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徠關坐落在江西贛州市大余縣梅關鎮(併入南安鎮)——廣東南雄市梅嶺鎮(併入珠璣鎮)之間的梅嶺頂部,頂部距南雄市區約30公里,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梅關的隘口合嶺路,為唐朝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張九齡主持開建,路基寬約5米。
區分三個要塞:古稱秦關的橫浦關,古代認為在水邊,因為浦字是水邊、一般是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庾嶺要塞是漢武帝時庾勝將軍築台的;梅關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奉詔在梅嶺劈山開道建立的一個關隘。各不相同。
宋時,人們以磚砌路面,立關於嶺上,署有“梅關”二字,遂得名。關樓南北兩面門楣嵌有石刻匾額,北門額書“南粵雄關”,南門額則是“嶺南第一關”。梅關是歷史上南來北往的重要驛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梅關南北遍植梅樹,每至寒冬,梅花盛開,香盈雪徑。此處腳跨兩省,遊人可並賞粵贛兩省風光。該景區的聞名之處,一是古關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勝景。關樓南北兩面門楣嵌有石刻匾額,北門額書“南粵雄關”,南門額則是“嶺南第一關”。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筆記著作《嶺南田野筆記》中,對“梅關”有詳盡記述。
距關樓150米梅關古道側有六祖廟,傳唐代為紀念六祖慧能途經梅關而建,歷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磚木結構,寬4米、深5.8米,懸山頂,蓋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錫杖泉等遺跡。此處腳跨兩省,遊人可並賞粵贛兩省風光。該景區的聞名之處,一是古關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勝景。關樓南北兩面門楣嵌有石刻匾額,北門額書“南粵雄關”,南門額則是“嶺南第一關”。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筆記著作《嶺南田野筆記》中,對“梅關”有詳盡記述。
距關樓150米梅關古道側有六祖廟,傳唐代為紀念六祖慧能途經梅關而建,歷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磚木結構,寬4米、深5.8米,懸山頂,蓋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錫杖泉等遺跡。此處腳跨兩省,遊人可並賞粵贛兩省風光。
梅關坐落在江西贛州市大余縣梅關鎮(併入南安鎮)——廣東南雄市梅嶺鎮(併入珠璣鎮)之間的梅嶺頂部,頂部距南雄市區約30公里。梅嶺為五嶺(
大庾嶺、
騎田嶺、
萌渚嶺、
都龐嶺、越城嶺)之
梅關
一大庾嶺東段的古要塞部分,大庾嶺橫亘廣東、江西兩省之間,全長200多公里。梅嶺海撥只有400多米,但它處於大庾嶺之咽喉,地勢險要。在秦朝以前,五嶺之南屬南蠻之地,被古王朝列為疆域之外,那時的嶺南車馬不通,人煙稀少。
越王勾踐的子孫漢將梅鋗,曾在此築城據守,並在嶺上廣種梅樹,因而得名。公元前214年,
趙佗率秦軍經過梅嶺入粵,在嶺口設橫浦關,又稱秦關,是梅嶺最早的關隘。唐開元四年,張九齡命人用兩年的時間擴展古道,道寬2-4米,長8公里以青石鵝卵石鋪砌而成。
梅關驛道
現存關樓建於宋嘉佑年間,為磚石結構,古樸雄偉。北面門額的"南粵雄關"和南面門額的"嶺南第一關"為
明萬曆年間
南雄知府蔣傑題刻。關樓北側,有一高大石碑,上刻"梅嶺"兩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大字,為清康熙年南雄知府張鳳翔所立。
梅關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
古驛道,其嬌艷獨特的梅花景緻更是吸引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前來觀景賞梅,吟詩作賦,揮豪刻碑,真可謂"一路梅花一路詩"。
梅關驛道
梅嶺的得名相傳是根據南遷
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得來的。在戰國時期,中原戰亂不堪,大批越人遷往嶺南,其中一支以梅絹為首的越人,翻山越嶺來到大庾嶺上,被眼前的嶺南風光所吸引,決定在梅 嶺一帶安營紮寨,他們發揚了越人勇敢頑強、刻苦堅韌的民族傳統,艱苦創業,使這帶迅速興盛起來。因為梅絹是首率隊的拓荒者,後來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項王封為十萬戶侯,因此人們就把這一帶稱之為梅嶺。梅嶺在嶺南經濟文化發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梅嶺自越人開發后,成了中原漢人南遷的落腳點,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嶺生根開花,並向嶺南傳播開去。梅嶺既是古戰場,也是
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多次戰鬥過的地方,特別是陳毅同志帶領部隊在這一帶堅持了三年游擊戰,並在臨危之中寫下了壯志凌雲的《
梅嶺三章》 ,使梅嶺的知名度更高。
南嶺第一關:梅嶺,居五嶺之道,地跨贛粵兩省。“其山延袤二百里,螺轉九磴而上,山勢峻險,磅礴高聳”、“形勝天塹,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又稱:梅嶺“南扼交廣,西拒湖湘,處江西上游,拊嶺南之項背”,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江西南面之“重險”,素為歷代軍事戰略要地。
梅關被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南雄梅關歷來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史稱南雄“居五嶺之首,為江(西)、廣(東)之沖”、“南北咽喉,京華屏障”。南雄的縣名也與梅關有關,南雄乃南粵雄關,而雄關指的就是梅關。現存的關樓建於宋嘉佑年間,為磚石結構,古樸雄偉。明萬因年間南雄知府蔣傑在關樓上立匾題刻,北面門額署著“南粵雄關”四字,南面門額則寫著“嶺南第一關”在關北側,有一塊高2.4米、寬1.4米的石碑。上刻“梅嶺”兩個楷書大字,每字約6平方尺,字體剛勁有力。這塊碑為清康熙年間南雄知州張鳳翔立。關樓兩側有一對聯“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
區分三個要塞:古稱秦關的橫浦關,古代認為在水邊,因為浦字是水邊、一般是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庾嶺要塞是漢武帝時庾勝將軍築台的;梅關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奉詔在梅嶺劈山開道建立的一個關隘。各不相同。
徠橫浦關設關始於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其策略是對北方築長城以防禦匈奴,對南嶺開山道築三關,即橫浦關、陽山關、湟雞谷關,打開了溝通南北的三條孔道。
從漢至唐,梅嶺只有嶺之稱,而無關之名。宋嘉佑年間建關樓后,南雄歷代州、縣均有修葺關樓,使梅嶺關樓保存至今。
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劉徹出兵征詩南越。其中樓船將軍楊仆率領的一路“山豫章、下橫浦”,也是從梅嶺這座關隘進入南粵的。平叛得勝后,留裨將庾勝兄弟守梅嶺,並在嶺北築城,名庾將軍城。後人為紀念庾勝,故稱該嶺為庾嶺。另有一說,因嶺形似廩庾,遂名庾嶺。今一些人互用梅嶺與庾嶺,其實梅嶺只是庾嶺里的一個要塞部分。
梅關
秦漢以後,歷經三國、兩晉以至南北朝,梅嶺南北,戰爭仍甚頻繁,梅關日顯重要。隋朝統一中國后,為確保南疆安全,於開皇十年(590年)設置大庾縣,后廢為鎮。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復大庾鎮為縣。1957年為方便識字、國務院將“大庾”改稱為“大余”。
作為祖國統一象徵的梅征,歷經千年仍屹立在梅嶺山隘口上。關樓以磚石結構,東西橫卧,緊連山崖,坐北朝南,居高臨下,跨贛粵兩省。城闕部分高5.5米,寬6米,門洞進深5.5米,關門高3.5米,內寬3米。關樓南面牆上鑲嵌陰刻“嶺南第一關”匾額。南門兩側有清光緒癸未年春閩汀李化題“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的門聯。北門關樓上方書有一行體“南粵雄關”四字。東側有一石磴為登關樓之路,西側尚豎立一塊清康熙年間的赫紅石碑,碑高2.76米,寬1.2米,上刻“梅嶺”兩個蒼勁雄渾的大字。這些現尚存留下來的遺跡,是
梅關古驛道繁榮歷史的見證。
“海上絲(瓷)之路”隋唐以前,中國運銷國外的商品,多以絲綢、茶葉為主。故從古都
長安運往西方諸國之商道,有“絲綢之道”之稱。
隋煬帝時,由於大運河的開鑿,從中原沿
大運河南下,經揚州、溯長江而入
鄱陽湖,再逆
贛江、章水而上,逾大庚嶺而進入廣東,然後順湞水、
北江到達廣州,漸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又一條主要通道。到了唐代,由於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商業交往愈加頻繁,廣州成了全國對外貿易的大都會和重要港口。但從中原經江西通往嶺南的陸路,仍是秦漢時期開拓的“新道”,因年久失修,“山道狹深,人苦峻極,故以載,則曾不容軌;以運,則負之以背”。為了適應南北經濟交流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開元四年(716年),
唐玄宗頒旨內供奉張九齡督率民工鑿修梅嶺驛道。張九齡率民工“飲冰載懷,執藝是度”,在“嶺東廢路”,“緣磴道,披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坡險之故”,命名拔地千仞、危崖百丈的梅嶺山隘成為了一條“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通”的官方驛道。宋、元、明、清諸代又對其進行多次維修和擴建。為方便為往官員和商旅,以後還在驛道沿途修建了驛站、茶亭、客店、貨棧等,使“囗(此處原文遺缺——編者注)耳貫胸之為類,珠琛絕贐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
梅關
到了宋代,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通過梅關的漕糧和茶鹽運輸量激增,淳化元年(990年),
宋太宗為確保嶺南經贛江而達汴京通道的暢道,在大庚設置了南安軍。
嘉祐八年(1063年),又在梅嶺驛道的隘口上修建關樓一座,並立石有曰:“梅關”。
元明時期,尤以明代三保太監
鄭和七下西洋,海運事業空前發展,國際交往更為擴大。當時,前來我國朝貢或通商的除占城、暹羅、真臘、古里、爪哇、蘇門簽臘等東南亞的三十多個國家外,還有歐洲的荷蘭、義大利等國家。他們帶著珍珠、
玳瑁、象牙、犀角以及獅子、孔雀等奇珍異物來到中國,多從這條通道進入中原。而當時我國出口的商品,除絲綢、茶葉外,景德鎮瓷口器也作為重要商品,遠銷國外。位於梅嶺腳下的大庚城,就成為當時江西瓷器、茶葉等商品出口的重要轉運場所。
在歷代封建王朝的興亡更替中,梅嶺古驛道雖有過曲折和興衰,但基本上繁榮昌盛的。“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就是當時盛極一時的實況。而梅嶺南北的府城,亦隨著商業交往的頻繁而日趨發展。尤其是“乾隆初,
海禁並撤,洋貨對駢臻,四方貿遷,絡繹不絕,南安府(今大余)當江廣之沖,遂成一大都會”。
“梅花之國”梅嶺驛道不僅是溝通南北政治經濟的交通要衝,而且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勝地。
梅關
梅嶺梅樹眾多。一入嚴冬,紅白梅花擁滿驛道,點點飛紅,妍態迷人,朵朵銀裝,與雪爭白。嶺南嶺北梅花又各不相同,南枝花落北枝始開,自古稱異。為吟賞這獨特的景觀,梅嶺南北陸續建起寄梅驛、紅梅鋪、憩雲亭、望格閣、通越亭、雲封寺、六祖廟等樓台亭閣。許多文苑名宦中路過梅嶺時,都見景生情,吟詩作賦,刻石題碑,為這條繁榮的古驛道添彩增輝。南朝陸凱,路過梅嶺時,適逢寒梅盛開,即興賦 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是描繪梅嶺最早的一首詠梅詩。北宋時,
蘇軾貶官海南,路過大庚,欣見嶺上紅梅怒放,觸景生情,吟詠《庚嶺紅梅》詩一首:“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紅雨熟黃梅。”據統計,僅《大庚縣誌藝文》中,就收輯張九齡、宋之問、劉長卿、沈期、蘇軾、張九成、
文天祥、聶古枯、
湯顯祖、戚繼光、
解縉、戴衢亭、袁枚等歷代名人的傳世佳作二百餘首,構成了梅關古驛道清香不絕的梅文化。
千古絕唱“牡丹亭”牡丹亭坐落於古南安府(今大余縣)衙後花園內。園內古木掩映,流水淙淙,花飛蝶舞;園中“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這美麗的景緻,使得臨川才子湯顯祖兩次逗留南安,駐足流連,心意拱動。在這裡,他傾心著墨浪漫主義傑作《牡丹亭》 (又名《杜麗娘還魂記》),講述一個纏綿、凄婉的愛情故事:南安太守的女兒杜麗娘,初游牡丹亭后,少女的心扉頓然被撩撥起來,懷春的心思如春草般滋生蔓長起來,在夢裡與理想中的情人柳夢梅相會,因情思得疾而逝。后託夢於柳夢梅。柳夢梅金榜題名欽點狀元后,來到南安府麗娘家前,悲痛欲絕。頓然,裂棺開。柳夢梅抱著麗娘屍身環繞牡丹亭三圈,杜麗娘還魂復生,有情人終成眷屬。文因景頌,景因文傳。充滿“千般愛惜,萬種溫存”的《牡丹亭》使湯顯祖贏得“東方莎士比亞”的美譽,南安牡丹亭更是因此名播四海,其聲譽不亞於滕王閣和黃鶴樓。
梅關
“光照臨川筆,春分庚嶺梅”。牡丹亭以其獨有的魅力,令代代文人墨客魂牽夢繞。途經大庚嶺南北的文人騷客,無不來此尋幽探勝,留下佳詞麗句,至少南安府志和
大余縣志記有不少關於牡丹亭的感懷詩篇。1963年,我國著名戲劇家
田漢來到大庚嶺下,在牡丹亭舊址揮毫寫下贊語:“留得 牡丹亭子在,晶瑩應不讓金沙”(金沙是指大余產的世界珍品——鎢金礦)。
梅嶺還是“贛南三年游擊戰爭”的主要根據地。1935年至1937年,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梅嶺一帶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開闢了紅色贛粵邊根據地。在那艱苦的歲月里,這裡的人民、這裡的山嶺和溪流流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為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陳毅氣貫長虹的《登大庚嶺》、 《偷渡梅關》 、《梅嶺三章》等革命詩篇,更使這座歷史名山增添異彩,名揚天下。
為了保護梅嶺古迹,恢復“梅國”勝景,梅關和古驛道已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嶺也列為省重點風景名勝區。近年來,大余縣在梅嶺修繕關樓古道,修復沿途建築,廣植梅樹,重立詩碑,使古老的梅關和驛道重放異彩,梅嶺到處是疏影橫斜,迎風傲霜的梅樹,驛道亭閣皆掩映在鬱郁蒼蒼的梅林之中。
《贈范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作者簡介 陸凱,字智君,位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在樞要十餘年,以忠厚見稱。相傳他路經梅嶺時,曾折梅並作詩一首寄贈史學家范曄。後人在大庚驛使門外五里山建折梅亭。此詩為梅國詩苑中流傳至今最早的一首。
《嶺上紅梅》
蘇軾
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秋髮庚嶺》
湯顯祖
梅關
楓葉沾秋影,涼蟬隱夕暉。梧雲初掩靄,花露欲霏微。
嶺色隨行棹,江光滿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鵲正南飛。
《梅嶺三章》
陳毅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餘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梅關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自始興夜上赴嶺》
張九齡
梅關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際,溪行綠 邊。
去舟乘月後,歸鳥息人前。
數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
深林風緒結,遙夜客情懸。
非梗胡為泛?無膏也自煎。
不知於役者,相樂在何年?
《憑弔牡丹亭舊址》
田漢
(1963年)
梅關
浦添眉翠嶺魂香,若士歸來寫麗娘。今日江山倍嬌俊,鬥爭猶待好詩章。
層樓叢柚對西華,曾是南安太守衙。
留得牡丹亭子在,晶瑩應不讓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