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嗨戲
呀嗨戲
呀嗨戲因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而得名。屬提線木偶戲的一個種類,也是南路壯戲主要戲種之一。主要流傳在靖西縣壯族地區,故又稱“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壯語簡稱為“木雕戲”、“呀嗨戲”。屬當地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一個戲種,具有悠久的歷史。
關於靖西呀嗨戲的來歷,學術界有三種說法:
一說
一說是“靖西縣呀嗨戲據說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江西人張天宗帶到靖西來的,經壯族藝人改造成了壯族的木偶戲,流傳在靖西,德保一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故稱‘呀嗨戲’。劇目大多取材於封建社會傳統的歷史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隨編隨唱,缺乏固定的劇本。其唱詞語言,均用壯族民歌的詩韻格律,多用腰腳韻的形式,使得結構嚴謹,獨具一格。”——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二說
二說是清代中葉,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鎮亮表村大晚屯)有一個叫岑公繼柳的人,年輕時候在越南老街看到從中國雲南請來的木偶戲演出,回鄉后即仿演起“土戲”來。岑公繼柳成為靖西“土戲”的第一代表演師,后亮表村黃公花、黃志原、黃永吉、黃英武、黃登偉和黃滿珍、農英等相繼傳承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師,已流傳200多年。
三說
三說是100多年前,在今靖西同德鄉足表村一帶,由廖瑞麟、張公孟炳為第一代表演師把木偶作為“演員”擺在凳子上開始演板凳戲,後來第二、第三、第四代表演師廖紹文、廖植璜、馮正明改用提線木偶表演,始成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
而靖西木偶藝人有關有靖西呀嗨戲的來歷,又有三種看法:一是認為宋代末年,靖西幾個秀才外出考試,看了外地人演的戲,覺得很好看,回來后就討論成立戲團,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員,創造唱腔、服裝等而成木偶戲(又叫木頭戲、傀儡戲)。二是認為木偶戲的祖師為靖西舊州一個姓梁的壯族人,他裝扮成漢人到桂林去考試,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壯人不能參加考試為由而治了罪。回來后,他憤而把自己的遭遇編成詞,用末倫調演唱,深受群眾歡迎。從此之後,他聯想到在桂林時演員用官話唱的戲很吸引人,於是萌生出演戲給家鄉人看的念頭。隨後他用木頭來代替人,效仿京劇做成各種人物形象,給它們穿上服飾,仍用本地人聽得懂的末倫調來演唱,木偶戲從此產生了。三是認為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張天宗率師到靖西(時稱歸順州),軍中常演木偶戲,後來逐漸傳播到民間,壯族人民對此加以改造創作,逐漸成為本民族的木偶戲,並成為南路壯戲之祖。壯學宗師黃現璠便持這種看法,當地木偶藝人也說,這種說法比較可信。因為關於駐軍的事,史書有記載。
呀嗨戲在靖西發源已久,流傳甚廣。從民國10年(1921年)起,即從曼巷黃英武表演師以後,提線木偶戲在靖西發展繁榮,業餘戲組不斷出現,業餘戲組一度發展到了30多個。這些戲組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常應邀到德保、那坡,大新、雲南富寧和越南高平等地表演。
呀嗨戲所用的臉譜,一般用秋後砍伐的柚木或銀木雕成,塗上褐石,根據要體現的人物個性用墨描繪五官,架肩配衣服,並在衣服雙袖、雙肩和背部繫上細繩,細繩上端連接掛鉤把手,由表演師操縱動作唱演。
伴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