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懸棺

重慶市巫山縣地標之一

三峽懸棺位於三峽一帶,因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

瞿塘峽的棺木峽、風箱峽,大寧河巴霧峽、滴翠峽,大寧河上游巫溪縣境內的荊竹壩,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九畹溪等地都有懸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獨特風俗。

對古人實行懸棺葬還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孫後代富貴;二說是為了保護先人的屍體,不讓人獸侵犯;還有一種說法是濮人子孫為了盡孝,(在父母亡故后)“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

考證


經實地考察,大小三峽懸棺擱置分為二種:一是將棺木置於距地面一定高度(大都在數十米以上)的天然洞穴之中。二是在懸崖峭壁上鑿一洞穴或數個洞穴,將棺木置於所鑿洞穴中。1979年,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林向先生從大寧河上游的荊竹壩岩壁懸棺群中取下一具懸棺,據考證是我國古代巴國時候的木懸棺,距今已兩千多年,仍未腐爛。棺木長2.1米,由一段木質細膩、防水性強、不易腐爛的楠木製作而成:把楠木剖成兩半,將中間挖空,棺蓋呈半月形,棺蓋和棺底結合處為子母扣套,未用釘鉚,扣套嚴合,渾為一體。懸棺洞穴選在日照短(每天約一個時辰——2小時)的峽江絕壁之上,岩穴傾斜度為20度,不積水,通風、避雨、乾燥,人跡罕至,古保存至今,完好無損。棺內有兩具屍骨,一具是十三四歲的男孩,一具是十五六歲的女孩。女孩屍骨後腦骨有鈍器擊傷的痕迹,由此推論此棺男孩是有權有勢的富貴之子,女孩是陪葬的。其殉葬品是銅帶鉤、銅鐲(此棺現存展於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琵琶洲上的巫山縣文物展覽館內)。1971年,三子(駝子、跛子、禿子)瞿塘探寶,從夔峽絕壁上取下一酷似風箱的懸棺,棺內並無什麼金銀珠寶,只有巴國時的銅器、土陶之類。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破“四舊”,冒險從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龍門峽中的古文懸崖峭壁上掀下一懸棺,棺內除屍骨以外,只有一包茶葉和書籍。除此之外,從其它懸棺中發現的殉葬品還有史料、麻布、藥物之類。在五六十年代發掘的瞿塘峽口南岸四川巫山縣大溪(系母系氏族後期遺址)墓葬群中,死者有枕石斧、石鋤的,有戴玉塊、玉環、耳墜、蚌圈、蚌環、骨鑼裝飾品的。更有奇者,頭下枕的是魚,嘴裡銜的是魚,兩手握的是魚,身體兩側放的是魚。看其葬品,便知其人(包括職業、地位、富有程度)。由此不難看出:枕石斧、石鋤的是農夫;戴玉塊、玉環、耳墜、蚌圈、蚌環、骨鑼的是富貴之女;頭下枕魚、嘴裡銜魚、手裡握魚、身邊放魚的是漁夫......。在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滴翠峽有一船棺,不難看出死者生前是打魚為生的,其殉葬品不外乎是魚網、魚鉤之類。想必是:在世有福陰有福,九泉之下戀人間。
那懸棺是怎樣擱置上去的呢?據考證,方法有三:一是據史料載,古時前輩老人死後,後人“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下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盡孝”。二是沿岩壁修道鑿穴,將死者葬於洞穴,葬后怕人盜墓或損壞,將其通道毀掉。三是從山腳用木搭架,採用滑輪升降方式,將棺木置於洞穴中,葬后將木架撤掉。

歷史


利川民俗專家譚宗派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三峽懸棺的研究。數十年來,他先後走遍巴東、利川、奉節巫山等地,對當地的懸棺進行考察和了解,並撰寫了大量的文字資料。通過研究認為,懸棺大多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遺跡。那時,由於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作為葬身之處,當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棺槨放置在幾乎與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

成因


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是鑿路將棺材搬上去然後再將路毀掉;第二種認為是趁漲水時將棺材送上去;最後一種觀點,用木製絞車、繩索、定向滑輪等工具,把棺材吊進去。

方式


懸棺葬的表現方式經專家歸納有七種類型:一是“木樁架壑式”,將棺木一頭置於天然岩洞或者岩石裂隙之中,另一頭則架於絕壁的木樁之上。二是“天然洞式”,將天然洞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後置棺其內。三是“人工開鑿橫式”,人工在臨江的崖壁之上開鑿長方形橫龕,大小寬窄以容一具或兩具棺木為宜。四是“人工開鑿方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1至1.5米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內。五是“懸崖木樁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橫向2至3個小方孔、嵌入木樁,然後置棺其上。六是“崖礅式”,在臨江懸崖峭壁上有突出或凹下的岩石,因其厚重而又平坦,穩度大,或稱“岩礅”或“岩縫”,將棺木置入其內。七是“岩緣式”,在海邊陡峭的崖壁上找有突出的狹窄岩緣,形成天然平台,置棺其上。

文化


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和重慶巫山大寧河小三峽懸崖峭壁之上,有無數具懸棺,有單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風箱......。過去,這裡流傳著:“三峽大寧河,岩上有棺材,金銀千千萬,捨命難得來!”棺材內到底有沒有金銀,棺木是怎樣擱置上去的,無人知曉,成為千古之謎。在今天,三峽懸棺之謎,已經被揭開!
譚宗派認為,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和不同地區,人們的喪葬有過不同形式。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巴人聚居的峽江地區就已出現懸棺這一喪葬形式。“彌高者為貴”,古代巴人認為對死者安葬得越高,越能體現對死者的孝敬,並且可以在今後的時間裡不需要再行祭奠。於是將死者的屍骨置於木匣內,或將屍體置於棺材內,安放在高處。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係。當時我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岭視為生活的依託,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岭的崖之間。

棧道


三峽懸棺
三峽懸棺
三峽懸棺
三峽棧道
在瞿塘峽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裡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形狀象風箱,所以被稱為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題詠石刻,篆隸楷行,造詣各殊,刻藝精湛。
三峽懸棺
三峽懸棺
古棧道遺跡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無數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約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間,多數地段為上下兩排。古時,在石孔上插入根六寸木棍,然後在木棍之間鋪上木板,這就是大寧河的棧道。人們就在木板上行走並運送物資。對遊人來說,懸棺和棧道都是帶有神奇色彩,遊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對“棧道之迷”作出解釋。

之謎


三峽大峽谷峭壁是歷史迴音壁,三峽大峽谷的懸岩是一排排懸念與懸案。在絕壁懸岩之上,懸藏著迄今難以解讀的千古之謎——懸棺葬。它構成一道風景,一派人文奇觀,反映了古代三峽民族一種奇特的葬俗,更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在三峽懸岩峭壁、湍流險水之間,布有許多洞穴,因為原始人類曾經歷過“穴居”時代,不少洞穴中都留存有古人類的遺跡,因而許多洞穴都披上了神密的面紗。故有舊詩云:“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如瞿塘峽中的“黃金洞”,傳說就極為神秘。1958年,白鹽山白龍洞村民楊文平用粗繩和爪鉤冒險探洞,獲得一柄柳葉形巴式青銅劍而歸。已故的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學者童恩正先生據此創作了小說和電影劇本《古峽迷霧》,敘述楚滅巴國時巴王逃到黃金洞后神秘失蹤的傳奇故事,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96年,由中國、英國、愛爾蘭三國組成的探險隊成功地進入了傳說神秘的黃金洞,但他們在洞中所見到的只是一堆白骨、散亂的木屑,以及洞壁上模糊不清的文字和繪畫。是何年何人所留?仍是一串難解之迷。而在這些神密的洞穴中,最為神密的還是名傳遐邇的洞中懸棺。
一、三峽懸棺溯源考
三峽懸棺信息,最初來自古籍載述與民間傳說。據學者考查:“懸棺”一詞最早來自公元6世紀《太平御覽》卷四七《武夷山》條,肖子開《建安記》引南朝·梁陳間人顧野王(公元519-581)謂福建武夷山,乃“地仙之宅,半岩有懸棺數千。”1948年著名民族學家芮逸夫在《僚為仡佬試考》一文中,首次把“懸棺葬”作為專有名詞提出。之後,“懸棺葬”一詞逐漸為眾多學者接受。長期致力於岩葬研究的學者陳明芳,對“懸棺葬”作了這樣的界定:“懸棺葬是崖葬中將殮屍棺木高置於臨江面海,倚山傍水的懸崖峭壁之上的一種葬俗。”③
三峽崖葬的歷史最早記載至少要上推至南北朝時期。《水經注》載云:“江之左岸,絕崖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有一火燼,插在崖間,遠見可長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蒲(泊)舟崖側,以餘燼插之岩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謂之插灶也。”“插灶”就是懸棺。古人不識懸棺廬山真面目,往往把它想象為“插灶”……試想燒過的“火燼”(類似木炭)何以能永遠插在崖間?而且其形“長數尺”,這不是棺木又是什麼?進入唐代後人們始認識發現三峽絕壁上懸藏之物為懸棺。唐代將軍王果路過三峽時也發現了懸棺,古籍多有記載。《太平御覽》559卷載:“《神怪志》曰:王果經三峽,見石壁有物懸之如棺,使取之,乃一棺也,發之骸骨存焉。”北宋·邵伯溫《聞見后錄》載云:“三峽中石壁千萬仞,飛鳥懸猿不可及之處,有洞穴,累棺槨,或大或小,歷歷可數,峽中人謂之仙人棺槨雲。”蘇軾《出峽》詩中有云:“忽驚巫峽尾,岩腹有穿壙,仰望天蒼蒼,石室開南向……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石竇見天釐,瓦棺悲古葬。”詩中所描述的當是鐵棺峽中之懸棺。明清以來的地方志亦多有三峽懸棺的記載。這些記載,描繪出人們對懸棺逐步認識的過程。
當我們解讀峽江兩岸的景點時,也會驚奇地發現:許多景點的名稱都與懸棺有關,或者說直接出自懸棺。如:
兵書匣。明·正德《夔州府志》載:“兵書匣,在瞿塘峽半,遠視若露一匣,高懸不能至。”曹學亻全《蜀中名勝記》亦載:“赤岬山,岩穴中露一匣,甚高不可升,相傳乃古兵書匣。”
風箱峽。清光緒《奉節縣誌》載:“風箱峽,在瞿塘峽中赤岬山下,崖穴間高不可升,相傳魯班之風箱也。”清·許瓚《東還紀程》載:“夔門時有風箱峽者,數仞絕壁中迭置木匣,如風箱甚多,仰望色如朽木,較棺形則小,其景象頗相類也。”清光緒《巫山縣誌》載:“風箱峽在舊大昌縣境,懸壁之上壘壘,形類風箱或類棺。”“魯班岩,治東十五里,上有斧鑿風箱形跡。”
兵書寶劍峽。清嘉慶《歸州志》載:“兵書峽,州東二十里,一名鐵棺,靈跡在白狗峽東。”清·王世正《蜀道驛程記》載云:“過兵書峽,峽半石壁有洞,中有石,形如卷,俗謂武候兵書。”明代文學家何景明據三峽民間傳說寫了一首詩:“空岩一卷書,綠苔字應滅。志決功不成,千載有餘烈。”
龍船河。清光緒《巴東縣誌》載:“西氵襄溪,兩岸壁立千尋,有敞艇在石罅間,去水約半里許,望之舷艄可辨。”西氵襄溪位於長江北岸,溪水與長江匯合處石壁間有懸棺如船,民間逐稱之為龍船河。
箱子岩。清同治《宜昌府志》載:“霧渡河箱子岩。去宜昌城北三十里,相傳有避亂岩上,有木箱至今不朽。”
從上述有關三峽懸棺葬的歷史記載里,我們可以看出,三峽地區懸棺葬遺存歷史久遠,古籍中所見的載述年代最早的距今約1500餘年,但由於古人科技水平有限,對三峽懸棺的發現與認識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並衍生附會出了種種神話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二、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分佈狀態
據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中國懸棺葬的地理分佈幾乎全部集中在南方,主要分佈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以及台灣等11省市境內河流兩岸的峽谷之中。三峽地區的懸棺葬是按自然地理組合的一個特定區域,也是中國南方懸棺葬中文化蘊藏最為豐富、最具民族學研究價值的懸棺葬區之一。與長江三峽工程興建后形成的大庫區不同,三峽懸棺葬僅限於峽中的六個縣(即現重慶市的奉節、巫山、巫溪、湖北西部的巴東、秭歸、宜昌),以及峽江兩岸溪河峽谷的懸崖絕壁之上。其分佈特點是以峽江主流為中心向兩岸的支流輻射,由一線多點、多線串連而形成的網狀結構。其民族屬性和文化內涵、具有十分明顯的聯繫性和共性。
(一)三峽主流懸棺葬的分佈情況
三峽主流上起奉節瞿塘峽,下至宜昌西陵峽口,全長約192公里。自古至今,先後發現的著名懸棺點有十餘處:
赤岬山“兵書匣”。載於古籍和地方志,穴中棺木數與棺中遺物不詳。
粉壁堂。位於夔門南岸,以岩壁上集中有大量古代石刻而得名。岩間有一洞穴高出江面50米左右,中有懸棺一具。
黃金洞。位於瞿塘峽南岸的絕壁上的一個天然石洞。1958年有峽民進洞探寶,得一把巴式青銅劍而歸。1996年科學探險隊再次進洞,僅見一堆屍骨。
吊槽。位於瞿塘峽南岸峭岩間,高出江面70米左右,中有棺木一具,旁有木樁方孔。
風箱峽。位於瞿塘峽北岸赤甲山半岩間,上距山頂約100米,下距江面約70米,垂直的岩石裂縫處有“風箱峽”三個大字。1971年有三位峽民為了尋找“龍骨”從懸岩上攀入風箱峽,發現岩隙里橫置的木樁上疊置著12具棺木,毀壞棺木8具,盜取一柄巴式青銅劍、木劍鞘、一把銅斧、一些料珠裝飾品,還有一隻製作十分精美的男式圓口鏤空雕花銅鞋。風箱峽一帶是一個岩葬群,距此處東面50米絕壁的兩條岩縫中,仍可見有懸棺存在。
盔甲洞。《夔州志》載:相傳此洞為宋代女將穆桂英藏盔甲的地方,這與“孟良梯”一樣當然也是一種附會。盔甲洞在風箱峽斜對面的南岸半岩間,下距江面約100米。童恩正先生曾有專文記載盔甲洞懸棺發現的文物。1958年,白帝城供銷社請一位老工人進洞探寶,發現棺木三具,取出的文物現存白帝城文物陳列室,計有巴式青銅劍、木梳一把等。
鐵棺峽。位於西陵峽南岸巴東境內的楠木園。鐵棺峽長達500多米,距江面數十米的峭壁上有一排天然岩洞,因年代久遠,懸葬之棺木色澤灰黑如鐵,鐵棺峽因此而得名,惜洞中棺木屢遭破壞無一倖存。
兵書寶劍峽。位於西陵峽秭歸縣境北岸,船過香溪即可見崖壁上有一條狀突兀岩石象一把寶劍倒插在岩石中,這就是“寶劍”。在下游距江面約200米處峭岩間有一天然洞穴,穴中有一疊形狀如書之物,相傳為諸葛亮入蜀時留藏的“兵書”,實則是棺木。1955年四川下來幾位採藥老人用繩索入洞中,發現內有兩具棺木,揭開了“兵書”之謎。
(二)三峽支流懸棺葬的分佈情況
三峽兩岸匯入峽江的溪河,皆為陡峭的峽谷,崖壁半腰均有懸棺葬分佈,主要有:
奉節草堂河懸棺群:主要有三架岩懸棺,現洞中僅存木杠。
巫山錯開峽氵四氵襄懸棺群:有棺木阡、天子廟兩處懸棺,內有懸棺10餘具,現僅存4具。
巫山大寧河(巫溪)段懸棺群:主要有龍門峽(因有多處懸棺,亦稱鐵棺峽)巴霧峽、滴翠峽飛雲洞、大昌水口等5處懸棺葬。多為天然洞穴,每洞有1—2具棺木。懸棺穴距水面最低約40米,最高達200餘米。成為小三峽里的一大景觀。
巫溪縣大寧河段懸棺群:主要有爛船灣、月亮洞、貓子石、棺木岩、黃岩硝洞、四方洞、南門灣、鳳凰山、九層樓……等10多處懸棺葬,可謂星羅棋布。距巫溪縣城北30公里,位於大寧河與東溪河交匯處的荊竹壩懸棺葬群,高崖間石穴交錯、棺木累累,計有25具之多,景象十分壯觀。1979年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曾攀登上高崖實地考察,對其中18號棺進行了清理,兩具屍骨一男一女均少年,隨葬物有銅器三件。
巴東縣龍船河懸棺群:龍船河古名西氵襄溪,因有懸棺形似木船而得名。從與長江匯合處起的沿河兩岸峭壁間多有懸棺,有人統計至少在10具以上,但多遭破壞;距龍船河北面5公里處的羅坪河,絕壁上的自然洞穴里亦有懸棺遺存。
秭歸縣九畹溪懸棺群:九畹溪位於西陵峽南岸,相傳屈原少年時代曾在此溪畔種植九畹芝蘭,懸棺群在距峽江約15公里的九畹溪兩岸,地名棺木岩。棺木岩高700餘米左右,紅褐色的崖壁間天生一道橫向大裂縫,距地面約50米,裂縫中放置著7具棺木。民間有詩云:“自古流傳棺木岩,鳥鳴猿啼動人情,雪飄草木山戴孝,風吹松杉樹舉哀,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台,不知亡者何朝代?棺木七副洞穴埋。”現棺木都遭盜棺者破壞。
秭歸縣磨坪青干河支流懸棺群:在西陵峽南岸磨坪鄉一處長約120米、高約100米的峭壁上,一排洞穴和石縫中放置有131口棺木。通過望遠鏡還可看見棺木旁的一捆繩索。這是迄今為止三峽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懸棺葬群,極具研究價值。儘管還未進洞穴發掘棺中遺物,但考古工作者認為:通過這一捆繩索,有可能解讀懸棺如何放置的千古之謎。
夷陵區黃柏河懸棺群:該懸棺群位於西陵峽北岸約20公里的黃柏河兩岸。在一處距地面約100米的陡峭岩壁間有一自然洞穴,洞分內外兩層,其中放置有30多具棺木,洞中央還有一具較大的套棺,長約2米,高約1米,棺木均為整木挖鑿而成,木質堅硬。歷史上屢遭盜棺者破壞,1958年和1979年;先後兩次有入洞者掀下棺木20多具。與棺材岩隔河相望的龍王洞,也是一處懸棺葬,內有棺木6具。
從以上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地理分佈情況,可看出一個十分明顯的分佈特點:即峽江主流的懸棺相對稀少,宛若疏星半月點綴在璀燦銀河之間;而峽江兩岸支流之懸棺葬則星羅棋布、鱗次櫛比,整個三峽地區的懸棺葬分佈,便以峽江主流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網狀板塊。這一特點的形成,與古代三峽民族部落分佈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是人口聚居狀況的反映。峽中峰高岩陡,少有坪地可供人類居住和農耕,而兩岸支流河谷地勢稍平,且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古民村落大都分佈於此。懸棺葬分佈正是古代部落、村落分佈的縮影。了解這一點,對於研究三峽地區懸棺葬之族屬及文化內涵大有幫助。
三、三峽懸棺葬的地域特色
三峽地區懸棺葬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同中國南方各地的懸棺葬相比較,即有其共同性和許多相似之處,也具有其個性,亦即鮮明的三峽地域特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懸棺葬類型上多為自然選擇,形式較為單一。由於三峽大峽谷地質結構多為石灰岩,經水溶和滲透后呈現出“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兩岸多奇峰峭壁、怪石嶙峋、溶洞迭出,所謂“夷山多名洞”便是三峽地貌的寫照。因此,三峽的懸棺葬一般都選擇在自然洞穴,而少見有人工開鑿式、懸棺木樁式等其它類型。選擇不需加工的自然洞穴(溶洞、岩壁間縫隙)作為懸棺葬之地,反映了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原始性與古樸性,與新石器時代的土坑葬更為接近。
(二)懸棺的棺木多採用整木挖鑿而成。由於古代三峽地區森林資源豐富、古木參天、古人就地取材為棺。懸棺棺木的簡易加工和製作粗糙,也表明當時生產技術水平低下,尚處於落後的農耕時代,距今年代較為久遠。
(三)在懸棺的放置方法上因地制宜。懸棺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在數百米高的懸崖絕壁之間的洞穴里?這一直是古今學者苦苦探解的一個謎。對此,人們眾說紛紜,有的甚至不惜財力做實地模擬實驗。有堆物說(即在懸棺下堆積石土或它物以升高)、雲梯說(類似古代戰爭之攻城)、地貌變遷說(認為古代江河水位高於現代,距懸棺葬處距離甚近)、棧道說、“懸索下柩”說。很明顯,人們推測的許多懸棺置放方法,都是不切合三峽地區懸棺葬實際的,地貌變遷也難以解釋,因為三峽地區自有人類聚居歷史以來,未見有如此高水位記載。據現已發現的三峽地區懸棺葬來看,宜昌學者劉不朽同志認為:三峽地區懸棺在放置方法上採用“懸索法”的痕迹十分明顯。最近在秭歸磨坪鄉發現的懸棺洞穴中猶遺存有一捆繩索,便是“懸索法”的重要痕迹。現代一些進入三峽懸棺中“盜寶”者,均採用從崖上懸繩索下吊入洞而取得了成功,也可以作為佐證。還有一點值得引起重視,那就是“懸索法”乃是三峽山民們慣用的古老傳統作業技術,至今山民們在懸崖峭壁間採藥、砍柴和劈岩築路時,仍在普遍使用。當然,這也與峽中民族剽悍、勇敢的素質有關。“棧道法”(即在岩上鑿孔架木作棧道)亦有數例。有學者推斷:瞿塘峽南岸的“孟良梯”(現存65個方形鑿孔)可能是通往懸棺葬洞穴的棧道,因為附近有吊槽、粉壁堂、盔甲洞等多處懸棺葬。但即使用棧道,也還須用繩索輔助。總之,“懸索法”似可破解三峽懸棺“懸”入懸崖絕壁洞穴之千古懸念與懸案。
四、三峽懸棺葬的年代
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年代,在上述論述中已顯端倪。通過懸棺遺存物品和碳14測定,大致可以確定其安葬年代。從隨葬品來看,專家們經分析指出:長江三峽地區“懸棺葬中的隨葬品多為戰國時期的柳葉形巴式劍、楚式劍、楚式高背木梳、西漢文帝四銖半兩錢,另有西漢時常見的長喙水鳥狀和鉤頭蛇首狀帶鉤和東漢五銖錢等等,這一地區懸棺葬流行的年代大致應為戰國至東漢時期。”上世紀80年代初親自到西陵峽一帶作過實地考察的舒之梅先生稱:“曾在宜昌新坪棺材岩揀到殘棺材板送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結果2270前後80年,樹輪校正年代2275前後90年,約當公元前325年,時為戰國中期偏晚。”兩者映證,年代基本上吻合,因此也是可信的。三峽地區在戰國時代是巴、楚聚居之地,其人“半巴半楚”,亦是巴、楚相互爭伐之地。《華陽國志·巴志》載云:“楚、巴數攻伐,故置扞關、陽關、沔關。”古代學者考證,扞關有兩處:一在巴山縣(長陽),一在魚腹(奉節)。懸葬中之巴式劍、楚式劍,正是當時巴楚間戰爭之反映。所以可以認為:三峽地區懸棺葬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其流行之盛期在戰國時代,至漢代已逐漸稀少流行,僅有一、二處懸棺中發現西漢、東漢錢幣便是最好的證明。秦國滅巴后,巴人部落已分散瓦解,大都遷徙出三峽地區。
五、三峽懸棺葬的族屬
懸棺葬的年代與族屬有著密切關係。自殷商、西周時期起,三峽地區曾有許多民族部落在此活動和聚居,但戰國時代活動時間最長、占統治地位的是巴人和楚人。巴之名最早見之於殷墟甲骨文,當時稱之為“巴方”,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方國顧頡剛先生《中國歷史地圖集》中考證,“巴方”位於漢水、巴江之間,楚、鄧之南。據學者考證,巴人是參加武王伐紂時《牧誓》中八大部落之一。楊守敬《水經圖注》認為:“參加《牧誓》大會的彭人,就是著稱於春秋經傳的巴人,當為武丁時‘巴方’的後裔。”“巴人這一族名,是彭人、宗貝人、板楯蠻夷、月勾忍夷、閬中夷、白虎夷的總稱。”楊守敬出生在三峽,對三峽地理、歷史頗有研究,其觀點極有見地。《華陽國志·巴志》載云:“其地東至魚腹”,即今重慶以東三峽一帶,正是巴人活動的地域。特別是在三峽懸棺葬中,有10餘處出土有柳葉形巴式劍,與巴人在三峽活動的地區、年代三者吻合,足可以證明三峽棺葬的主人是巴人無疑。但是,多年來獻身於中國懸棺葬研究並取得顯著成績的陳明芳先生卻另有見解,她認為:“長江三峽地區的懸棺葬可能與這裡古代亻襄人和延蟲人有關”,“可以認為,長江三峽地區的懸棺葬為古代濮人、越人後裔的葬俗。”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學者林向先生的觀點大致相同,也認為“川東峽江地區的崖葬可能是古代亻襄、延蟲族的遺存。”他們不贊同巴人說的理由是共同的,即“巴是國名,而非族名。”上世紀末,四川著名學者段渝先生推出了巴蜀古代文明研究新成果,他指出“古代居息繁衍在這個地域內的各個族也被統稱為巴,並由此派生出巴人、巴族、巴國、巴文化等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巴這個名稱包有地、人、族、國、文化等多層次的複雜內涵,是一個複合性概念。”這可能是對巴是國名而非族名以及三峽懸棺葬的主人是否為巴人的最好的回答。當然,古代生息繁衍在三峽地區的民族多而且雜,對這些民族的起源與演變的研究雖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多為百家之言,尚未有定論。在古史的傳說時代,三峽一帶當屬南方的苗蠻集團,亦即張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中所說:“新石器時代江漢地區的土著,是傳說中的三苗。”而後又出現“百越”的“百濮”:峽中秭歸古為夔國,有學者認為夔即“夔越”,是百越的一支;三峽地區也是“百濮所充”之地,有學者考證“濮在今湖北枝江西”,與巴人活動的地域相同。所以,許多學者都認為巴族可能是越、濮的後裔,或者他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
六、三峽懸棺葬的文化內涵
自從1000多年前在中國南方發現了奇特的懸棺之後,眾多仁人志士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懸棺葬俗之起源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毫無疑問,奇特的葬俗形式,乃是人類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一種奇特的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產物。學者們在探討懸棺葬起源時,普遍認為這是人類葬俗的演進,懸棺葬與史前人類穴居和新石器時代土葬有密切聯繫,是一些民族宗教觀念的反映。具體到懸棺葬俗形成的原因,則是見仁見智,各說不一,且頗多臆想與猜測,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諸說:
(1)祖先崇拜說。將父母祖先的屍體高置在臨水高崖上,既便於後代子孫瞻仰,也能讓祖先的英魂保佑子子孫孫繁榮昌盛。古人多有此說:唐張族鳥《朝野僉載》載曰:“五溪蠻父母死……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助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既終身不復祭祀。”乾隆《珙縣誌》載:“珙縣多棘人人……相傳有羅因者,以棘人人嘗滅其祖,乃教以懸棺崖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岩以趨吉。”
(2)普渡靈魂說。古人把人的形體叫作“形”,魂魄附之於形體,即所謂“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靈”。有學者認為:棺木(尤其是船形棺木)好似獨木船,將死者脫離形體的靈魂,載渡到天堂極樂世界。楚辭招魂》所表現的正是“超度亡者靈魂”這一原始的靈魂觀念和三峽地區古老的民族習俗。
(3)“升天”成仙說。古人以為高山高崖距離九天仙境最近,所以稱懸棺洞穴為“仙館”,懸棺葬為“地仙之墓”。子孫將祖先屍骨安葬在高不可攀的懸岩絕壁之上,宛若進入雲霧飄繞的神仙境界,既可避鬼怪的干擾,又可以高高地瞻仰祖先。
(4)返水歸真或返洞歸源說。即所謂來之於水,返之於水,來之于山,返之于山,居之於洞穴,回歸洞穴。原始人類曾有過“穴居”時代,狩獵于山林,捕魚於水澤,對山水自然有著深深眷戀之情。將祖先懸葬於水邊山崖洞穴,有送其回歸自然之意。《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辭》“質本潔來還潔去”便是回歸觀念的反映。
此外,還有“保護屍體”說、“抑制天花傳染”說等等,不一而足。多為望懸棺而生義、難以令人信服,上述四種主要觀點,皆為國內外研究懸棺的學者中甚為流行的見解。各說都有所據,具有一定說服力。
總之,三峽懸棺葬,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從一個側面鮮明地反映了早期三峽人的人文宗教思想。

現狀


三峽懸棺
三峽懸棺
關於三峽懸棺,學術界人士眾說紛紜,至今仍未獲謎底。同時,懸棺群的現狀也日益堪憂。據不完全統計,大寧河峽谷地區目前仍保有四十三具懸棺,絕壁鑿龕懸棺遺址二百七十四處。重慶巫山縣旅遊局負責人透露,歷經千年風雨,小三峽懸棺群正在不斷受到破壞。峭壁半山腰,大面積的岩石風化成土塊狀脫落殆盡,幾具散架的棺木橫躺在岩石上,隨時可能跌落河灘。

民謠


秭歸九畹溪的棺木岩有七具岩棺,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
自古流傳棺木岩,鳥鳴猿啼動人懷。
雪飄草木山戴孝,風吹松杉樹舉哀。
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台。
不知亡人哪朝輩,棺木七口洞穴埋。
民謠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這一奇特的人文現象的一種困惑。因為當時人們對此不理解,有很多人把它們看做了擱在高處的風箱、兵書等等,久而久之,人們就以此命名,譬如瞿塘峽里的風箱峽、西陵峽里的兵書寶劍峽等等。其實,“風箱”也好,“兵書”也好,都是懸棺。

三峽第一懸棺


外棺長2.49米,內棺長1.99米,內棺寬0.49米。似乎都與“9”有關。放置懸棺的岩洞約5平方米,進深不過4米。當日上午搶運時,洞內除棺木外僅能容三人搬運。在第二口棺木中發現8件銅質矛,矛上有人頭像。還有一件文物象半邊胡蘆。棺中文物排放位置整齊,分為前三件、中三件、后三件。第三口棺木中藏有一米見解方長的寶劍一把,似有符號或文字記載。另有銅頭木尾弓箭數支。初步判斷是2400年到2500年前的戰國時期的巴人岩棺。棺木中還殘存有人的骷髏。梅雲來說,另外兩具棺木中的鳥糞和泥土清理后,估計仍會有文物被現身。棺主身份目前尚無法考證。梅雲來說,尚未發現棺木被盜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