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化

西部文化

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態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西部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抓住有利機遇,不斷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資源,對於推動西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角度


從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時代,無論西北還是西南,都與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交往。從西漢起,西部已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唐代,西部的概念進一步擴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雲貴高原、北方草原、遼闊的西域,甚至沿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漢唐兩朝眾多的公主遠嫁烏孫吐谷渾契丹突厥、回紇、南詔等地和親,使神奇的西部文化與內地的聯繫進一步加深。
在漫長的歷史中,西部地區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邦國性質的地方政權或酋長性質的土司政權,如西夏、吐谷渾、大理、“西域三十六國”等,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明顯的特殊性,在創造自己歷史的同時,形成了眾多的民族。幾千年來,經過不斷地遷徙、分化、融合、發展,作為獨立的族群,許多原生民族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我們從今天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族中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些民族大多在發展和形成過程中與其他民族融合,並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顯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目前我國已認定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將近50個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區。在西部,除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其餘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區域,以青海省為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區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98%。在雲南省生活著25個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個民族是雲南獨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西部與眾不同的民俗民風,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於西部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從地域和文化個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劃分為幾個大的文化圈:黃河流域為中心的黃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為主體的藏文化圈,長江三峽流域和四川盆地連為一體的巴蜀文化圈,雲貴高原及向東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對明顯的個性或風格。黃土高原文化悠遠古樸,伊斯蘭文化充滿異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熱情奔放,西域文化顯出東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於人性化的歡樂。這種多樣性的文化形態與各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觀念、習俗、宗教、藝術以及悠久歷史、生存環境緊密相聯,是一種廣義的文化集合體。

文化特徵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徵。
地域性。西部地理複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裡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區歷史悠久、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樸中藏著博大;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裡的文化顯得細膩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莊嚴靜穆,它的文化則處處透著神秘和誘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並形成了包括語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舞蹈、節目、服飾、建築、手工藝、禮儀習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產方式等在內的民族文化。這些內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則相去甚遠。即便是同一民族因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許多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民族文化由此更顯豐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歷史上有三條重要通道貫穿西部,將西部向東與中原地區緊密相連,向西同更加廣闊的地域溝通。一條是穿越大西北並一直延伸至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古絲綢之路,一條是貫通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條是穿過西南雲貴高原並經青藏高原通往尼泊爾、印度甚至更遠方的茶馬古道。這三大道路除了帶來了貿易和人民之間的交往,更傳播了文化。中原漢文化源源不斷傳入西部,古歐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亞文化等等也紛紛彙集這裡。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西部的發展就是由此而來,其中最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
活態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濃厚的鄉土氣息活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並不是一座荒蕪廢棄的跡址,而是數萬人生息的家園;流傳千年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依舊在藏族民間傳頌;古老的歌舞、服飾仍在質樸地表達著對生活的嚮往;現代文明的傳播與擴張並沒有使這種古老的文化遠離人們的生活,而是代代傳承,綻放異彩。西部文化所表現出的活形態,或者是原生態的特點,具有濃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個特徵。地域性造成的相對封閉與分割,制約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體發展。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人口相對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環境形成了小範圍、小規模文化發展狀態。另外,西部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文字,文化的傳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缺少文字記載的穩定性,不利於對外傳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異彩紛呈的文化資源寶庫,它所包涵的內容極其豐富,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不僅為研究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生態文化學等學科提供了寶貴財富,也為文化產業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文化進程


如前所述,中國西部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地域特色濃郁,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形態多姿多彩,獨具魅力,開發潛力巨大。如何使西部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源在深入的開發和挖掘中形成品牌,形成規模、形成產業,走出西部、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已成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由於諸多原因,西部民族地區對文化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樹立文化經濟的新理念,把文化作為產業來發展的意識還比較淡薄。推進西部民族文化產業必須衝破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從傳統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創新思路,著眼於市場需求,把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納入全國、全世界的格局中去思考;把珍貴的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在繼承中創新,使豐富的文化產品轉化為文化商品;把西部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審美觀傳播出去,展示其強大的生命力。
二、創新機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生產經營機制,是發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必須在文化建設中引入產業機制,實現文化的自我積累和長期穩定發展。要注重抓好總體規劃,按照不同文化類別制定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的地區間合作規劃,要從不同的類型著眼,打破省際界限,根據各民族的特點,以“大文化圈”為前提,按照產業的要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入機制,理順政府與產業的關係,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要鼓勵、支持各類文化團體和個人拓展文化市場;要創新用人機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要結合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結構調整步伐,建立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要有緊迫感和前瞻性,力求在機制創新上有新思維、新辦法、新措施。
三、規劃項目。深入挖掘西部文化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就必須選准項目,確定項目,加快項目建設。要認真研究和分析西部民族文化的特點、價值、優勢及發展前景,以創新的精神,搞好項目規劃,找准發展民族文化的切入點,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配置,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重複和類同,集中精力開發優勢項目,創造區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打造品牌。要經過挖掘和加工,顯示出文化品位和價值,只有把文化資源打造成品牌,將民族文化推向市場,民族文化產業才能形成和發展。因此,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視民族文化的“打造”和“加工”,不斷創新品牌,不斷提高文化品牌在國內外的競爭力,爭取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加大投入。實現民族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資金投入上需要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兩個積極性。(社會資本包括個體、民營資本及外資)。西部地區必須改革投入模式,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資本運營水平,探索建立促進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投資體制。既要從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又要結合西部地區經濟及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時應將政府的投入重點放在對民族文化產業前期發展的扶持上來,提供並創造必要的發展條件和環境。社會資本的利用要堅持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運作,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廣泛地吸納社會資本的進入,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團體、個人依法投入文化產業。
六、優化環境。優化環境是西部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這種環境的優化既有硬環境的要求,也有軟環境的要求。要注重轉變政府職能,將政府辦文化向政府管文化(服務)的方向轉移,不斷強化服務手段,改進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要致力於依法管理文化,創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規及政策;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打破傳統觀念,真正把文化作為產業來認識、來發展;要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中保持穩定、和諧、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要建立有利於文化消費的市場環境,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完善文化市場運行機制及管理體制?
西部民族文化的對外交流,目光不僅要投向國際市場,還應注重國內及港澳台地區。在交流的內容上要力爭體現民族特色和區域特徵。在交流的方法上既要運用傳統的方法,如演出、展覽、文化活動等,又要創新思路,引入市場機制,採取網路、影像等現代手段。總之,要通過多種形式、採取靈活的方法,在國際和國內充分展示中國西部神奇的民族文化,樹立“文化大西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