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野老的結果 展開

野老

唐代杜甫七言律詩

《野老》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杜甫經過長年顛沛流離之後,總算得到了一個憩息之處,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國家殘破、生民塗炭的現實,卻時時在撞擊他的心靈,使他無法寧靜。這首詩就揭示了他內心這種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動。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首聯,概括寫草堂周圍環境,文筆簡單隨心,開頭“野老”二字,是詩人自稱。江岸回曲,竹籬茅舍,此時詩人正在草堂前的江邊漫步觀賞。“柴門”一句妙在寫得毫不費力。這個柴門好像是隨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這裡拐了個彎,詩人就迎江安個門,方位不正也無所謂,一切任其自然。
頷聯,寫草堂之外人的活動和江村的景色,筆觸悠閑疏淡,詩句好像信手拈來一樣。澄碧的百花潭中,漁民們正在歡快地下網捕魚。也許因為江流回曲,適於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著晚霞,紛紛在此靠岸了。
詩的上半部分,是詩人野望之景,出語純真自然,猶如勾畫了一幅素淡恬靜的江村閑居圖,整個畫面充滿了村野之趣,傳達了此時此刻詩人的閑適心情。詩的前四句所寫之景,好像詩人自身融入到客觀世界,寫出的意境恰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所說的“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這首詩的前四句,詩人心境淡泊閑靜,完全陶醉於優美的江邊晚景中,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然而詩人並不是一個超然物外的隱士,久望之下,竟又生出另一番情思來了。詩的後半部分轉入抒情后,仍未脫離寫景,但是帶有主觀感受,正如《人間詞話》中“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裡的景物,無論是雲彩還是城闕,是秋色還是角音,都浸染了詩人哀傷的感情色彩。兩種境界,互相映襯,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頸聯,“長路”承上“賈客船”而來,接得極自然。正是這些“賈客船”,擾亂了詩人平靜的心境,令詩人想起那漫漫長途。這“長路”首先把詩人的思緒引向大江南北,那裡有詩人日夜思念的弟妹,詩人常想順江東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條北上長安,東下洛陽,重返故里的“長路”。然而劍門失守,不僅歸路斷絕,而且整個局勢緊張危急,使詩人憂念日深。在這迷惘痛苦之中,詩人仰頭見到白雲,不禁感慨自己浮雲般的飄泊之身卻留滯蜀中,首先是因為戰亂未平,兵戈阻絕,其次,這也是詩人對那些把詩人趕出朝廷,剝奪了詩人為國效力的機會的人的憤慨。詩人借雲抒情,深婉含蓄,表達了詩人流寓劍外、報國無門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亂心情。
尾聯,傳出了詩人哀愁傷感的心情。詩人感嘆去年洛陽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復,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視眈眈。蜀中也隱伏著戰亂的危機,聽那從蕭瑟秋風中的成都城頭傳來的畫角聲,十分凄切悲涼。全詩以此作結,餘味無窮。
整首詩採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當詩的上半部展現出那幅江村圖時,詩人似乎是忘情於自然了,到了下半部,才表現出詩人深沉的憂國憂民之心,原來詩人的閑適放達,是在報國無門的困境中的一種自我解脫,這種超脫是平靜之下的深沉的無奈和哀痛。

名家點評

唐詩品彙》:劉云:句句洗削。
《唐詩歸》:鍾云:趣事。譚雲:妙於窮境。鍾云:佳境甚畫。
《詩源辨體》:……如“西望瑤池降王母”、“柴門不正逐江開”……等句,皆稚語也。
杜臆》:柴門面江而開,故漁網商船,時常在目。“長路關心”,言其思鄉;“片雲何意”,言非戀蜀。東郡未收,歸鄉無日,故聽畫角而中哀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江岸紆曲,柴門瞰岸而開,故不審方面之正;漁網下集,賈船晚來,乃江上所有之景。
唐詩評選》:境遇蘊藉,波勢平遠。
唐詩摘鈔》:即所見所聞以寓意,捉筆一直寫就,詩成乃拈二字為題,此類皆漫興之作。……細思此一詩非“野老”二字,亦無可為題,此正如畫家落款,有一定天然位置,毫髮不差,未易為淺人道也。
《繭齋詩談》:前解切近,后解推開,言天下未平,雖有佳處,不敢寧居,非判然不相照管也。
唐詩成法》:前景后情。次句寫景如畫。……全無斧鑿痕,已臻自然。
唐宋詩醇》:黃生曰:前摹晚景,真是詩中有畫;后說旅情,幾干淚痕濕紙矣。
唐詩別裁》:前寫晚景,后寫旅情,不必承接,杜詩中偶有此格。
讀杜心解》:八句中,各次句尤勝。蓋出調猶見用意,接手全歸自然矣。
杜詩鏡銓》:張云:偶然事,寫出便妙。對句活變,喻留蜀非己意也。邵云:非此一結,全首味淺。
唐七律選》:寫景貴如睹,此如睹也。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單筆起,第二承作最老健,復是趣筆。三、四寫物色……。“集”則曰“澄潭”,“來”則曰“隨返照”,便生色矣!此琢句之法,筆復蒼茫。第五忽悲來路,正是關心。第六觸目,寓存飄零,不意而出對二句,各各加工烹煉……結又入時事,另意矯拔,彌增郁然。

創作背景


《野老》寫於(上元元年)760年,這時杜甫剛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來,對生活還是聊感欣慰,但是國家仍然動蕩不安,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使他無法寧靜,於是寫下這首詩。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