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散
人蔘散
主治咳嗽氣喘,肺虛不能制下,大便泄瀉等癥狀的藥劑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別名】敲枕散(《普濟方》卷三八七)。
【組成】人蔘 款冬花 罌栗殼等分(醋炙)
【主治】咳嗽氣喘,肺虛不能制下,大便泄瀉,服熱葯不效者。
【處方來源】《聖惠》卷九十三。
【方劑主治】小兒一切痢久不愈,腹痛多渴。
【製備方法】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處方來源】方出《續本事》卷一,名見《普濟方》卷二二四。
【方劑主治】一切虛證。
【方劑功效】補虛損。
【用法用量】上為末。每服2大錢,水1盞,加生薑3片,棗子2枚,同煎至7分,空心服。老少皆可服。
【處方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方劑主治】疹痘。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薄荷湯送下。
【處方來源】《衛生總微》卷八。
【方劑主治】瘡疹才出。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處方來源】《聖惠》卷五十三。
【方劑主治】消渴后,四肢虛腫,小便不利。
【製備方法】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溫水調下,1日3-4次。
【藥物組成】人蔘1兩(為末),丹砂半兩(研)。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方劑主治】小兒嘔吐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熟米飲調下。
【處方來源】《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方劑主治】傷寒汗下后,餘熱不退,或煩或渴,面赤者。
【製備方法】上銼細。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煎服。
【處方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二。
【方劑主治】五般瘧疾。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分作5服。
【用法用量】每服以濕紙裹,入鹽少許,煨令香熟,去紙,入水1大碗,於瓷器內同煎至1大盞,去滓,當發日空心、食前溫服,不發住服。
【處方來源】《傷科方書》。
【方劑主治】接骨之後,無力,不能行動。
【用法用量】水煎服。
【藥物組成】人蔘1兩,乾薑1兩,白芷1兩,甘草1兩。
【處方來源】《千金翼》卷二十四。
【方劑主治】寒熱,瘰癧在頸,脈如杏李。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先食服方寸匕,以飲送下,1日3次;少小半匕。
【藥物組成】人蔘3分(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浸洗7遍去滑),乾薑半兩(炮裂,銼),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五味子半兩,肉桂半兩(去粗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黃耆半兩(銼),訶黎勒3分(煨,用皮)。
【處方來源】《聖惠》卷六。
【方劑主治】肺臟傷風冷,咳嗽多涕,心膈痰逆,不欲飲食,風氣汗泄大多,寒中泣出。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藥物組成】人蔘1兩(去蘆頭),柴胡1兩半(去苗),白茯苓1兩,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1兩,桔梗1兩(去蘆頭),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1兩,黃耆1兩(銼),當歸1兩(銼,微炒),檳榔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3分,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
【處方來源】《聖惠》卷五。
【方劑主治】脾胃氣久弱,肌體羸瘦;或加勞氣,大腸不調,有時痰逆,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備急千金要方>>中講:
補胃虛寒,身枯絕,諸骨節皆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