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公案

陳繼生主編的書籍

《禪宗公案》是2008年8月1日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關於佛教禪宗的圖書,並附有中國禪宗系、宗派傳承簡表,作者是陳繼生。

該書講述了禪宗是最能體現佛教中國化的一個佛教宗派。禪宗公案是禪宗的血脈,是記錄中國禪宗的主要文獻,也是禪宗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

內容簡介


禪宗公案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斷是非的案牘。所謂‘案牘’即指文書而言。官府之文書成例及訟獄論定者謂之‘案’或‘公案’。由此轉而為佛教禪宗用語,即指佛教禪宗祖師、大德在接引參禪學徒時所作的禪宗式的問答,或某些具有特殊啟迪作用的動作。此類接引禪徒的過程,往往可資後人作為判定迷悟之準繩,猶如古代官府之文書成例,故亦謂之為公案。古代專著自古以來,有若干種集錄此種公案而成之作品,如《碧岩錄》、《從容錄》二書,即各收錄百則禪門公案。《無門關》也收錄四十八則。諸書所收公案,加上《景德傳燈錄》等五部燈錄所載,公案之數總計約有一千七百則左右。
禪宗公案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斷是非的案牘。所謂‘案牘’即指文書而言。官府之文書成例及訟獄論定者謂之‘案’或‘公案’。
“公案”起源於唐末,興盛於五代兩宋。據計算,禪宗的公案大約有一千七百餘則。通常所用也不過四五百則左右。公案的內容大都與實際的禪修生活密切相關。禪師在示法時,或用問答,或用動作,或二者兼用,來啟迪眾徒,以使頓悟。這些內容被記錄下來,便是禪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謂佛教文化熱,很大程度上是禪文化熱。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禪的知識,本書編者選出二百則公案,加以簡單解說,以使人們正確認識禪文化,走近禪文化。

作品目錄


心燈傳承脫卻鐵枷龐蘊江水擲瓦翹足曹山龍吟
拈花微笑羅漢片石何不自射視生如夢玄沙明珠
兄喚弟答勘破悟禪庭前柏樹非公境界文益重行
皮肉骨髓摔師悟道趙州勘婆識心見性一指頭禪
僧璨懺悔禪師示法坐而揖之古佛去久從諗拜師
誰人縛汝達摩廓然臨濟說“喝”與奪拄杖溈山拔火
汝勿姓耶法融睹佛無事貴人教學相長蒼天蒼天
心如明鏡天柱風月呈劍獻詩獨超物外老賊教子
菩提無樹吹縷布毛德山賜棒超師之見我子天然
無住為本說易做難黃龍三關石頭不失一粒之米
一物不中為灶說法其聲如雷石頭路滑慧中三召
不落階級本來面目疏山倒屙西堂鼓角智常圈菜
溈山踢瓶磨磚作鏡某僧話墮龍潭吹燭某甲去得
臨濟三拳馬祖教禪倩女離魂憐兒不醜甚堪雕琢
過水睹影馬祖四說示法無語香嚴赤貧德山托缽
頓悟之道刻苦修持智不是道不斷世諦牛過窗欞
與汝安心不見不聞他是阿誰思辨之智隱峰瀉水
百丈野鴨是病非禪路在何方佛無南北東坡輸帶
銜一莖草自觀自靜生活中禪風動幡動丹霞焚佛
自家寶藏他心通者趙州問道住處危險高平低平
黃檗笠子石鞏牧牛運水搬柴真性緣起香嚴上械
擊竹悟道天皇問法不作不食慧忠考驗拾得掃地
崇信十餅千聖不識肚飢吃飯神會知解卻輻卻軸
鰲山成道百尺竿頭清潭月影不道長短不可思議
見山見水無情說法大珠用功鈍根阿師不觸即背
曹源一滴貓狗大蟲婆子傾茶喪我兒孫無縫之塔
放三頓棒得心解脫隨流而去說有道無佛曾迷否
拙自何來不成佛道失牛失火南泉斬貓哪塊不精
靈利僧人聞鍾七條洗缽吃茶南泉行粥費卻鹽醋
不幹文字抬腳不起熱涼寒火鵝出瓶中何曾錯了
信念金剛一得一失雲門三關月上寒山鼻孔眼睛
斷臂求法以此袁獻白雲萬里雲天水瓶汝問不當
不視天子禪的語言私通車馬零落知空筋斗畫像
不缺鹽醬野狐之禪三十六對如今不疑見性非眼
即心即佛寸絲不掛詩情禪意昨夜一枝倒立而寂
親者不問背後底聻上江糴米溪聲長舌不鈍置汝
已進不退卧輪伎倆誡斫松竹翠微深處指人為驢
半個聖人無水無舟魚鼓頌歌騎牛歸家喚主人公
折足而悟芥子須彌蠅子透窗禪的幽默守堂家人
得與不得一言相契贊土饅頭師姑女人心中有佛
風吹不動葉落歸根此物他物臨逝夜話禪師圓寂
禪與幽默振鐸入棺空諸所有行腳去也吾欲行矣
無聲三昧不復來矣
附錄:中國禪宗系、宗派傳承簡表
後記

創作背景


就是被看做純主觀的禪,但關於達成其宗教的機能,也自不可不具備種種的條件。這些條件,自然地被綜合而為一個統一體,無論在內在外所飛躍著的禪的宗教機能,都可看得到。可是在綜合體成為綜合的中心的,務須把其他的一切在這中心上運用著綜合的力,把被綜合了的一切賦以生命,使之完備,使之躍動,一一都使之成為有力的以達成其任務。有了這樣,然後才產生出總宗教宗教教關,宗教的機能,就會顯現。禪的公案,實際就是成為這作用的中心的東西;依於公案,一切被綜合了的,被賦以生命了的,都完全地達成其作用。公案在這種意義上,可以可以是禪的生命的主要分子,是基本的主動體。所以禪的持續和發揚,第一需要公案;其他的不過是助成禪的宗教的機能的補助條件而已。關於宗教上的所謂補助條件,舉例來說∶好像病人之於補品,也不是簡易或無代價的。因為由於那些補助條件,宗教的生命得以實現化,宗教的使命得以完成。雖然,也有一意傾向於補助條件的發達與完備,卻輕視了主動體的公案;也有隻被囚系在時代潮流里,得意地迎合潮流,結果忘卻原來的本旨;甚至對於公案的本身覺得不值一顧,而企圖破壞者。可是禪宗,若輕視公案或破壞,那末這個成立的基本,也就在這裡被破壞,甚至失卻了禪的生命。宗教,是以內在為重的。(中略)在禪宗雖兼顧到外形的達成,可是外形的達成,必須從內在的生命的飛躍所顯現的外形,才是有生命有價值的,這種外形的達成,就是內在的生命的延長,同時又不忘其所顯現的本旨。古人之所以捨生命的沒頭參究公案,其原因也就在此。

作品鑒賞


公案的性質

依《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卷十一(上)所載,禪門公案,並非個人之知識上之臆見,亦非依文解義之解說,乃系會靈泉、契妙旨、破生死、越情量,與三世十方百千開士同稟之至理。故不可以義解,不可以言傳。因此,師家每藉公案提撕學人,而學人則藉以除去分別情識,俾得開悟之境界。此種風氣創始於唐,而盛於宋,主要為臨濟系禪僧所盛用。到宋代乃成為公案禪之時代。例如,北宋末期五祖法演、南宋大慧宗杲及無門慧開均重視趙州‘無’字公案,並經常以之提撕學人。
據《碧岩錄》卷首〈三教老人序〉雲(大正48·139b):‘公案者,倡於唐而盛於宋。(中略)其用有三,面壁功成,行腳事了,定盤之星難明,野狐之趣易墮,具眼為之勘辨,一呵一喝,要見實詣,如老吏據獄讞罪,底里悉見,情款不遺,一也。其次,則嶺南初來,西江未吸,亡羊之岐易泣,指海之針必南,悲心為之接引,一棒一痕要令證悟,如廷尉執法平反,出人於死,二也。又其次,則犯稼憂深,系驢事重,學奕之志須專,染絲之色易悲,大善知識為之付囑,俾之心死蒲團,一動一參,如官府頒示條令,令人讀律知法,惡念才生,旋即寢滅,三也。’

公案的意義

所謂禪的研究,即是實際的體驗,除體驗外別有真實意味的研究,是不存在的。因之禪的講說,除提唱外沒有真的講說。假使問∶體驗什麼?提唱什麼?那就是古人提示的公案。公案的提唱及體驗,便是佛心的提唱、佛心的體驗。叫做‘拈弄’或‘評唱’的,都是公案;此外,什麼也不存在。試閱古今先德的‘上堂’或‘小參’所垂示的話頭,無非是公案;公案外更沒有什麼說示或評唱的。特別地在佛教典籍中數量最豐富的是‘語錄’,內容全是公案的提唱及拈弄。又具有禪宗獨有作風的偈頌,和經典中的偈頌不同,在文字里所含的意義,沒有不是公案的。禪的教法,這樣用公案來推動,一貫地運用著公案。若和別的宗教比較∶各家教宗,各有所依的經典,依經典而有教相,依據那一種經典的教相而顯其所依的立場,於是成立一一的宗派;但禪宗自稱為教外別傳,沒有經典為所依,可是公案,恰似教下各宗之於經典。就其內容上說∶當然各有各的獨得之點,悉不一致,但也不得說為是全然異物。公案是沒有成法的,照著古德各人的體驗,強調著特殊的個性,於是顯現出‘喝’或‘咦’來的法,這法是自家製造的,為使自家的法一推動時,禪的獨得的公案就在這裡出現,而且是成為禪的基本的主動體,成為生命;所以禪,除卻公案,就不能理解。
那末,公案是有著什麼意義呢?又在什麼意義上公案是基本的主動體呢?現在不可不進一步考察到關於這兩個問題。在這裡檢點先德所提示的解說,是解答方法的一種,然先德的解說,不同現在的人照著自己的意識隨便地下以截斷的,對於公案提示者的本意,不是馬虎任便的,所以現在首先來檢點古人的解說是怎樣?
‘有人問∶佛祖機緣世稱公案者何也?曰∶公案者,乃喻公府之案牘也。法之所在,王道治亂,實繫於斯。公者,乃聖賢一其轍,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聖賢為理記事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嘗無公府,有公府者,未嘗無案牘。蓋取以為法,而欲斷天下之不正者也。公案行則理法用,理法用則天下正;天下正則王道治。夫佛祖之機緣,目之曰公案,亦然。蓋非一人之臆見,乃會靈源,契明旨,破生死,越情量,三世十方開士所同稟之至理也。且不可以義解,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文詮,不可以識度。如塗毒鼓,聞者皆喪;如大火聚,攖之則燎。故靈山曰別傳,傳此也;少林曰直指,指此也。自南北分宗,五家列派以來,諸善知識,操其所傳,負其所指,賓叩主應,得牛還馬時,任粗言細語而捷出,如迅雷不及掩耳。(中略)世稱長老者,即叢林公府之長吏也;其編燈集錄者,即記其激揚提唱之案牘也。夫公案者∶即燭情識昏暗之慧炬也;抉見聞翳膜之金篦也;斷生死命根之利斧也;鑒聖凡面目之禪鏡也。祖意以之廓明,佛心以之開顯。其全超迥脫大達同證之要,自不越此。’(《中峰廣錄》〈山房夜話〉)
先德所說示的極其明了,將公案的真意義,可謂說得是透徹無餘了;公案是禪的基本的主動體或生命,也可瞭然;同時將公案的使命,也適確簡潔地指示出來。照這樣看法,得說公案是先德提唱的‘正題’的意義,且這種正題里,自充溢著聖賢所體悟的真理;所以以此為準繩,以之觀照邪禪、邪法,斷絕其不正,得知傳正禪正法之有在。而公案的作用,是徹透法的本源,契於佛祖解脫境上所現起的妙旨,使之入於與佛祖同一境涯。換言之∶是在於超越了吾人意識的情量,擊破了建築在情量上的生死城郭,使得到無生死、無分別智的真智,與佛祖同樣的人於遊戲三昧之境。這是中峰先德所提唱了的∶“燭情識昏暗之慧炬,抉見聞翳膜之金篦,斷生死命根之利斧,鑒聖凡面目之禪鏡。”先德提唱公案,檢驗學者的悟境的例子,在禪錄里隨處可以看到。淺近的舉一個例,在禪門通途話題里記載著念佛上人與獨湛禪師商量的公案∶‘禪師一日問上人曰∶師是何宗行者?上人曰∶凈宗。禪師曰∶彌陀年幾歲?上人曰∶與我同年。禪師更曰∶上人幾歲?曰∶與彌陀同年。禪師追究曰∶即今彌陀在何處?上人默然而舉左手。’這實在是好個商量也。若已是‘機法一體’、‘信心獲得’的人,彌陀必定具現於自己的身心上。這樣的將是凡?是聖?照在禪鏡上而下以判斷這也是示出了‘鑒聖凡之禪鏡’的公案的一種作用之所以然。此外,鑒照祖師的心境,開顯自己的神秘之鍵鑰,正是被秘藏在公案里。所以黃檗禪師說∶‘既是丈夫漢,應看個公案!’禪,因於這樣地看破公案,公案和自己打成為‘不二一體’,才得發生真理。由是也可知道;公案,是怎樣的重大了。
禪宗祖師們的語錄,是表現他們禪的內在的經驗記錄,不只是個人的傳記,而且是佛法的記述,因為在他們,人和佛法是不二的,人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人。他們間的問答機緣,後人稱為公案,那是什麼意思呢?綜合《碧岩錄》、《雲棲正訛集》,及《中峰廣錄》〈山房夜話〉的解釋,大意是說∶‘公案是公府的案牘,所以剖斷是非;祖師們對機垂示所用的語言和動作,所以剖斷迷悟。’這樣說來,公案是能喻,祖師的垂示是所喻,能喻與所喻,倒是十分切合的。
據說《傳燈錄》所載的公案,多至一千七百餘則,但我卻未曾統計過。從這些公案中,看祖師們接引來學,雨棒雷喝,石火電光,棘句鉤章,懸崖峭壁,令人索解不得。為什麼索解不得呢?據我看,約有下列幾項原因∶
一、禪理障
禪宗祖師們似沒有一種固守的特定的主義,往往透過證悟,靈活運用佛家其他各宗的結論,作為自己的出發點,用直指或影射的方法,來表象這不可言說與不可思議的證悟境界。這樣禪理,對一個未曾開悟的人來說,是好似銀山鐵壁樣的一種障礙,根本上是無從了解的。例如∶
A、有朋彥上座,博學強記,來訪報恩慧明禪師,敵論宗乘。師曰∶‘言多去道轉遠。今有事借問∶只如從上諸聖及諸先德,還有不悟者也無?’彥曰∶‘若是諸聖先德,豈有不悟者哉?’師曰∶‘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今天台山嶷然,如何得消殞去?’彥不知所措。(《傳燈錄》)
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殞數語,出《楞嚴經》。這可說是主觀的唯心論。山河大地(即客觀世界),都是我心之所顯現。當我們入無為正定時,一念不生,這十方虛空,立即消殞,何況這一座天台山?彥上座未曾證悟這樣禪理,被慧明禪師一問,便只好閉口結舌了。
B、黃龍祖心晦堂寶覺禪師,與夏(倚)公立談,至《肇論》‘會萬物為自己者’及‘情與無情共一體’時,有狗卧香桌下,師以壓尺擊狗,又擊香桌曰∶‘狗有情即去,香桌無情自住,情與無情,如何得成一體?’公立不能對。師曰∶‘才涉思維,便成剩法,何曾會萬物為己哉?’(《指月錄》)
‘萬物為己’及‘情與無情共一體’是一種神秘經驗。當我們親證真如時,全宇宙與我自己合而為一,這時主客不分,能所俱泯,情與無情共一體,那還有狗與桌子的差別呢?夏公立不曾有過這種神秘經驗,當然是莫測究竟了。
C、有一行者隨法師入佛殿,行者向佛而唾。法師曰∶‘行者少去就,何以唾佛?’行者曰∶‘將無佛處來與某甲唾。’法師無對。(《傳燈錄》)
這則公案中,行者有泛神論的思想,認為佛遍在宇宙萬有中。可惜法師不了解,無話可對。後來仰山代法師下一轉語說∶‘但唾行者’。又說∶‘行者若有語,即向伊道,還我無行者處來。’這是說∶行者有佛性,亦即是佛(但按邏輯說∶‘有佛性’與‘成佛’,中間尚有一段距離。)何處無佛,即何處無行者。行者唾佛,你唾行者,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
二、摹寫障
摹寫禪理(包括其他有關的意思表示)的語言文字或動作。這又可分為象徵障、譬喻障、諺語(或方言)障、典故障、名相障等等。以下分別說明∶
(一)象徵障∶無論是象徵的語言或是象徵的動作,所象徵的總不外是禪理。禪理寄寓在象徵中,悟解禪理,固屬首要,但亦要了解象徵本身,否則象徵即成為一層障礙。
A、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學人乍入叢林,請師指示。’州曰∶‘吃粥了也未?’曰∶‘吃了也。)州曰∶‘洗缽盂去。’其僧於言下大悟。(《傳燈錄》)
這則公案,後來雲門禪師拈出來示眾說∶‘且道∶有指示?無指示?若道有指示,問他道什麼?若道無指示,這僧何得悟去?’據我看,粥是黏性的東西,趙州教他洗缽盂去,是指示他解黏,解黏就是破除執著。
B、黃龍誨機禪師初參岩頭,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頭曰∶‘你還解救■么?’師曰∶‘解。’頭曰∶‘且救■去。’後到玄泉,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泉拈起一莖皂角曰∶‘會么?’師曰∶‘不會。’泉放下皂角,作洗衣勢。師便禮拜,曰∶‘信知佛法無別。’泉曰∶‘你見什麼道理?’師曰∶‘某甲曾問岩頭,頭曰∶“汝還解救■么?”救■也只是解黏,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黏。所以道無別。’泉呵呵大笑。師遂有省。(《宗鑒法林》)
在這則公案中,岩頭教黃龍去救■,是象徵的語言;玄泉放下皂角,作洗衣勢,是象徵的動作;其意義都是解黏,和趙州教僧洗粥盂去,是一樣的。
C、溈山一日指田謂仰山曰∶‘那頭得恁么高,這頭得恁么低。’仰曰∶‘卻是這頭高,那頭低。’溈曰∶‘汝不信,但向中間立,看兩頭。’仰曰∶‘不必中間立,亦莫住兩頭。’溈曰∶‘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仰曰∶‘水亦無定,但向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溈乃休去。(《宗鑒法林》)
按禪宗修持境界有三關∶(一)初關,(二)重關,(三)牢關。一個徹悟的人,這三關都須層層突破。例如從凡入聖是初關,從聖入凡是重關,凡聖俱不立是牢關。聖是那頭,凡是這頭,凡聖俱不立是中間。仰山所說的‘不必中間立,亦莫住兩頭。’就是象徵三關齊破的境界。這還是象徵的語言。
D、勝光钁斷一蚯蚓,向子湖神力禪師雲∶‘某甲今日钁斷一條蚯蚓,兩頭俱動,未知性命在那頭?’子湖提钁頭向蚯蚓左頭打一下,右頭打一下,中心空處打一下,擲卻钁頭便歸。(《古尊宿語錄》)
勝光問子湖∶‘蚯蚓的性命在那頭?’是還有邊見存在。子湖用钁打蚯蚓的左頭、右頭和中心,暗示他∶中間和兩頭都應除卻,這是象徵的動作。
(二)譬喻障∶禪宗祖師們慣常用譬喻,所譬的是禪理。我們除必須悟解禪理外,還要了解譬喻本身,否則亦會成一層障礙。例如∶
A、潭州神山僧密禪師,與洞山行次,忽見白兔走過,密曰∶‘俊哉!’洞曰∶‘作么生?’密曰∶‘大似白衣拜相。’洞曰∶‘老老大大,作這個語話!’密曰∶‘你作么生?’洞曰∶‘積代簪纓,暫時落魄。’(《宗鑒法林》)
在這則公案中,白兔比擬白衣,白衣是老百姓,直拜冢宰,喻由修而悟,僧密的意思是如此,可是洞山卻破斥他這種說法。洞山說∶‘積代簪纓,暫時落魄。’他的意思是∶人人皆有佛性,好比仕宧世家,本來尊貴,只因迷忘自寶,淪落微賤,雖然飄零萬狀,而骨相卻還是存在的。首先要知自本心,悟自本性。這是先悟后修,與由修而悟的法門是不同的。(按這原是曹洞宗的宗旨。《人天眼目》與《宗門玄鑒圖》,載有曹山五點陣圖頌,第一位頌正中偈雲∶‘白衣雖拜相,此事不為奇,積代簪纓者,休言落魄時。’注云∶‘就初悟此理時立。’)
B、僧問石霜性空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霜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僧曰∶‘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霜喚沙彌∶‘拽出這死屍著!’沙彌即仰山。仰后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曰∶‘咄,痴漢!誰在井中?’仰后問溈山,溈召∶‘慧寂!’(按慧寂即仰山法名)仰應諾。溈曰∶‘出也。’(《傳燈錄》)
上述的井中人,喻我們的自性。達磨祖師由西方來東土,旨在教人撥塵見性。但自性即本體,無形無相,是無法表現的,我們只能藉用顯體。溈山召喚慧寂,慧寂應諾,這豈不是自性的作用么?
C、宣州刺史陸■大夫問南泉禪師∶‘古人瓶中養一鵝,鵝漸長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毀瓶,不得損鵝,和尚作么生出得?’南泉召∶‘大夫!’■應諾。南泉曰∶‘出也。’■從此開解,遂禮謝。(《御選語錄》)
這則公案和上一則差不多。但上一則是明喻,這則卻是暗喻,在譬喻類別上是有點不同的。
(三)諺語(或方言)障∶禪宗公案中常夾雜著唐宋時代的方言或諺語,有些方言和諺語,而今久已失傳,無從查考,甚或意義不明。這雖無關宏旨,但亦是一層文字上的障礙。例如∶
A、趙州從諗禪師,問投子和尚∶‘死中得活時如何?’投子曰∶‘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州曰∶‘我早侯白,伊更侯黑。’(《傳燈錄》)
禪宗稱入涅盤境界為‘大死一回’,從涅盤境界里轉身(至生死海來度眾生),為‘絕後再蘇’。趙州將這個意思問投子,是有心乘機來考驗他的。其實‘大死’與‘再蘇’,只可自知,何必去考驗人呢?投子是精識精,便回答趙州說∶‘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涅盤境界是不動步而到的。趙州是已到過的。人是從涅盤境界里轉身出來的人,投子卻說他未到,教他再回到涅盤境界。換句話說,趙州問投子∶從聖入凡時如何?投子卻告訴他∶要從凡入聖。這是禪宗祖師們‘抽釘拔楔’的慣技。於是趙州乃說∶‘我早侯白,伊更侯黑。’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呢?(禪宗典籍,多寫錯寫錯了,甚至侯白侯黑,寫成猴白猴黑。近人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及日本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內容豐贍,對此侯白侯黑,亦皆付諸闕如。)它的出處,是在秦少游《淮海集》中。少游有一篇〈二侯說〉,原文是這樣的∶
聞有侯白,善陰中人以數,鄉里甚憎而畏之,莫敢與較。一日,過女子侯黑於路,據路傍,佯若有所失,白怪而問之。黑曰∶‘不幸墮珥於井,其值百金,有能取之,當分半以謝。夫子獨無意乎?’白良久計曰∶‘彼女子亡珥,得珥固可紿而勿與。’因許之,脫衣井旁,縋而下,黑度白已至水,則盡取其衣,亟去,莫知所塗。故今聞人呼相賣曰∶‘我已侯白,伊更侯黑。’
由上看來,趙州用這兩句閩諺的意思,是說∶‘我原是想去賺他的,想不到結果卻被他賺了。’我們如果未把這兩句閩諺的意義查考出來,誰能說我們已看懂了這則公案呢?
此外尚有典故障(包括佛典)、名相障等等,只要查閱辭典,就會了解,這兒姑且從略了。
總之,禪宗祖師們的公案是禪的心髓,要透視禪的心髓,必須突破禪理障與摹寫障,一如我們透視肉體的心髓,必須用X光來突破皮骨血肉的障礙一樣。從前有一則公案∶荊南節度使成汭,遣大將入雲居山送供與道膺禪師,問說∶‘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膺召曰∶‘尚書!’其人應諾。膺曰∶‘會么?’曰∶‘不會。’膺曰∶‘汝若不會,世尊有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傳燈錄》)
同樣的道理∶你若沒有像X光一般的透視禪理障與摹寫障的眼睛,祖師們的公案,對你也是密語;反之,你若有像X光一般的透視禪理障與摹寫障的眼睛,祖師們的公案,對你便是不覆藏。
禪宗公案
禪宗公案

公案的復興

禪宗公案,是禪宗文化的縮影,如今一般寺院都以做佛事法會為主,按照禪宗公案做為禪修方式的寺院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