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第六中學
創建於1976年的公立中學
北京市通州區第六中學,創建於1976年,是一所“文化氛圍濃厚、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和諧”的普通初級中學。學校佔地面積16345平方米。
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樓上看六中全景
學校教學設施完備,除擁有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外,還裝備有語音室、計算機房、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勞技教室、多功能活動室等專用教室,全校每個班級都配備了現代化的閉路電視教學系統,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學校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嚴謹求精、創新奉獻的教風,在現有教室中,中、高級教師60餘名,市區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15名。近年來,學校以教科研為龍頭,堅持激發興趣、提供機會、教給方法、培養能力的教改方針,推行分層教學,開展學生主體參與教改實驗,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整體優化。先後有40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或教科研論文評比中獲獎。70人次獲市區級評優課獎。在歷屆中考中,我校教師有200餘人次獲市區級教學優秀成果獎。學生中考成績一直在通州區名列前茅,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升入北京四中、清華附中、潞河中學等名牌學校,高中入學率超過百分之六十。
學校德育工作以指導學生學會做人為己任,實施全方位育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德育模式逐步確立。學生自我教育體系日趨完善。學生強烈的集體責任感、良好的行為習慣、清醒的法紀意識、健康的心理品質得以形成。
學校1992年起被命名為北京是傳統體育項目學校,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訓練方法,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後備體育人才,在市區級各項體育競賽中,有200餘人次進入前三名,區田徑運動會上一直保持在前三名水平,一大批體育特長生先後被市區級重點學校競相錄取。
全面發展,學有特長是學校的辦學宗旨,學校為學生的特長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先後成立了學科小組、課外興趣小組近20個。近些年在全國、全市組織的學科競賽中獲一至三等獎的達400人次,獲區級學科競賽獎的達千人次。
學校先後榮獲北京市“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學校、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市基礎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北京市“全民健身一二一”樣板校、北京市“課間操百所優秀校”、北京市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先進集體、首都軍民共建先進單位、首都先進少年軍校、北京市家教工作先進集體、通州區規範化建設示範學校等殊榮。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侯玉俊
黨支部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常恩元
德育副校長:常恩元
教學副校長:邸淑香
教學主任:王宏岩
辦公室主任:梁晶
政教主任:金志剛
政教副主任:王連傑
總務主任:鄧小利
團支部書記:鳳仙
校長
副校長
教務處 政教處 團委 總務處 辦公室 工會
語文組 數學組 外語組 物理組 化學組
史地生組
體音美組
衛生室 電教組
財務組
圖書室
維修組
食堂
檔案室
保衛室
六中規範
【六中校風】團結 勤奮 文明 求實
【六中教風】嚴謹 求精 創新 奉獻
【六中學風】樂學 勤思 刻苦 創優
【六中校歌】《我們播種希望》
附:《我們播種希望》
青春和鈴聲交響,智慧陽光照亮心房。在您溫暖的懷抱里,吸吮甘甜的瓊漿。攀書山、涉學海,我們團結我們勤奮,六中師生團結勤奮,刻苦求知振興中華。
六中掠影
【校旗寓意】
1.綠色——大地充滿生機,喻示著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 2.紅色——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使學生在黨的陽光照耀下茁壯成長;
3.藍色——為學生學做人、長知識、增才幹搭建舞台,使學校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樂園,讓學生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4.中間山峰——是“六中”二字的變形,代表校訓“刻苦求知、振興 中華”的含義,不斷攀登科學文化高峰。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落實市區教育大會精神。大力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內部管理,規範辦學行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穩步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形成辦學特色。
辦學理念
奮鬥目標
未來五年發展總目標:
保持現有24個班的辦學規模,順利完成北京市初中建設工程驗收,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幹部、教師專業化素養進一步提高;符合師生髮展需要,充滿人文情懷的新型管理機制逐步形成;教育教學改革穩步推進,新課程實施及校本課程建設取得成效;校內外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與利用;校內行政管理、教育教學、後勤服務實現信息化;校園氛圍和諧,文化學習氣息濃郁;學生在德、智、體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發展;學校辦學質量處於市區先進行列,成為人民滿意的學校。
未來五年發展具體目標:
◆幹部隊伍
按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學歷合格、年齡梯次合理的幹部隊伍。
1、政治素養好。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教育思想端正,理念先進。工作中廉潔自律,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勇挑重擔,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工作業績。
3、學歷合格。中層以上幹部全部達到大本學歷,其中要有 50%左右的幹部具備研究生或研究生課程班學歷,校級幹部持證上崗。
4、年齡結構合理。努力打造以30—40歲幹部為主力,老中青相結合的幹部隊伍,校級按1∶1的比例配備後備幹部,使幹部隊伍充滿活力,富有朝氣。
◆教師隊伍
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教師團隊,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具體目標為:
2、教育理念先進。擁有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和學生觀,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遵循教育規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3、專業知識紮實,具有較高的學科理論水平,熟悉新課標,熟練掌握教材、教法,能學善教。
4、教育教學能力強。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能帶班,能教課,能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能有效整合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能開展科研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品位,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與風格,走內涵發展,專業發展之路。經過努力到2010年我校力爭有20%—25%的教師被認定為區級骨幹或名師,有50%—60%的教師達到校骨幹的標準。有2—3名教師被認定為市級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5、學歷合格,專業對口率穩步提高。經過五年的努力大本學歷要由現在的 80%提高到90%以上,30%—35%的教師具備研究生或研究課程班水平,教師專業對口率由現在的91.8%提高到95%以上。
6、加強青年教師的引進。改善當前中老年教師比例偏高的不合理結構,形成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師資隊伍。
◆學生培養
指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創造、擁有健全的人格,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具體目標為:
1、熱愛祖國,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能夠正確的看待世界。
2、具有遠大的理想,正確的價值取向,明是非,辨美醜,知榮辱。
3、擁有良好基礎道德素養和較好的行為習慣,遵紀守法,舉止文明,誠實守信,關心他人,熱愛集體。
4、樂群善交,與他(她)人和諧相處,互尊互敬,共同進步,並初步具備一定的國際交往能力。
5、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收集、歸納、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參與、合作、實踐的能力不斷增強。
6、熱愛體育運動,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並在活動中感受成功,享受快樂。
7、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能夠正確的感受美、欣賞美。
8、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積極掌握勞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明顯增強。
9、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個性心理,樂觀、自信,積極向上,勇於挑戰,勤於實踐。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自我反思,自我調控的能力,並能夠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選擇,自我發現,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體現出較強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
◆校本課程
結合新課程的實施,系統思考,整體設計,完成校本課程的研發,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為學校育人提供服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教育需求,發展學生的潛能與特長。
◆校園文化
構建以師生為主體,具有時代特徵、健康向上的主流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1、校園環境建設,校內陳設與布置,綠化美化工作等,進一步突出藝術性、觀賞性和教育性,具有較強的文化氣息,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的觀念與行為。
2、廣泛宣傳校風、學風、教風、校訓、校歌,使其人人皆知,讓“團結勤奮、文明求實”的校風,“樂學勤思、刻苦創優”的學風,“嚴謹求精、創新奉獻”的教風,變成師生的自覺行動。
3、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深受學生喜愛,並形成系列。
4、富有人文情懷的學校制度,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領學生自主發展,健康成長,實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願望的融合,使校園充滿和諧。
◆校園建設
以北京市初中建設工程的實施為契機,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與幫助,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使校園環境更加優美,硬體設施達標,且充滿文化氣息。
1、整治校園環境,創建人文化景觀,凸顯校園文化氛圍,使校園環境乾淨、整潔、清新、優雅。
2、加大資金投入,完成專用教室的改造,更換學生桌椅、教師辦公設施,改建廁所、醫務室,籌建電子閱覽室、心理諮詢室,完成教學樓外裝修等工程。使學校的辦學條件進入通州區的先進行列,為師生提供一個乾淨、整潔、溫馨、和諧的工作、學習環境。
3、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完成六中網站建設工作,在教室加裝多媒體,實施“班班通”工程。為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提供支持。
◆辦學特色
以教改教科研引路,創造新型教育教學模式,促學校辦學質量不斷提高。
1、經過五年的努力,學校教改教科研辦學特色更加明顯,學校辦學質量進一步提升,並處於通州區前列。
2、教改教科研工作與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問題,通過教改教科研活動的開展得到有效解決,。
3、通過教改教科研活動的開展,推進學習型校園的創建,促教師專業發展,使廣大教師的學習意識明顯增強,專業能力明顯提高,並湧現出一批教改教科研積極分子。
4、積極承擔市區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做到學校有重點課題,專任教師人人有子課題,1—2年內要有一項以上科研成果在市區獲獎。
完成目標的主要措施
◆幹部隊伍
1、廣泛開展政治理論和業務理論學習活動(每周幹部集中學習不少於2小時,自學不少於8小時),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的政治素養和管理水平,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
2、提高領導幹部的管理能力。每位幹部在參加學習、培訓的基礎上,認真反思所分管的工作,有計劃的開展科研活動,著力解決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並每年完成一篇高質量的研修論文。
3、加強幹部作風建設。領導幹部要定期深入課堂、深入學生,深入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廣泛傾聽師生的意見,改進工作,增強親合力和凝聚力,共同創設一個和諧、友善、健康向上的人際氛圍。
4、完善領導幹部考核、評議制度,強化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激發乾部銳意改革,拼搏進取的精神,爭創一流的工作業績。
◆教師隊伍
1、大力加強師德建設,針對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改進師德教育方法,完善考核機制。將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聘任、晉陞、獎懲的重要依據,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對模範踐行師德規範、忠誠教育事業的先進典型,要給予表彰獎勵。
2、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學歷進修和業務培訓,不斷充實新理念、新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專業知識。
3、大力開展校本培訓活動,通過專題講座、基本技能競賽、觀摩課、研究課、集體備課、說課、評課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4、引領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改教科研活動,做到人人有教改專題和科研課題,通過深入研究,掌握新理念,發現新方法,並及時總結出新的成果與經驗。
5、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能力,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支持與幫助。
6、實施教師專業拓展工程,使80%的教師在勝任一門文化課教學的基礎上,能夠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小組活動,為學生開設選修課,帶領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做到一專多能。
7、完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選拔、培養、考核工作,強化他(她)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示範作用,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打造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德育工作
1、健全德育領導機構,加強對德育工作的組織與領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北京市教育大會、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精神,統籌規劃學校的德育工作,積極解決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2、建設高水平的德育工隊伍。定期開展學習、培訓、技能達標等活動,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水平。
3、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學科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意見》,開展學科德育研究,優秀課例徵集,完善學科德育評價體系建設等工作,推進全員、全程育人工作的開展。
4、開展德育科研活動,以德育科研為突破口,解決當前德育工作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未來五年中,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在抓好校內課題研究的同時,還要參與2—3項市區德育課題的研究工作。
5、建立一體化的德育體系,繼續推進社區共建、軍校共建、法制共建、文化共建、綜合 實踐五大工程,開展家教協會試點工作,有效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校育人工作提供服務與支持。
6、深入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內容、途徑與方法,制定各學段教育要點,系統的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具有基礎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國際交往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繼續推進“自我教育”、“主體參與——自我體驗”德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工作,不斷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7、落實“四個一”(每年組織學生看一場電影,觀摩一場藝術演出,參觀一次教育場館,參加一次社會公益勞動)的要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體驗的機會,促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8、加強德育規章制度建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機制創新引導學校德育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教學改革
1、加強教改教科研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圍繞新課程改革,調整工作思路,創建新型管理模式。
3、以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為重點,推進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進行。在教學實踐中本著“繼承、發展、創新”的原則,以落實新課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加強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積極探索“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講授法教學”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等多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大力開展學法培訓活動,推動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的轉變,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4、圍繞課程改革,以減輕學生負擔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目的,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推廣成功的教學經驗。
5、大力推廣和使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有計劃的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到2008年,所有教師都能夠熟練的使用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
6、加強教研組建設,強化“研”的氛圍,通過學習、研討、觀摩、交流等活動,促教師專業發展,並自覺的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實踐當中。在未來的五年中對表現突出,業績顯著的教研組及教研組長實施獎勵。
7、開好綜合實踐課,擴大課外活動小組的數量,全面提高學生活動的參與率,為學生全面發展,學有特長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9、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制度,成立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組”,通過聽課視導、教學訪談、測評、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對課堂教學質量實施監控與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措施,加以改進。
◆校本課程
1、深入開展校本課程建設工作的調查與研究,並在可行性分析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
2、編寫校本課程教材,開展校本課程教師的培訓,為開設校本課程提供內容上、師資上的保障。
3、按照《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的課程計劃(試行)的通知》要求,將校本課程納入學校教學計劃,邊實施邊改進,不斷提高,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體衛工作
1、制定《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五年發展規劃》,有計劃、有重點、分階段的解決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2、探索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新機制,補充、完善、修訂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保證學校體衛工作健康發展。
3、統籌安排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在上好體育課、課間操、眼保健操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指導學生掌握2—3項體育運動技能。
4、改進課餘訓練工作,提高課餘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校的田徑和籃球運動水平再上新台階,並處於通州區初級中學的前列。
5、積極落實《北京市學校奧林匹克教育行動計劃》,通專題講座、學科滲透、主題教育活動、體育競賽等多種形式,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奧林匹克文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6、積極開展健康促進活動,培養學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
◆校園文化
1、辦好校園廣播、電視、櫥窗、板報及校內各種刊物,傳播先進思想,弘揚主流文化。
2、在大力加強校風、學風、教風建設的同時,要將班級文化作為重點來抓。除了班級環境布置,班規、班訓、班徽、班級口號、班級活動具有教育性外,要積極創設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班級認同感。
3、從學校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體驗的機會,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的需要,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特長。
4、深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制定《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充分挖掘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園建設
1、精心設計,從藝術性、觀賞性和教育性的角度出發,考慮校園建設問題,無論是新建還是改擴建都要體現學校特色和文化氛圍。
2、加大資金投入,充分依靠上級調撥資金、社會捐助資金,逐步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有計劃的完成實驗室改造,學生桌椅、教師辦公設施的更換,教室加裝多媒體,籌建電子閱覽室、心理諮詢室,廁所、醫務室改建,教學樓外裝修等工程。
3、完善學校水、電、物、儀器、設施的管理制度,水、電、物、儀器、設施管理責任到人。杜絕水電浪費現象,使用好,保護好,學校的各種儀器、設施,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4、加強科技創安工作,在2005年的基礎上,對改造后的重點部門、場所加裝紅外報警器或視頻監視器,以保護師生生命與學校財產的安全。
◆辦學特色
1、加強學校教改教科研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在現有學校教科研組織的基礎上,建立教科研專家指導組,統籌規劃“十一五”期間的學校教改教科研工作。
2、全面總結學校“十五”期間教育教學工作,在認真查找問題的基礎上,做好“十一五”期間學校教改教科研課題的論證、立項工作。
3、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教師科研知識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4、完善保障機制。在加大經費投入的同時,建立年度科研成果展示、表彰制度,並將教師參加教改教科研活動情況納入教師的考核、評優。強化教師的科研意識,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為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提供支持與服務。
◆初中建設
1、成立學校初中建設工程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初中建設工程的規劃、組織、實施等工作。
2、制定《學校初中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將學校初中建設工程納入學校發展規劃,有計劃,有組織的完成好各項工作,使學校達到北京市新頒的《中小學辦學標準》。
3、建立目標責任制,將學校初中建設工程的各項工作分解到科室、部門,責成專人負責,並將分管工作的完成情況納入科室、部門及相關人員的評估。
4、積極爭取市區專家對學校初中建設工程給予指導、幫助,優化工作,形成特色,抓出水平。
5、加強初中建設工程的研究,不斷發現和改進達標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我校高質量的完成初中建設工程。
◆管理體制
1、完善幹部工作彙報、考核、評議制度。對工作不利,群眾不滿的幹部,要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另外,大力推進民主管理,完善監督機制,規範幹部行為,勤政廉政,形成能上能下的動態管理機制。
3、完善教師考核和獎勵制度。按照“質量效益優先,兼顧平等”的原則,積極推進分配製度的改革,建立起以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的內部分配製度,重實績,重貢獻,逐步形成向高層次人才和重點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