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1729年清代尤怡所著醫書

《金匱要略心典》,《金匱要略》注本,簡稱《金匱心典》。清代尤怡(在涇)纂注,撰於雍正七年(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學說多年,有較深的學習心得,纂注時力求深入、得其典要,故以“心典”為書名。尤氏刪去原書的最後3篇,注文闡析仲景原文精義、蘊旨,文筆簡練,富有條理。對原文難以詮解之深奧詞句,寧可缺略,不強予衍釋,並能改正原文傳寫之誤,刪去後人不應增添之內容。可稱是《金匱要略》注本中較受後世推崇的一種。

成書背景


尤氏有慨於《金匱》注家“性高明者泛鶩遠引,曲逞其說而其失則為浮;守矩者尋行數墨,畏盡其辭而其失則為隘”,因取《金匱》舊本重加尋繹,其未經筆記者補之,其記而未盡善者復改之,覃精研思,務求當於古人之心而後已。書名“心典”,謂“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

流傳版本


現存版本二十餘種,有雍正十年(1732)遂初堂刻本、日本文正六年(1823)京師御書物所刻本、同治八年(1869)陸氏雙白燕堂刻本等,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校注鉛印本。

校注、整理


上海中醫學院(今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理論教研組曾對本書進行校注。

作者簡介


尤怡(?—1749)清代著名醫學家。字在涇,號飼鶴山人。吳縣(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家貧,嘗在寺院賣字為生,能詩善文。后隨馬俶習醫,學有淵源。晚年學益精深,治病多奇中,名始著。后隱居花溪,以著書自得。推崇張仲景,精研《傷寒》、《金匱》,頗有心得。謂後人因王叔和編次錯亂,辨駁改訂,各成一家言,言愈多而理愈晦,乃就六經,各提其綱,於正治法外,又列各經之變治法,著《傷寒貫珠集》八卷(1810年刊)。其於病機進退淺深,各有法以為辨,使讀者先得其法,乃能用其方;其分證明晰,於少陰、厥陰之溫清兩法,尤予世人以啟發,故後世以《貫珠集》與柯琴《來蘇集》並重。又取其平素研讀《金匱》之心得,撰《金匱要略心典》三卷(1729年)。改正原文傳刻之誤,刪略後人增益內容,闡述仲景原文精義,皆有創見,實為《金匱要略》注本之上乘者。另著《金匱翼》八卷(1768年),補《金匱要略心典》之不足。尚撰有《靜香樓醫案》,為臨證驗案;《醫學讀書記》三卷(1729年),系讀書證治心得雜記,並徵引古代文獻有關內容,予以辨析、評述、考證,多有發揮。

書評、序言


今之稱醫宗者,則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間,次東垣,次丹溪。且曰仲景專於傷寒,自有明以來,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竊嘗考神農著本草以後,神聖輩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於是不稱葯而稱方,如《內經》中所載半夏秫米等數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湯液之說,大抵湯劑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倉諸公,皆長於禁方,而其書又不克傳。惟仲景則獨祖經方而集其大成,遠接軒皇,近兼眾氏,當時著書垂教,必非一種。其存者有《金匱要略》及《傷寒論》兩書,當宋以前,本合為一;自林億等校刊,遂分為兩焉。夫傷寒乃諸病之一病耳,仲景獨著一書者,因傷寒變證多端,誤治者眾,故尤加意,其自敘可見矣。且《傷寒論》中一百十三方,皆自雜病方中檢入,而傷寒之方,又無不可以治雜病,仲景書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書,雖各有發明,其去仲景相懸,不可以道里計。四家並稱,已屬不倫,況雲仲景專於傷寒乎?嗚呼!是尚得為讀仲景之書者乎?《金匱要略》,正仲景治雜病之方書也。其方亦不必盡出仲景,乃歷聖相傳之經方也,仲景則彙集成書,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如首卷栝蔞桂枝湯,乃桂枝加栝蔞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蔞湯,而曰栝蔞桂枝湯,則知古方本有此名也。六卷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即桂枝加龍骨牡蠣也;乃不別名何湯,而曰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則知桂枝湯為古方,而龍骨、牡蠣則仲景所加者也。如此類者,不可勝舉。因知古聖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兩書。真所謂經方之祖,可與靈素並垂者。苟有心於斯道,可舍此不講乎?說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執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鮮效而多害。此則尤足嘆者。仲景之方,猶百鈞之弩也,如其中的,一舉貫革;如不中的,弓勁矢疾,去的彌遠。乃射者不恨己之不能審的,而恨弓強之不可以命中,不亦異乎?其有審病雖是,葯稍加減,又不驗者,則古今之本草殊也。詳本草惟《神農本經》為得葯之正性,古方用藥,悉本於是。晉唐以後諸人,各以私意加入,至張潔古輩出而影響根據附,互相辯駁,反失本草之正傳。後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輒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遂為信然。嗟乎!天地猶此天地,人物猶此人物,若人氣薄則物性亦薄,豈有人今而葯獨古也。故欲用仲景之方者,必先學古窮經,辨症知葯,而後可以從事。尤君在涇,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學此藝,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輒得奇中。居恆嘆古學之益衰,知斯理之將墜,因取《金匱要略》,發揮正義,朝勤夕思,窮微極本,凡十易寒暑而後成。其間條理通達,指歸明顯,辭不必煩而意已盡,語不必深而旨已。雖此書之奧妙不可窮際,而由此以進,雖入仲景之室無難也。尤君與余有同好,屬為敘。余讀尤君之書而重有感也,故舉平日所嘗論說者,識於端。尤君所以注此書之意,亦謂是乎。
雍正十年壬子陽月松陵徐大椿
自序
《金匱要略》者,漢張仲景所著,為醫方之祖,而治雜病之宗也。其方約而多驗,其文簡而難通。唐宋以來,註釋闕如;明興之後,始有起而論之者。迄於今,乃不下數十家,莫不精求深討,用以發矇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騖遠引,以曲逞其說,而其失則為浮;守矩者,尋行數墨,而畏盡其辭,而其失則為隘。是隘與浮者,雖所趣不同,而其失則一也。余讀仲景書者數矣,心有所得,輒筆諸簡端,以為他日考驗學問之地,非敢舉以注是書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八,而未克遂竟其緒。丙午秋日,抱病齋居,勉謝人事,因取《金匱》舊本,重加尋繹。其未經筆記者補之,其記而未盡善者復改之,覃精研思,務求當於古人之心而後已。而其間深文奧義,有通之而無可通者,則闕之;其系傳寫之誤者,則擬正之;其或類後人續入者,則刪汰之。斷自《臟腑經絡》之下,終於《婦人雜病》,凡二十有二篇,厘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億之舊也。集既成,顏曰《心典》,謂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雲爾。雖然,劉氏擾龍,宋人刻楮,力盡心,要歸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有哲人,箴予闕失而賜之教焉,則予之幸也。
雍正己酉春日 飼鶴山人尤怡題於北郭之樹下小軒

章節目錄


卷上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病脈證治第二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卷中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卷下
黃癉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內容簡介


書首有徐大椿敘及尤氏自序。正文依林億新校正之編次,卷上自“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至“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七篇;卷中自“奔豚氣病脈證治”至“水氣病脈證並治”七篇;卷下自“黃疸病脈證並治”至“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八篇,計二十二篇。是書之注既編集前賢所論,復結合尤氏數十年心得經驗,其註釋明晰,條理通達,據理確鑿,切合臨床,而較他注為勝。如注“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條,先析其癥狀,次論治法,后釋方義,以為若陽病不能與陰和,則陰以其寒獨行,為里急,為腹中痛,而實非陰之盛;陰病不能與陽和,則陽以其熱獨行,為手足煩熱,為口乾咽燥,而實非陽之熾,昧者以寒攻熱,以熱攻寒,寒熱內賊,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葯和合成劑,調之使和,則陽就於陰而寒以溫,陰就於陽而熱以和。又謂:中者,脾胃也,營衛生成於水谷,而水谷轉輸於脾胃,故中氣立則營衛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運之樞而陰陽之機也,故中氣立則陰陽相循,如環無端而不及於偏。小建中湯甘與辛合而生陽,酸得甘助而化陰,陰陽相生,中氣自立,是故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諸多註釋,悉皆言簡意明,論理貼切。

影響評價


徐大椿序評曰:“其條理通達,指歸明顯,辭不必煩而意已盡,語不必深而旨已傳,此書之奧妙不可窮際,而由此以進,雖入仲景之室無難也。”後世學者多宗是書,至今仍為研習《金匱》所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