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市鎮

坐落在東荊河畔

網市鎮坐落在東荊河畔,隨岳高速公路,省道s215線穿鎮而過。位居監利“北大門”。北襟仙桃、西接潛江、東毗洪湖,三市一縣交匯成聞名遐邇的“金三角”。

歷史沿革


1958年屬龔場公社,1975年析龔場公社為北口、龔場公社,1984年合併為龔場區。1987年撤區並鄉,設立縣轄北口鄉。1992年改網市鎮,駐地遷至網市。1996年,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5.3萬人,轄小潭、顧廟、橫堤、鐮刀、劉擋、建新、童剅、北口、鐵廟、預市、碾橋、高橋、扒頭、杉樹、新河、三官、高廟、劉橫、王廟、網市、新剅、周台、廟剅、三聖、鐵嘴、明剅、公道,大譚28個行政村和北口街、三官街、網市街3個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網埠頭,人口53044人,面積114平方千米,轄網市、三官、北口3個居委會和小潭、高橋、扒頭、杉樹、新河、三官、高廟、劉橫、王廟、廟剅、三聖、鐵嘴、明剅、公道、大潭、網市、新豆、周台、顧廟、橫堤、鐮刀、劉當、建新、童剅、北口、鐵廟、預市、碾橋28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52984人。

地理環境


位於鎮西周台村的萬佛寺和位於小潭和高廟村交接的石家湖是你值得一去的地方。
傳說萬佛寺這座古剎已經有了幾百年了,相傳是當年濟公古井運木建的這座寺廟。萬佛寺每天都有來自各地大量的信徒去朝拜,而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和春節。人是最多的了,一天都有數萬人啊,人山人海,乞求平安。場面謂為壯觀。
石家湖是一個大多數監利人都還不見得知道的地方,這裡還保持著原始的生態環境,每到初夏,這裡荷花盛開,蘆葦滿湖,各種本地人都不知道名字的鳥類在此繁衍繁衍生息,好不熱鬧。到了盛夏,蓮蓬生香,菱角便野。到了冬季,野鴨成群,在此越冬。
網市鎮
網市鎮

行政區劃


面積:95.2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33501人(2017年) 代碼:421023115
全鎮轄3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序號名稱
1網市
2建新(建設)三官
3北口
4小潭
5高橋
6扒頭
7杉樹
8新河
9三官
10高廟
11劉橫
12王廟
13廟剅
14三聖
15鐵嘴
16明剅
17公道
18大潭
19網市
20新豆
21周台
22顧廟
23橫堤
24鐮刀
25劉當
26建新
27童剅
28北口
29鐵廟
30預市
31碾橋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23115:
序號名稱
001121網市居委會
002122北口居委會
200220小潭村
201220高橋村
202220扒頭村
203220杉樹村
204220新河村
205220三官村
206220高廟村
207220劉橫村
208220王廟村
209122顧廟村
210122橫堤村
211220連刀村
212220劉擋村
213220建新村
214220童蘆村
215220北口村
216220鐵廟村
217220予市村
218122碾橋村
219122網市村
220122新蘆村
221220周台村
222220廟蘆村
223220三聖村
224220鐵嘴村
225220明蘆村
226220公道村
227122大潭村

經濟


得天獨厚,水陸交通便利,全鎮面積106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居委會,28個行政村,總人口53000餘人。改革開放以來,該鎮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成了以高劉垸為主體的萬畝科技示範園區和以溜子垸為主體的萬畝生態水產養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南水(產)北(蔬)菜”的種養格局;通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盤活企業資產存量近1000萬元,建成了以建材、服裝、水產精養為主的民營企業群體,為工商稅收、勞動就業、集鎮增容等拓寬了新的門道;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繼續打好“全國玻璃經營之鄉”品牌,鼓勵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的同時,又主動接受仙桃經濟的輻射,支持農民離土不離鄉,做糧販子、菜販子、魚販子,發展了一支近千人的農產品運銷大軍,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事業的進步,近幾年,網市鎮在鄉村水改、農村電網改造、鄉村公路建設、城鎮建設等方面走在了周邊同等鄉鎮的前列,一個開放、多元的經濟強鎮正在監北迅速崛起。
監利縣網市鎮原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2003年前,全鎮財政收入基本來自農業,工業入庫稅金一直徘徊在20萬元左右。自2003年來,該鎮工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2003年工業入庫稅金35萬元;2004年工業入庫稅金126萬元;2005年,縣下達的工業稅收目標為160萬元,預計可實現工業稅收250萬元左右。網市鎮工業稅收為什麼能連續兩年翻番?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答案是:
一、在變革中重新定位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農業稅率逐步降低直至完全取消,鄉鎮財政靠什麼來支撐?鄉鎮黨委如何抓經濟?自從2002年稅費改革全面鋪開,網市鎮黨委就開始思考和探索這一新的課題。
一是工作重心由抓農業向抓工業轉變。為突出工業重心,網市鎮在人力、財力、精力上都做到了向工業傾斜。他們成立了由書記掛帥任組長的工業經濟領導小組,將鎮里能力最強、作風最硬的幹部充實進工業專班,在財力非常吃緊的情況下,每年撥付10萬元工作經費保障招商引資,他們又將招商經費調整為20萬元。在抓工業上,他們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工業經濟專題例會,實行幹部蹲廠包點聯繫制度,把抓工業納入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是工作任務由催耕催種向招商引資轉變。隨著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催耕催種不再成為鄉鎮黨委抓經濟工作的主旋律了,重點應是抓工業發展,關鍵是抓招商引資。網市鎮黨委高瞻遠矚,把招商引資工作提到了高於一切、大於一切、重於一切的位置,幹部們在工作上做到了一切為了招商引資,一切圍繞招商引資,一切服從招商引資,一切服務招商引資。該鎮建立了招商引資責任制,每年對招商引資情況進行嚴格考評和獎懲,使每個幹部人人身上有責任,個個肩頭有壓力,真正實現了全民動手、全員招商。
三是工作方式由單純的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對於網市鎮幹部而言,企業就是上帝。很多幹部說,過去是別人求我們辦事,我們主動為別人服務。每一個幹部都把投資商的事、企業的事,當作他們自己的事,每一個人都
把為企業服務視為己任。在服務企業上,他們始終堅持“服務到人、解難到位、有求必應、確保滿意”,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做到了對招商引資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工業專班在辦證等有關手續上,為業主全程代辦,讓業主“零跑路”;對企業勞資糾紛全程跟蹤,化解矛盾,讓企業主和職工雙滿意。
二、在競爭中找准抓手
招商引資競爭日益激烈。網市鎮一無區位優勢,二無存量優勢,三無資源優勢,靠什麼在競爭中取勝?網市鎮黨委審時度勢,揚長避短,以“三情”(鄉情、友情、親情)招商為抓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網市鎮是全縣勞務輸出大鎮,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網市每年有近2萬人外出務工經商,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不少人成為商海精英,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據不完全統計,網市籍在外經商人士中,資產過億元已有2戶,資產過千萬的有20多戶,資產過百萬的有1000戶左右。為了吸引網市籍老闆回鄉創業,網市鎮大力開展了“回歸工程”。每年元宵中秋元旦等節日,鎮委、政府主要領導都親自給外出創業、工作人士寫一封信,寄一張賀卡,聯絡感情;鎮領導不定期上門拜訪、看望部分在外創業人士,宣傳家鄉招商引資政策,增強他們對家鄉的了解,激發他們回歸創業的熱情;鎮委、鎮政府發動組織村組和學校開展“關心外出人員的父母,關愛外出人員的子女”活動,做好他們的農田轉包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鎮領導每年到溫州紹興等發達地區組織一次同鄉聯誼會,宣傳招商引資政策,推介回歸創業典型和經濟發展項目;每年臘月二十八,鎮委、政府都要把回鄉的在外創業人士請到鎮里吃團圓
飯,先後組織了主題為“千禧之約,共建家鄉”、“投資家鄉,互利共贏”的招商懇談會,在春節前後,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都親自上門給他們拜年。總投資500萬元網市騰達不鏽鋼製品廠,是由五位網市籍老闆共同投資興
建的。他們謝絕了鄰近府場鎮開出的提供生產廠房等優惠條件,而選擇在網市投資。他們說:“要是把這個廠建到府場鎮,我們哪還好意思面對網市鎮委一班人呢!”洪湖科技荊州分公司當初原本是擬定在洪湖市投資,後來由於特殊原因準備改變投資地。得知這一信息后,網市鎮一班人利用各種關係,以真情和誠意打動了該公司杜董事長及夫人,使得洪湖科技於2004年落戶該鎮。通過“三情”招商,近幾年來,該鎮工業企業由過去的6家發展到18家,初步形成了製造、建材、服裝、農產品加工和製藥五大產業格局。
三、在招商中學會招商
在招商的道路上,習慣於催耕催種、收糧收款的網市幹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成功后,逐步成熟起來。1、由“飢不擇食”變為擇優招商。在招商引資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企業和老闆無疑是一種稀缺資源,一些地方、一些單位、一些幹部,為了引進一個項目,不計代價、不擇手段的情形屢見不鮮。網市鎮招商引資工作也曾只計數量不講質量,為招商而招商。有時好不容易引進一個企業,卻是一個對經濟社會發展沒有任何好處的“垃圾企業”,甚至是對環境造成危害的“禍害企業”。商到底應怎麼招?網市鎮黨委一班人在吃了一些甜頭、也嘗到幾枚苦果后,認識到,雖然在招商中他們處於劣勢,但招商是為了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不能飢不擇食,決不能做沒有效益或得不償失的蠢事,更不能做引進垃圾企業、污染藍天綠水的錯事。一個老闆看中網市鎮原麻紡廠空閑的廠房,投資興建了金屬製品廠。但該企業實際是利用廢舊鋼材熔化后鑄成鋼坯再拉成絲,耗能高、污染大,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五小”項目。網市鎮黨委廣泛聽取幹部群眾的意見,堅決中止了合同,關閉所謂的“金屬製品廠”。據網市鎮領導介紹,由於環保問題,他們拒絕了好幾家想在網市鎮投資的企業。
2、由重招輕扶變為招扶並舉。引進一個企業千難萬難,留住一個企業更是難上加難。初華港染織集團的撤資讓網市鎮一班人感慨萬分。儘管華港撤資的主要原因是因運輸成本過高和企業職工罷工,但網市鎮一班人心裡清楚,如果當時華港的規模能進一步擴大,華港撤資的事情也不可能發生。如何做到把招進來的企業留住?網市鎮黨委一班人認為,關鍵是要幫助企業迅速做大,而做大企業的關鍵是為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營造最好的環境。他們引進了仙桃宏祥無紡布后,雖然企業運行良好,產銷兩旺,但他們卻時刻擔心“宏祥”會赴“華港”後塵。宏祥只有員工82人、設備68台,如果不迅速擴大規模,公司的人、財、物就不會向這裡傾斜,一旦有“風吹草動”,公司就會撤資走人。為此,網市鎮一班人經常主動上門,為企業排難解憂。他們主動幫企業辦理了各種證照,在解決企業用工難后,又協助企業加強了員工教育和管理,並由網市派出所安排了民警駐廠掛點,使企業生產秩序井然、經營紅紅火火。這些舉措堅定了企業在網市發展壯大的信心。該企業已與網市鎮達成協議:出資40萬元收購原飛錦服飾兩棟廠房,完善食堂、宿舍、行政辦公樓等配套設施,擴建一棟6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再投資200萬元,新上200台(套)機器設備擴大規模,將網市宏祥公司打造成為在仙桃之外最大的生產基地。匯通板業公司是落戶網市的一家以油菜秸桿、稻草為原料生產中密度纖維板的環保型企業。該公司租賃原北口棉組為生產廠房,但在入駐初期遭到了原棉組部分職工的干擾和阻撓。鎮委、鎮政府一方面向公司發出了承諾書,另一方面採取包保責任制,機關幹部全體上陣,一個幹部做一個職工的思想工作,及時化解了矛盾。“只要企業遇到困難,我們無條件上門服務”,網市鎮分管工業的黨委副書記黃若輝介紹說,只要在鎮區內的企業求助,鎮工業專班接到電話后5分鐘內趕到現場,鎮區外的企業,在一刻鐘內趕到現場,而且只有問題解決到位才划句號。當“匯通”生產遇到用電困難時,鎮主要領導連續兩天上縣和有關部門協商,最終以較低的價格讓電力部門為“匯通”安裝了一台變壓器,解決了用電困難。7月20日,在“匯通”生產試運行前期,網市鎮委、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召開了匯通板業開工投產協調會,研究了10條服務“匯通”的措施,為“匯通”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由單兵作戰變為上下聯動。在招商引資上,網市鎮除了抓好黨委、政府工作人員招商引資、服務企業外,還著力調動全社會的積極參與,營造良好招商引資環境。在他們努力下,招商引資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網路日益健全,招商隊伍日漸壯大,氛圍日趨濃厚,結束了過去黨委政府一班人單兵作戰的局面,形成了主要領導帶頭招商、部門幹部配合招商、機關幹部參與招商、村組幹部積極招商的格局。稅務、工商、土地等部門率先對企業實行上門服務,公開承諾,電力等部門也開始轉變角色,全力支持企業,服務工業發展。村組幹部在招商引資中也不甘落後,他們不僅在做協調工作上不遺餘力,而且在招商一線也毫不遜色。網市鎮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的高廟村,充分發揮本村外出經商人員多的優勢,大力實施“回歸工程”,成功引進騰達不鏽鋼、天霖飲品和再生塑料顆粒三家企業。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也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的信心,2005年,洪湖科技荊州分公司決定進一步擴大規模,追加投資1000萬元,新建一棟生產車間和一棟綜合倉庫。因為服務好、環境優,外地一些老闆也紛紛慕名前來。據網市鎮工業專班介紹,僅2005年元—7月,就引進了匯通板業、宏祥無紡布、天霖飲品和家家旺超市四個項目,引資額突破1000萬。另有幾個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招商引資的成功,極大地加快了網市鎮工業經濟發展步伐,有力地促進了鄉鎮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他們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讚譽和褒獎。網市鎮黨委被荊州市委評為鄉鎮黨委十面紅旗,被縣委評為“十佳黨委”。在成績和榮譽面前,網市鎮一班子人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鎮黨委書記朱伯瑞說,網市發展狀況根本不足以自我陶醉,差距明顯,壓力很大。從自身來看,網市工業發展後勁不足,工業經濟總量小,企業數量少,且現有18家企業規模都不大,如果近幾年不能進一步做大企業,不能引進新的增長點,就有可能出現滑坡;和周邊鄉鎮比,仙桃的陳場、通海口和洪湖的府場工業經濟發展的水平都比網市高,勢頭比網市猛。鎮委一班人表示,他們將化壓力為動力,乘勢而上,再接再厲,進一步提高執政能力,切切實實強化落實手段,為打造監利乃至江漢平原的工業強鎮而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