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蘭

蘭科蘭屬植物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在植物分類學上,國蘭屬單子葉多年生蘭科植物。國蘭主要為春蘭、蓮瓣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七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中國屬於原產地、也有返銷自中國台灣、日本。

國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

形態特徵


國蘭
國蘭
國蘭正常的開花形態是由外輪(主瓣、副瓣)、內輪(捧心、舌)各三瓣,再加上處於中心部位的蕊柱(俗稱鼻)構成。凡發生與此正常花形不同變異的,或呈現瓣數增多,或發生蝶化現象,《蘭蕙小史》統稱為“奇種”。該書僅收錄春蘭奇種五種(綠雲四喜蝶、和合、蕊蝶、素蝶),蕙蘭只有一種(舞蝶),合計不過六種。由於當時蘭界的欣賞觀念與興趣側重於正格的梅、荷、水仙與素心瓣型,反而將奇種蝶瓣打入“次品”與“下品”,這是當今蘭友難以理解的。自從20世紀80年代進入改革開放的經濟建設時期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養蘭隊伍不斷壯大,國蘭事業日益興旺。人們的賞蘭情趣在養蘭實踐中悄悄地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奇種蝶瓣的欣賞價值逐步被人們發現。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被發掘出的品種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五彩繽紛,博得了眾多蘭友的青睞與喝彩。其數量也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奇種蝶瓣”大家族,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多瓣奇花型

外三瓣或內輪三瓣發生瓣數增多的變異,謂之多瓣奇花型。如春蘭“綠雲”,既可開成正格荷瓣,有時也可開成多瓣奇花——外瓣增至4-5枚,內輪捧心增至3-4枚,唇瓣2-3個。又如“春蘭·奇花”○1、“春劍·花蕊夫人”○2等均為花型奇特的多瓣奇花。再如“春劍·彩玉嬌”○3、“蓮瓣蘭·倚天奇蝶”○4等為多瓣多舌奇花。

蝴蝶型

國蘭
國蘭
在國蘭中,外輪與內輪(各三瓣)在數量上並未增多,卻發生唇瓣化(蝶化)變異,外輪副瓣發生蝶化變異的為外蝴蝶,內輪捧心發生蝶化變異的稱為內蝴蝶。現分別介紹如下:
1、內蝴蝶——內輪捧瓣發生蝶化變異,其原綠色瓣心變異成白色,並點綴有艷麗的紅色斑塊,謂之內蝴蝶,俗稱“內蝶”,或稱“里蝶”。顯示出既對稱又勻稱的藝術美,與原有的唇瓣合成三舌,以蕊柱為中心,向三面伸展,舌面均綴有紅斑,鮮艷奪目,分外嬌美。
內蝴蝶兩片捧心的前端普遍向上翻,形似貓耳朵而命之曰“貓耳捧”,其形態卻並非千篇一律,可說是千姿百態。如“江南蘭王”沈淵如於1959年選育的“梁溪蕊蝶”,其貓耳捧四周呈現白色唇化現象,捧內綴有紫紅色斑塊與條紋,捧上端各有1-2個紫紅點,酷似螳螂的眼睛,別具一格,令人“刮目相看”。有的兩隻貓耳捧周圍鑲著銀邊,捧內蝶化變異呈紫黑色,活脫似黑貓的雙耳,命名為“黑貓蕊蝶”。有的貓耳捧形似虎,取名“虎蕊蝶”。有的花貌似豹,稱作“豹蝶”。也有的狀若元寶,叫做“元寶蝶”

生長環境


栽培要求

野生蘭花生長在背陰、通風、不積水的山地,因此栽培基質要求:通氣、鬆軟、漏水性好,呈微酸性。

溫濕要求

最佳生長溫度是18--30℃,5℃以下,35℃以上生長緩慢,生殖生長期為5--18℃。蘭花在空氣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良好,過干或過濕都易引發蘭病。

陽光要求

蘭花喜陰畏陽。早晨可讓陽光直射蘭草,但過後應50%--90%的遮光網遮擋陽光。若過分照射陽光,則會可能
灼傷蘭葉,甚至造成失水、死亡。

水分要求

控制水分是養好蘭花的最根本條件。除髮根、發芽期、快速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外,其他時間消耗水分較少。若水分過多,造成土壤積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爛根。蘭花是喜雨而畏澇,喜潤而畏濕。

空氣要求

蘭花喜歡流通和沒有污染的空氣。養蘭場所要遠離煤氣、油煙,遠離塵土飛揚之地。

肥料要求

蘭花喜歡清淡,施肥寧淡勿濃。

分佈範圍


台閩粵

永懷素
永懷素
以墨蘭、建蘭為主,經多年的開發和選育,在該地區原生的墨蘭和四季蘭中選有許多名種。

江浙滬

以春蘭、惠蘭為主,為我國國蘭文化中心,經數百年的選育,在該地區原生的春蘭和惠蘭中選育出數百種名種。

雲貴川

以原生於本地的春劍、蓮瓣蘭、建蘭、內地春蘭為特色,形成了中國蘭花內地系列。

江西湖南

國蘭資源十分豐富,各品種在該地區都有原生種,該地區以寒蘭、惠蘭、春蘭為重點。

鄂豫皖

以春蘭和蕙蘭為主,逐漸形成特色。

廣西地區

蘭花資源豐富,但開發起步較晚。西北部受貴州、雲南影響較大,東南部受廣東影響深,形成了全面開發的趨勢。

西藏東南

多峽谷地形,在峽谷內植物垂直分佈,其間發現有中國蘭花原生種。這是一個神秘而又引入嚮往的區域。

海南地區

有原生墨蘭,該區地處北緯20°以南,當地以開發熱帶洋蘭為主。

陝西東南

發現有原生的九華蘭,使中國蘭花資源區的分佈拓展到北緯34°。
國蘭自古以江浙地區最為繁榮,閩粵雲貴川渝地區亦有種植,國蘭已經普及全國,但高端精華部分仍舊分部在江浙地方。

下級分類


概述

國蘭
國蘭
國蘭是蘭科蘭屬的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蘭科植物按其原產地的自然環境,其生長方式有三種類型:一是附生蘭,附生在樹榦、岩石或懸崖上;一是腐生蘭,生存於地下腐朽的植物體上,只在開花時其花序伸出地面之上;一是地生蘭,根系生長在混雜落葉、腐殖土和砂石的土壤中。國蘭都屬地生蘭類,約有數百個品種。

多蘭亞屬

1硬葉吊蘭:附生。葉革質,先端有不等二裂。花序下垂,有花15—40朵,紅褐色。花期7—8月。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2尖葉吊蘭:附生。葉劍形,硬革質,先端有不等的二尖裂。花序下垂,有花5一13朵,紫褐色。花期5—8月。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多生於樹上。
3冬鳳蘭:附生。葉彎垂、先端尖,全緣。花序下垂,有花10朵以上,花白色有紫紅色條紋。花期11一翌年1月。分佈於廣東、雲南、福建和台灣。
4多花蘭:附生或地生。葉直立、劍形,深綠色,基部有關節,花序直立或下垂,多達50朵,花紅褐色,無香氣。花期6—8月,分佈於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台灣、江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虎蘭亞屬

1西藏虎頭蘭:附生。植株高大。花序斜出或下垂,花大形,黃褐色,唇瓣有毛,花極香。花期11一翌年2月。分佈於雲南與西藏。
2黃蟬蘭:附生。葉套疊而生。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7一13朵,花黃褐色,唇瓣有長毛,花期9月至翌年4月。分佈於雲南、貴州、四川及西藏。
3長葉蘭:附生。葉長,4—10片。葉基部套疊。花序直立或斜出,有花5—10朵,花褐紫色。花期9—12月。分佈於雲南、四川和西藏。
4虎頭蘭:附生。葉大形,基部有關節,全緣。花序斜出,有花6—12朵,淺黃綠色,有紅褐色條紋,唇瓣淺黃色,有短毛。花期7—11月。分佈於貴州、四川、雲南及西藏。
5短葉虎頭蘭:附生。葉短小,長約35厘米,寬不及1厘米。花序斜出,有花4—9朵,淡綠色有紫紅色條紋,唇瓣有短毛。花期2—4月。分佈於雲南。
6碧玉蘭:附生。葉大形,葉基套疊,有葉約9枚。花序下垂或斜出,有花12—30朵,花綠色,唇瓣有一“V”形紅斑。花期2—6月。分佈於雲南、西藏。
7貢山鳳蘭:身附生。葉4—7片,近革質,全緣。花序斜出,有花約5—6朵,花紫色,花期夏季。特產雲南貢山。
8美花蘭:附生或地生。葉6—9片,基部套疊。花序直立,長可達1米,有花5—15朵,花大,直徑約9厘米,花期3—5月。分佈於海南。
9文山紅柱蘭
附生或半地生。葉長,有葉6—8片。花序斜出,有花3—10朵,花大形,白色有紫紅點紋,花蕊柱端紅色。花期1一3月。特產雲南省文山縣。
10象牙白花蘭:l.附生。葉質軟,下彎,葉端呈不規則兩尖裂。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1一3朵,白色,花極香。花期3—5月。分佈於雲南、海南、貴州。
11莎草蘭:附生。葉7—11片,下垂。花序下垂,有花10多朵,密集,白色,花被不張開,呈筒狀。花期10—12月。分佈於雲南、四川和台灣。
12大雪蘭:附生。莖可隨時套疊而不斷生長,長可達2米,並會分枝。葉先端2尖裂,葉關節明顯。有花3—8朵,花向下,白色,不甚開展。花期9—12月。分佈於雲南。

中蘭亞屬

1建蘭:又名秋蘭或四季蘭。地生。葉直立或稍彎,先端尖銳,邊緣具齒。花序直立,有花5—13朵,紅色、白色、綠白色均有,花有香氣。花期6一12月,有時每年開花2—3次。品種極多。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台灣以及海南等地。
2珍珠矮蘭:地生。無明顯假鱗莖,地下莖粗壯,呈單株生長,矮小。葉2—3片,綠色有光澤。花序直立,有花3—5朵,淡黃綠色有紫色條紋,稍具香氣。花期6月。分佈於雲南西部。
3落葉蘭:地生。有假鱗莖,但只有一個假鱗莖有葉,葉2—4片,質軟,全緣,冬季脫落,春季再出。花序直立,有花2—4朵,稍有香氣。花期夏季。分佈於貴州、雲南、四川。
4墨蘭:.又名報歲蘭。地生,葉劍形,有光澤,深綠色。花序直立,花5—17朵,有褐紅色、黃綠色、白綠色等。花期9月至翌年3月。有極多品種。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
5寒蘭:地生。葉直立性強,邊緣具鋸齒。花序直立,有花5—12朵,花被狹窄,紫色或綠色,有香氣。花期l0月至翌年1月。栽培品種極多,分紫寒蘭和青寒蘭兩大類。分佈於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海南、江西、湖南、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6邱北冬蕙蘭:又名紫秀。地生。葉狹線形,基部紫色。花莖直立,有花5—6朵,綠色。花期10—12月。分佈於廣西馬山縣及雲南邱北縣。
7蕙蘭:又名九子蘭和九花蘭。地生。葉直立性強,邊緣有粗鋸齒,葉脈明顯。花序直立,有花5一18朵,花黃綠色,極香。花期3—5月。栽培歷史悠久,品種極多。產湖北、湖南、陝西、浙江、江蘇等地,是分佈最北和最耐寒的蘭屬植物。
8套葉蘭:地生。葉彎垂,6—11枚,基部套疊,葉基有一膜質邊緣。花序略彎或直立,有花5—9朵。花期9—12月。分佈於廣東、廣西和雲南。
9大根蘭:腐生於林下腐葉層中。無葉。地下根莖多分枝,成珊瑚狀。花序直立,有花2—8朵,花白色,花期7—8月。分佈於雲南、四川、台灣。
10春蘭:地生。葉4—6片叢生,狹帶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序直立,有花1朵,少數有2朵花,花紅色、綠色、黃綠色等。花極香,花形多變,品種極多,是歷史最悠久栽培的國蘭。花期1—3月。分佈於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陝西、甘肅等地。
11兔耳蘭:地生。假鱗莖長柱狀,葉2—4片,有葉柄,長橢圓形,花序直立,有花3—6朵,淡綠色有紫紅線條。花期5—7月。分佈於廣東、廣西、台灣、雲南、四川、貴州及西藏。
12春劍:地生。葉5—7片,基生成束,直立,邊緣具鋸齒。花序直立,有花2—5朵,黃綠色或紫紅色。花期1一3月。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蓮瓣蘭

大雪素
大雪素
1、花期:12-3月。
2、花序:2-4枚,總狀花序,罕見5朵,生長不良時僅開一朵。
3、花葶(花箭):16-20厘米。
4、苞片(殼、苞衣):苞片大,比子房連梗長。
5、葶鞘(包殼):約4厘米,端尖。
6、苗(束)狀:成苗葉基張離,而不抱合。
7、苗(束)葉片數:6-7葉。
8、葉緣:具細鋸齒。
9、葉柄痕:不明顯。
10、鞘狀葉:長7-10厘米,薄革質。
紅滿天
紅滿天
11、其他:葉線性,葉質較硬,葉片斜上生長5-6厘米后逐漸彎曲下垂。
蓮瓣蘭是主產於雲南省滇西北地區的一種地生蘭,時逢每年的元旦春節盛開。這種蘭花的花瓣呈橢條形,酷似盛開的蓮藕花瓣,民間以花喻花,定名為“蓮瓣蘭”,深受國蘭愛好者青睞。
名品
滿江紅、天雨流芳、大唐鳳羽、汗血寶馬、金沙樹菊、荷之冠等,傳統銘品是大雪素小雪素硃砂蘭。當前比較為市場認同的、價格又比較適中的是大理的五朵金花即:黃金海岸、滇梅蒼山奇蝶奇花素劍陽蝶

春蘭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
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範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
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直立,短於葉片,長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
春蘭是中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佈地廣,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佈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金牛荷、大富貴、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其他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繡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蕙蘭

蕙蘭是一種分佈較廣的地生蘭,和春蘭一樣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現將其特徵介紹如下:
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厘米,直徑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厘米,直徑0.8-1.3厘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狹帶形,基部常對摺,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厘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
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建蘭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劍蕙等。
建蘭主要分佈於台灣、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厘米,直徑0.6-0.9厘米,具分枝。
夏皇梅
夏皇梅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厘米,直徑1.2-1.7厘米。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厘米,寬1-2厘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初開;9月上旬盛開,9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著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開花時子房紐轉180度,有濃郁香氣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徑約4.3-6.2厘米;花色變化較大,常呈黃綠色,有紫色、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
建蘭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名品多,還有許多新品種在不斷地被發現。總的來說建蘭可以分為彩心和素心兩大類,常見名品有:銀邊大貢、十八學士、仰天笑、金絲馬尾、寶島仙女等。

寒蘭

根:寒蘭的根較細,長20-30厘米,直徑0.4-0.6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高2-4厘米,直徑1.2-2厘米,長橢圓形或狹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人。
葉:葉3-7枚叢生,帶形,薄革質,深綠色,有或無光澤;葉片長40-80厘米,寬0.9-3.5厘米,葉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脈明顯,向背面突出;全緣或先端具有細齒,葉先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10-12厘米。
花:寒蘭花葶由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長25-60-(80)厘米,圓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長5-7厘米,膜質,半透明,貼抱花葶,常有濃烈而持久的香氣;花朵較大,直徑6-9厘米;花色多種多樣,有黃綠、紫紅、深紫等,通常具有雜色脈紋和斑點。
寒蘭花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開花,但也有7月和1月開花者,甚至還有4-5月開花的,故人們認為,寒蘭應有春寒蘭、夏寒蘭、秋寒蘭等之分。
寒蘭主要分佈於浙江、安徽、台灣、日本等地。有許多好品種,如:燦月、素豐、不老白、日向白龍等。

墨蘭

根:墨蘭的根粗壯而長。
莖:假鱗莖橢圓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叢;直徑1.4-2.5厘米。
葉:葉3-5枚叢生;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關節;長60-90厘米,寬2-4.2厘米。
花: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通常高出葉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徑4-5厘米,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具深紫脈紋,花常具香氣;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狹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於蕊柱之上。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人歲蘭。主要分佈於廣東、海南、台灣等省區,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若干代蘭花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篩選,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傳於世,如:大屯麒麟、富貴名蘭、吉福龍梅和十八驕梅、彩龍等。

栽培技術


國蘭
國蘭
買來裸根蘭苗后,首先要用清水浸泡,使乾癟的肉質根飽滿不見皺紋為度,然後將根洗凈,並剪去腐朽根,晾至根發白稍軟,即可用蘭花泥或食用菌培養基質的廢棄物或煤爐灰加腐葉上栽植。盆土也可到山上樹底下或石縫間挖取經多年風化的壤上,再混入河沙以利於透氣透水,確保不板結。培養上均需消毒,可曝晒三四天,也可用鍋燒熱消毒。上盆時忌深植,以假鱗莖露出土面2/3為宜。栽植后不要馬上澆水,放蔭涼處兩天後澆透水,每盆栽10株左右。
“氣”為蘭之命根,無論地上地下部分都要通氣。盆底墊一層3厘米厚的木炭或沙石。保持盆土疏鬆,澆水不可過多,宜多噴葉面水和地面水以增加空氣濕度。5——1O月注意遮蔭,不可陽光直曬,但可多照晨光。特別是在花芽分化期,即開花前的六七個月,要放置窗檯或陽台接受陽光,以促進花芽分化。長出新葉后,每月施以磷、鉀為主的稀薄液肥一次,花謝后增施一次。葉顯黃而薄是缺肥。葉顯黑綠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
多年來,人們在植蘭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現舉例如下:
1.解決這個“氣”字,首先在容器和土、肥上下功夫。一是用縫隙窄於筷子,並有底腳的塑料字紙簍,將燒紅的鐵條在簍底烙3——4個約1厘米直徑大小的洞孔漏水。然後按簍的高矮剪下塑料紗網把簍內壁圍一圈,免於漏土。在這樣的簍內植蘭,可解決植株不透氣、易積水的問題。也可取礦泉水瓶或可樂瓶的上下兩部分,鑽上與盆孔一般大的孔,扣在盆孔上,在其四周加培養土后栽上蘭苗。二是購來的蘭苗,若是根還白凈時,可栽在漚黑的鋸末中,比栽在磚、瓦碎片中好。若是肉質根已乾枯,只剩下蘆頭,只要沒皺縮且含有綠意,則栽在磚、瓦碎片中好,因磚、瓦碎片比鋸末的透水性和透氣性強,對受傷較多的蘭苗更適宜。三是把芒桿、蘆桿、米碎樹等小葉雜木曬於燒成灰,冷后直接放在蘭花盆面上,厚度3厘米左右,不放其它肥料。翌年把原有草木灰除去,再鋪放新的。每年如此,可使蘭葉色澤青綠,葉片厚而硬,苗粗壯,分櫱多,花比正常的多1——2箭,花色純正,病毒也較少。
2.讓折倒的蘭葉復原。蘭花畏風,但它又適宜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生長。風大會使葉片折裂、萎縮或下垂變脆。如果蘭葉中上部折倒,可用1厘米寬的透明塑料粘膠紙粘住折倒部位的兩面;如果蘭葉折倒在基部,可在基部折倒處貼上一根牙籤,再用透明塑料粘膠紙纏住基部。經50——70天,蘭葉就能自行立起,並將粘膠紙揭去,牙籤去掉。
3.酸牛奶豆漿可使蘭花快速復原。蘭花移栽后,根系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而導致生長衰弱。所以,當蘭花種下一周、盆面乾燥時,在蘭盆邊緣均勻澆人煮沸消毒並兌水2/3的酸牛奶或豆漿,使栽培基質完全浸透,在春、夏、秋三季約一周后即可恢復生機。此後每隔一周再澆施一次,濃度適當低些,可以加速蘭株生出新根,而且幾乎棵棵復原。
4.養蘭地方種盆蔥,龍膽紫巧治蘭花病。蔥的氣味能殺死一些病菌,使蘭葉蔥茂,蘭花更加芬芳。萬一蘭花的葉片上患了黑斑病,可用龍膽紫(俗稱紫藥水)或高錳酸鉀飽和溶液塗搽葉片的黑斑處。塗搽一次,斑塊即不再擴展。蘭花的抗寒能力較差。因此,當白天氣溫降至3℃左右時,則應將蘭花移入室內5——15℃有陽光的地方。春蘭、蕙蘭、建蘭耐寒性稍強,越冬室溫在5℃左右;墨蘭、寒蘭越冬室溫宜在10℃左右。過低不易防凍,過高花莖生長慢。越冬期間,蘭花處於體眠或緩慢生長階段,盆土微潮即可,應停肥,只有冬季開花的墨蘭,才適當多澆一些水,最好澆發酵的淘米水,既是澆水又是施肥,不傷根。
蘭花每年僅發新根新葉一次,生長比較緩慢。一般品種,二三年分株換盆一次;珍貴品種,三四年分株換盆一次。一般以在花朵凋謝的半月後分株換盆好,這樣既不影響下次開花,也不損傷葉芽,還可通過分株,促進葉芽分櫱。換盆時,注意蘭花不宜保留宿土,要輕拍土坨抖散土層,亮出根部,並用清水洗凈晾乾后再栽。如須分株,則可用剪刀順其脈絡,分作若干簇,每簇保留三個芽,都應具有老根和新株,同時具備4個假鱗莖,剪口用炭灰、草木灰或硫磺粉塗抹防腐,放蔭涼處3——4小時,待根發白乾燥再分栽上盆。

細菌軟腐

①從健康的母株上分株種植,嚴禁使用病盆基質,基質使用前要在烈日強光下曝晒2-3天,或先用殺菌劑作消毒處理。
②保持栽培環境排水通風良好,降低空氣濕度,保證陽光充足,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
③發現蘭株葉片上有病斑時,應馬上剪除銷毀。如病斑發展到生長點,則應整株帶盆隔離,並盡量避免噴霧給水,改用盆面澆灌。病患組織切除后,傷口用波爾多液塗抹,並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蘭株5分鐘,用流水清洗后在陽光下曬15分鐘,再用經過消毒的花盆、基質重植。待基質偏干時,用2000倍硫酸鏈黴素溶液作定根水澆根。對於周圍健康的植株,可定期噴灑30.3%四環黴素2000倍液,或10%鏈四環黴素1000倍液,或68.8%多保鏈黴素1000倍,均有顯著的預防效果。
④在蘭株易發病季節,用72%的農用硫酸鏈黴素、硫酸氯黴素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的葉枯寧、殺枯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定期噴灑預防。

養護知識

國蘭
國蘭
北方冬季最低溫度不低於5℃。生長期喜半陰,冬季要求陽光充足,但忌陽光直射。春蘭耐寒力強,寒蘭耐寒力稍弱,墨蘭不耐寒。冬季國蘭處於相對休眠期,應少澆水。如果換盆時施足了基肥,則不需要追肥,否則可以追施液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開花前後停止追肥。蘭花宜擺放在通風良好之處,空氣悶熱易引起病害。
國蘭生長的好壞與日常管理關係密切,國蘭的日常養護管理 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光照管理、溫度管理、施肥管理等四個方面。

水分管理

國蘭喜濕潤忌澇漬,澆水量應根據季節而定。冬春季氣溫偏低,澆水宜少,每7~10天澆一次即可。而夏秋季溫度較高、陽光猛烈,水分增發量大,宜多澆水,一般3~4天澆水一次。
蘭花澆水方式有灌水、洒水兩種。灌水是指用大量的水灌入盆中,以衝掉盆內寄存的殘留農藥或肥料,並將污濁空氣衝出,同時是蘭株補水的主要途徑。洒水就是用水灑濕地面和葉面,可增加蘭棚空氣濕度,降低蘭棚溫度。
1、灌水
判斷何時進行灌水的方法是,用手輕挖栽培基質深約3厘米,如發現該處基質較干即可進行灌水。正常情況下,氣溫高多灌,氣溫低少灌。
灌水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灌透,直到花盆底部有水流出為止,防止出現“半截水”而影響蘭株的正常生長;二是水壓不要打開太大,以防把葉片弄折,可將花灑接在水管上灌水。灌水時花灑位置應靠近基質,從側面進行澆灌,不能當頭淋下,防止蘭株心葉積水而導致爛心。
2、洒水
洒水主要在夏秋季氣溫較高時進行。洒水時把水閥打開,用手捏住水管出水口,讓水盡量散開,形成水霧狀對葉面進行噴灑,以葉面灑濕為宜。夏秋晴朗高溫天氣每天需灑一次葉面水;冬春季節一般3~4天灑一次,陰雨天氣不要洒水,低溫季節應在中午氣溫稍回升時再進行洒水。

光照管理

國蘭在陰涼的環境下才能生長良好,人工栽培時需要進行遮陰種植,通常使用遮光率為60%~80%的遮陽網進行遮光。
1、夏秋光照管理
在光照強烈的夏秋季節,經常需要覆蓋兩層遮陽網進行遮光,一層遮陽網是固定在花棚上的,遮光率一般為60%左右,不必每天進行收展;而另一層遮陽網則是活動的,遮光率為75%左右,在晴好的天氣下,活動的遮陽網一般在上午9點開始展開遮陽,傍晚太陽下山前把它收起。陰天或下雨天活動的遮陽網需要收起不必展開。
2、冬春光照管理
冬春季節由於光照較弱,溫度較低,由於覆蓋有薄膜進行保溫,一般使用一層遮陽網進行遮陰即可。

溫度管理

國蘭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8℃,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國蘭的生長。
1、夏秋溫度管理
夏秋季節蘭棚常常溫度過高、濕度過小,可通過對蘭花灑葉面水來進行降溫、增加濕度,一般在棚內溫度超過30℃、濕度低於65%時就需要進行洒水。同時要注意加強通風降溫降濕,夏秋季節可全天打開花棚南北兩邊的大門通風換氣。
2、冬春覆蓋薄膜保溫
冬天冷空氣較頻繁,花棚需覆蓋薄膜進行保溫,一般在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溫度開始下降時覆蓋,直到第二年3月底溫度回升時再拆除。

施肥管理

國蘭種植一般不用施基肥,追肥的方法有灌水溶性肥、噴葉面肥、施顆粒肥三種。國蘭進行灌肥和噴葉面肥時通常使用花多多水溶性系列肥,而施顆粒肥時多採用奧綠肥或康寶顆粒肥。
1、灌肥
春夏季灌肥濃度一般為1500倍,每月灌1次左右,以高氮肥和氮磷鉀比例為1:1:1的平均肥為主;而秋冬季節灌肥次數較少,灌肥濃度可適當提高,以高鉀肥和高磷肥為主。灌肥時可使用花灑進行灌肥,灌肥速度一般是在每盆花上停留1~2秒的時間,灌肥時把噴頭放置在離花盆較近的位置,從側面向花盆內噴射到材料上,避免因噴到葉片而影響灌肥效果。
2、噴葉面肥
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
葉面肥一般每月噴1~2次,濃度為1500~2000倍。噴葉面肥時可使用噴霧器或電動噴霧機進行。在使用電動噴霧機進行噴肥時,先把高壓水管的一頭接到電動噴霧機上,水管的另一頭接上噴槍,噴肥時噴槍應與水平面呈45度角,控制噴肥速度,不能過快,可在噴槍覆蓋的範圍停留2~3秒鐘,主要噴葉片的背面。
3、施顆粒肥
顆粒肥一般每年施2次,第一次在4~5月進行,第二次在10~11月進行,年底需要進行換盆的第二次顆粒肥可不用施。施肥時用專用的勺子盛適當數量的肥料,每盆花放5克左右,沿花盆邊緣緩緩放入,不能讓肥料掉跌落在葉片、假鱗莖及新芽上,以免傷及新芽及蘭株。
由於國蘭對肥料較為敏感,只有合理地施肥才能使蘭花長出健壯的植株和漂亮的線藝。新芽生長前期多施平均肥,而在花芽孕育期則應多施高磷、高鉀肥,線藝蘭要少施氮肥,以防線藝退化。施肥過後不能馬上噴灑農藥防治國蘭病蟲害,應經過澆水后才可噴灑農藥,否則易導致植株受到損傷。

主要價值


國蘭欣賞標準,是數千年來我國人民賞蘭心得的結晶。它以人體美來串形,用人品美來定格,納百花之美來分品,集珠寶與美玉之質來鑒色,定幽雅來辯其香,標君子之風來賞其神韻。由此可見,中國蘭花的欣賞標準確實是一門十分博大精神的園藝知識。中國蘭花的花朵雖小但它的包容性都很大,無論梅花、荷花、水仙花、菊花、牡丹花以及各種奇花它均容得下,甚至動物飛蟲如蝴蝶、獅子、神龍、麒麟均能包容於下。就是它那片片株葉也可以集縞、線、斑、邊、錦於一體和著金銀之色編織最美的圖畫。中國蘭花決非一般花卉,它藝術內涵深厚,知識性極強而且個性明顯,真可以說一花一世界,每朵蘭花都印證著人的心靈美。我們可以毫不含糊的說,中國蘭花是世界花卉中最美的花。本人才疏學淺,養蘭實踐經驗少,賞蘭更沒入門,《西部蘭花》雜誌社的程豫先生硬要我寫此命題,執筆放知艱難,錯漏更怕誤人,請讀者多諒。
國蘭以欣賞可分為花藝與葉藝兩大類,之下又可以分十三個\品系,如梅、荷、水仙、素、奇、蝶、色花、奇葉、線藝、葉戀花、雪花點龍抱珠、麟生體等。無論欣賞國蘭的花藝或葉藝,其創意均是,求形象為象徵,化自然為意境,而目的是使人的心靈美印證於蘭,由此相互應和提升。我們明知了創意和目的,只要端正欣賞的態度是不難把握其標準的。
中國文人及中華文化,非常推崇翠竹、紅梅、青松。但是竹——清雅而無香,梅——花艷而無葉,松——葉蒼而無花。唯蘭花集竹、梅、松三者之優點於一身,朱德元帥曾有詩讚蘭花;“淺淡梳妝原國色,清芳誰及勝蘭花。”
蘭花具有清雅淡素、不與群芳爭艷的花;有清馨幽遠的香,被譽為“香祖”、“國香”、“天下第一香”,迄今為止,世界上尚未發現天然植物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中,有任何香味超過蘭花者;有剛柔並濟、婀娜多姿、四季常青的葉,被鄭板橋贊為:“風雖狂,葉不傷;品既雅,花亦香。”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非常喜愛蘭花,歌頌蘭花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形成了一種融華夏道德修養、人文哲理於賞蘭、品蘭之真諦的蘭文化,正是“一株蘭草千幅畫,一箭蘭花萬首詩”。
蘭貴幽香。國蘭的芳香貴在幽雅、溫和、純正而無異味。異味太強烈,則不佳。若蘭花不香,則不可取。
大唐鳳羽
大唐鳳羽
蘭貴神韻。蘭花花瓣的形狀很多,大致可分為野生型的狹長的“竹葉瓣”;較好的為形似水仙花瓣的“水仙瓣”;更名貴的為“梅瓣”及“荷瓣”,花瓣寬、短而肥厚,花瓣之間結構協調,風度典雅。蘭花的顏色,傳統品種以翠綠、淡雅、純凈為珍品,雜色、混濁、暗淡為下品。一般的蘭花,唇瓣上常有紫紅色的斑點,稱為彩心;如果唇瓣純綠、純黃、純白,則稱為素心,為名貴品種。有花時賞花,無花時觀葉,“惜葉猶如惜玉環”,其綽約風姿都各具神韻。難怪古人有“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看葉勝賞花”的讚譽。
蘭貴新異。過去,傳統品種的蘭葉上如有斑點或條紋,則視之為“病態”、“異物”,斥之為下品。現今,隨著人們追求新異、崇尚時髦的欲求和欣賞習慣的演替,卻欣賞葉片上白色或黃色的斑塊及條紋,稱為“葉藝”,並根據斑紋的色澤、數量、形狀及分佈位置等不同情況,已命名數以百計的新品種。新異性在葉形上體現為寬、短、矮、扭曲等,在花形上體現為畸形的奇瓣、重瓣、缺狀,只要性狀穩定都可選育成珍稀名貴品種_一盆“達摩蘭”葉短而厚,表皮似蛤蟆皮,價值百萬元;一盆叫“大屯麒麟”的墨蘭,花有3層,每層上有萼片與花瓣數十枚,十分奇特,價值幾十萬元。要不前些年蘭花怎麼會被稱之為“綠色股票”、“綠色古董”、“綠色金子”,被人炒來炒去,猶如當年荷蘭人炒鬱金香一樣呢!那種不正常的現象,和幾年前東北炒君子蘭、江南炒五針松一樣,給市場造成混亂及危害,令人們記憶猶新,勢必偃旗息鼓。
這絕非蘭花的本性所致。蘭花還是蘭花,以其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悠悠千年,傾倒眾生,風靡海內外。據《本草綱目》記載,服用素心蘭能防皺,即現代醫學所指的抗衰老作用,花梗能治頑癬,根具有退高熱、消除咽喉腫痛、失音等功效。蘭花釋放的香氣,能辟去周圍空氣中的濁氣。韓國愛蘭賞蘭的人很多,在他們的辦公室里,往往可以看到蘭花。韓國的醫院明確規定:病人住院只能送蘭花,其餘的花都不準送人病房。蘭香催生,在四川、閩西永福的農村,至今尚有讓臨產婦聞蘭香的習俗。至於那味香鮮嫩的蘭花朵,還是上乘的美味佳肴,可作“蘭花火鍋”、“蘭花肚絲”、“蘭花氽丸子”等。

科研中心

江蘇省無錫市黿頭渚風景區江南蘭苑(中國蘭花學會無錫蘭花保護研究中心)
浙江省杭州西湖景區杭州花圃

知名觀賞

江蘇省靖江市人民公園

植物文化


前序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國蘭,古代稱之為蘭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春秋時代

國蘭
國蘭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夫子曾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蘭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花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但有關孔子時代對蘭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時代的衛國在河南北部(今滑縣一帶),魯國在山東,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東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蘭花。因此他所說的芝蘭實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澤蘭。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認為孔子說的芝蘭生幽谷是對當時蘭花生態環境十分貼切的描述,而且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河南一帶還生長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蘭花分佈。因此,孔子當時路經深林幽谷時見到蘭花獨茂並不稀奇,他所說的芝蘭實為當今所稱的蘭花。

魏晉之後

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宋朝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蕙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朝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文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湧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6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區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現代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詒彬所著的《種蘭法》;1959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誌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

發源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