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則氣緩

喜則氣緩

喜則氣緩是指過喜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精神浮蕩,氣機弛緩。

英文解釋


⒈ joy causing qi slack
怒則氣上rage causing qi to flow upwards..
喜則氣緩joy causing qi slack...
悲則氣消grief causing qi depression
⒉ excessive joy makes the qi sluggish
恐傷腎 Fear impairs the Kidney...
喜則氣緩 excessive joy makes the qi sluggish...
怒則氣上 Rage causes the Qi to flow adversely upward

出處


“喜則氣緩”出自《素問·舉痛論》,指的是一種病理現象,是指適度的喜,可使氣和志達,如果喜太過,反會令人精神渙散,心氣弛緩,出現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癥狀。比如,“范進中舉”就是由於太高興了,而精神失常的最好例證。“喜則氣緩”,即九氣為病的機理之一。對“喜則氣緩”,《素問·調經論》是這樣論述的:“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這就是說,如果適度之喜,則氣脈舒緩(緩:言生理),若喜甚,則氣過於緩,而漸至渙散。
喜為七情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在臟為心……在志為喜,喜傷心”,喜為心之志。《醫碥·氣》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心藏神,心神散蕩,喜笑不休則傷心。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現。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興的事可使人精神煥發。但是高興過度就會傷“心”,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維活動的中樞,超乎常態的“喜”,會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語無倫次,舉止失常。
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故事,就是講他數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舉,高興得舉止發狂,瘋癲而目不識人。這就是中醫所謂“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
另外,過度喜悅能引起心跳加快,頭目眩暈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過度興奮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因此,喜樂當適度。喜則意和氣暢,營衛舒調,但過度會走向反面。

詳細釋義


◎喜則氣緩xǐzéqìhuǎn
氣緩,心氣舒緩或和達之意,喜能使人精神興奮,心情和達,氣機通利,但狂喜暴樂,反會令人精神渙散,心所弛緩,出現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癥狀
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素問·舉痛論》

典故


素問·舉痛論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
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矇解惑,可得而聞乎?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帝曰:願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於沖脈,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寒氣客於五藏,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岐伯曰:五藏六府,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帝曰:捫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可得也。帝曰:善。
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中醫論述


病因病理學術語。即九氣為病的機理之一,謂過喜傷心,則心氣渙散不收。《素問·舉痛論》:“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由於它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稱“內傷七情”。
七情與內臟氣血的關係
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與內臟密切相關,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可見情志活動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又說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喜怒思憂恐,簡稱“五志”。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各臟腑有不同的影響,而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又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故七情與內臟氣血關係密切。
七情致病的特點
七情致病不同於六淫。六淫侵襲人體,從皮膚或口鼻而入,發病之初均見表證。而七情內傷,則直接影響相應的內臟,使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導致多種病變的發生。
直接傷及內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臨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對各臟有不同的影響。但並非絕對如此,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靈樞·口問》說:“心者,五臟六臟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這裡即指出了各種情志刺激都與心臟有關,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損可涉及其它臟腑。又如郁怒傷肝,肝氣橫逆,又常犯脾胃,出現肝脾不調,肝胃不和等證。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運化而位於中焦,是氣機升降的樞紐,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傷的病證,以心、肝、脾三臟氣血失調為多見。如思慮勞神過度,常損傷心脾,導致心脾氣血兩虛,出現神誌異常和脾失健運等症;郁怒傷肝,怒則氣上,血隨氣逆,可出現肝經氣鬱的兩脅脹痛,善太息等症;或氣滯血瘀,出現脅痛,婦女痛經,閉經,症瘕等證。此外,情志內傷還可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陰虛火旺等症,或導致濕、食、痰諸郁為病。
影響臟腑氣機
《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怒則氣上,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臨床可見氣逆,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
喜則氣緩,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使營衛通利,心情舒暢。《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先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失神狂亂等症,故《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憂,可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肺氣耗傷。
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發生骨酸痿厥、遺精等症。
驚則氣亂,是指突然受驚,以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驚慌失措。
思則氣結,是指思慮過度,傷神損脾。可導致氣機鬱結。古人認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故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也會影響脾氣。思慮過度,則傷心脾,暗耗陰血,心神失養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氣機鬱結阻滯,脾則運化無力,胃的受納腐熟失職,便會出現納呆脘腹脹滿便溏等症。
情誌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根據臨床觀察,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若患者有較劇烈的情志波動,往往會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如有高血壓史的患者,若遇事惱怒,肝陽暴張,血壓可以迅速升高,發生眩暈,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出處《素問·舉痛論》:“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