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府城

元初到清末時期的歷史遺跡

寧夏府城,一個城池。明代稱為寧夏鎮城,清代稱寧夏府城,民國初稱朔方道城,後為寧夏省城。

歷史


公元1227年,蒙古大軍滅西夏國,興慶府遭到毀滅性的屠城,繁華在轉瞬間變成了廢墟,勝景變成了空憶。公元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西夏國故地首設行省,名為“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轄境相當於原西夏國的領土。銀川的重建工作開始,經過多年努力,才逐步恢復了城市的功能和模樣。公元1288年,中興府路改名為寧夏府路,古銀川城又從省城降格為省轄的府城。“寧夏”由此得名。明設寧夏府,系“九邊重鎮”之一。清沿明制仍為寧夏府治。民國建元(1912年),因清代寧夏道與寧夏縣名同,且寧夏為古朔方地,故改寧夏道名為朔方道,領寧夏、寧朔、中衛平羅靈武、金積、鹽池鎮戎8縣,仍屬甘肅省。道署及寧夏、寧朔兩縣治均設寧夏城內。1913年,寧朔縣治移駐新滿城,后又遷至今永寧縣望洪堡、青銅峽市瞿靖堡、小壩鎮。后廢府。
1923年10月17日,以舊甘肅省朔方道屬之8縣及寧夏護軍使轄之西套蒙古兩旗屬地合併建為寧夏省。
民國時期(1929年)寧夏省政府成立,省政府設在銀川市。1941年4月析寧夏、寧朔兩縣部分轄地增設永寧縣,縣治駐楊和堡(今永寧楊和鎮)。寧夏縣更名賀蘭縣,縣治自省城移駐謝保堡(今賀蘭縣習崗鎮)。1944年4月將寧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銀川,仍為寧夏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仍為寧夏省會。1954年,寧夏省建制撤銷,銀川市為甘肅省銀川專署所在地。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為寧夏首府,是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規模


舊時老銀川(寧夏府城)還是一座風光美麗的城市,城鎮內外,建有麗景園、金波湖、南塘、小春園、靜得園、寓樂園、凝和園等53處景觀水道。其中建於東門外紅花渠東岸的金波湖“垂柳沿岸,青蔭蔽日,中有荷芰,畫舫蕩漾”,為北方盛觀。南薰門外紅花渠橋西的南塘有“周方百畝,菰蒲萍藻,鷗鷺鳧魚,雜然於中,泛以樓船,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為樂土”之稱謂。
寧夏府城
寧夏府城
①.現狀
除了明清兩代形成的127條街巷格局以及兩塔兩閣一樓一門一廟,半殘牆之外,整個銀川古城的歷史風貌幾乎蕩然無存
②.城門
老銀川(寧夏府城)有6大城門,東門叫“清和門”、西門叫“鎮遠門”、北門叫“德勝門”、南門叫“南薰門”、西南方向叫“光華門”(現光華門位置)、西北方向叫“振武門”(現北京路中山公園北門位置和光華門相對直)。
6大城門建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清和門、鎮遠門、光華門、振武門還建有月城,“南薰門”、“德勝門”城上建有城樓。“南薰門”、“德勝門”之外建有關城,“南薰門”稱為“南關”,“德勝門”稱為“北關”,民間老百姓稱這兩個關分別為“昭陽”和“平虜”。“南關”和“北關”都建有門樓,門樓之上還建有85座懸樓,70座輔樓。6大城門雄偉壯觀,盡展九邊重鎮之威武(九邊重鎮指明朝北方9個軍事重鎮合稱。含遼東宣府延綏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
③.銀川城門歷史變化
1、1592年
舊時老銀川(寧夏府城)還是一座風光美麗的城市,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兵變,水浸城圮,第二年起,巡撫周光鎬、楊時寧、黃嘉善、崔景榮相繼重修,“城樓漸復舊制,仍為巨鎮偉觀”。
2、乾隆三年大地震
乾隆三年老銀川(寧夏府城)發生大地震,城牆倒塌,僅存牆基,大地震使老銀川(寧夏府城)遇難男女5萬多人。
3、乾隆五年重修
乾隆五年(1741年)清朝重修寧夏府城。在明代寧夏鎮的舊址上,老銀川城(寧夏府城)向城內收進20丈,城市規模較明代大為縮小。人們站在西門“鎮遠門上就可以看到東門“清和門”,站在北門“德勝門”就可以看到南門“南薰門”,站在“光華門”就可以看到“振武門”(現北京路中山公園北門位置和光華門相對直)。
4、明代6大城門
清朝改建“6大城門”仍然沿襲明代,另外,在6大城門的基礎上又新建瓮城門6座、炮台輔樓24座。挖有水溝62道、6門馬道6座、水關4座。
5、乾隆中後期
寧夏府城發生大地震后“非復向時饒洽之象”,直至乾隆中後期,盛況才逐漸得以恢復。恢復元氣以後,老銀川(寧夏府城)建有萬壽宮、寧夏府署、寧夏縣署、寧朔縣署及所屬司院部局等官衙署所40餘座,學宮、書院、社學共7所,城內外廟、壇祠閣、寺塔、庵院、堂台殿觀有80多處,石坊30多座,有米糧市、柴炭市、豬市、羊市、牛市、騾馬市、青果市、番貨市,以街、巷叫名的市場就有17處。
彼時,老銀川(寧夏府城)城市街道井然,通衢四達,全城共有街、巷127條,每條街、巷都有名稱,其中最有名的街、巷有羊肉街口(今中山南北街和東西解放街十字路口)、鐵匠街(今利民街)、蘆席巷(今富人街)、柳樹巷(今步行街)、王爺大街(今民族南街)等,至今坊間老百姓還在叫老地名。
6、1929年民國寧夏建省
1929年民國寧夏建省,民國寧夏省政府“呈准划省垣西北角馬營廢址,興建公園”起,“中山公園”一直以省垣西北角古城牆作為園牆。公園西院牆(古城牆西北角至鎮遠門北側段)和北園牆(古城牆西北角至振武門段相連),總計長1000多米,城牆底寬12米,高15米。
7、1973年“備戰備荒”
1973年在“備戰備荒”的時代,又因修建環城人防工程,“中山公園”的這兩段古城牆被毀壞,
8、1985年
1985年又因修建當時的北環路(今北京路)北段,古城牆又被徹底毀壞。至今,僅殘存在“中山公園”的西段城牆有400多米左右。
9、1998年
1998年,自治區成立40周年,銀川市人民政府撥款新修了“中山公園”西大門,並保存了這段見證寧夏百年歷史的古城牆。

城門


東門

東門叫“清河門”,位置大約在今天的解放東街向東和清河街的交匯處,東門橋附近。為什麼叫清河門呢?因為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位,引申在政治方面,以和暖,平和來預示正統然和,所以古代的時候,多以清河命名東門,現在的清河街就是由清河門而來的。

南門

南門叫“南熏門”,基本位置在今天的南門廣場南面,不是現在的南門樓。為什麼叫南熏呢?因為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風有八方之風,其中南方吹來的風潮濕溫暖,稱為熏風,熏字與南字結合,稱為南熏,古時呢?多以南熏命名南門,意味著物阜民豐,現在的南熏路呢,也由此得名。

西門

西門,叫“鎮遠門”,位置大約在今天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進寧街的交叉路口,你可能會疑惑,銀川的西門怎麼會在這兒?
元末明初的時候,西城牆向內是收縮了9里,西城門呢當然也要隨之內移,到了明正統9年七月後,寧夏城才慢慢恢復到宋元時期的模樣,那重建的西門在哪兒呢?有人誤以為今天鳳凰碑是其舊址,其實不是的,是在鳳凰街東,解放街西,與現在中山公園西門殘留的古城牆是并行的。
那為什麼把西門稱為鎮遠門呢?明代西門外有賀蘭山,山後呢是蒙古部落的活動範圍,他們經常越過賀蘭山與寧夏民軍發生征戰,故因此命名西門為鎮遠門,有對之震懾威服之意,正源街也是由此轉音而來。

北門

北門,叫“德勝門”,位置大約在興慶區政府辦公大樓的北側,那麼為什麼叫德勝呢?明代,蒙古部落主要居住在賀蘭山後和寧夏北方地區的,所以寧夏北方的設防重點在西北方向,儒家思想歷來主張以德治國,認為設防不如立德,守防莫如守德,北門既要設防禦敵,更因當以德制勝,故以得勝命名。

小南門

明正統九年後,寧夏城擴大后出現的,即在新擴的西半城西南方向新增添了光化門,俗稱小南門,所謂光化是指該城門面南向陽,承太陽之光明,欲用漢文化來教化外夷的含義。
清乾隆三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使得當時的寧夏府城幾乎是城毀人亡,乾隆五年,清廷下撥專款白銀九百五十五萬兩開始重建,第二年,新築的府城基本建好,府城的城門與明朝時一樣,連名字都沒有變化,不同的是全城向內收縮二十丈並於六座城門上增建了六座城樓,就是說這次重建延續了元明時期寧夏城的風貌,保持了原有的風格。由此以後,俗稱小南門的光化門,漸漸改名為光華門,它的位置在哪呢?上了歲數的老銀川人都應該知道,其舊址位於今天利民街與南熏路的交匯處。

小北門

在增添小南門的同時,相對應的西北方向增添了振武門,俗稱小北門,振武之意是指整軍頌武,振作精神,震懾敵人。
要問起小北門在今天銀川哪個地方,會難住不少的老銀川人,為什麼呢?因為,歷史上在真的小北門之外,還多出來一個小北門,這是咋回事呢?
清同治二年十二月,寧夏府城一代徽軍起義,從防護薄弱的小北門,也就是振武門,一舉攻入城內佔領了府城。第二年,起義軍主動撤出,並全面接受了清廷的招撫。之後滿漢大員在檢討失城責任的時候,互相推諉不敢擔責,最後把責任推給了不會說話的城門,認為徽軍先奪振武門,而後破城,振武門罪責難逃,留下此門大不吉利,後患無窮,於是決定,封閉振武門,永不開啟。
到了明國時期,馬鴻逵出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雖然信奉伊斯蘭教,卻又迷信風水,當時他對一個名叫李炳的風水先生很是崇拜,甚至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李炳在給馬鴻逵批了八字之後,認為馬鴻逵五行缺水,對今後各方面的發展都不利,馬鴻逵聽罷很是著急,忙問有沒有補救的辦法,李炳說:“當然有啊,您呢,要把這個封閉的振武門打開。振武門在民間不是叫小北門嘛,北邊呢有水,而且呢在城門之外恰恰有是一出湖沼濕地,水氣旺盛。打開小北門,水氣會大量的湧入城裡,主席您命中缺水的不足呢就可以得到解決了。”馬鴻逵連連稱好,就這樣塵封了數十年的小北門又復活了。
可是在民間,人們對不吉利的小北門忌諱太深了,都不願意由此通行,所以自打小北門開放以後,人氣不旺。馬鴻逵見此情況又把李炳找來,說光能補水可這人氣不旺也不好吧,李炳說:“這好辦,您吶在小北門東側的城牆上另外開個豁口,再建個門,這樣雙管齊下,人氣水氣都全了。”馬鴻逵聽了以後甚是喜悅,採納了李炳的建議。後來呢,這個豁口開的門呢成了西北方向百姓進城的主門,民間呢也漸漸認同這個門就是小北門,而忘了那個真的小北門的存在,
那這真假小北門在今天銀川哪個位置呢?假的小北門也就是豁口開的那個門,在北京路與民族北街的交匯口,真的小北門呢,在北京路寧夏地震局與銀川實驗中學校門的交匯處。

城牆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兵變,水浸城圮,第二年起,巡撫周光鎬、楊時寧、黃嘉善、崔景榮相繼重修,“城樓漸復舊制,仍為巨鎮偉觀”。明代的寧夏鎮,城郭高3丈5尺,基闊2丈並環城引水為池,池深2丈,闊10丈,水四時不竭,產鮮魚菰蒲等。
據古志書記載:“乾隆三年寧夏城於十一月二十四日戌時(即公元1739年1月3日晚8時左右),陡然地震,意如簸箕上下兩簸。瞬息之間,闔城廟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無存。男婦人口奔跑不及,被壓大半,昔日繁庶之所,竟成瓦礫之場,慘目傷心,莫此為甚。”由此可見當時發生在老銀川(寧夏府城)的大地震破壞是多麼嚴重。乾隆五年(1741年)清朝重修寧夏府城。在明代寧夏鎮的舊址上,老銀川城(寧夏府城)向城內收進20丈,城市規模較明代大為縮小。重建后的寧夏府城,周長2754丈,東西長4里5分,南北寬3里1分,城牆高2丈4尺,基闊2丈5尺,頂厚1丈5尺,並以磚石包砌。外垛口牆高5尺3寸,內女牆高3尺。人們站在西門“鎮遠門上就可以看到東門“清和門”,
在南薰門處新建關廂土城1座,周長598丈,計3里3分2厘,城牆高2丈,基闊2丈,頂厚1丈,外面用磚砌。垛口牆高5尺2寸,內女牆高1尺8寸。設關門1座(叫朝陽門),馬道1座,便門1座,東西梢門2座,水溝23道,水關6道。在德勝門(今北門外)建關廂土城1座,周長430丈6尺,計2里4分,比(南關)“南薰門”小167丈4尺,城牆高厚與(南關)“南薰門”相同,設關門1座(開始先叫平虜,后改為永安),建有門樓1座,馬道1座,東西梢門2座,水溝13道,水關2道,城河1道(寬3丈,深1丈)。
1929年民國寧夏建省,民國寧夏省政府“呈准划省垣西北角馬營廢址,興建公園”起,“中山公園”一直以省垣西北角古城牆作為園牆。1973年在“備戰備荒”的時代,又因修建環城人防工程,“中山公園”的這兩段古城牆被毀壞,1998年,自治區成立40周年,銀川市人民政府撥款新修了“中山公園”西大門,並保存了這段見證寧夏百年歷史的古城牆。

其他遺址


鎮遠門舊址(元末明初)
鎮遠門舊址位於進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元末因寇亂難守,棄其西半。明正統間,生齒繁庶,復築所棄”。廢棄西半城時,將鎮遠門東移至此址,正統年間恢復西半城后,鎮遠門重新西移回原址,遂在此址上建譙樓,是為新譙樓。清代此處為財神樓。
標識點選點位置:解放西街與進寧街交匯處十字路口東北,正在建設中的建發現代城南側。
振武門舊址(明)
振武門舊址位於北京東路南側的實驗中學和自治區地震局之間,為銀川舊城西北門,俗稱“小北門”,始建於西夏,元末廢棄,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筑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有振武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同治二年(1863年)被封堵,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標識點選點位置:北京東路南側,寧夏地震局門口東邊的公路花壇內。
德勝門舊址(明)
德勝門舊址位於銀川市中山北街與北京東路交匯處,為銀川舊城北城門,俗稱“北門”或“北關門”。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朝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標識點選點位置:北京東路與中山北街交匯處十字路口東北角,街心花園西南臨街處。
慶王府舊址(明)
慶王府舊址位於中山南街以西,步行街以東,解放東街至新華街之間的區域。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慶靖王朱旃在此建府邸。據《嘉靖寧夏新志》載“簫牆高一丈三尺,周二里”。南門一座曰“欞星門”,府內建有王宮、東宮西宮、承運殿、後殿、慶王廟、書堂等宮殿廟堂和後花園等,是當時寧夏鎮城內重要的政治中心。毀於明末兵燹。
標識點選點位置:新華東街,慶王府正門處的陽光·那波里西餐廳門前。
都察院舊址(明)
都察院舊址據《嘉靖寧夏新志》載,都察院在儒學西,即今解放西街馨園一帶。為明清時期中央派駐寧夏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的機構。民國時期為寧夏省委員會所在地。
標識點選點位置:解放西街北側馨園中南部人行道旁。
帥府舊址(明)
帥府舊址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北街建材巷內,據《嘉靖寧夏新志》載,帥府在德勝門內大街西,即今銀川第一職業中專學校處。明代稱帥府,清初為寧夏總兵官署,民國為寧夏護軍使屬,即寧夏鎮守署。現一職院內還遺留有當年的水井遺址,稱為“帥府井”。
標識點選點位置:銀川市第一職業中專學校大門旁的壁面上。
文廟(學宮)舊址(明、清)
文廟(學宮)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興慶區文化東街北側的銀川市第十五中學(老二中)院內。明永樂年間始建,為衛學所在地,成化六年以後多次重修,清代增修,由大成殿(文廟)、東西廡殿、戟門角門更衣廳、省牲所、柵欄牌坊、名宦祠、講堂、明倫堂、尊經閣、府學教授署、寧夏縣學官署、寧朔縣學官署等建築組成,乾隆三年毀於地震,乾隆四年重修。是一處集祭祀先孔和府學教育於一體的龐大的教育建築群。
標識點選點位置:銀川市十五中即將建成的門房南壁上。
回紇清真寺舊址(明)
回紇清真寺舊址位於今解放東街永康南巷口老市委大院東側,為迄今志書中所見寧夏城中最早的清真寺。《宣德寧夏志》稱“回紇禮拜寺,永樂御馬少監者哈孫所建”。《銀川小志》稱“回紇禮拜寺,在城內寧靜寺北。(乾隆三年)震災后盡坍。回回重建。殿宇巍煥工麗。正殿供萬歲牌,不設別像。每逢七日,回回俱到寺中禮拜。白布裹首,去鞋,口喃喃番經”。
標識點選點位置:銀川三中大門口門房西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