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瑪尼
喇嘛瑪尼
中國藏族曲種。“瑪尼”,意為念經。但作為民間說唱藝術的喇嘛瑪尼,並不是念經。流行於拉薩、日喀則、山南一帶。演唱時張掛繪有故事內容的畫軸,演唱者一邊用細木棍指點畫面,一邊講唱故事情節。舊時演唱者有市井藝人,也有色金喇嘛(即有家庭的僧人)。傳統曲目多為藏族歷史故事,如《文成公主》 、《朗薩姑娘》等。西藏自治區成立后,喇嘛瑪尼已被搬上舞台演唱。
日喀則
從喇嘛瑪尼的說唱本、唱腔、服裝和道具等各方面來看,喇嘛瑪尼是在宗教儀式的酬鬼娛神等各類不同的民間藝術土壤中形成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又經過無數民間說唱藝人和上層知識分子的努力革新、充實、提高,才形成今天這樣的藝術形式,有自己說唱書目和獨特的表演程式。
說唱喇嘛瑪尼的民間藝人被稱為“喇嘛瑪尼娃”、“嘛呢巴”或“洛欽巴”(即善說者)。喇呢巴的起源要追溯到已接受蓮花生咒語的出家人。早在12世紀上半葉,白族的本頓傑崗巴達摩僧格受到了該族一名首領的嘲罵,此人詢問他是否為一名真言或奄嘛呢叭咪口牛(六字真言)的意中者,這是由於他獲得了蓮花生的奄嘛呢咪口牛的奧義。稍後不久,在八思巴赴蒙古旅行期間(約為1253~1260年),人稱悉達(事業成就者)噶瑪巴西(1204或1206~1283年,他曾於1255年赴蒙古旅行)就是一名嘛呢巴。噶瑪巴西實現了堅哇嘉措(蓮花生的一種變形)在修持奧義事業時五族荼加女告訴他們的應在所有集市都安排這種嘛呢的意願,所有那些看見和聽到的人都將會受它們的降福。所以在發現了掘藏之後,法主娘(娘熱巴)尼瑪悅色(1136~1203年)及其弟子在街上傳這種嘛呢。其次,這種嘛呢從古如卻旺(1212~1273年)撰寫了多種嘛尼的時代起就得到了很大發展,此後,嘛呢巴的習慣便傳播開了。古如卻旺的傳說說唱本中敘述了他為了將其母領上宗教之路后怎樣在門上和灶上拴鈴以提醒母親念“嘛呢”,這種習俗我們今天在西藏許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
古如卻旺本人的生平後來也成為嘛呢藝人的說唱本。
唐東傑布(1385~1464年),14世紀后藏地區民間出現的傳奇性人物,喇嘛瑪尼和藏戲的改革者和創新者。正是他的努力,把“闐姆”等宗教儀式由寺廟引向民間。唐東傑布立志在雪域各條江河建造橋樑,為眾生謀利。他煞費苦心為營造鐵索橋募捐集資,並在這一活動中穿插進以佛“本生”的故事
曠野
喇嘛瑪尼產生於藏戲出現以前,其發展與宗教關係密切,同時在內容和形式上反映出來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濃厚。
喇嘛瑪尼
1676年有些山僧(隱修僧)和嘛呢巴利用這種機會而“安排長壽的保證物”,該詞系指附有願文的供品和吉祥讚歌。到了近代仍有一些嘛呢巴在社會上很有名氣。
史料
又名“仲諧”,藏語意為故事說唱,內容大都是敘述佛經和史詩故事。這種說唱藝術影響歲大的當推格薩爾說唱,其形式主要有單人演唱、領說齊唱、流動說唱等。
藏語意為白米,后藏叫“折巴”。折嘎藝人身著白氆氌袍,肩搭白面具,項掛白哈達,手持白色木棍。說唱的內容多為恭喜慶賀、祝願吉祥,故世人以潔白如米的寓意來讚譽這類說唱藝人和說唱形式。“折嘎”多年出現在恭賀、祝願的喜慶場合,如過年、婚禮、祝壽、喬遷等。在拉
薩每年藏曆正月初一東方破曉時,折嘎藝人沿街高喊:“拉傑羅”!人們聽到呼聲后興高采烈地敞開家門,開始大年初一的節日活動。這時折嘎藝人挨家挨戶向主人拜年。據說第一個迎接折嘎認得家庭必有大福大利。
意為“評話喇嘛”,是一種用唐卡掛圖解說佛本生故事和民間人物故事的說唱藝術。喇嘛瑪尼的演唱者多為喇嘛、尼姑,他們將“唐卡”式的連環畫掛在村頭巷尾的樹榦或牆壁上,搖動法鼓、吹起海螺召來群眾,然後手持小棍指點畫面,以誦經式的曲調演唱畫中的佛經故事。據說噶舉派僧侶精通此藝,15世紀噶舉派高僧湯東傑布在化緣造橋普渡眾生時,就是利用這種形式來宣傳的。
是民間藝人經常使用的彈唱方式,一般邊彈邊唱且載歌載舞。這種歌舞彈唱流傳較廣,后藏地區和林芝地區更為普遍。
中國的藏族分佈在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藏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流行衛藏、康巴、安多三種方言,藏文創製於公元7紀前期,通行整個藏族地區。藏族信仰喇嘛教,除佔主導地位的格魯派(黃教)外,還有寧瑪派(紅教)、噶舉派(白教)、薩迦派(花教)。
千百年來,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古典名著除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於韻律、文字、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藥、文藝等方面的專著如《藏文文法三世相》、《醫方四續》、《青史》、《格薩爾王傳》、《薩迦格言》等飲譽國內外。藏族的民間音樂豐富多彩,堆謝、囊瑪、鍋莊、弦子、熱巴等各種歌曲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侶;折嘎、喇嘛瑪尼等說唱音樂廣泛流傳於民間;藏戲深受人民喜愛;宗教音樂森嚴而別緻,寺廟中使用的古老樂譜(央義)是一種獨特的曲線譜和形象圖譜。藏族吹管樂器有芎令、尕爾巴芎令、藏族鷹笛、雁骨笛、岡令、扎令、筒欽、嘉令等。弦樂器有牛角琴、扎尼、鐵琴、必旺、根卡等;彈撥樂器有卡旺、扎年等;打擊樂器有阿尕、茲八、厄尕、達瑪弱、桑涅、定夏、額、布簡、繞魯、響鈴、鑼等。堆謝、囊瑪等歌舞的樂隊由扎年、根卡、鐵琴、橫笛、厄尕等樂器組成;宗教樂隊由筒欽、嘉令、額、布簡等樂器組成;民間藏戲樂隊僅用一個額和一個布簡。
藏語“筒欽”為大號的意思。蒙古族稱“畢利”,漢稱大號筒、長角號、小銅角等。它是喇嘛教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低音樂器。這種樂器在藏族地區至少有七百多年歷史,它是於16世紀後半葉隨喇嘛教一起首先傳入內蒙古的。
四川文化
喇嘛瑪尼的畫軸
1934年,土登出生在古城拉薩策墨林寺附近一個貧苦家庭,父親索朗扎西是個“烏窮”(石匠)。迫於生計,父母將5歲的土登送進享有盛譽的功德林寺拜見達察活佛,剃度一束頂發,取名土登堅參,並獲頃則僧職之稱。由於土登年幼聰明,悉心攻讀,4年後他便能熟練背誦25部必修經書,很受寺里活佛的寵愛。當時寺里的活佛很喜歡傳統的藏族民間藝術,便叫僧人們師從藏戲名角覺木隆羅布次仁,學習藏戲的唱腔和表演藝術。一次,色拉寺的兩位僧人以吹奏“岡鈴”(脛骨號)模擬兩隻雄雞相鬥的有趣節目,引發了土登對喜劇表演的特別興趣,從此熱心於學習觀摩各種民間藝術,特別是說唱藝術,如“喇嘛瑪尼”(藏族民間照著唐卡畫說唱的一種藝術種類)、“嶺仲”(格薩爾說唱)、“仲魯”(故事說唱)等的表演。
舊西藏的民間藝人地位十分低下,在拉薩八廓北隅郎子轄附近,藝人頭戴故事帽,沿街賣藝,向僧俗官員獻藝,被指定下坐於圓(方)形的毯墊上躬身說唱,僅施給茶水、衣袍或糧食,糊口為生,“折嘎”藝人逢年過節更是挨家挨戶乞討賣藝,這些情景給土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他仍然經常參加色拉寺藏戲隊的活動,既演唱藏戲,又以笛子、揚琴為藏戲演出伴奏。後來,寺里成立了一個臨時劇團。但當時的地方政府很快就禁止了他們的演出,理由是僧人必須專心念經。不過,那位酷愛藏族民間藝術的活佛,卻繼續請來當時著名的民間藝人給寺內僧人傳授郎瑪(西藏宮廷音樂)和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術,為土登日後的藝術發展打下了基礎。
西藏和平解放后,土登自願還俗,1954年為隨軍入藏的文工團演出所吸引而離開了寺廟。1955年10月,他參加了西藏青年聯誼會文藝宣傳隊。1956年,在西藏自治區籌委會成立慶祝演出中,土登主演的工布舞受到以陳毅副總理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的讚揚。1960年12月,拉薩市歌舞團正式成立,土登成為該團的一名主要負責人和演員,隨團走遍了那曲、當雄、阿里等西藏每一寸土地,為藏族農牧民
拉薩
繼承傳統再現史詩風範
喇嘛瑪尼
煥發藝術青春
1987年,土登隨中國西藏音樂藝術團赴英國倫敦參加了在伊麗莎白皇宮舉行的“國際宮廷音樂藝術節”,他說唱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十八大宗之《霍嶺大戰》片斷和“贊帽”段落傾倒了外國觀眾,4次上場謝幕。1996年,西藏有關部門舉辦了土登從藝50年彙報演出晚會,土登表演了相聲、格薩爾說唱、六弦彈唱、藏戲、歌舞等各類有代表性的經典節目。此後,他又應邀到義大利、瑞士、瑞典、希臘、挪威5個歐洲國家進行巡迴表演,並先後榮獲了全區首屆曲藝匯演一等獎、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一等獎、西藏首屆文學藝術珠峰獎。從藝60年,土登用辛勤的汗水澆灌了雪域高原曲藝這支璀璨的雪蓮花,他的藝術道路是西藏民主改革發展歷史的見證,更是西藏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見證。在他的藝術生涯中曾經創造了幾個
喇嘛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