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三花
鳳陽三花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主要流行於舊鳳陽府臨淮縣一帶(鳳陽縣東部地區),而以然燈寺為中心。鳳陽花鼓分坐唱、唱門頭兩種演唱形式。多為二人表演。主要曲目有:《鳳陽歌》、《鳳陽花鼓》、《王三姐趕集》、《孟姜女》、《十杯酒》、《送郎》、《鮮花調》等一百多種。其中不少馳名中外。
早在明朝中葉,鳳陽花鼓就在我國江浙一代流傳。明末畫家顧見龍在他的家鄉太倉看過鳳陽花鼓后,曾作《花鼓子》一圖。這是記錄鳳陽花鼓最早的一幅圖畫。此圖今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中。清初,鳳陽花鼓流行於我國各地。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在北京、山西臨汾等地數次看過鳳陽花鼓的表演,並寫下了讚美的詩句。到了清末,鳳陽花鼓更加盛行。藝人們在我國山南海北、到處飄零,有的藝人甚至漂洋過海,到東南亞一代行乞。
〔內打花鼓介〕
〔丑叫介〕
〔雜扮一男子、一婦人打鑼鼓上〕
鳳陽三花
〔雜〕:鳳陽人。
〔丑〕:你打一通我聽。
〔雜唱〕:
緊打鼓,慢篩鑼,聽我唱個動情歌。
唱得不好休要賞,唱得好時賞錢多。
這是鳳陽花鼓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一段。
解放后,文藝工作者把用作乞討的鳳陽花鼓搬上了舞台。1955年春,黨培養的第一代花鼓女歐家琳、劉明英、鄧澤菊等在北京懷仁堂中演出了《王三姐趕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觀看了演出,這是鳳陽花鼓史上一件盛事。周恩來總理在看完演出后,把鳳陽花鼓親切地稱為“東方芭蕾”。文藝工作者在繼承鳳陽花鼓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的同時,還創作了大批文藝作品,其中較有影響的有:表演唱《雙條鼓兒敲起來》、《歡送大姐上北京》,舞蹈《綠秧紅心》、《丹鳳朝陽》、《歡樂的花鼓女》,歌舞《花鼓心聲》,大型歌舞劇《鳳姐與陽哥》,大型抒情歌舞表演《鳳鳴神州》等。鳳陽花鼓在文藝舞台上方興未艾。
花鼓燈起源於秧歌,是農民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花鼓燈的伴奏樂器為鑼鼓,由鳳陽鑼鼓演變而來。花鼓燈的舞蹈來自勞動生活,並吸收和借鑒於武術、雜技、古典舞蹈等各類藝術。其中上盤鼓(女角在男角的肩上做各種動作)源於南宋時期的肩上舞。在向上探求,六朝時期的肩舞、巾舞與花鼓燈舞蹈也有歷史淵源。
花鼓燈演出演出分武場、文場兩種。武場以舞蹈為主,文場以演唱為主。
在整個花鼓燈藝術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舞蹈部分。花鼓燈舞姿熱烈奔放、剛健樸實、活潑開朗、乾脆利落,表現了沿淮人民的性格和氣度。它的舞蹈可分為蘭花、鼓架子兩大類。花鼓燈的伴奏樂器為鑼鼓,其編製人員6至9人。花鼓燈的鑼鼓曲牌有《燈場鑼》、《小煞鑼》、《大煞鑼》等十八種。在花鼓燈音樂中,除去鑼鼓外,最具特點的要數武場中演唱的曲調。它分為男女唱腔兩類。其中蘭花演唱的曲調有:《花鼓調》、《慢放牛》、《淮調》、《苦調》、《淮河調》等在這些曲調中,有情歌、敘事歌、時政歌、奉承歌、打諢逗趣歌等五大類,其中情歌的比重最大。
解放前,每當秋收完畢,農民們組成花鼓燈班子到處演出,受到沿淮群眾的歡迎。然而,這一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卻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極端鄙視。解放后,黨和人民政府對花鼓燈十分重視。文藝工作者為繼承、發展花鼓燈做了大量工作,並創作了不少作品。如《摸花轎》拍成了電影,《玩燈人的婚禮》赴北京參加全國文藝會演。花鼓燈已成為我國民間舞蹈的佼佼者。
花鼓戲的音樂具有如下的特點:其唱腔有男腔、女腔、哭皮腔之分。其板式有吟腔、起板、數板、五字緊、慢趕牛、十字韻、流水之分。其唱詞結構有“娃子”和“羊子”之分。花鼓戲經常上演的劇目有:《吳漢殺妻》、《西回龍》、《東回龍》、《三反》、《五反》等七十多出。
鳳陽花鼓和花鼓燈都被周總理譽為“東方芭蕾”。
鳳陽花鼓是其中最著名的,鳳陽花鼓是一種曲藝,主要以演唱為主,舞蹈為輔,表演時左手虎口拿鼓右手拿兩隻鼓條邊打鼓邊歌舞。
花鼓燈是一種民間歌舞,以舞蹈為主歌為輔,以摺扇與手絹為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