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嶴村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下轄村

她,是作家方國平的老家,《村官:中國現當代農村的歷史畫卷》一書濃縮了小村的精華。她,1981年以小村的名義榮登浙江日報頭版頭條,30年彈指一揮間,自北宋建村以來,有多少個30年過去了,又有多少代的子孫曾在這裡生長。她,是如此的優美,有著淡淡的舊景,濃濃的香薪,如同一碗佳釀的米酒,醇醇的口感伴著微微的醉意,遐居山水,讓您靜心靜神。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


村情風貌

宋嶴村坐落在四明山北端余脈的峻岭山嶴中,尚未開發,完全是原始、自然風光。村莊四面環山,滿坡翠竹林木,不但山水秀麗,又原始古樸,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地質構成上看,它屬於浙東峽谷地貌,土壤多為黃泥土和砂石土,光照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物產豐富。村莊位於陸埠鎮南部,距鎮政府駐地14公里,離餘姚城區35公里,寧波市區40公里,村因宋嶴山而得名,相傳八百多年前宋氏首居於此,現有農家200來戶。從地理上看,村莊東臨孔嶴村及鄞州竹絲嵐村,北與本鎮黃土嶺接壤,西連袁馬村,南與石筍村毗鄰。
它還是作家方國平故鄉,詩人方其軍的外婆家,被稱“為浙東的香格里拉”。兩公里長的小溪貫穿整個村莊,猶如一條綴珠的項鏈,古石徑緣溪而上,村民荷擔擦肩而過,點頭含笑。……低頭看,溪魚戲水,溪鳥飛梭,石蟹輕爬,泥鰍騰跳,小溪埠頭鴨興水暖;抬頭看,襯有老祠堂舊房,舊木石民居,更有梯田、晨霧、夕陽,風景如畫一般。真是一處自然環境優雅,山水生態秀美的綠色世界。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稱,是人們休閑、尋幽、回歸自然的好去處。村史沿革八百多年前,宋氏是踏著未曾鑿出石道的王家嶺山路來到這裡的,並命名為宋嶴村。接著陸姓、施姓、方姓、張姓陸續而來,他們開墾山田,開闢古道,他們經營著家庭,繁榮著村莊。康熙年間,可考的是1686年,方氏從隔壁的石筍村搬了過來,是來接祖先的舅舅陸氏的香火,不過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最後還是依然姓方,沒有改姓陸。
方氏家譜記載,方姓是從河南遷過來的,北宋年間,方氏祖先中了進士,先在福建莆田做縣令,由於政績突出,調來浙江鄞縣當縣令。當時的鄞縣令,是仕途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王安石王荊公就是鄞縣令上被調往中央受重用的。不過,當時方氏老祖宗年紀已經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產業,看到這裡的山水好,也就有了隱居東四明的想法,再三勘定,選擇了隔壁的村莊石筍作為定居之所,……,輾轉而來宋嶴。宋嶴村由中央村,張家,嶴底三個自然村組成,中央村位於貫穿整個村莊那條溪流的中段,是宋嶴村的源始,也是王家嶺古道的起點。歷史榮譽《竹山實行隊有戶管 社員積極管山》(原文)1981年10月7日浙江日報頭版頭條餘姚縣洪山公社宋嶴大隊對毛竹山實行隊有戶管,聯產計酬責任制,調動了社員管山愛山的積極性。一年來,全大隊三百三十五畝毛竹山,平均每畝留養新竹八十七株,超過規定留養計劃數的百分之二十五,總立竹量由原來的二萬八千餘株增加到五萬六千多株;今年的春筍總量達十六萬斤,比上年增加一倍。
這個大隊地處四明山區,原來是全公社有名的窮隊,一九八零年人均集體分配收入不到六十元,人均口糧不到三百五十斤。去年開始建立了竹山管理責任制,把竹山培育的好壞與社員個人利益結合起來,具體做法是:發動群眾,在逐塊丈量竹山面積、點清毛竹株數、測定眉圍大小的基礎上,根據竹山路途遠近、土質好壞、山面平陡等條件,把竹山、筍山劃分三個等級,然後按人口和勞動力各半的原則,承包到戶,一定八年(四屆)不變,實行“四定一獎”:定毛竹產量基數,定工分和成本,定上交金額,定留養砍伐;超獎減賠。
在落實毛竹隊有戶管、聯產計酬責任制的過程中,他們做到三個不變:一是堅持山歸隊所有的集體所有制不變;二是堅持以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按勞分配政策不變。各專管戶承包的產量、產值,都限期交隊參加統一分配;三是堅持竹、木的留養砍伐計劃,由大隊統一下達,根據國家任務、集體需要和社員零星用竹,確定砍伐數量。為了保證這個“三不變”,他們還做出了四條規定:一是各專業戶對分管的竹山,只有培育管理權,無砍伐權;二是毛竹的留養砍伐計劃,由隊統一下達,必須按時按質按計劃完成;三是社員只准在自己分管的竹山挖筍,如越山界挖筍,按大隊民法處理;四是專管戶違反合同規定,經教育無效,生產隊有權收回所管的責任山。這樣,既保證了國家計劃任務的萬曾,又解決了集體和個人生產、生活的需要,正確處理了三者關係。
至於具體政策的處理,生產隊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實行前充分走群眾路線。譬如竹山如何包,包幾年,等級如何划,毛竹產量怎麼定,竹木留養砍伐基數如何確定,超產部分如何分成,幹部和工副業人員如何承包等等,都由幹部群眾几上幾下反覆醞釀討論,做到合情合理,照顧到各方的利益,有產可超,有獎可得,使絕大多數社員滿意。在做法上,先搞試點,做出樣子,取得經驗。
一年多來的實踐證明,落實林業責任制,聯產聯了心,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管好山的積極行,社員反映,過去吃大鍋飯,“出工不出力,竹山當涼亭”,“背把小鋤頭,削削三寸頭”,現在“手拿大鋤頭,深翻一尺頭”。往年,三百多畝竹山要花三十多天才能削出,現在男女老少齊上山,起早摸黑干,只要十多天就夠了,過去社員上山浪費毛竹比較嚴重,光是“三棚三縛”(搭瓜棚、豆棚、菜棚;柴縛、竹縛、樹縛)一年要耗毛竹一千多株,現在社員上山自帶鋤頭和“沖擔”,這些毛竹就可節約下來。。。。。。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
《鬱鬱蔥蔥 宋嶴之竹》(原文)1982年4月浙江畫報第四期餘姚縣洪山公社宋嶴大隊,地處四明山革命老區,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山嶴里重巒疊嶂,山坡上翠竹搖曳,村莊邊銀瀑直瀉,宋嶴就在這一篇綠蔭掩映之中。
人們一到宋嶴,放佛進入了竹的世界。村子里的家屋庭院都是竹製品加工場,有的在扎掃把,有的在做竹椅子,有的在編竹罩。走僅每家每戶,映入眼帘的便是竹門竹籮竹椅竹榻竹床。。。人們吃的是竹筍,用的是竹。
自從一九八零年十月大隊開始實行竹山隊有戶管的生產責任制以後,這裡出現了戶戶管山、人人愛竹的新氣象。全大隊總立竹量從一九八零年的二萬八千株已增加到五萬六千株。附近稀稀疏疏的竹山,都已經變得鬱鬱蔥蔥了。竹山變了,社員的生活也在變。他們在管山育竹的前提下做好合理砍伐,綜合利用,見縫插針,踏踏實實第發展了多種經營。社員們手拿鋤頭,深翻一尺,在削山時劈來竹根和柴根,獲得燒柴二十多萬斤;挖來了春筍、鞭筍冬筍,收入達三萬五千多元;又在竹山加土施肥,套種蔬菜、番薯黃豆等,收穫蔬菜八萬斤,黃豆一萬五千斤,番薯十五萬斤。在竹子的綜合加工方面,他們大量地制竹椅,編竹罩,扎掃把。。。前年頭十個月,每人平均收入已近百元,大大超過一九七九年的全年收入。現在宋嶴三百多畝竹山,已變成了大夥的聚寶盆。風景名勝迎客瀑翻過幾條嶺,車開進了一個深坑,兩邊都是高山,儼然進入了衚衕的死角,轉個一個彎,看到一泓泉水從高高的瀑布水流而下,太壯觀了。我們看到了迎客瀑,一個大瀑布,太讓人驚奇了,有人竟住在瀑布頂,除了這公路,我甚至看不出沒有公路的時候人是怎麼上去的,真是“華山一條道,鑿出千步階。”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
朱洪山烈士墓 朱洪山烈士墓,也就是朱洪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原洪山鄉黃土嶺與宋嶴村的三岔路口邊的斜坡上,該處是進入洪山鄉十三村的必經之地。朱洪山同志是浙東四明山根據地的重要幹部,生於慈溪,曾在延安學習過,在抗日戰爭與第三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都擔任過重要職務,最後他以忠誠於黨的烈士形象報效了黨,不惜犧牲生命為代價把青春與熱血獻給了黨的事業。老區洪山,是解放后餘姚縣政府對革命老區十三村的通常稱法,也是為了紀念朱洪山同志而把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改名為洪山鄉的初衷。浙東革命根據地,是全國十九塊最重要的根據地之一,由於和蔣氏故居雪竇山同處四明山麓,此地的重要性與革命的難度可想而知。老區洪山是全山區,東西兩側的黃土嶺與汪家村,是東西進出的兩條必經通道,天然屏障孔嶴大山頭更是四明山四大高峰之一。於是就形成了以孔嶴為中心,余鮑陳與宋嶴為兩翼,袁馬和芝林是通道外圍的根據地地理形勢。在這裡,三五支隊幾百號人在這裡紮營,一來維持革命根據地,並且爭取鞏固與發展,二來作為江浙黨的部隊的後勤中心之一,在宋嶴高路墩竹山坪開設四明被服廠,為戰士提供大量的後勤物資。朱洪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餘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斜坡拾階而上,坡下溪流淙淙,一側又是翠翠青竹。紀念碑處于山腰之間,碑前碑后柏樹成林,綠樹成隱,有如革命事業長青,烈士永垂不朽。石人山 石人潭據清《慈溪縣誌》雍正八年刊本(1730年)記載,“西南:……石人山,三十五里有石屹立如人,下有小潭久旱不涸。”慈溪老縣城為慈城,名字來源於上游的一條溪慈溪,原為大隱溪,現已複名。慈城西南三十五里,應在原石台鄉境內宋嶴山下,據《方氏宗譜》記載,“六世‘季亥卒嘉定葵未末(1223年)七月,葬慈溪宋嶴山’”,並據方國平對照清雍正至光緒各版《慈溪縣誌》考證,記載宋嶴地名僅有一處,即陸家埠宋嶴自然村。石人山的位置已是無疑,根據我親自觀察,石人山腰有一人,形酷似人,村民尊之石人菩薩,或稱靈石菩薩,這也是石人山名的來歷。然而,在宋嶴村民的稱呼中並無石人山,此山喚作宋嶴尖,從山頂可以一覽全貌,三座山峰,中間一座最高,如尖如肩如宋字部首的上部。為何稱呼有所不同呢?從寫地方志的角度來看,不太可能爬到山頂,而是山下實地勘察地形而已,這也就成了石人在山便記之石人山的濫觴,素不知,宋嶴山的稱呼在南宋便已存在。對於村民來說,他們住在山頂,見宋嶴尖的時間遠比拜石人菩薩的時間多,因此俗習從無石人山的提法。又據清《慈溪縣誌》雍正八年刊本(1730年)記載,“西南:……石人潭:三十里【】古迹,順治十一年夏大旱,令王【】設羅天大【】誠【】一老人來對,邑生馮喬生言,石人遷潭石壁下,曷往求之,告於令,往視【】色蛇數尺蟠盆石山,目光閃閃,昂首四射,大雨立注,因改鼎新【】”。據此所載,我實地觀之,石人山側有一石壁,高峭而絕,中有銀瀑飛下,右有一巨大石盆立於瀑布頂,石人潭與石人山兩條目對應,再次印證了以上說法。石壁與瀑布是進宋嶴山村必經門戶,再右側有一條百步石階,一米多寬,中有兩張曲折但是相當平整的石床緣石盆下而鑿,村民謂之龍床。 “色蛇數尺蟠盆石山”的說法,根據村民的口述可以印證。相傳,石人菩薩周圍有兩條蛇護法,一條青蛇一條白蛇,百步階中部位置的兩張龍床便是其休息處,石盆頂端有多孔,傳為仙人舉盞會飲之所,瀑布下的水潭寬大積深,村民稱之為龍潭。“下有小潭久旱不涸”的說法也屬實,在1967年浙東百年大幹旱期間得到了驗證,據宋嶴老村長方家良曾親口對我的敘述可知,村民極信石人菩薩,面對大幹旱,多有村民祈求降雨。風俗往往遺傳難改,石人菩薩與龍潭在村民的記憶中具有神話般的迷信,蛇又為何稱之為龍呢?在浙東地區,房宅內的蛇往往被稱為假龍,不能驚擾更不能上去打,一屋一假龍,假龍走則屋氣盡,可知其為護屋之神。由此推斷,“色蛇數尺蟠盆石山”的青蛇白蛇,也是護村之神,謂之龍再確切不過。四明被服廠舊址四明被服廠,又稱織工部,位於宋嶴村的高路墩竹山坪,故址山廠、染色廠仍在,公館的樣式依然可循。山廠是原宋嶴村民用來燒炭的,公館是在樹林中臨時搭起的竹草簡房,朱洪山有一首詩是描寫公館的:深山密林小“公館”,金毯鋪頂金條圍四邊。不動椅子自動桌,滑輪眠床沙發墊。長年不斷自來水,燒飯做菜不冒煙。不是無聊享清福,只為革命做“神仙”。紮根在老百姓中間的被服廠,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這與三五支隊群眾工作得力有關。宋嶴村嶴底的方家宗祠成了織工部與當地村民溝通的據點,當時的方家良小夥子是其中的接洽人之一,還有方翁徐等窮苦農民,也是自發幫忙為織工部做事,每到夜晚,會提著燈籠幫助挑布料和棉花上山。白天的時候,為了掩人耳目,防止行走蹤跡被識,倒穿草鞋,挑著飯菜到被服廠,從而緩解職工們的飢餓。高路墩竹山坪邊上有個山崗叫洞洞崗,在崗上四處望去,都是山林覆蓋,尤其是早上的晨霧與日出,最為壯觀美麗。據老人們說,洞洞崗上位置特別好,在能見度好的情況下,甚至能看到餘姚縣城的活動,這也給根據地的偵查帶來了極大地方便。高路墩竹山坪在一片竹林的包圍之中,非常隱蔽,在這裡辦被服廠正是選對了地方,坪上有一個小潭,四季水源不斷,為革命同志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1957年9月4日餘姚報有一首余畏飛寫的詩歌《小潭》,來紀念這段生活:四明山上有個小潭,人傳世革命同志挖下的;他們天天用潭裡的水,燒飯、燒菜、洗臉……今天我旅行在四明山上,經過這個清澈的小潭;雙手捧起潭水喝了一口,是那麼的醉人、香甜……里灣竹林梯田 山村的日出與夕陽是美中透潤,趕著九月白晝稍長的五點起來,後窗外映入灰暗的山緣和初亮的天空,儼然畫里遠山的呼喚。屋子的門前,幾隻母雞悠閑地欣賞著遠來客人的腳尖,發出緩慢又斷續咯、咯的聲,水鴨聽到人的腳步聲加快向前走開,步子邁得很不規則,田園牧歌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梯田鑲嵌在成片的竹林之間,青青微黃的稻穗已是豐收在望,臨近輔種的玉米和番薯長勢也富有生氣,像是在說稻子成熟后就可以收穫我們了。沿海的颱風季節已經過去,莊家挺過年年都要考驗的時期,十月金秋的腳步慢慢近了,也更名副其實了。一群白鷺忽起忽落,從這片竹林躍向別處,想要捕捉群鷺初飛的鏡頭總是不能如願,喊喊也不會打亂它們休憩換地的節奏。小路上有山民開始向更深的里山走去,田裡也有俯仰勞作的人影,陽光從朝南的山頂往下撒落推移,明暗分界的動感只有初晨方能看到,我也感受到了別樣的氣息。王家嶺古道王家嶺古道,位於東四明山脈北麓,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古道翻過東西走向的小山隘口,總長約一公里左右,入村一段兩百米,其餘部分屬於出村路段。這個村莊叫宋嶴,北宋年間就有宋嶴山、宋嶴溪的記載,相傳為宋氏首居在此而命名。王家嶺名字的由來,與嶺前山谷對岸的一座高山有關,村裡人都叫它王家山,現在改名華蓋山,在東四明,這兩個稱呼是諧音的。華蓋山村裡的人都姓徐,是山下另一邊的孔嶴村遷移而來,或許為了此山已不屬於王家而改。宋嶴村的名字卻一直保留著,直到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村莊也由原先的一個小小村落,演變成一個沿溪兩公里長的三個自然村,對外依然稱宋嶴,內部已劃分成中央村,嶴底與張家三個部分,中央村位於溪流的中段,是宋嶴村的源始,也是王家嶺的起點。王家嶺的重要性,要看整個村莊的地理形狀,溪流形成的山谷被山包圍著,唯一的口子是在溪流下段張家的下沿部分,也就是宋嶴溪的出口。出口是一道二三十米高的大瀑布,水流直奔下面更深的山谷而去,沒有行人可走的路,宋嶴於是便成了高山孤村。發軔于山頂里灣、外灣的兩弘泉水,成了宋嶴溪的源頭,溪也成了整個村莊的母親溪,要生活、要繁衍,王家嶺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父親嶺的角色,真是“宋嶴一條道,直上王家嶺”。中央村的起點,是三米多寬的石台階,在小山隘前與嶴底過來的石路匯聚成兩米左右的石徑。站在隘口望村莊,好像在說我要出門了,磨得精光發亮的石頭路一直通往嶺下,掩蔽在蔥蔥竹林中。穿草鞋出門的山民,把石徑磨得沒有脾氣,光溜溜的像是縴夫在岸上的痕迹,歲月的功力在這裡顯得那麼有勁,直嘆二十年光陰的渺小。四周的竹林,讓我想起在老堂屋的方家良伯伯家,曾翻到過1981年的浙江日報,這麼小的村莊,卻因為竹子登上過頭版頭條,還有1982年的浙江畫報,更是詳細記載了村裡村事,使人欣喜不已。山民是靠山吃山,鏤出的幾條梯田是不夠維持子孫生活的,要靠賣山貨。每逢集市,要把山貨挑到就近的陸家埠市,車廄市和橫街,甚至還會越過姚江,去往再遠處的二六市,三七市,慈城,由於每個集市開市的時間有錯開,這無疑增加了賣出山貨的機會。走過王家嶺,趟過山谷里的一條小溪,有一座依山谷名而稱的趙嶴廟,它是既當涼亭又當廟,不僅是歇腳躲雨的地方,也是包括宋嶴村在內附近幾個村莊上香的地方。有幸的是,從磨石坑出發,都有通往各集市的山路,翻山緣溪,都成了家常便飯,一年四季成捆的毛竹和穀雨清明時節的毛筍是山民趕集的主要產出,返程大多會帶些醬米油鹽回來。八百多年前,宋氏是踏著這條未曾鑿出石道的王家嶺山路來的,再早已經不可考了。接著陸姓、施姓、方姓、張姓陸續而來,他們開墾山田,開闢古道,他們經營著家庭,繁榮著村莊。人口的增多,王家嶺古道的作用就越發明顯,不僅表現在趕集上,也表現在與別村的聯姻上,為了避免同村通婚的現象,宋嶴村娶媳嫁女大多是石筍、華蓋山、孔嶴、磨石坑、廟下張、竹絲嵐、芝林、石門等這些相距不是太遠的村落,至於像海頭、下畈三十公里開外的平原,要少很多。畢竟回娘家不方便,每逢大節日或者大忙日的時候,女婿們總要出門幫助老丈人幹些體力活,女兒們要幫著老母親忙裡忙外。王家嶺古道總是為這些故事默默地做著鋪墊,無論晴天雨日,無論下雪結霜。王家嶺古道的難得,我想是因為那些光滑的石徑和掩映的蔥鬱竹林,更是那些塵封的故事。遊子想回家看看,古道很意外地保存完好,還在幫助村民發揮餘力,每每至此,真是讓人沉醉其間。交通線路自駕車建議路線,新手有GPS導航的話可以帶上:寧波方向路線 路線1,鄞縣大道--橫街--上陳---愛中隧道--接勝—竹絲嵐—孔嶴—黃土嶺—宋嶴。路線2,天一家園---望春---集士港--橫街---愛中---宋嶴。中山西路立交橋過去之後 第一個路口左拐,走望童路。直到杭甬高速相交后,靠左,到集士港。然後到橫街,一直走,到上陳地方路口靠右邊走。然後很快就到一個叫“愛中”的地方了。路線3,天一家園---高橋----大隱----芝林----余鮑陳---黃土嶺---宋嶴。上海方向路線路線,上海南站滬杭高速—杭州灣大橋---餘姚—陸埠—干溪—袁馬—黃土嶺—宋嶴。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宋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