝腐木,原比喻極容易作到。焉:哪裡。
38.稟:承受。
39.健:剛強,有力。高標:高遠格調。
40.董宣:漢光武帝時為洛陽令,光武帝姊湖陽公主家奴白日殺人,逃匿公主家,吏不能捕,宣候公主於途,面斥公主,殺此家奴,公主還訴於帝,帝強使宣叩頭向公主請罪,宣兩手按地,終不低頭,帝呼之“強項令”,由此京師豪強震傈之。強項:指人性格剛強不肯低頭下人
41.折陶潛之腰:陶潛為澎澤令,郡遣督郵至,吏告當束帶迎謁,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因自解職。后稱屈身事人為折腰。
42.簇:簇拍,樂拍名,音調急促。白雪之調:白雪為琴曲名,相傳為春秋晉國師曠所作。後用陽春白雪形容高雅藝術。
43.重華之韶:重華,虞舜名,《尚書·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
44.婉:和順。以:又。麗:美麗
45.矜(jīn):自大。驕:傲慢。
46.玉堂:泛指富貴之宅。
47.瓮牖(wèng yǒu):以破瓮之口為窗,代指貧窮人家。
48.緩步以當車:即“緩步當車”,一般作“安步當車”,指能安守貧賤。緩步,緩慢行走。當車,當作坐車。
49.謝崇慕閑:指謝絕推崇,羨慕清閑。
50.聽晨雞而拜楓階:指大臣晨起朝拜。楓階,又作“楓陛”,指朝廷,因漢代宮殿中多植楓,故稱。
51.咀(jǔ):品味。扃(jiōng):關閉。柴關:柴門,簡陋之門。
52.忘情:對喜怒哀樂之事不動感情。漢庭之寵:借指受朝廷恩寵。
53.避世:逃避世務而隱居。商陽之山:即商山,傳說為“商山四皓”避居地。
54.侶:作同伴。
55.龍准:即“隆準”,高鼻,龍顏,皇帝的顏貌。《史記·高祖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后以“隆準龍顏”指皇帝之相。
56.玉芝:芝草,亦名白芝,以色自如玉而名。蒼煙:蒼松。
57.洗兩耳: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讓天下於許由……由於是遁耕於中嶽穎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穎水濱。”應用洗耳比喻不願聽不願問世事。
58.茲:這,指友筠軒。
59.清清:高潔的樣子。歲寒:歲寒指一年的寒冬,比喻困境。
60.琅玕(láng gān):指竹。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琅玕。”
61.居:往。之:代友筠軒。
62.獲:俘獲。
63.俟(sì):等待。正命:壽終而死,與“非命”對。履薄:“如履薄冰”的略語,比喻身處險境,隨時警惕,小心謹慎。臨深:如臨深淵。《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潘岳西征賦》:“心戰懼以兢悚,如臨深而履薄。”
64.傷今慨古:感傷如今而慨嘆遠古。
65.汩(gǔ)汩:盛多的樣子。
66.觴(shāng):盛酒的杯。
67.羌(qiāng):語首助詞,無義。五陵:漢時皇帝每設陵墓,都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遷至陵墓附近居住。最著名的為五陵,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後來詩文常以五陵為豪門貴族聚居之地。乃:副詞,無義。積:積聚。倉:貯藏。
68.朝:早晨。白璧:古以白璧為重寶。莫:同“暮”,傍晚。粃糠(bǐ kāng):癟谷和枇糠,比喻瑣碎和無價值的東西。
69.聵(kuì):耳聾

白話譯文

竹顏色青翠,亭亭玉立,風吹低頭,如微波泛起在軒室前。軒室處在茂盛的竹林中,使人盡享沉靜安閑的情趣。白雪隨涼風而落,筠竹的綠蔭依然遮蔽天空。春天是溫暖的季節,風和日麗。相向著端莊盛美的竹筍,有如繁密的朝班。氣節持重風雅質樸,氣質正直端正莊重。和煦的南風使筍殼脫落,竹葉伸展,如鳳凰飛來。馥郁的香氣連續不絕,竹葉排列整齊,密密的葉子層層疊疊如翠綠的圍幛。風吹竹葉發出的聲音如笙的簧片隨聲音高下緩急而有起有停,又和玉佩的聲音差不多。竹雄姿勃發使美女退讓,安靜閑適,若母雞孵卵。竹身心非常純凈,沒有任何俗務纏身。竹在渭川生長繁茂,在黃岡有棲身之地。清風徐來,竹子發出的聲音如韶樂般和諧,驟雨剛停,竹子的香氣更均勻。用竹做書卷的外套,若酒香從酒杯中飄出。坐擁碧筒之杯,鋪開翡翠色的被子。有時彈琴下棋而雅歌,有時解衣而脫巾,有時焚香而喝茶,有時聯句而玩遊戲。擁有這些,此生已經滿足了。
秋和冬的時候,秋氣肅殺,萬木凋落,雨水降落,陰霾聚集。行於霜上,摧折枯枝腐木。竹承受風雪,英姿勃勃,強勁有力,有直上雲霄般的高遠格調。竹有如董宣不能強按而低的頭,如陶潛不能使之彎的腰;竹能夠發出簇拍白雪的聲調,也可以發出舜所作之樂;竹和順美麗,矜驕不傲慢。世上有高貴的房屋,怎能比得上貧窮人家安全;緩慢行走當作坐車,謝絕推崇,羨慕清閑。大臣晨起朝拜,獨自品位霞光而關閉柴門。對喜怒哀樂之事不動感情而受朝廷恩寵,逃避世務隱居商山。至於以魚蝦為伴和糜鹿為友,又怎能再去面對皇帝呢?采芝草於蒼松的表面,在清溪里洗乾淨耳朵,不願聽也不願問世事。真是清者則清,沒有人能體會到我在友筠軒的樂趣。
詩書上說:竹高潔,經冬不凋,故稱歲寒三友之一,它發出的聲音優美動聽。君子住在友筠軒,正是我的心意。戰戰兢兢,不心謹慎地等待壽終而死,君子對此也傷感如今而慨嘆遠古,古人那麼多又有誰爭奪你的地方呢?一碟蔬菜一杯酒,就能使人快樂,忘掉憂愁,使生命好像延長了。漢時皇帝每設陵墓,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為豪門貴族聚居之地,我早晨觀賞白璧晚上手捧粃糠。以松花為飯,以荷葉為衣,讓兩耳裝聾,遠離是非。

創作背景


此賦寫作時間不詳,從題目上看是詠軒室,從內容上看則是頌竹,是作者為表達自己安貧樂道、樂以忘憂的潔操而作。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此賦先通過對居室周圍環境景色尤其是對滿目翠竹的細緻描繪,極力讚頌了挺直蒼翠的竹子,后又藉此感發議論,表達自己對在翠竹環繞中悠然自得、其樂融融的田園隱居生活的嚮往,表現出了作者在積極用世的同時,又不願苟且於世,也羨慕閑適安逸的矛盾心情,形象地傳達出了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多重複雜心態。
此賦開篇即以“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軒構”等六句,概括出軒室之竹的深秀及由此帶來的幽情之樂。中間部分則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敘寫竹的綽約風姿,暗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獨特情懷。春竹雅素端莊,夏竹“密葉重重而翠圍,”“色侵書帙,涼溢芳尊”,之後又用四個“或”字抒寫一塵不染、萬事無羈的閒情逸緻。歷來寫竹者,莫不贊其超凡脫俗,高標絕世,此賦亦然。作者先以春夏之竹的飄逸素雅展示超脫之情,又以秋冬之竹經霜不凋,抗雪凌雲的英姿,著意稱讚竹的“不婉”、“不麗”、“弗矜”、“弗驕”,抒寫了自己“既忘情於漢庭之寵”,又不洗耳避世的人生態度,展示了典型的儒家理想人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賦末則表達自己安貧樂道、樂以忘憂的潔操。
全賦情理並重,簡潔精緻,文辭典雅,富有文彩,語意雖不顯露,但暗藏機鋒。在藝術手法上,描摹細緻,準確傳神,文筆流暢,開合自如,且刻畫工麗,形神畢現,誠為詠竹之名篇。在風格上,善於營造清新舒適的氛圍,情調幽雅,沖淡自然,美景雅興,融為一體,充分顯示出作者高尚的審美情趣,並且和當時社會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

名家點評

清·李調元《雨村賦話》:明方孝孺《友筠軒賦》云:“蒼雪灑乎涼飆,綠蔭蔽乎清晝,”已盡題妙;又云:“風徐來而韶合,雨初歇而香勻”,更工。

作者簡介


方孝儒(1357年—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時人稱“緱城先生”,方克勤之子。又因在蜀任教時,蜀獻王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幼時好學;長大后,師從宋濂,常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二十五(1392年)年,任漢中府學教授,蜀王聘為世子老師。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次年遷侍講學士,后改文學博士,主持編纂《太祖實錄》、《類要》。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他多次為建文帝謀划對策。后朱棣引兵攻入京師,授筆起草登基詔書,方孝孺不從,將筆擲在地上,邊哭邊罵,於是被殺,共滅十族,死者八百七十餘人。著有《遜志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