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南奇觀

岱南奇觀

岱南奇觀,即嶧山。在鄒城市區東南12公里許,有一座奇山直插天表,與“五嶽獨尊”的泰山南北對峙,這就是被譽為“岱南奇觀”的嶧山。古人稱之為小岱宗。

概述


齊魯名山歸岱嶧”。嶧山,又名鄒嶧山、繹山。後者為其本名。因其“怪石萬迭,山無土壤,積石相連,絡繹如絲,故名繹焉”。

歷史


明嘉靖四年(1525年)《鄒縣地理志》等鄒縣誌書收錄的元代鄒人劉之美撰《詔祀嶧山碑記》記載:“前宋名公有如逸齋玉氏《詩補傳》云:‘鳧繹二山皆徐國之地,繹與嶧同。’李迄仲《詩解》曰‘保有鳧繹之繹,即《禹貢》所謂嶧陽也。’陳大猷《書解》傍註:‘薛氏雲繹山在襲慶府鄒縣,此山始無土壤,故山陽孤桐可貴。’程氏:‘嶧山在鄒縣東南三十里,高秀獨出。’《太平御覽》嶧山事迹引《爾雅》曰:‘鄒嶧純石相積,連屬而成山。’《鄒山記》曰:‘鄒山,古之嶧也,孤桐之所植,邾文公之所卜。山下是鄒縣,本是邾國。魯(實為邾)穆公改鄒,山從邑變,故謂鄒山,嶧陽猶多桐樹。’”金人張通在金大定十六年丙申歲(1176年)撰《繹山圖記》辨析說:“《禹貢》曰:‘嶧陽孤桐’;《魯頌》曰:‘保有鳧繹’……《禹貢》作嶧,奠其名也;《魯頌》作繹,取其義也。”《史記》名嶧山為鄒嶧山,是以地冠山之故。因孟子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的感慨,嶧山因此又有東山之稱。又因西晉太尉郗鑒(山東金鄉縣人,書聖王羲之岳父,兩晉三賢之一)於永嘉元年至六年(307----312年)統兵5萬駐守嶧山,故嶧山又有郗公嶧、太嶧之名。
嶧山海拔582.8米,周長10公里許,只及泰山三分之一多。但它以其怪石疊積、象形透剔、洞穴幽邃、靈泉噴涌,集泰山之雄偉、黃山之秀奇,華山之險峻於一身,與岱宗爭奇鬥豔,從而博得“靈通泰岱”、“鄒魯秀靈”、“衍岱鍾靈”之美譽。
傳說,人類的始祖女媧練五色石神工補天時,而將剩下的滾滾亂石疊壘成嶧山。清代江南狀元李蟠歌賦曰: “此山從來天下少,怪石一一皆空懸。遍山尋來無撮土,縹渺無際滾飛泉。或如虎豹蹲而怒,或如急湍之上立輕鳶。……但得此中結茅住,逢人何須問古仙!”
其實,以奇石而著稱的嶧山的形成,是由於地殼的不斷運動。遠在25億年前,這裡形成了泥沙質和火山物質的巨厚地層,因為一次突然爆發的強烈的造山運動,地層褶皺隆起,地下岩漿向上噴發,浸入地覆蓋的地層之中,並竄出地表,由此形成古嶧山。隨著地殼的不斷運動,古嶧山升出海面,在經過10億多年的風雨剝蝕后,抖落了披蓋在身上的古老地層,巍然紇立於茫茫滄海。到距今約6億年前,古嶧山隨著華北地區的大幅度下降而沉沒於大海之中。而後經過兩億年,古嶧山又隨著華北地區的整體抬升,在3億年前,又再一次下降,被淹沒在淺海和湖沼之中,大片森林被埋入地下而形成煤層(今日鄒城市西部儲量豐富的煤層就是這時形成的)。大約在1億年前,又發生了一次石破天驚的造山運動,古嶧山再一次被快速抬升,這是嶧山第三次上升。在距今3000萬年前,發生了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地塊斷裂繼續加強,加上各種地質作用,古嶧山逐漸抖落了束縛在它身上的全部土層,終於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奇姿異態的壯觀景色。
嶧山為我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也是我國古代立有山志的60座名山之一。《書經·禹貢》有“嶧陽孤桐”的記載;《詩經·魯頌》有“保有鳧繹”的詩句。據說禹王疏導治水,洪患絕跡,社稷昇平,文明興化,要求貢獻嶧山桐木製琴。此桐琴,音質純正優美,聞之猶如鶴唳風鳴,清脆嘹亮,悅耳清心,“嶧陽孤桐”遂成為“千古奇絕”。及至春秋戰國,嶧山即已名噪海內。據傳,春秋初期,大軍事家鬼谷子曾帶其弟子孫臏、龐涓登臨嶧山,研究習演兵法。爾後,魯昭公、魯衰公廢盟征伐建都於嶧山之陽的邾國。邾國君臣黎民視嶧山為鎮國之山,誓死保衛。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的創造人老子曾在此山後爐丹峪修行,今有煉丹爐、洗葯池等遺跡供遊人憑弔。一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鼻祖孔子,登嶧問禮於老聃,並在此講學。他昂首佇立於壁立萬仞的小魯台上,俯視曠野,浩渺無際,北眺曲阜,如丸如螺,而襟懷大開。孟子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是為感慨系之。至今,嶧陰鐫刻的“孔子登臨處”、“孔子小魯處”,字跡清晰,歷歷入目,並留有小魯台等遺跡供後人瞻仰。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於公元前219年東巡齊魯,曾率群臣乘羊車“登於嶧山”,於驚嘆山石神工鬼斧、風光雋秀婀娜之際,欣然命傑出的篆書大師、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頌揚其廢分封、立郡縣、一統天下的奇功偉業,是謂舉世聞名的秦嶧山碑。始皇帝曾先後5次浩蕩東巡,立下7塊紀功碑,而此碑是第一塊。其後,歷代帝王如劉邦、曹操、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愛心覺羅·弘曆等,都曾登臨攬勝,駐蹕嶧山。至隋唐,又相繼增建寺觀,構築亭台,樹碑立傳,刻石紀勝,嶧山香火日盛。
數不勝數的遷客騷人,亦紛至沓來。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為撰寫不朽巨著《史記》,專門登嶧山尋古,採集史料。漢末名醫華佗,臨山採藥,留下華佗廟等遺址。被譽為“詩仙”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登嶧攬勝,聽松濤嗚咽,聞泉水叮咚,詩興勃發,賦《琴贊》一首,為歷代傳誦:嶧陽孤桐,石聳天骨。根老冰泉,葉若霜月。斫為綠綺,微聲粲發。秋風入松,萬古奇絕。接著,“詩聖”杜甫,登兗州城樓,遠眺雲霧繚繞的嶧山五華峰,吟詠著“孤嶂秦碑在……”擇路而來。“唐宋八大家”之中,豪唱大江東去的蘇東坡,因變法圖強而永垂青史的宰相王安石,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醉翁歐陽修,以及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南宋愛國大詩人陸放翁,創一代“趙體”的元代書法家趙孟兆頁,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以及蔡邕、李陽冰、米芾趙明誠等,都曾登臨嶧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文墨寶、名篇佳作和具有考古、研究價值的碑碣石刻。那些星羅棋佈於漫山巨石、懸崖、絕壁之上的刻石,字體雄渾,筆力蒼老,如赫然於五華峰巔的“光風霽月”四個草書大字,其大如席,粲然醒目,瀟灑飄逸、欲插天表……至清代,高宗駕幸鄒嶧,進洞小憩,遂有“形如壘卵”、“鳳鳴朝陽”的“乾隆洞”;詩人袁枚,“行鄒魯邦”,驚“嶧山高”,“嘆滄桑變”;“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乃在嶧山下”,“寒星摘盈把”;雍正五年(1727年)出任鄒縣縣令的王爾鑒,感嶧山孤桐絕跡,令百姓用彈弓射核,補種春桃,期年後,桃花盛開,王縣令誦《種桃詩》一首,些有意韻:天半嶧峰簇錦霞,孤桐老後補桃花。沃根不用人間水,紅雨春風到萬家。
這些帝王將相、文壇巨擘,為何竟相“輦來於此”,醉里抒懷,勃發豪興,神思駘蕩,僅因發思古之幽情嗎?“夫乾坤之秀毓于山,嶧山之秀在於靈”。嶧山洞石之奇巧玲瓏,景色之優美崢嶸,勝跡佳境亭台庵觀碑篆題詠之不可勝紀,原本有一番散亂的純系天造地設的自然美,有一種無以言表的野趣,一種宜人的魅力!嶧山的五大奇觀、七龍洞、八段錦、八大山門、十二福地、二十名石、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一百四十四名洞等景觀勝跡佳境,把它點綴得移步異景,處處洋溢著靈秀之氣,使人目不暇接。概言之,嶧山有“三美”、“三奇”: “三美”其一為石頭美。那參差嶙峋、百竅千孔,被地理學家稱之為當今世界奇觀的海蝕岩,自不待言。“山如壘卵,高者數丈,大小億萬,以堆石為奇功”。嶧山其實就是由無數塊怪石疊積而成。那些山石,小者如屋宇,大者如小山,望之風光一抹,幾無隙地;如禽如獸,靜動有之,使嶧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其石,如龜,如魚,如兔,如冠,如丸,子孫石、元寶石,五巧石、駱駝石、鸚鵡石、試劍石、八卦石……象形之惟肖惟妙,遠眺、近觀、上仰、下俯之變幻無窮,千姿百態,使人嘆為觀止,無不對大自然神奇的功力所折服。明嘉靖四年(1525年)修《鄒縣地理志》載明文學家、隆慶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于慎行《嶧山遊記》一文曰:“觀群石之勝,立者、坐者、倚者、仆者、揖者、伏者、拜者、撐者、拒者、龍者、馬者、群鳥飛者、獅象踞者、虎豹怒相噬者、杯者、盂者、鼓者、彈棋者、刀者、鞭橐臣人者、累丸者,眾竅相通,萬形畢肖。故嶧山與中華五嶽等名山相比,自有其妙,是為石奇。
其二為洞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許多天然洞穴。“其洞府玲瓏,岩竇崎峭,千態萬狀,他山之秀未必可與並載”。嶧山洞穴相連,難以盡數,其中名洞即達144個。諸洞,大如廣庭,小如斗室,縱橫通達,曲經通幽,竇竇相連,“貫徹踵頂”,深遂莫測,不知端倪;或供奉神像,精雕細刻,或鐫有刻石,詠物紀勝。
其三為泉水美。嶧山洞“多泉水,每東北風起,同時涌漲,不知所自來,”(清康熙五十四年《鄒縣誌。山川》)。且洞穴之泉水,味如醇醴,清洌甘甜。而“源頭活水”則是其中最負勝名的一泉。源水從石髓一龍口中噴出,灑珠濺玉;嶧山西峰的天然名洞“空中樓閣”內,終年泉水叮咚,盛夏透涼沁脾,實為一處絕佳的避暑勝地。故而明萬曆六年(1578年),孔子62代孫孔聞德至此發出“空中樓閣,睹莫不神奇,廟貌山藏,宛若圖畫,誠天下之奇觀,古今之勝景的由衷讚歎。
而“三奇”一為神話傳說奇。千百年來,勤勞善良的鄒嶧人民,借物寄情,寓情於景,把許多美好的憧憬和願望變成種種神話傳說,曲折離奇,膾炙人口。如女媧鍊石補天壘嶧,梁山伯與祝英台求學於“梁祝洞”,貞婦明志的“捨身台”,“金鐘化作石”,“騎鶴隱仙”升天去……言傳意會,令人陶醉其中。
二為宮觀廟宇奇。經歷代千百年慘淡經營,山上建設有宮殿庵觀多達288楹,其中規模宏大者為72廟宇。這些古建築,瓦縫參差,錯落山間,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綠瓦紅牆,金碧輝煌,是何等氣魄和壯觀!
三為石刻奇。嶧山刻石、碑碣、經文楹聯,比比皆是,可謂琳琅滿目,從秦漢到民國,涉及各個朝代,多出名家之手,堪稱之為一座歷史文化寶庫。
嶧山,作為歷史的見證,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經歷了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因它地處魯西南平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歷代兵燹戰火摧殘之下,在日本侵略軍鐵蹄蹂躪之後,在土匪漢奸騷擾劫掠之餘,使這顆齊魯大地上的明珠暗然失色。建國后,十年的“文革風暴”,使嶧山文化再度慘遭塗炭,所剩無幾的亭台庵觀,又被蕩滌一空,僅剩頹垣半壁,殘碣斷碑,一片荒蕪。于山石草叢之間,碎磚爛瓦,俯拾即是,令人慨嘆不已。嶧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山,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古老的嶧山重新煥發了青春的風采。中共鄒城市委、市人民政府,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保護、開發嶧山旅遊資源的決定,制定了建設規劃,分三期對嶧山進行了全面的修復建設。如今之嶧山,古路盤道新鋪石階,廟宇亭檯面貌一新,服務設施高檔齊全,與旖旎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使遊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1986年5月,鄒城市舉辦了首屆嶧山筆會,海內100餘位知名人士應邀參加,徵集到書畫藝術作品120多幅。中華人民共和國10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為嶧山題辭為“齊魯錦秀,兵家要地”。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成武將軍題辭為“齊魯秀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辭為“岱南奇觀”。著名的鄉村建設的倡導者、90餘歲高齡的梁漱溟先生題辭為“嶧陽孤桐”。全國書協主席啟功先生題辭為“嶧山筆會,群賢集粹。奉題俚言,以彰世瑞”。全國政協常委劉寧一題辭為“崗巒秀麗,洞府玲瓏,玉峰聳翠,青蓮凌空”,等等。1989年,嶧山又刻就由國內著名書法家楊萱庭書寫、中國當代最大石刻漢字“鰲”字……嶧山,原本是一幅雄偉的歷史畫卷;嶧山,原本是一首壯麗的歷史詩篇……這座歷史文化名山,而今又在這些書畫精品的裝點之下,珠聯璧合,相映生輝,以全新的姿容展現在世人面前,這顆齊魯大地的明珠益發生輝奪目、遐邇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