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山鎮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下轄鎮
柳山鎮地處臨朐縣東部,與昌樂縣、安丘市接壤,總面積97.1平方公里,轄58個行政村,有1.2萬戶,4.2萬口人,耕地面積8.4萬畝。轄后疃社區、馬庄社區、英山河社區、朱家溝社區、辛山社區和杜家莊社區6個社區、21個中心村、58個行政村。
柳山鎮地處臨朐縣城東部砂石山區,2016年,財政總收入1739.45萬元,增長15.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2.4萬元,增長17.3%。
柳山鎮,因駐地柳山寨得名。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東部,與昌樂縣、安丘市接壤,屬砂石丘陵山區,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80%以上,地勢平緩,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汶河水系的馬庄河、孟津河縱貫南北,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9座、塘壩62座,水澆田佔耕地總面積的50%以上。柳山鎮氣候適中,屬南溫帶亞濕潤區,年均氣溫12.4℃,年均降水710MM。
據臨朐縣人民政府網站顯示 ,該鎮總面積97.1平方公里,轄58個行政村,有1.2萬戶,4.2萬口人,耕地面積8.4萬畝。
1948年設柳山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設鎮。1997年,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柳山寨、上唐家河、下唐家河、侯家河、范家河、花家莊、丁家莊、西河疃、孫庄、北馬庄、劉庄、南馬庄、孟庄、侯家莊、后疃、程家宅、石崖嘴、英山河、大田莊、郭家莊、東溝、澇窪、洪山、冢子河、窨子溝、辛庄、南福山、北福山、西陡崖、東陡崖、朱家溝、洋河、石犋牛、辛山、魏家、解家莊、穆家莊、柳山前、敢家溝、北河西、西河西、北營、廟山、杜家莊、小庵子、城頭、徐家河、小莊子、邢家溝、荷花池、西翠飛、東翠飛、北崖、李家大溝、北馮家溝、南馮家溝、南河西、鄔家官莊58個行政村。
柳山鎮始終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重要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深入開展“大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大力實施產業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
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充分利用飛地政策,積極引進落戶符合產業政策的工業項目,在縣“一區四園”落戶了恆彩數碼、明晟重工、法米恩門窗、意美達隱形紗窗、鋁模板配套加工等過億元項目7個;在鎮內重點引進帶動強、見效快、節能環保的項目,落戶了國華風電、新旭電子、偉翔助劑、興旺包裝製品、華晟源生物製品、台灣幸福村農業創意園、魏家智慧農業示範園、高檔管材加工等17個項目。2017年新落戶過億元項目5個,總投資8億元,在談過10億元項目1個。
柳山鎮
現代農業穩步提升。
柳山鎮
柳山鎮境內交通較為便利,冶倫路縱貫東西,柳高路縱貫南北。主要河道有孟津河、馬庄河、洋河、英山河、石家河。馬庄河舊志稱金鉅河,境內流長14公里;鎮內水庫9座,塘壩62座。有“點將台”、“教場坡”、“馬趟子”等歷史遺跡,城頭村漢時曾為朱虛縣治所。該鎮先後榮獲“省級文明鎮”、“濰坊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範點”、“濰坊市理論大眾化示範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先進單位”、“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人口責任目標一等獎”、“經濟工作考核二等獎”、“臨朐縣黃煙生產先進鄉鎮”,“臨朐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臨朐縣財源建設先進單位”、“臨朐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臨朐縣和諧創建工作先進單位”、“臨朐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平安臨朐建設先進鎮”等榮譽稱號,在2015年度臨朐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和2015年度臨朐縣科學發展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在2017年上半年城鄉環衛一體化和移風易俗農村群眾滿意度調查中,該鎮取得了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柳山鎮
一是“四帶動”加快推動土地流轉。根據產業規劃、種植習慣、土地狀況等實際情況,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大力推行了四種不同的流轉形式,加快了土地流轉步伐。一是招商引資帶動。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現代化的理念,對流轉土地進行項目包裝,引導社會工商資本下鄉為農村產業注入“源頭活水”。二是特色產業帶動。依託瓜菜、蜜桃、黃煙等初具規模的產業基地,引導各村加快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生產。三是村黨支部帶動。由村集體對全村土地進行集中流轉,實行自主經營或統一對接龍頭企業、農業種植大戶,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四是種植大戶帶動。充分發揮種植大戶優勢,積極鼓勵扶持種植大戶擴大生產規模,促進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解決種植規模小、種植水平不高等問題。
二是創新實施“三加強”舉措。一是加強信息化支撐。藉助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動“網際網路+農業”發展,進一步拉長、加寬、增厚農業發展鏈條。二是加強項目化管理。對土地流轉項目建立“項目庫、崗位庫、需求庫和技術庫”,明確項目投資、用工、要素需求等情況,綜合施策,保證土地流轉項目加快推進。三是加強產業工人培育。針對農業用工需求增多,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就近打工就業,實現穩定收入,促進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
三是強化“四機制”推動落實。一是強化政府推動機制。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三步走”梯次發展規劃,明確近期、中期、遠期發展目標。年初,召開了全鎮1200名黨員幹部參加的土地流轉工作動員會議,迅速啟動全鎮土地流轉工作。二是強化政策支持機制。出台《關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不同層次土地流轉獎勵辦法,推動土地流轉有序推進。嚴格執行“三嚴禁、三收回”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確保投資商對土地有效投入。三是強化資金保障機制。針對部分種植戶擴大規模受資金影響的問題,及時搭建銀農、銀企溝通橋樑,幫助解決融資難題。四是強化監督服務機制。在土地丈量、流轉材料申報、糧補領取等每一環節,鎮紀委全程參與監督,堅決杜絕鎮村幹部弄虛作假、虛報冒領等行為發生。
通過土地流轉,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保證了農戶穩定收益,增加了村集體收入。一是村民收入穩定增加。通過土地流轉,全鎮可增加就業崗位3000餘個,村民每天打工收入70元,每年可增收2萬多元。針對有意願外出務工的農民,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幫助轉包農戶從農業領域轉向非農業領域就業。針對勞動能力較弱的農戶,就近打工吃“小灶”,在附近農場從事剪枝、澆水、施肥等勞動強度較低的工作,每天可獲得50元的收入。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農戶,村集體兜底幫扶。二是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村集體可以通過三種途徑獲得持續增收。第一,通過整理地邊、地堰、田間道路、溝塹等原有公共資源,可增加10—20%左右的土地,這些土地全部參與土地流轉,產生的承包費歸村集體所有。第二,由村集體統一流轉村民的土地,統一承包給開發商,山嶺薄地每畝地可獲得30元—50元的基礎設施配套費,土質較好的每畝可以獲得100元—200元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第三,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村集體通過幫助流轉土地,提供統購統銷等服務,獲得分紅收益增加村集體收入。三是農業轉型步伐堅定。大力發展休閑旅遊、文化創意、農業公園、特色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先後開工建設投資1.2億元的魏家智慧農業示範園項目,規劃建設智慧大棚、露天蔬菜大地景觀、民俗十八坊和集會議、培訓、餐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能溫室聯動大棚;投資1.1億元的台灣幸福村農業創意園,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大型休閑農業公園;爭取利用3到5年的時間,將柳山鎮打造成為集智慧農業、有機農業、農業體驗、農耕民俗、科普教育、健康養生、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度假區,實現農業的轉型發展。
大棚瓜菜、奶牛、西瓜、油桃
職務 | 姓名 |
臨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 王晉成 |
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 李繼艷 |
柳山鎮黨委書記 | 竇海燕 |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 高帥 |
鎮人大主席 | 馬振海 |
確定了“一抓雙增四過硬”工作思路,通過抓土地流轉,促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加,鍛煉過硬支部,打造合格黨員。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投資200餘萬元,對東翠飛和辛庄黨群服務站進行改造提升。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確立了學習坊子區坊安街道,趕超山旺鎮的目標,紮實開展“對標學訪”活動。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落實陽光議事日、“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民主理財等制度,開展好後進村治理整頓行動。對全鎮黨建工作進行規範提升,利用2天時間對全鎮所有的黨建材料進行集中檢查整理,在縣委組織部第二次檢查督導中,獲得了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
柳山鎮
柳山鎮
臨朐縣柳山鎮廟山小學
柳山鎮
臨朐縣柳山鎮柳山小學
臨朐縣柳山鎮朱家溝小學
臨朐縣柳山鎮郭家莊子小學
臨朐縣柳山鎮辛山小學
臨朐縣柳山鎮中心幼兒園
柳山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實際,把加快發展作為立鎮之本,兩個文明一起抓,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該鎮被省、市授予“省級文明鎮”、“濰坊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範點”、“濰坊市理論大眾化示範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先進單位”、“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人口責任目標一等獎”、“經濟工作考核二等獎”、“臨朐縣黃煙生產先進鄉鎮”,“臨朐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臨朐縣財源建設先進單位”、“臨朐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臨朐縣和諧創建工作先進單位”、“臨朐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平安臨朐建設先進鎮”等榮譽稱號。
名稱 | 電話區號 |
邢家溝村 | 0536 |
城頭村 | 0536 |
北馬庄村 | 0536 |
程家宅村 | 0536 |
柳山寨村 | 0536 |
侯庄村 | 0536 |
辛山村 | 0536 |
西河西村 | 0536 |
西翠飛村 | 0536 |
大田莊村 | 0536 |
洪山村 | 0536 |
南馬庄村 | 0536 |
窨子溝村 | 0536 |
侯家河村 | 0536 |
石犋牛村 | 0536 |
西陡崖村 | 0536 |
南馮家溝村 | 0536 |
南馮家溝村 | 0536 |
澇窪村 | 0536 |
魏家莊村 | 0536 |
北馮家溝村 | 0536 |
河疃村 | 0536 |
南福山村 | 0536 |
荷花池村 | 0536 |
敢家溝村 | 0536 |
柳山前村 | 0536 |
南河西村 | 0536 |
劉庄村 | 0536 |
北福山村 | 0536 |
解家莊村 | 0536 |
朱家溝村 | 0536 |
東翠飛村 | 0536 |
丁庄村 | 0536 |
廟山村 | 0536 |
花庄村 | 0536 |
冢子河村 | 0536 |
石崖嘴村 | 0536 |
北河西村 | 0536 |
王莊村 | 0536 |
范家河村 | 0536 |
小庵子村 | 0536 |
小莊子村 | 0536 |
杜家莊村 | 0536 |
北營村 | 0536 |
洋河村 | 0536 |
孫家村 | 0536 |
穆家莊村 | 0536 |
英山河村 | 0536 |
北崖村 | 0536 |
郭家莊村 | 0536 |
大溝村 | 0536 |
唐家河村 | 0536 |
鄔家官莊村 | 0536 |
孟庄村 | 0536 |
東溝村 | 0536 |
東陡崖村 | 0536 |
后疃村 | 0536 |
辛庄村 | 0536 |
徐家河村 | 0536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 41445 |
男 | 21377 |
女 | 20068 |
家庭戶戶數 | 11514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41367 |
家庭戶男 | 21320 |
家庭戶女 | 20047 |
0-14歲(總) | 9966 |
0-14歲男 | 5271 |
0-14歲女 | 4695 |
15-64歲(總) | 28048 |
15-64歲男 | 14522 |
15-64歲女 | 13526 |
65歲及以上(總) | 3431 |
65歲及以上男 | 1584 |
65歲及以上女 | 184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41109 |
柳山鎮
柳山鎮農業較為發達,尤以大棚瓜菜聞名全縣。目前,大棚瓜菜已發展到2.6萬畝,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柳山醬菜加工業久負盛名,有醬菜加工廠三家,特色產品包瓜菜遠銷全國各地。
“一城”即朱虛城,“兩樹”即廟山四月雪,“一武”即廟山低攻拳,“一文”為臨朐周姑戲,另“一文”為魏家遺址。“兩嶺”,即泉子崖嶺和洪山嶺;“兩窪”,即土質肥沃、耐澇抗旱的柳山窪、廟山窪;“五河”即為縱貫柳山全境的孟津河、英山河、金鉅河、丹河、洋河,是孕育了柳山豐厚沃土的母親河。“八山”即柳山、紀山、洪山、福山、長山、塔山、猴子山和瓮石山。
紀山:又稱丸山、丹山,海拔469米。《史記·五帝本紀》載:“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尚寧居……至東於海,登丸山,及岱宗。”唐《括地誌》:“丸山,即丹山,在青州臨朐縣界朱虛故縣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巨洋水》云:“朱虛城東北二十里有丹,世謂之凡山。”據此可知《史記》所載,黃帝所登臨丸山即我鎮與龍崗鎮交界的紀山。《史記·封禪書》又載:“公王帶曰,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鉅,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合符,然後不死焉。”由此可以看出,黃帝曾兩次登臨丹山,一次為征討不順者,一次是在沂山封天后又在丹山禪地。自此之後,歷代帝王如漢武帝、唐玄宗等接踵而至。
柳山:位於柳山鎮東南,東臨昌樂界,海拔314米,遠望如巨屋,其頂四周高峻,中間凹陷如盆,東南開敞,背風向陽,周圍十餘里。據有關史料和《臨朐舊志》載“柳山,相傳盜跖常聚於此山,因以柳名”(《嘉靖臨朐縣誌》),又有“山有八峰,俗以為柳宿,八名(柳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有星八顆),故名。”(《光緒臨朐縣誌》)。據此地泉邊有柳、溪邊亦有柳的狀況和當地老人們所講的“山上很早即有柳樹繁殖”,亦是柳山得名的又一說法。柳山四周高峻,中間低陷,形成為天然寨形,故《臨朐光緒志》稱其為“天成寨”,四周再築城牆,就更加險峻。其寨可屯兵數萬,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險要去處,齊靈公在公元前567年就是以此防線為依託,派大將晏弱一舉滅萊,使整個膠東盡歸於齊的。另據《水滸傳》載:青州東南百餘里有清風寨,小李廣花榮據此。柳山寨東南數里有地名清風嶺,人們也傳說此處為花榮所據的清風寨,現山下花家莊居住有小李廣花榮的後代。
柳山鎮
朱虛古都:朱虛歷史久遠,據歷史資料記載,堯子朱就封在其地,因丹朱以後廢,即稱丹朱之墟(虛、墟同意,在此作廢址<都>解。)至漢代,齊王劉肥次子劉章因平諸呂有功,高后二年(前186年)封於此地,稱朱虛侯。高后八年(前180年)封城陽王,據《漢書》,因“章有疾二年未就國”(國都在今莒縣城,漢時稱城陽),據此可知,朱虛在漢初為侯都六年,王都二年。又據《漢書·地理志》和《後漢書·郡國志》,朱虛在劉章之後為西漢和東漢之朱虛縣,一直延續至北齊高洋元年(550年)縣廢。朱虛為侯王之都、縣治有740多年的歷史。經調查該城為矩形,東西長460餘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16.1萬平方米,佔地近250畝。城址遺物豐富,整個地面,到處可見泥質灰陶磚塊、布紋瓦片、罐、盆口沿等。出土文物有銅劍、銅頭、鐵桿劍、燕首銅角斗,銅帶鉤、試金石、瓦硯等。據其銘文、造型、紋飾儘是漢代遺物。明朝初年,張氏立村於朱虛故城遺址,名曰城頭村。
廟山四月雪:據記載,元末廟山村擅治眼疾醫生張化祿喜養花草,尤鍾情於盆栽的三株流蘇。明洪武二年去世后,家人為寄託哀思,就把三株盆景移栽到墳前,讓它們日夜守護著主人。幾百年過去了,主人的墳丘早已不見蹤影,就連曾經的廟宇也沒有了痕迹,三株勤勉的流蘇卻依然忠實地守護著主人的家園。令人遺憾的是,三株樹的一棵,在1944年被日偽鬼子伐去修了炮樓。每年陰曆的四月份,兩株樹花開滿枝,潔白如雪,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四月雪”。兩株“四月雪”,相距十餘米,高二十幾米,東西冠幅二十五米,南北三十米,形成近千平方的濃蔭,樹影婆娑,冠如華蓋,蔚為壯觀。“四月雪”,見證歷史,傳承孝道,弘揚文化,寄寓希望,當為珍寶。
魏家遺址:魏家莊遺址位於鎮魏家村東、孟津河兩岸,總面積50多萬平方米,散布有大量龍山文化、東周文化遺存,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199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為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存堆積豐厚,出土有黑陶、蛋殼陶等精美陶片,蛋殼陶“薄如紙,硬如瓷,明如鏡,黑如漆”,為史前制陶工藝巔峰之作。據考此處應為龍山文化時期貴族居住之地。近年在丹山周圍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4500年,可見丹山自古即是人類繁衍生息並創造燦爛文明之地。
廟山低攻拳:傳說低攻拳創始人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創造這種拳,主要是為對付敵人的騎兵,作擊砍馬腿用的,故而所有姿勢均較低矮,取名為低攻拳。低攻拳傳入廟山,已一百多年。祖師張璀,系安丘縣百馬營村人,清朝年間,他曾為一知府保鏢,以拳力過人,有“神拳張璀”之稱。張璀為人至孝,因母患眼疾到廟山就醫,醫家知璀武術精湛,求其教授拳藝。從此,張璀的低攻拳就在廟山流傳下來。低攻拳分拳術和器械兩大類。拳術方面有:二人對打十二路拳和十二節跑功,另有撐功、三腳毛、四門斗等。十二節炮功是:一絆子、二螳螂、三捕食、四腿闖、五跪跨、六架梁、七探海、八跳打、九劈砸、十低趟、十一轆轆、十二翻車。器械方面有:長槍、大刀、單刀、雙刀、單劍、雙劍、三節鞭、兩節棍、流星錘、三人對打連環棍、三人對打長拉杆等。低攻拳第六代傳人張程淳在廟山村開辦了武術館,學徒19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