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號沉船

1999年印尼沉沒被打撈出的沉船

1999年5月被打撈出水的“泰興號”沉船,船長50多米,寬約15米,重1000多噸,是當時少有的巨型中國帆船。1822年1月,“泰興號”在印尼沉沒,當時船上載有近2000名乘客、船員,以及價值連城的中國陶瓷,這些陶瓷大都產自德化。完整,有“月記”款識,為當地傳世品。直徑(大)18cm (中)14.5cm (小)9.2cm。

簡介


“泰興號”商船長50米,寬10米,重1000多噸。1822年1月(道光二年)從廈門港出發,朝古稱爪哇的印尼駛去,為避海盜搶掠繞道西沙,不幸觸礁沉沒。1999年5月,澳大利亞一家海洋公司在南中國海附近把“泰興號”打撈出水,並撈獲了35萬件中國清代瓷器。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德化生產的用於出口亞洲市場的青花瓷,主要以青花盤、碗、杯、碟、罐、蓋碗等日用瓷為主。2000年11月17日至25日,打撈上來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在德國斯圖加特拍賣,這些瓷器的故鄉德化也前往拍回了72件古瓷珍品。2001年5月12日,“泰興號”沉船古瓷順利回歸故里,2001年6月13日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泰興號”沉船古瓷的發現,震動了全世界,它對於我們進一步研究清代德化瓷器的生產與外銷意義重大。

古瓷介紹


從我們購買回的“泰興號”沉船古瓷及德國出版的拍賣圖冊來看,“泰興號”沉船古瓷中典型的德化青花瓷有靈芝紋青花盤碗碟,“晨興半名香”青花盤,梅雀圖青花蓋碗,蘭、竹、菊青花盤,青花小湯匙,菊花紋青花盤,壽字紋印青花碗,圈點紋青花小碗等。從這批瓷器紋飾上看極富民族氣息的生活圖案比比皆是。以蘭花菊花等花卉圖案為例,筆法流暢,布局疏朗,雅緻而清爽。而青花料則大部分運用了石子青等國產青料,發色暈散,相對柔和。特別是“蘭、竹、菊青花盤”具有典型的蚯蚓走泥紋,體現了德化民窯的風格特點。這些產品在德化的桐嶺、嶺兜、后井、東頭、石排格、后所、宏祠、布伏山、垵園、窯壠、石僻子、竹林子、蘇田等窯址都有出土,其造型紋飾與泰興號沉船古瓷完全相同。
清代德化青花瓷的生產 清代是德化青花瓷生產的全盛期,全縣除美湖、蓋德兩個鄉尚未發現清代窯址外,其他鄉鎮都有清代窯址。清代青花窯址躍增到177處,為歷代窯址數最多的一個時期。德化窯釉下青花瓷在明代就開始生產,到了清代已經成熟並趨於精美,在技術上和質料上完全體現了它的科學性能。釉下青花以氧化鈷為主配成顏料在坯體上作畫,外施無色透明釉,高溫燒成。由於青花是畫在釉下,色料本來很細,經過燒制以後,完全熔化在胎釉之間,顯得光滑平潤、晶瑩透徹,色階豐富,又不易受外界氧化、酸化影響,不致腐蝕脫落。所以青花瓷一進入國際市場就受到普遍歡迎,青花瓷成為當時對外貿易中一項重要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就促進了德化青花瓷的生產和飛躍。幾乎所有的清代窯址都生產青花瓷,生產地區遍及全縣。甚至最僻避的深山密林,沒有村落的地方都可找到清代的窯址,其中以上涌、葛坑、湯頭、潯中、龍潯、三班等鄉鎮最為密集。尤其是城關的寶美村潯中村高陽村隆泰村三班鎮泗濱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瓷業生產,老人、婦女和兒童把瓷業作為家庭副業,青壯年農忙務農、農閑務瓷,僅高陽村清代窯址就達23處,重重迭迭,遍布每個山頭。據記載,清朝盛時德化瓷工多至二萬五千人。由此可見,當時德化青花瓷生產規模之大,產量之高,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

德化青花瓷的生產

德化青花窯場的生產方式,史書並無記載。從窯址採集到的瓷器標本來看,有的瓷窯只有一個商號,但大多數青花窯址都發現有兩個以上商號,如“豐盛、豐裕、勝玉”等。這些現象表明了當時德化青花瓷窯的生產,是一戶人單獨經營,或二至幾戶聯合經營,而以聯合經營為多。聯合經營時,先由各戶分開製造瓷坯,燒窯時合起來共同燒制,從而形成了一種“各自製坯、合作燒窯”的生產方式。這種特有的生產方式,必須充分考慮產品的生產和銷路,考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他們必須少花時間,多出成品,即不能精雕細琢,追求繁褥的加工。同時也不能粗糙。因此,逐漸形成了德化民窯青花樸實無華的民窯藝術風格,體現了不事雕琢的民間藝術特色,迎合了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情趣。
清代德化青花瓷的外銷 明末清初,泉州港漳州月港衰落,廈門港興起,德化瓷器轉從廈門外銷。特別是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正式在廈門設海關,由戶部派員“榷征閩海關稅務”之後,德化瓷器更大量由廈門出口。此外,德化青花瓷還通過大樟溪及支流直達安平港福州港,然後出海銷往國外。

德化青花瓷的外銷

德化青花瓷器近幾年來在國外大量發現,據有關資料證明,在東非坦噶尼喀、亞洲的敘利亞、印尼、印度、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地都有德化青花瓷的發現。尤其是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德化青花瓷器最多,其中“圈點紋小碗、牽牛花碗、花籃紋盤、印壽字紋碗”,都是德化青花窯址中極為常見的出土物。1974-1975年,廣東省博物館先後兩次組織了對西沙群島文物調查,發現了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其中有“牽牛花紋青花盤、碗、碟;雲龍紋、火珠紋青花碗,城樓紋青花碗,佛手紋青花盤,壽字紋青花盤,半壽字紋青花盤等”。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在西沙群島的發現,有的是當地人民的生活用具,但大部分應為德化外銷瓷途經南海航線在西沙留下的遺物。1984年打撈出水的“南海一號”沉船及1999年打撈西沙群島沉船都發現了許多出自德化的瓷器。
總之,“泰興號”沉船古瓷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德化清代青花瓷的生產和外銷達到了全盛時期,德化青花瓷以它特有的藝術魅力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友好關係的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打撈


1999年5月在南中國海域附近被打撈出水的“泰興號”沉船上盛載著價值連城的中國陶瓷,這些陶瓷大都產自德化。2000年,打撈者在德國斯圖加特城將這批瓷器進行長期展覽,並於當年11月17日至25日將這些瓷器悉數拍賣,總成交額高達3000多萬德國馬克,這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拍賣會。德化縣得知消息后,在拍賣會的最後一天從拍賣現場購得了72件瓷器,但是當時購回的72件瓷器質量普通。
台灣子朋水下文化服務公司董事長程子朋與印尼、新加坡等地的一些華人同行,得知“泰興號”沉船上還有瓷器時,再次來到沉船事故發生地,耗費了30多萬元打撈出水數百件完整的、質地精美的古瓷,包括碗、盤、粉盒蓋罐及西洋瓷等,這些瓷器大部分也是來自德化。據程先生說,他此次捐贈了36件瓷器,希望能以實際行動。
據陪同程子朋先生參加捐贈儀式的廈門大學教授、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葉文程先生介紹,此次程先生捐贈的36件德化窯瓷是從“泰興號”上打撈出水的瓷器珍品,它不僅驗證了德化瓷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影響,而且為進一步研究德化窯瓷、德化瓷外銷史及中國古代港口的貿易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

打撈揭秘


曾參與清代商船“泰興號”打撈工作的台胞程先生,耗費大量資金,幾經輾轉,終於將打撈出水的36件沉船古瓷,送回了它的故鄉——德化這批“出水瓷”的回歸,不但保護了祖國的文化遺產,而且揭開了“泰興號”沉船事件一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8月19日,德化縣舉行盛大的“泰興號”沉船出水德化窯瓷捐贈儀式,曾參與“泰興號”打撈的台灣子朋水下文化服務公司董事長程子朋先生,捐贈了36件從“泰興號”上打撈出水的德化窯瓷。目前,德化縣陶瓷博物館已開設專櫃,陳列這些捐贈的瓷器。
捐贈儀式結束后,筆者對程子朋先生進行了採訪,了解到“泰興號”沉船打撈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一個心愿:德化瓷回家 程子朋先生今年42歲,祖籍湖北,在台灣基隆出生長大,是台灣子朋水下文化服務公司董事長。直到今年6月,為了到德化捐贈這批古瓷,他才有機會回到祖國大陸。“中國的文物,最終要回到中國。”程先生說。

德化瓷回家的心愿

1999年,英國海難打撈專家邁克哈徹在印尼海域里發現了“泰興號”沉船后,花費了大量資金,將其打撈出水,轟動了全世界。由於“泰興號”沉船所在的海域深達30多米,邁克哈徹所在的打撈隊設備和人手不足,邁克哈徹找到了印尼的一些打撈公司,向他們租借了設備和人手,合作打撈“泰興號”遺物。因此,當時參與水下打撈的工作人員來自各個國家,其中有包括子朋水下文化服務公司工作人員在內的一大批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華人。
參與“泰興號”沉船水下作業的程先生等華人,發現這一沉船和數量巨大的中國瓷器時,就萌發了一種“魂歸故里,物歸原主”的強烈願望,但是由於當時和各國打撈人員協調上出現問題,而且發現者是邁克哈徹,他們的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時隔3年之後,程先生想,應該儘快打撈出“泰興號”上的遺物,讓更多的中國文化遺產重見天日。令他感動的是,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他的印尼、新加坡的華人朋友時,立即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不少人還答應義務參加打撈作業。今年,程先生他們重新來到“泰興號”沉船的打撈地點,耗費了30多萬元打撈出水數百件完整的、質量精美的古瓷,包括碗、盤、粉盒、蓋罐及西洋瓷等。
據廈門大學教授、原中國古陶瓷研究學會會長葉文程等專家考證,這些瓷器大部分來自德化,還有一小部分來自晉江漳州等地。葉文程教授說:“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瓷器都出自於閩南窯口,特別是一些青花瓷器,具有典型的閩南陶瓷風格。”
程先生介紹,他們做海事的華人有一種行業習慣,就是遇見了“水流屍”,必須要打撈上來,送回他們的家鄉,或將它安葬,讓他們魂有所依。據當時的航海日誌記載,“泰興號”遇難的人員多達1800人,但由於年代久遠,這些遇難的同胞已屍骨無存。儘管如此,如能將這些文物送歸故里,也算是對他們的慰藉。所以,當這批古陶瓷打撈上來以後,程先生就開始積極奔走,聯繫有關沉船古瓷回歸故里的事宜。
今年5月,程先生將打撈出水的一部分沉船古瓷捐贈給了台北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器物小組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批瓷器是福建德化製造的,並介紹他認識了德化古陶瓷研究專家陳建中先生。6月,程先生特地從台灣回到祖國大陸,直奔德化與陳建中先生籌劃古瓷回歸德化的工作。8月4日,程先生在印尼挑選了36件完好的、品種多樣的德化窯瓷。
程先生欣慰地說,儘管自己幾經輾轉,非常辛苦,但看到這些古瓷平安返回故里,他感到異常的高興。作為一名中國人,他覺得有義務、有責任為保護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遺產作出應有的貢獻。
他說,他此次捐贈了36件瓷器,除了安慰那些遇難同胞外,還希望能以實際行動,號召海外的華人們,盡量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讓一些流散在海外的中國文物回歸祖國,以保護祖國的文化遺產。
一個遺憾:65萬件瓷器被打碎“泰興號”被打撈出水后,國內外眾多新聞媒體陸續進行了報道。但在接受採訪中,程先生卻告訴筆者,由於媒體所掌握的資料大都是第二手材料,因而報道中有許多是不真實的。他指出,這種不真實是商業運作的結果。

瓷器被打碎的遺憾

1999年5月在印尼海域附近被打撈出水的“泰興號”,船長50多米,寬15米,重1000多噸,是當時少有的巨型中國帆船。1822年,“泰興號”為了逃避海盜的搶掠,突然改變原來的航行線路。不幸的是,當船駛到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之間的海面上,船體觸礁,船身入水,並在一個小時之內迅速沉沒。當時同行的還有另外一艘小型的帆船,小帆船的船員得到求助的信號后,立即上前營救,但是僅僅救出了船上的18名乘客。兩天後,一艘由前海軍上尉詹姆斯珍珠率領的滿載鴉片的英國貨輪“印第安那號”,從印度去波特維亞途中,駛達“泰興號”遇難的海域,船長和其他船員冒著生命危險,又救出了180名在海上漂流的倖存者。據倖存者介紹,當時船上載有近2000名乘客及船員。
1999年5月,英國海難打撈專家邁克哈徹率領打撈隊伍和“不平靜號”打撈船,在貝爾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一條16世紀沉沒的中國貨船時,無意中發現了“泰興號”。程先生說,邁克哈徹從沉船上打撈到了多達近100萬件的中國瓷器。這批瓷器都出自閩南的窯口,其中大約有80%來自德化。當邁克哈徹等人發現了這批數量巨大的瓷器后,為了更好地炒作,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他們將其餘被打撈上來的65萬件品相一般的古瓷敲碎,推入海里。最後,在拍賣會上,人們只能見到35.6萬件中國瓷器了。
關於這段幕後的故事,鮮有人知道。對此,程先生感到萬分的憤慨和百般的無奈。
程先生還透露,當打撈工作進行到第三個月時,印尼海軍發現了邁克哈徹打撈沉船的手續是假的,欲通緝他。由於時間倉促,“泰興號”船尾還有兩個艙未被打開,哈徹就倉皇逃跑了。今年,當程先生他們重新回到“泰興號”沉船打撈點進行打撈時,發現這兩個艙已經被當地漁民打開了。
由於水下作業難度很大,3個月的打撈過程中,共耗去邁克哈徹近300萬美元。但是,這批數量巨大的中國瓷器的拍賣,卻給他帶來了高達500萬美元的利潤
一個原則:不能違背道德 對於“泰興號”是否從廈門港出發這一問題,程先生認為,據一些資料記載,當時廈門港已經封閉,因而“泰興號”不太可能從廈門港出發。而且廈門港是官方的碼頭,“泰興號”如此大的商船遇難后,當時國內卻沒有相關的資料記載,這是不現實的。因而,程先生猜測,該船有可能是從當時晉江等地的民間港口偷渡出境的。

不能違背道德原則

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牽頭制定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但這一公約因不同意見太多,至今未能通過。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公約》雖然對水下文物的考古有過規定,但這些原則缺乏具體的操作性,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水下考古工作,基本沒有依照這一原則進行,而是按照屬地原則,由各國政府或與打撈公司合作自行打撈。
程先生說:“如果純粹從保護文化遺產的角度考慮,應該鼓勵更多的人參與水下考古工作。這樣就有更多的文化遺產有機會重見天日,為歷史研究提供更多實物。”
儘管這樣,程先生仍然指責邁克哈徹的不道德行為。他說,邁克哈徹在打撈“泰興號”時並沒有不當,但是他不該把那65萬件的瓷器打碎。這種完全出於商業利益的行為,是對文化遺產的不負責任,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必須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他認為,水下打撈工作要考慮到經濟因素,但不能違背道德。
據悉,近期程先生還將把這次從“泰興號”沉船打撈上來的瓷器,按照瓷品的發源地,捐贈給廈門、漳州、晉江等地的博物館,讓更多的文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