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大人衚衕的結果 展開
- 石大人衚衕
- 外務部迎賓館大門
石大人衚衕
石大人衚衕
外交部街,明代稱為石大人衚衕。今曰外交部街,有迎賓館,極崇偉。
今曰外交部街,有迎賓館,極崇偉。前清宣統間,外交部建以招待外賓也(為舊寶源局地),其後外交部移於是。……石大人衚衕之北曰東堂子衚衕,舊外交部在焉。後為外交部官舍,……又北曰無量大人衚衕,亦稱無量大衚衕,伶界名人梅蘭芳宅於是。”
外交部街也是北京內城的一條老衚衕,現在全長721米,寬9米,似乎非常普通而不起眼。實際上它的歷史悠長而且顯赫,在元朝即已形成,至今也有六七百年時間。到明代屬黃花坊,因為武清侯石亨的宅邸在此,所以稱之為“石大人衚衕”。入清以後,屬於鑲白旗,工部鑄造錢鈔的寶源局、睿親王新府、雙忠祠、藏經館、迎賓館等,先後在此建立。至1920年,才改稱外交部街。
中國最早的外交部,是設立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由恭親王一手操持並長期主管。這個衙門一設立,就成為清末同光兩朝最時興的衙門之一,《天咫偶聞》記其設置:“總以親王,副以卿貳章京。分為數股,有英股、法股、俄股、美股等名,皆以六部司員充之,不分滿漢。兼此者,本署可不復顧,而升轉如常。二年保奏一次,不數年外放海關道。故京官趨之若鶩,為第一捷徑。”
當時京城官場中,被公認走上當官終南捷徑的有四種人,被概括為“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即為年輕皇帝啟蒙授業的老師,自為“帝師”;當國執政的王爺的親信重臣,是為“王佐”;出使被稱為“鬼子”國度的西洋各國的使節,也就是辦外交的官員,擬為“鬼使”;在八旗精華所萃的神機營當差的官員佐雜,視為“神差”。在這四種人里,“帝師”在禁宮內當差,“王佐”在政府里供職,而“鬼使神差”的兩個衙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初設東堂子衚衕,以後移於外交部街,神機營署就在與東堂子衚衕一街之隔的煤渣衚衕里。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清末的官制改革中改稱外務部,入於民國又改稱外交部。外交部街的這座迎賓館,建於1908年,用的是已廢寶源局舊址,當時是為了迎接德國王儲訪華專門修建的,故而聘用美國建築師堅利遜承包,設計和建造完全採用西洋模式,建成后顯得雄偉而新穎。
不過德國王儲最終並未來華訪問,竊據辛亥革命成果的袁世凱,變成了這座新宅院的主人,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這座迎賓館內,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當年8月24日,孫中山先生首次進京,袁世凱讓出這座迎賓館給孫中山駐節,孫中山在此住了25天,與袁世凱會談13次,並在此接見了包括遜清王朝攝政王載灃在內的各界人士與不少外賓。孫中山先生離京后不久,北洋政府外交部由東堂子衚衕遷至此,成為中國外交部所在地。
外交部街北側為東堂子衚衕。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最初即設在此,並有兩種說法,《天咫偶聞》記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東堂子衚衕,故大學士賽尚阿第也。”《順天府志》記為:“查東堂子衚衕舊有鐵錢局公所,分設大堂滿漢司造科房等處,盡足敷用,毋庸另構。”可見這個衙門是用了老房子而未新建,只是重新修了一個大門,當時的官文書上也有記載:“惟大門尚系住宅舊式,外國人後來接見,若不改成衙門體制,恐不足壯觀,且啟輕視,擬僅將大門酌加修改,其餘則稍加整理,不必重行改建。”
《燕都叢考》對外交部的變遷作了考證:“光緒之末,改總理各國通商衙門為外務部。民國初建,改稱外交部,地址均仍其舊。至同文館則早裁廢。近年,外交部移入石大人衚衕之迎賓館辦公,而以舊署為總次長官舍。其昔年同文館舊址,則改同文學會。內有聯曰:有山有水有竹,宜風宜雨宜晴。跋曰:該地為崇文節綺故宅,聯亦文節所書,今已遺失”。
由上述記載看出,總理衙門前身的同文館,確實設立在賽尚阿的宅院。賽尚阿在道光末年已是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居首輔地位,其宅大而富麗。但他作為欽差大臣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失利,被問罪斬監候並抄家,宅院歸公而改作同文館的衙門。但賽尚阿後來又有家道中興的景況,是因為他的兒子崇綺考了狀元,他的孫女阿魯特氏做了同治皇帝的皇后。特別是清王朝本有“漢不選妃,滿不點元”的規矩,總是把天下讀書人爭逐的最高目標狀元,留給漢人,而崇綺居然能成為“蒙古狀元”,確是清朝幾百年歷史上的唯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