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丁惠康的結果 展開
- 中國醫學家
- 清末藏書家
- 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丁惠康
清末藏書家
丁惠康(1868—1909),清末藏書家。字叔雅,號惺庵,廣東豐順縣湯坑鎮金屋圍人,福建巡撫、藏書大家丁日昌之子。“持靜齋”所藏之書,他盡發所藏書讀之,悉數被其繼承。與譚嗣同、吳保初、陳三立並稱“嶺南四公子”。
20歲赴京讀書,結交名流譚嗣同等,憂國傷時,研討方略。不屑於科舉之學,篤志於墳典,精於版本、目錄學,曾與葉昌熾談論版本,明眼能辯某書為宋刻,某書為元槧,某書是某家所刻、某書是何人所校,如數家珍。曾仿莫友芝、江標所輯《持靜齋書目》之體列,撰《清經籍志》,惜未成而卒。持靜齋所藏書在民國初年散出,諸多宋刻精槧流入李經邁、劉體智,明清本為傅增湘、張元濟、李文田、莫伯驥、徐紹棨等人所得。廣東總督岑春煊派其赴日本考察學校,后在廣州主辦學堂事務;辭職后在北京閑居,郁度晚年,逝於北京;有《丁征君遺集》。
列名高陽《清末四公子》者為: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北巡撫、湖廣總督譚繼洵之子;陳三立,字伯嚴,號散原,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吳保初,字君遂、彥復,號癭公、北山,浙江提督吳長慶之子;丁惠康,字叔雅,福建巡撫丁日昌之子。是為“清末四公子”最常見的人選。
但“清末四公子”的名目實有異說。徐一士《一士類稿·陳三立》云:“散原共譚壯飛(嗣同,湖北巡撫繼洵子)、陶拙存(葆廉,陝甘總督模子)、吳彥復(保初,故廣東水師提督長慶子)以四公子見稱於世,皆學識為一時之俊者,而陳譚二公子之名尤著。(丁叔雅惠康,故福建巡撫日昌子,時亦有名,四公子之稱,或以丁易陶,原非固定也。)”可見一說有陶葆廉,而無丁惠康。按:陶葆廉,字拙存,新疆巡撫、陝甘總督陶模之子。
另,余紹宋日記民國十八年(1929)6月22日載:“孫慕老(按:孫寶琦)有弟曰寶瑄號仲愚者,已故。當清季時,與丁叔雅、譚復生、陳伯嚴號稱四公子者也。”孫寶瑄,字仲玙、仲愚,其父孫詒經光緒時任戶部左侍郎,岳父李瀚章任兩廣總督,兄孫寶琦民國時任國務總理,有《忘山廬日記》傳世。
然孫寶瑄其人聲名黯淡,躋身“四公子”之列,似甚不相稱,而且此說仍是孤證,未可輕信。或者因為(孫)寶瑄與(陶)葆廉二名讀音相近,故余紹宋一時誤記?
王謇《續補藏書紀事詩》吳保初條又云:“……與海豐丁叔雅(惠康)、義寧陳散原(三立)、順德羅掞東(惇曧),人稱清季四公子。”此處以羅惇曧為四公子之一,更屬不經之言。按:羅惇曧,字掞東,號癭公,也是清末民初名士,但並非高官之後,公子云乎哉?此當是由於羅惇曧、吳保初皆號癭公,遂將吳誤為羅耳。
“清末四公子”之後,還有“民國四公子”。張伯駒《續洪憲紀事詩補註》記:“人謂近代四公子,一為寒雲(按:袁克文),二為余,三為張學良,四、一說為盧永祥之子小嘉,一說為張謇之子張孝若。又有謂:一為紅豆館主溥侗,二為寒雲,三為余,四為張學良。此說盛傳於上海,後傳至北京。前十年余居海甸,人亦指余曰:此四公子之一也。”
“清末四公子”正逢中西交撞、新舊過渡的大變革年代,故多有指點江山、整頓乾坤之慨;辛亥革命以後,天崩地解,時移世異,所謂“民國四公子”者,則已無雄姿英發的意氣,而尚存文採風流的態度。到如今,新的世家公子仍多有其人,然而文采又安在,不過僅餘風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