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人口

華夏族

漢族又名華夏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君主制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族人口增長的主因是人口擴張,而不是所謂的文化上同化了眾多的少數民族所致。也就是說民族同化並不是漢族人口眾多的主要原因。

漢族人口從族源華夏算起最初約有兩百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兩千多萬。在兩漢時,已達五千多萬。到唐代前期達到八九千萬,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代以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由於明末戰亂及清朝對漢族的戰爭屠殺和和天災,漢族人口在60年裡下降了一半以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億以上。到新中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分佈上,從漢族原居的漢地南抵台灣島和海南島,東北至黑龍江流域,西北至天山南北,西南至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因為漢族自古以來就佔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被漢族同化的少數民族在漢族總人口中比例較低。民族同化並不是漢族人口眾多的主要原因,現代興起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發現南北漢族父系具有高度同一性,母系也有60%左右的同一性。

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通報:我國漢族人口為128631萬人,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

數量


先秦到宋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華夏集團算起最初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朝以後

元代以後,到公元1601年(明萬曆二十八年)人口達1.5億,。由於明末戰亂及清朝對漢族的戰爭屠殺和和天災,漢族人口在60年裡下降了一半以上。及至公元1851年(清道光三十年)則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比例下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1年04月28日舉行發布會,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會上發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
馬建堂說,這次人口普查,漢族人口佔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佔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長0.67%,高於漢族0.11個百分點。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於2010年11月1日零時進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00年到2010年這十年來中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分佈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據了解,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中國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0的年份為普查年度。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成功進行過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分別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和2010年。

比例增長

2021年5月1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並答記者問,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會上通報,漢族人口為128631萬人,佔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7萬人,佔8.89%,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

分佈


漢族在全中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發布):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億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8億人,佔8.49%。
根據台灣僑委會2011發布的調查資料(中國大陸以外),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2010普查資料(中國大陸分省市資料)所製成約略的(假設海外華人數相當於漢族人數)漢族人口的世界分布圖,漢族的分佈主要中國本土(漢地)及近代華人移民史代的移入國為主。冷戰結束后大中華地區指經濟全球化下以漢族/華人為主的跨國網路。
就地理人口學上來說,漢族在中國主要集中於騰衝黑河線的東部,此外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的分佈,特別是聖誕島和馬來西亞,分別占當地人口的70%和30%。

特點

漢族分佈地區的特點,是在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國的形成、發展與確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歷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游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如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佔當時戶口總數的80%,南部約佔20%。
從東漢(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據混戰,人民開始南遷,而西晉(公元265~316)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游與長江中上游及漢水流域。經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分佈狀況。然而如果拿隋末與西晉時的南部諸郡人口總數相比較,則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唐末藩鎮割據混戰,五代(公元907~960)相仍,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除以上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之外,另外還有幾次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南遷。南部經濟自東晉以來發展迅速,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自秦漢到清朝,歷代都有不少漢族人民通過屯墾、移民、擄掠、流亡等方式移居邊疆各地,與邊疆少數民族交錯雜處,共同開發邊疆。
兩千多年間,移居邊疆的漢族有不少融入當地少數民族之中,其中唐代的東北渤海人、西南南詔人、遼代契丹人、清初滿族等都以融化大量漢族人民而壯大、興旺起來。其他各少數民族在發展過程中,也都吸收了漢族的成分,而邊疆各民族內遷,與漢族雜處,往往大都融入漢族之中。漢族所以人口眾多,與不斷吸收其他少數民族成分壯大興旺起來是分不開的。
漢族經歷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於是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佈,在邊疆與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佈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中國大陸

漢族人口絕大部分都分佈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0%,分佈於各個省市;在香港、澳門、台灣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97%、98%,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中國大陸2000年人口普查漢族分佈(修訂數據)
位次地區總人口(萬人)佔總人口比重(%)漢族(萬人)占漢族人口比重(%)佔地區人口比重(%)少數民族(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佔地區人口比重(%)
合計(大陸)126,583100115,94010090.5910,6431008.41
1河南9,2567.319,1437.8998.781131.061.22
2山東9,0797.179,0177.7899.32620.580.68
3廣東8,6426.838,5197.3598.581231.161.42
4四川8,3296.587,9146.8395.024153.904.98
5江蘇7,4385.887,4136.3999.67250.230.33
6河北6,7445.336,4535.5795.692912.734.31
7湖南6,4405.095,7824.9989.796586.1810.21
8湖北6,0284.765,7664.9795.662622.464.34
9安徽5,9864.735,9485.1399.37380.360.63
10浙江4,6773.694,6374.0099.15400.380.85
11廣西4,4893.552,7682.3961.661,72116.1738.34
12雲南4,2883.392,8552.4666.591,43313.4633.41
13遼寧4,2383.353,5603.0783.986786.3716.02
14江西4,1403.274,1293.5699.73110.100.27
15黑龍江3,6892.913,5043.0294.981851.745.02
16陝西3,6052.853,5873.0999.51180.170.49
17貴州3,5252.782,1911.8962.151,33412.5337.85
18福建3,4712.743,4132.9498.33580.541.67
19山西3,2972.603,2872.8499.71100.090.29
20重慶3,0902.442,8922.4993.581981.866.42
21吉林2,7282.162,4822.1490.972462.319.03
22甘肅2,5622.022,3392.0291.312232.108.69
23內蒙古2,3761.881,8831.6279.244934.6320.76
24新疆1,9251.527820.6740.611,14310.7459.39
25上海1,6741.321,6641.4499.40100.090.6
26北京1,3821.091,3231.1495.74590.554.26
27天津1,0010.799750.8497.36260.242.64
28海南7870.626510.5682.711361.2817.29
29寧夏5620.443680.3265.471941.8234.53
30青海5180.412820.2454.492362.2245.51
31西藏2620.21160.015.932462.3194.07
現役軍人2500.202390.2195.53110.104.47

台灣

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佔台灣總人口的98%。
台北馬偕醫院的林媽利醫師對於人類組織抗原的研究認為,少數民族的組織抗原跟台灣漢人並不相同,估計台灣的客家及福佬人中,有13%具有少數民族血統。林媽利指出:“在我們以前的研究發現‘台灣人’13%的基因(HLA-A,B,C半導體)是來自少數民族,在那個研究我們是做了九族高山族及在消失中的‘巴宰’平埔族的研究,這雖然顯示‘台灣人’的基因中並沒有像想像中的有許多少數民族的基因,但因為昔日的九族台灣平埔族現在已不易找到,無從研究及比較,所以到底有多少現在‘台灣人’的基因是來自這些已經消失的台灣平埔族是不得而知的。”
自2006年開始,林媽利的平埔族群遺傳數據陸續發表,唯尚未有正式論文於學術期刊上刊出,同時受到許多方面的質疑與批評,例如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博土陳叔倬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發表《台灣少數民族祖源基因檢驗的理論與統計謬誤》一文。在2006年7月國科會科學季“多樣性台灣”特展專文中,林媽利寫道:“台灣漢人有26%擁有來自少數民族的母系血緣,亦即2300萬人口中約有600萬人是台灣平埔族及高山族的後代;其他74%是來是福建,是唐山媽的後代。”
2007年8月11日林媽利於《自由時報》發表《非少數民族台灣人的基因結構》,文中林媽利表示經由檢驗100個台灣漢人,52%台灣漢人帶有少數民族或東南亞島嶼族群的HLA,48%帶有亞洲大陸HLA。粒線體DNA(母系遺傳指標)方面,47%台灣漢人帶有少數民族或東南亞島嶼族群粒線體DNA,48%台灣漢人帶有亞洲大陸粒線體DNA,還有5%帶有日本人粒線體DNA。Y染色體(父系遺傳指標)方面,41%台灣漢人帶有少數民族或東南亞島嶼族群Y染色體,59%台灣漢人帶有亞洲大陸Y染色體。2008年8月28日,林媽利再詳細表示:“根據三個系統的分析,85%的台灣人帶有少數民族及或東南亞島嶼族群的基因,也推測有90%以上的人帶有越族的基因,而源自北方的漢族基因只有約87%。"。
當時的慈濟大學人類學教員陳叔倬,以及西拉雅文化研究者、西拉雅族人段洪坤,共同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上對林媽利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三點質疑:
1.數據前後矛盾。在人類組織抗原方面,林媽利所聲稱的台灣人體內單倍型來自少數民族的比例從13%(2000-2001年)變到52%(2007年);在線粒體DNA方面,則是由26%(2006年)變到47%(2007年)。
2.歸類標準有選擇性。在林媽利的研究中,判定“少數民族血統”時使用了“絕對寬鬆標準”,只要研究對象的母系血緣、父系血緣、組織抗原這三個基因系統中有一與少數民族相同,則被歸類於“少數民族血統”之列,但對“漢族血統”的判定卻相當嚴苛,必須三個基因系統都不含少數民族基因才能納入漢族範疇。若用同一標準衡量少數民族血統和漢族血統,則可得87%的台灣人有亞洲大陸血統,而85%的台灣人有少數民族血統,但林媽利只選擇性公布了後者。
3、歸類方法不準確。如上所述,林媽利評判時的判定標準是“基因系統有無少數民族基因”,而非“少數民族基因比例是否比漢族高”,以提高“少數民族血統”比例。但人類基因上萬,若依此“絕對寬鬆”標準,只要多檢測幾個基因系統,“少數民族血統”的估算比例可以升到99.99%,但若按同一標準衡量“漢族血統”,估算比例達到99.99%的速度更快,所以全無意義。
林媽利後來撰文回應,但文中並未回答兩人的問題,而僅質疑其動機是否有宣揚漢族血統論的政治意圖。
在陳叔倬、段洪坤對林媽利的回應中,他們指出指出林媽利選擇性迴避他們的質疑,卻花大量篇幅提出無關原文內容的問題,要求林媽利正面回應。他們討論了追溯祖源基因檢測是否符合科學原理,指出“基因溯祖”方法不可能準確,並引用Brodwin、Bolnick等學者的警告,指出追溯祖源基因檢測本質上更有政治意圖。
除此以外,在研究中,只要受試者自稱為平埔族人(無論是否真的有平埔族血統),林媽利就會將之置於平埔族樣本列中,而不需做進一步確認。

其他地區

自中晚明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中葉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果敢族是緬甸的一個很特殊的民族:在緬甸,他們被指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而在中國,有人指他們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
明鄉人
鄭經三藩之亂時出兵大陸,后因戰事不利撤退,若干將領四散海外,禮武鎮總兵楊彥迪投奔廣南,二鎮總兵周雲隆率一隊船在舟山,房錫鵬也有一支船隊在浙江烏洋,黃進在琉球。。后以楊彥迪部將陳上川投奔越南定居西貢〈今胡志明市〉,設明鄉會館,並有“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為南國客,竹帛昭垂。”對聯自述身世。以明鄉人之名傳後世。
商朝的遺臣箕子率商朝遺民(古河南、山東人,具體數目不明)到朝鮮半島建立了“箕氏侯國”,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此一說法為“箕子東來說”(기자동래설)。韓國歷史學家尹乃鉉在其所著的《韓國古代史新論》中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並認為箕子來源於中國中原。
日本秦氏與東漢氏
日本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與東漢氏同為具影響力的氏族。自稱秦始皇的後代(新撰姓氏錄說是三世孫孝武王)。東漢氏則於三世紀至四世紀人,漢靈帝四世孫,應神天皇二十九年(太康十年)劉阿知帶兒子劉都賀與二千名族人由百濟東渡日本。居住在大和國高市郡一帶,被賜姓東漢直,他死後兒子襲職都加使主。他也成為大和王權中東漢氏始祖。他也與兒子都加使主與身狹村主青到江南請織匠到日本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因此被稱為都賀王),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們主要擔任手工業與保安工作(他曾經救出履中天皇)。日本的高橋、原田氏、大藏氏、秋月、江上氏、坂上氏、志賀、櫻井、木津等姓這些多是阿知王後裔。東漢駒與遣隋使中的福因、坂上苅田麻呂、坂上田村麻呂也是他後人。在天武天皇時代東漢氏被授忌寸。
琉球閩人三十六姓
明朝時,明太祖接受琉球察度王的邀請,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這些移民到達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並定居於此。
高昌
高昌居民以漢族(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為主,少數族(主要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為輔。因而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脫胎漢晉,又自具特色。漢族傳統文化在高昌占統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國時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響。

遷徒


國內遷徙

漢族是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極為注重鄉土觀點。但在歷史上卻由各種原因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遷徙,並最終形成當今的分佈格局。由於戰爭原因,特別是由於北方少數民族南下進入內地而造成的民族壓迫導致了三次大的遷徙浪潮。這當中又以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年-312年)為高潮一直持續到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3年-453年),為第一次大南遷。再是從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到唐末和五代時期,由於北方連年戰爭,中國經濟重移向相對穩定的南方,黃河中下游的人群便開始了繼永嘉之亂后的再一次南遷浪潮。而北宋靖康之難(公元1126年)時的金兵南侵造成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漢人出現自永嘉以後的第三次南遷高潮,是次南遷歷時一百多年,其中又出現過數次小的波動。再加之宋朝以後南方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發展都遠高於北方,人口增長速度也蓋過北方。等到蒙元中期,秦嶺——淮河線以下的戶口要佔當時全國戶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實際人口估數也在八成以上,完全將西漢時南北人口比例顛倒過來。
除卻三次大的南遷浪潮外,黃河中下游的人口也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向其他方向進行小規模的遷徙,但不及南遷的影響深遠。而除了戰爭和災害原因的大規模遷徙外,還有通過屯田、駐軍和政府有組織的強制謫遷等形式向邊地的移民。
而當人民在故土不能維持生計時,也會向主動向邊疆移民。在早期歷史上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雜居,基本已被當地人所同化。明朝時,漢人開始向雲貴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遷徙,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軍屯,以及商屯或其他方式。明朝出現的“改土歸流”政策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后開始在雲貴、四川和湖廣全面推廣,原土司地區的漢人遷徙活動加快。而向今內蒙古和甘肅、青海一帶的移民在明朝已具一定規模,當時主要是以屯田,及一部分的流徒。而自韃靼首領俺答與明朝改善關係后,也開始有漢人進入草地開荒墾地。明朝時,漢人占遼東和遼西地區的人口多數。至於漢人大量進入西北、內蒙古和東北的邊疆地區則主要是滿清末期為防止沙俄被迫實行的“移民實邊”與放墾政策的產物。而黃河流域的漢人南遷從明朝以後則基本停止,這是由於南方的人口密度要高於北方。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除西藏外,漢人已經在其他的民族地區成了當地人口的多數或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現代漢族的呈東密西疏的分佈網路。

海外遷徙

漢人遷徙到海外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南宋末年,由於國家被蒙古人消滅,不少南宋遺民選擇向南逃亡。這其中就有宰相陳宜中鄭思肖,他們一直逃到了爪哇。其次則是明朝滅亡后,為數不少的士大夫與普通百姓的南下。而大規模的向海外的移民則主要是清末民初時期,自從1860年滿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后,和英法簽訂《天律條約》,迫使清廷放棄海禁,從此以後中國人可以自由遷徙到海外,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流向了東南亞。當今的海外華人約五千萬以上,這當中絕大多數是漢族。

歷次遷徙

秦始皇統一全國時期:秦始皇南征百越后,為了鞏固新取得的南方國土(即嶺南地區),派遣了大批軍民到嶺南。
東晉永嘉年間:永嘉之亂和五胡亂華,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漢人紛紛渡過黃河,南渡長江,史稱衣冠南渡。
唐僖宗乾符二年:黃巢之亂,中原的居民再遷往江西、福建和廣東。
唐朝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經濟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經濟地位。唐室因許遠張巡等名臣死守睢陽,使南方並未如北方般受到戰亂的摧殘,南方得以保全。南方因大量北方人民南逃,為南方帶來勞動力,使江南的經濟則日益發達,最終其經濟規模凌駕於中原之上。
北宋靖康年間靖康之變,金朝擄走汴京(今開封市)北宋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萬首都平民至中都大興府(今北京)。
南宋建炎年間,建炎南渡,北方人不願在金國統治下生活,大量移居到南方,使南方人口大為增加。
南宋末年:北方人口不斷的南逃,總人數約佔北方人口的十分之一。
南宋末年:蒙金戰爭時期就陸續有大批漢人被遷往蒙古草原以及天山南北、遼陽等處行中書省與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各地;蒙古與色目官員、軍戶、商人等也大量移居中原內地。
元朝末年到明代洪武年間,湖廣填四川四川屢遭蒙古等等的大屠殺,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朝廷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省人口最多。
明代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江西填湖廣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大量江西人遷居到湖廣省(今湖南與湖北兩省範圍),影響十分深遠。
清代順治到乾隆年間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除了湖廣省以外,根據考證表明,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清初,鄭成功攻取台灣后:鄭成功攻台之役大量軍民退守台灣桃竹苗、高雄屏東、花東縱谷等地。
清朝中期: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國力持續衰退,福建、廣東田寡人稠情況日趨嚴重,大量人口移民至南洋等地謀生定居,並建立了許多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