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起源於南宋,已有八百年歷史,是最具杭州特色的地方曲藝,已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許多杭州市民從小聽著杭州評話長大。市文聯曲雜協會評話藝術團的老藝人,經過精心準備,選取出了《水滸》、《三國》、《明清八義》、《顧鼎臣》等長篇評話中的精彩節目,讓市民們在納涼的同時還能走進精彩的“評話世界”。

簡介


俗稱“大書”,為江南評話的一支,即用杭州方言說表的評話,起源於南宋。杭州評話系一人說表,只說不唱,用扇子、手帕作道具,以醒木拍桌來加強氣氛。有的重說表,擅長表現歷史故事,描述細緻人微,維妙維肖。有的重演裝,擅長俠義小說,講究口、眼、身、法、步、音容笑貌,活靈活現。杭州評話是一人說表,只說不唱,用扇子、手帕作道具,以醒木拍桌來加強氣氛。有的重說表,擅長表現歷史故事,描述細緻入微,惟妙惟肖。有的重演裝,擅長俠義小說,講究口、眼、身、法、步、音容笑貌,活靈活現。
杭州評話是浙江著名曲藝曲種之一,是一種用通俗語言評說歷史的曲藝形式,形成、盛行於清代中葉。但就其淵源來說,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間。南宋錢塘吳自牧撰的《夢粱錄》中記載:“計史書者,謂講說《通鑒》和漢唐歷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有戴書生、周進士、張小娘子、宋小娘子、邱機山、徐宣教等。又有王六大夫,原系御前供話,為幕士請給,講諸史俱通。“據說王六大夫是首先向宋孝宗說岳飛故事的人,因此評話藝人公認他為《岳傳》的最早作者。清朝中葉以後,杭州評話有很大發展,與“杭曲”、“杭州灘簧”、“杭州評詞”合稱“杭州四大麴種”。光緒年間,在杭藝人多達200餘人。民國初年,有行會組織“評話社”,曾一度佔領杭州主要書場、茶樓,影響頗大。

主要特徵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採用杭州地方方言表演,評說歷史、講述故事,貼近百姓、貼近生活,富有濃郁的杭州地方特色,是杭州世風民俗的最好摹本之一。它講究口、眼、身、法、步、神結合,只用一人、一桌、一扇、一醒木即可,雖然表演形式十分簡單,但描述入微,渲染有方,緊扣觀眾心弦,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的娛樂要求。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專門組織杭州評話藝人和有關專家,對歷代流傳下來的具有代表性的杭州評話進行了搶救性整理,並編輯出版了這套由10部經典評話組成的《杭州評話》,具體包括:韓信傳奇、宋江、岳飛傳、眾安橋劉伯溫出山、雙雄奇案錄、太平門紀事、乾隆下江南、莫問奴歸處、淞滬游擊隊。

傳統書目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傳統書目,分三大類:一類是“長靠書”,如《封神演義》 、 《東、西漢》、《三國》、《隋唐》、 《楊家將》 。等;一類是“短打書”,如《水滸》 、《金台傳》、《七俠五義》等;一類是“官帶書”,如《包公案》、《海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移植創作演出《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 《野火春風斗古城》 等十多部新書。
杭州評話的話本內容以歷史故事、神仙靈怪、俠義公案為主。曲目分“長靠”、“短靠”、“劍俠書”等。長靠即長篇,如《東漢》、《三國》、《大明英烈傳》、《岳傳》等四十多部。短靠則是公案書,如《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劍俠書有《七俠五義》、《小五義》、《七劍十三俠》等。著名藝人都有自己的拿手書目和傳人。如清末的著名藝人謝萬春的《東漢》,先後傳給了馮瑞華、任棟祥、任兆麟等人。清末民初以來,善說《西漢》的有被稱為“王派五朵雲”中的金鴻雲和殷寶霖,殷後來把這部書傳給了李偉清。東、西漢這兩部評話,以前統稱為《漢書》,《西湖遊覽志余》中已有南宋杭州的瓦舍勾欄中講說《漢書》的記載。《東漢》,現在是李自新的拿手書目;《西漢》,李偉清於1986年把它整理了出來,名為《韓信傳》。又如《岳傳》,早在南宋時,杭州講史藝人王六大夫,就把發生在本朝的岳飛、韓世忠等人的事迹編成新話說講。據《夢粱錄》載:“又有王六大夫,原系御前供話”,“於咸淳年間,敷演《復華篇》及《中興名將傳》,聽者紛紛,蓋講得字真不俗,記問淵源甚廣耳。”到清末民初以來,《岳傳》說得好的有王春喬、王少璋、王椿鏞、李寶淵、李偉清、陳俊芳等人。另外,蘇瀛洲的《彭公案》,童子祥的《七俠五義》,秦少雲的《水滸》,胡文熊的《隋唐》,以及傳統杭州評話《楊家將》、《濟公傳》 、 《西遊記》 、《飛龍傳》、《金台傳》、《英烈》、《明清八義》、《海公案》等等,先後被20世紀30年代前後的著名杭州評話藝人李寶華、蔣有霖、李寶淵、李偉清、陳俊芳、郭君明,胡正明、茅賽雲、張桂芳、鮑贏洲、朱雲龍、張一飛、王永卿、華永奎、徐再麟、毛文奎等人繼承了下來。他們長年累月地分散在杭城眾多的茶室中說書,使聽大書的市民和小孩從中學到不少的歷史和文學知識。為了促進說書藝術的發展,1930年,在杭州大世界曾經舉行過一次為期1個多月的杭州、蘇州評話交流演出活動。

主要價值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
評話,杭人叫“大書”,南宋時,稱之為‘說話”(意為講故事)。宋代的說話對後世的說書藝術、戲曲和白話小說等都有影響。今存的講史平話本,多據宋人的舊本加工發展而成。如杭州中瓦子張家書鋪刊印的說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故事已具今本《西遊記》的雛形;《西湖三塔記》則為後世的《白蛇傳》提供了藍本;《大宋宣和遺事》則為後來的《水滸》提供了故事的輪廓。這些說書故事,又成為後來戲曲的題材。說書人的插科打諢、自報家門和敘述描繪戰爭場面的技巧,又為戲曲藝人所吸收。
清代是杭州評話發展的另一個高峰時期。乾隆年間的進士李調元曾寫了一首描寫南宋杭州評話盛況的詩:“銀字鐵騎雄辯社,四家金鼓競爭雄。要知古今興亡恨,只在三聲醒木中”(見《童山詩集》卷三十八《弄譜百詠》第十二首《評話》)。到道光十三年(1833),藝人們成立了杭州“評話社”,社長為王春喬。社址初設豐樂橋覺苑寺內,后遷皮市巷永寧院唐侯廟,再遷皮市巷阿炳茶室。著名藝人有王春喬、謝萬春、蔡永嘉、沈蒲包、秦小雲、艾鳳春、馬瑞華、江鴻堂、潘文廣、胡文熊等,並形成了以謝萬春為首的“謝派”和以王春喬為首的“王派”。稍後的蔡永嘉,繼承“王派”以說表為主和“謝派”重表演的特長,自成一家而享譽杭城。

主要歷程


民初,著名杭州評話藝人蘇瀛洲在“評話社”的基礎上成立“評話溫古社”,推選王椿鏞為社長,社員達百餘人。當時,號稱杭州評話“三鼎甲”的陳鑒春、王椿鏞、童子祥,及後來師承陳鑒春的陳俊芳和師承殷寶霖的李偉清等著名杭州評話演員,又發展了蔡永嘉的傳統,形成了杭州評話以說、評、演為主的藝術特色。
清末的杭州評話藝人把說大書視為“木鐸遺風”。據杭州評話著名演員李偉清回憶,1954年他曾幾次見過一塊紀念評話社的石碑,上書“木鐸遺風”四個大字,下面署名為國學生王春喬。題寫時間大約在清道光年間。“木鐸”即木質的鈴,用以比喻宣揚教化的人。杭州評話藝人把說書看做是木鐸遺風,是宣揚教化人的崇高職業。不然,像王春喬等這樣的文化人,是不會參加說書這一行業的。說書的藝人,由於平時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因此深得人們的廣泛尊重。據老藝人回憶,群眾往往以說書人的所說來評論人間是非,或“請木鐸老人出來評評道理”。當時的說書人到處受群眾的歡迎,“千里不帶柴和米,點燈不帶燈和油”,“出布告,還不如大書先生的一句話”。另外,清代的杭州府台,把說書人看成是宣揚教化的人而給予愛護。據李偉清等人回憶,他們曾見過清道光年間的一張杭州府告示,大意是不能鬧事影響書場,如果有人鬧事影響書場,則責令地保負責把鬧事者抓起來,關到班房中去。
杭州評話藝人,也敢於抨擊時事。如解放前陳俊芳在杭州說書時,針對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現實,把著名的“山外青山樓外樓”一首詩即興改為:“山外青山愁外愁,西湖自殺幾時休,漲風吹得遊人瘦,只把杭州作冥州。”他受到聽眾的歡迎,卻遭到國民黨省黨部的傳訓。由於杭州評話藝人長期以高台教化作為宗旨,因此,其書目內涵比較豐富(藝人稱之為有“肉子”)。其傳統說書風格總的來說亦比較嚴肅,不以噱頭取悅聽眾,而主要依靠語言藝術、恰當的表演和結合講評以及穿插一些與杭州有關的民間傳說,達到塑造人物、吸引聽眾的目的。蔡永嘉不以衣冠和名氣吸引聽眾,全憑說表藝術,得到廣大聽眾賞識。
“三鼎甲”之一的陳鑒春強調說書要做到六要:①要熟悉書路、書性,在“透”字上下功夫。②要分析書理,做到胸有成竹,這樣說時才不會“豁邊”。③要安排好“關係”,避免雷同。如二氣周瑜以第一人稱的表為主,三氣周瑜時則以第三人稱的白為主,這樣才不會重複。④要賣足“關子”,如趙子龍跌入陷坑,一般藝人說到此收場,但他卻要說到趙子龍躍出陷坑為止。那曹兵為何不用亂箭射殺子龍呢?因為曹操說過要活子龍,不要死趙雲,故趙子龍才能順利躍出陷坑。那末曹操為什麼要說這話呢?且聽明天分解。陳鑒春稱這樣的關子為賣足關子。⑤要出力討好。理清書路后,慢慢地評說,即所謂“一說二表三交代”。並以“山賦”、“城賦”、“街景賦”、“刀賦”“槍賦”、“錘賦”、“戰場賦”等等“賦贊”,描寫景物,渲染氣氛,烘託人物。講到每段結尾的“數口”時,則以伶俐的口齒,如快刀劈竹一般地說下去,一氣呵成。⑥要揚長避短。說書要以說、評為主,不是做戲,不以演為主,表演在說書中只要點到為止,不可過份。如果自己噱頭、口技、鄉談(方言)不好的,就不要爛放,要避己之短,盡量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陳鑒春這些說書經驗,被他的得意門生陳俊芳等人繼承了下來。
抗戰時,杭州評話開始衰敗下去,藝人星散。為了聯絡感情,藝人們成立了杭州評話“聯誼會”。抗戰勝利后,改用舊名“溫古社”,由蔣有霖、陳俊芳等擔任會長。解放后成立杭州曲藝團,評話溫古社併入,由俞笑飛、李偉清等任團長。許多藝人除演說傳統書目外,還積極創作和移植現代書目。如李偉清的《空軍英雄張積慧》、安忠文的《淞滬游擊隊》、陳俊芳的《紅軍長征》、鮑瀛洲的《野火春風斗古城》、李寶淵的《林海雪原》等等,都受到聽眾的好評。在10年“文革”的艱難歲月里,杭州評話受到了嚴重的摧殘,但後起之秀馬來法卻想方設法積極創作、講說新的評話故事,如《周總理來到樓外樓》等,受到聽眾的歡迎。

藝術傳承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
八百多年歷史的民間藝術面臨絕跡危機
現年63歲的姚展翔是位杭州評話民間藝人,他與9位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的老人就是目前杭州評劇藝術團的所有成員了。他們對於這門始於南宋、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的藝術有著無比深厚的感情。這幾位老人皆因自幼愛聽評話而開始學習這門藝術,他們的平均說書生涯都有幾十年。《三國演義》、《明清八義》、《武則天》、《七俠五義》這些名著都是他們的看家本領。“那時候,聽我們說出的觀眾真是人山人海,簡直是要打著車去趕場子表演。”“就在你們杭州日報大樓里,掛滿了我說書的照片。我一本書說三個月,那些照片、廣告就掛了三個月。”回憶起曾經的輝煌,老人們感慨萬千。
後來,在市文聯的關心下,這些說出的民間藝人成立了專業演出團體——杭州評劇藝術團。可是很快,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娛樂文化迅速普及,聽書的人少了,說書的場子少了,說出人也少了。目前就只剩下這9位老藝人,一直以自行組織演出的形式到杭州各個社區表演,以此謀生。
“現在小區里都不歡迎我們去了,到處都是棋牌室、麻將館,哪還有我們說書表演的地方啊!”一位名叫張祖春的老人說起“杭州評話”越來越小的市場忍不住潸然淚下,“沒地方表演我們只能自己去找,現在的大關西八苑社區活動中心和采荷街道文體中心都是我們好不容易聯繫來的。”場地少,演出少,對他們這些獨立的民間藝人而言也就沒了經濟來源,他們的生活也成了問題。
傳承除了演出場地和資金問題外,“杭州評話”還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9位老藝人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最年長的陳鶴鳴老先生已有88歲高齡。老人們告訴記者,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粉絲”。“我們每次演出都有四、五十個固定的觀眾來聽,有不少‘書迷’想學‘杭州評話’,可是現在這樣的狀況,我們哪裡還敢收徒弟啊”。
藝術貴在傳承。雖然目前有本《莫問奴歸處》的書集收錄了不少杭州評話故事,可畢竟書只能體現文字,並不能再現表演的生動。“杭州評話”歷來是口口相傳,為的是保留其原汁原味,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王寶善也是位老演員,他很有心,為了能給“杭州評話”留下些有聲資料,他自己買來了電腦、攝像機、刻錄機,在演出時自己給自己錄像,然後刻碟。“再過幾十年,我早就不在了,但我不希望‘杭州評話’跟著我一起走。這些是我目前唯一能做的了。”老人的話樸實而令人動容。
可這樣的記錄,僅憑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同時也並不能把評話藝術完整地展示。其他幾位老藝人紛紛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憂慮:“我們都很想把這門手藝傳下去,讓後輩們代代相傳。這畢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如果到了我們這裡就終結了,那實在太可惜了!”
“杭州評話就好像一朵花,時不時地需要陽光,需要施肥灌溉,沒有陽光雨露生命力再旺盛的花也會凋零。”姚展翔老人用這樣的比喻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他說,看到現在“蓮花落”、“小羅書”這些曲藝都已經被大家所了解、接受,作為一位民間藝人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是民間藝術,“杭州評話”的狀況卻與前兩者大相徑庭,這也讓他十分難受。他希望通過我們呼籲社會對“杭州評話”的關注,更希望有心人能為“杭州評話”開闢一些固定的演出場所,好讓他們的手藝有用武之地。“我們只是想要一個舞台!”這是老人們由衷的呼喚。

藝術保護


絕跡絕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2007年7月,浙江省公布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杭州評話”赫然在列。然而老人們的敘述讓人們不得不擔心這筆遺產的保護工作。記者隨即採訪了杭州評劇藝術團所在的杭州市曲藝家協會。
杭州評話,也曾風靡一時、經歷過萬人空巷的高潮,如今被列為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這一種地道的民間藝術堪稱杭州市的文化瑰寶。
而今,正是這門藝術卻正在慢慢為人們所忘卻。近日,老演員姚展翔先生向杭州網民聲民情欄目反映了“杭州評話”目前的窘迫現狀,引起了記者關注。
“演出場地少、觀眾少,就是杭州評話的現狀。”汪黎明秘書長一語點出了老藝人們的憂慮。他說:“‘杭州評話’的書場曾經確實相當火爆,當時的杭城幾乎每家茶館都會邀請藝人前來說書。可是現在娛樂項目這麼多,廣播、電視、電影普及率相當高,另外棋牌也很受老百姓歡迎,一些傳統曲藝逐漸受冷也是正常的。但是聽的人少不等於沒人聽,說的人少不等於它不是藝術。杭州評話作為杭州的傳統文化藝術,很有必要對其進行保護,看著藝人們現在這樣的狀況我們也十分心痛。”
作為杭州設立書場的僅有兩個社區之一,該中心負責人也坦言:“完整的評話故事一般要說上三個月,說書先生的更替十分緩慢,所以不可能開闢很大的場子。同時,街道開闢書場也是為居民服務,屬公益性質,只能相應地支付一定報酬。”不過該負責人十分肯定地表示:“只要說書先生願意說,我們這個書場永遠都會開放。”
中華之大,民族眾多,由此而發展的起來的傳統文化異彩紛呈,許多是中華文化里的瑰寶。可是眼下,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傳統文化正在瀕臨絕跡。杭州評話其實和扎燈籠、雕刻、扭秧歌這些民間藝術差不多,都是一種地方文化。有的廣為人知,出鏡率高,那麼得到保護的力度就大、範圍就廣。曲藝類的文化其實在杭州這個十分休閑的城市還是很有市場的,關鍵還是要提高演員的積極性,豐富節目的可看性。至於保護和傳承,記載、改造和發展都是可行的手段。

瀕危現狀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
杭州下城區朝暉公園,陽光和煦,垂柳依依,杭州最高規格的名家評話匯演在這裡舉行,7位名家為居民表演杭州評話“絕活”,這門古老的本土藝術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人們要品味地道的“杭州味道”,尤其是古代杭州人的生活情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聽聽杭州評話。朝暉街道社區文化中心的茶室里座無虛席,60多名中老年人興緻勃勃地欣賞了老藝術家們精彩的表演。有些觀眾聽到這裡有名家演出的消息,大老遠地從三墩、三里亭等地趕來。87歲的陳鶴鳴老先生也趕來為居民獻藝,他是杭州最高齡的評話藝術家,一年只演出一次,這次是老人家今年唯一的一次演出。他今天為大家表演了清代一位重傷的鏢頭勝英在杭州靈隱寺獲得救治的故事。杭州評話藝術團團長徐天鵠今天表演的是《鐵弓緣》,講述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紅玉憑一把鐵弓比武招親、韓世忠應徵並最終娶回美人的故事。
從三里亭趕來聽評書的施大爺說,他很喜歡杭州評話,因為這些名家能表演不少絕活,一個人在台上表演滿台角色,非常有趣。朝暉街道的居民楊耀坤聽評話已經有四五十年了,今天能看到這麼多名家的表演,十分興奮。老楊說:“這地方環境好,空氣清新。我們老年人花3塊錢來聽聽名家的表演,蠻舒適的。”
儘管今天的書場很熱鬧,但是一眼望去,滿場儘是白髮人。據了解,整個杭州目前只剩下4個設在社區的說書場子,每天聽評話的人群不到200人。在杭州流傳了800多年、曾經輝煌一時的杭州評話在今天已經成為瀕臨絕境的“活化石”。
杭州市文聯曲雜協會評話藝術團的老藝人,經過精心準備,選取出了《水滸》《三國》《明清八義》《顧鼎臣》等長篇評話中的精彩節目,讓市民們在納涼的同時還能走進精彩的“評話世界”。
2007年7月,杭州評話被列入了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徐天鵠說,杭州評話這個遺產現在還是“活”的,只要有社區文化這潭水,那杭州評話這條“魚”就不會死。在社區文化中心只要多開幾個場子,杭州評話就不會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