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梆子
曹州梆子
曹州梆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作為歷史上對山東梆子的稱呼;又名高調梆子,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豫北的“大平調”。又因其激越高昂的特徵,群眾又稱“捨命梆子腔”。
歷史上的曹州梆子與大平調、萊蕪梆子以及蘇北、皖北的“沙河調”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而與豫東的“祥符調”關係則更為密切。曹州梆子東行至濟寧、汶上又稱“下路調”或者“汶上梆子”,下路調是因它由西而東的流布程序所確定的。
曹州梆子
曹州梆子究竟源自何處,以及它的流變過程和生成年代是不少從業人員所關注的。長期以來戲曲藝術遭受歧視,為士大夫之族所不齒,地方志中也很少記載,筆記雜著,為數寥寥。可以說,歷史上的文字記載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在研究比較的過程中就要藉助有限的文字資料和參考老藝人的口述解說加以分析認識。
(1)清人嚴長明在《秦雲擷英小譜》中說:“院本之後,演而為曼綽(註:俗稱高腔,在京師者稱京腔),為弦索。……弦索流於北部……陝西人歌之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來,音皆如此,后復加以弦索。至於燕京及齊晉、中州,音雖遞改,不過即本土所近者少變之,是秦聲與崑曲體固同也。”(此引文是說梆子戲起源於陝西、山西,即今所說“山陝梆子”,流傳到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受當地方言的影響而起了變化,形成了不同區域的梆子腔。)
(3)齊如山在《中國戲劇源自西北》一文中說:“……梆子腔……來源於陝西的秦腔,如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省的梆子腔、老梆子,山東省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戲等等,都是由秦腔演變來的。”
(4)范紫東在《法曲之源流》中說:“秦腔入河東,為蒲州梆子、東路梆子、老梆子、河北梆子等,入北京為京梆子……越太行而入山東,為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梆子等。出潼關而河南為豫西梆子、祥符調等,其流入南部者為四川梆子、雲貴梆子、江浙之南梆子等。”(范紫東先生,陝西乾縣人,是秦腔作家和戲劇評論大家。《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載有條目。此引文重點介紹秦腔生成之後的四個方向的流傳途經。其中,“越太行而入山東”的梆子戲與“出潼關而河南”豫西調、祥符調,兩者不是一個出處。文中還清楚說明“河南梆子”(即豫東調)與“曹州梆子”是同源同流。並且是由曹州至河南商丘的流程。據此而講,所謂“山東梆子是從河南開封傳過來的”論斷,不可取矣。)
(5)歐陽予倩在《秦腔》中說:“陝西梆子分東路和西路……魏長生帶到北京的西路秦腔,可能是陝西的西路梆子,是起於甘肅的腔調……東路梆子傳到山西,與當地的民間曲調結合成為山西梆子。”
(6)周貽白在《中國戲劇發展史綱要》中說:“陝西的秦腔,舊名亂彈……從清代康熙年間的‘秦優新聲’開始,直到清末的光緒年間,所謂山陝梆子,即從未斷其蹤跡。”他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中還說:“梆子腔……其源雖或出於陝甘一帶的‘秦腔’、‘西秦腔’。而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俱各有其本地梆子,似即《秦雲擷英小譜》所謂‘即其本土所近者少變之。”
(7)祝肇年在《中國戲曲》中,說及流行於各地的梆子戲認為:“可能是在當地民間戲曲的基礎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響而形成的,時間大約是在清代,也許更早一些。”
(8)常靜之在《論梆子腔》中說:“可以認定梆子腔興起的地區是西起平涼、天水,東至陝州、蒲州,橫貫陝西關中的這樣一個範圍的地帶。”
以上是目前能夠搜集到的清中期及近代以來人們對於各地梆子腔成因的看法,既有宏觀的又有微觀的。即是說,梆子腔是黃河流域的地方戲,雖有多種,根源只有一個,都是由山陝梆子演變而成的。
在清代末年,“曹州梆子”已由農村進入城市,同時也有了科班的組設。到辛亥革命后,雖因軍閥混戰,不能獲得正常發展,但仍有一些知名的藝人間作演出如王錫堂(桂花油)、劉德潤(紅臉王)、黃儒秀、趙義庭、孫子高等。在民國初年“河南梆子”的“豫西調”還不流行的時候,這班角色,都曾被邀到開封演唱。
20世紀初,其紅臉、黑臉全用“大本腔”(大本嗓),與現在的萊蕪梆子、大平調相近;旦角最早也用大本嗓演唱,后音有的有帶嘔(如 劇目”秦英征西“洪月娥所唱。),據說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受到了流行在河南彰德府(今安陽市)“老淮調"的影響,大部分生角演員採用二本嗓子演唱,個別演員採用本嗓演唱。高調梆子”在魯西一帶雖然自成一體。但除“梆子”外參有一部分所謂“笛戲”,或稱“大笛羅羅”,其唱調近似“吹腔”,實則為“耍孩兒”調和以笛子,因有其它雜曲,乃統穩“笛戲”,至其主要聲腔,則仍為“梆子”。
曹州梆子的唱腔優美動聽、慷慨激昂、高亢健壯,具有“繁音激楚,熱耳酸心”的特點,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男腔以“二本嗓”為主,生行的發音較纖細,凈行的發音略帶“沙音”和“炸音”。女腔的各行當都採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發音多用口腔共鳴,聲音圓潤、音域寬廣。
以往能演的劇目,有六百多出,角色多以生(紅臉)、凈(黑臉)的“袍帶戲”為主,亦有部分民間生活故事戲。常演者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東》、《秦英征西》、《姚剛征南》、《雷鎮海征北》。此外則為“老十八本”,如《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駒》、《金台將》、《百花詠》(郭子儀事)、《富貴圖》、《老邊庭》、《龍門陣》、《佛手橘》、《雙玉鐲》、《玉虎墜》、《全忠孝》、《江東戰船》、《宇宙鋒》、《虎邱山》、《二進宮》、〈天賜鹿》、《馬龍記》等。這些劇目,大抵為首尾完整的全本戲,比方《老邊庭》,即“楊家將”故事,其所包括的單折,有《闖幽州》、《兩狼山》、《雁門關》、《李陵碑》、《竄御狀》、《拿潘》、《提寇》、《審潘》、《陰審》、《密松林》等
1、對柳子戲影響
曹州梆因為長期和柳子戲活動在一個共同的區域,柳子戲在其發展中,吸收了曹州梆子的七字句,形成了獨特的柳子戲客腔體系。
2、對豫劇祥符調影響
河南封丘人士孫延德年少時,在菏澤一代做科學藝,成名后回河南大量收徒,據封丘縣戲曲志記載,孫延德在著名的河南梆子著名的科班天興班連授六科,收徒百餘人,其中包括著名的祥符調大家陳素真,孫延德的弟子遍及開封周圍各縣的戲班,開封城內的三個最著名的戲班天興班、義成班、公議班,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以至於開封的豫劇舞台,缺少了孫延德的學生,甚至連一台戲都湊不成孫延德先生死後,被譽為祥符調奠基人之一,豫劇理無與倫比的老師。
3、對豫劇豫東調的影響
乾隆年間曹州梆子子流入商丘,受當地民風俗,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河南高調”——豫劇豫東調。
4、對兩夾弦的影響
在兩夾弦的發展中,菏澤著名演員王文德,藝名“小藝(音)”,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在中、青年時期從旦行,后改為鬚生。
王文德將山東梆子、柳子戲的表演程式融入到兩夾弦的表演中,使表演更趨完美。在音樂方面,增加了笛、笙、嗩吶等樂器,改革、豐富了兩夾弦的唱腔、板式,特別是後來他通過演唱方式等方面的改進,使得鬚生的地位與表演形式等都有了很大提升。此外,當時他還與其他演員一起培養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而這對兩夾弦的發展與流傳起到很大作用。
魯西南是“曹州梆子”的主要發源地。早在明末就有本地梆子戲存在,清初已相當流行了。從清代初期至建國前的二百多年間,曹州梆子班社遍及菏澤各地。較有名的有:
菏澤市曹樓曹家班、鍋餅口劉惠廷班、張丕榮班、龍王馮班;
曹縣的牛家班,呂圍子班、孫老家班、
巨野的大姚班、大義集班、田狀元班;
鄆城縣的福盛班、王沙窩班、八班;
東明縣的兩三義堂班;
單縣的黃鶴樓班;
鄄城縣的呂家莊大呂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
成武縣的三班等
梁山縣的壽張集井班。
約在公元1900年前後,巨野縣創辦了女班,“曹州梆子”開始有女演員登台,其他班社也陸續增添了女演,員扮演旦角。
這些班社培養了一批批的優秀演員,如人稱戲子狀元的紅臉岳登鵬、黑臉張學為、“花臉興”岳興、“紅臉王”劉法潤、紅臉“新頭”許忠新、小黑頭薛忠奎、文武生“黃娃”黃儒秀、黑臉“一聲雷”張朝雲、紅臉“捨命王”郭進安、旦角“老少迷”周興花、花旦“銀鈴鐺”等。他們唱、念、做、打俱佳,紅極一時。
其中著名大興班解放後有定陶來到菏澤,定名為“菏澤專署人民劇社”,1958年調省,成立了山東省梆子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