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太原府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地區名稱
- 明代地名
太原府
中國地區名稱
太原府是古代地區的名稱,唐朝武后時期建制,此後建制斷斷續續,至明清時期才穩定。明清時期隸屬於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行省,府治陽曲下轄州為平定州,忻州,代州,岢嵐州,永寧州,保德州等。轄區在歷代中有所增減,至廢除前所轄1州10縣。
府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誠古今必爭之地也。
太原府[中國地區名稱]
周封叔虞於此,其國日以盛強,狎主齊盟,藩屏周室者,幾二百年。
春秋時為晉國。戰國時屬趙。
秦置太原郡。兩漢因之,兼置并州治焉。
隋初,廢郡置并州《隋志》:開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為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改曰太原郡。
唐初,曰并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后長壽元年,置北都,旋復曰并州。開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為太原府。天寶元年,改北都為北京,又為河東節度使治所。《唐書》:至德初,命李光弼為北都留守。史蓋因舊稱書之,非是時又改京為都也。寶應初,始復曰北都。
五代唐為西京,又改為北京。周時,為劉崇所據。
宋太平興國四年,改置并州,復曰太原府亦曰太原郡河東軍節度。金因之改軍曰武勇,尋復曰河東。
元曰太原路;大德九年,改冀寧路。
明初為太原府,領州五、縣二十。
清沿明制,隸屬山西行省。
1913年,廢除太原府。
唐武後天授元年(690年)頒詔:“其并州宜置北都,改州為太原府。”此為太原建府之始。這時的北都太原府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北都為北京。太原稱為北京、與西安長安,東京洛陽並稱“三京”,進入唐代全盛時期。太原府治晉陽(太原市西南汾水東岸),下轄14縣:太原、晉陽、榆次、陽曲、盂縣、壽陽、樂平、太谷、祁縣、文水、交城、清源、蘆川、廣陽(原名石艾)。五代十國時期,太原建置依唐未變。951-979年,為北漢首都。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征北漢,宋將潘美“進築長連城圍太原”。北漢割據勢力降宋。趙氏對太原人民的多次反抗深惡痛絕,“詔毀太原舊城”,詔廢并州太原府,廢太原、晉陽二縣。晉陽被火燒水灌夷為廢墟。新置平晉縣於汾水之東。新置并州軍事,移治於榆次(晉中市榆次區)。同時依託唐明鎮建太原新城。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會”,移并州軍事治所於太原新城(今太原市)。下轄9縣:陽曲(太原新城,即今太原市)、平晉、文水、祁縣、太谷、榆次、清源、壽陽、盂縣。
金天會四年(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國,破宋都汴梁,擄去徽、欽二帝,廢北宋太原大都督府,新置“太原河東軍總管府”,府治陽曲,隸屬河東北路。金初太原府下轄10縣與北宋太原府轄區屬縣無異。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平晉、榆次、清源三縣地,置徐溝縣”屬太原府。興定年間,升置盂縣為盂州,仍屬太原府轄。是時太原府轄10縣1州:陽曲、平晉、榆次、清源、徐溝、文水、祁縣、交城、太谷、壽陽、盂州。
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三年(1216年)伐金,攻取太原。元王朝建立后,廢太原府置太原路,直歸中書省。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詔頒改太原路為冀寧路。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攻克大都逐元順帝,定鼎南京,廢除宋、金、元以來的路制,廢除元代冀寧路,復置太原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府治陽曲縣。洪武九年(1376年),擴建太原府城池,改山西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隸屬其下,轄6州、22縣。其中府直轄13縣:陽曲、榆次、太谷、祁縣、徐溝、清源、交城、文水、壽陽、太原、盂縣、靜樂、河曲。6個州中,轄縣州5個:平定州領樂平,忻州領定襄,代州領五台、繁峙、崞縣,岢嵐州領嵐縣、興縣,永寧州領寧鄉、臨縣,保德州不轄縣。明萬曆朝調整地方建置,把太原府所屬的汾州、永寧州劃出,新建汾州府,太原府所轄州為5,所轄縣降為20縣,其中府轄縣仍為13,州轄縣降至7。
清代太原府地圖
太原府所轄州縣大為縮減,降至1州10縣:陽曲、太原、榆次、太谷、清源、徐溝、祁縣、交城、文水。岢嵐州,州下轄嵐縣。雍正八年(1730年)又劃出保德直隸州所屬興縣,歸屬岢嵐州。太原府又轄1州、11縣。乾隆二十年(1763年)將清源縣併入徐溝縣。此後太原府下轄1州10縣,府治陽曲,終至清亡。
陽曲縣,畿。南至府七十里。開元戶八千一百二十二。鄉十六。元和戶。本漢舊縣也,屬太原郡。黃河千里一曲,曲當其陽,故曰陽曲。按此前陽曲縣,今忻州定襄縣是也,後漢末移於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於今縣南四里陽直故城。隋開皇三年改為陽直縣,十年又移於今縣東北四十里汾陽故縣,十六年改陽直縣為汾陽縣,因漢舊名也。煬帝又改為陽直縣,移理木井城,即今縣理是也。武德三年,又於今縣西十五里分置汾陽縣,屬并州。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因漢舊縣也。
榆次縣,畿。西去府五十六里。開元戶一萬五千四百三十七。鄉三十。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魏榆地。《左傳》曰“石言於晉魏榆”,注曰:“魏,晉邑"。
清源縣,畿。東北至府三十九里。開元戶八千五百四十一。鄉十七。元和戶本漢榆次縣地,《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陽鄉,魏戊邑。”按梗陽在今縣南百二十步梗陽故城是也,自漢、晉皆為榆次縣地。後魏省榆次縣,地屬晉陽。隋開皇十六年,於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并州,因縣西清源水為名。大業二年省,又為晉陽縣地,武德元年重置。
壽陽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開元戶五千一百六十七。鄉十。元和戶本漢榆次縣地,西晉於此置受陽壽,屬樂平郡,永嘉後省。晉末山戎內侵,後魏太武帝遷戎外出,徙受陽之戶於太陵城南,置受陽縣,屬太原郡。受陽縣,即今文水縣是也,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又於受陽故城別置受陽縣,屬并州,即今縣是也。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德三年置受州,縣改屬焉。
太谷縣,畿。西北至府七十五里。開元戶一萬五百九十。鄉二十。元和戶本漢陽邑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十五里陽邑故城是也。後漢明帝以馮魴為陽邑侯。後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復置陽邑縣,屬太原郡,即今縣是也。高齊及周同。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并州,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縣,因縣西太谷為名。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德三年,分并州之太谷、祁二縣於此置太州,六年省太州,復以太谷、祁縣屬并州。
祁縣,畿。北至府一百里。開元戶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二。鄉三十。元和戶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大夫祁奚之邑也,《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縣也。按漢祁縣在東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後漢迄後魏並不改。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年重置,屬并州。武德二年改屬太州,六年省太州,還屬并州。
文水縣,畿。東北至府百一十里。開元戶一萬二千六百六。鄉二十三。元和戶本漢大陵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後魏省,仍於今理置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縣為文水縣,因縣西文谷水為名。皇朝因之。天授元年改為武興縣,神龍元年復為文水縣。城甚寬大,約三十里,百姓於城中種水田。
交城縣,畿。東北至府八十里。開元戶五千四百十三。鄉十二。元和戶本漢晉陽縣地,開皇十六年分晉陽縣置交城縣,取迸交城為名,屬并州。皇朝因之
廣陽縣,畿。西南至府三百六十里。開元戶二千六百七十三。鄉五。元和戶本漢上艾縣地,屬太原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樂平郡,後魏改石艾縣,屬樂平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遼州。大業三年,省遼州後屬并州。武德三年,又屬遼州。遼州,今太原府樂平縣理是也。六年,改屬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後屬并州。天寶元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廣陽故城為名也。
盂縣,畿。西南至府二百二十里。開元戶五千二百七十六。鄉十。本漢舊縣,屬太原郡,後漢及晉不改。按此前盂縣,在今縣西南陽曲縣東北八十里,故盂縣城是也。後魏省,地屬石艾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石艾縣置原仇縣,屬遼州,因原仇故城為名,即今縣是也。大業二年,改原仇為盂縣,因漢舊名,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德三年,割并州之盂、壽陽二縣於此置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盂縣復屬并州。
樂平縣,畿。西南至府三百里。開元戶二千六百八十九。鄉五。元和戶本漢沾縣,屬上黨郡。沾音丁念反。晉於此置樂平郡,沾縣屬焉,又別置樂平縣。後魏太武帝省樂平郡及縣。(晉)孝明帝於今儀州和順縣重置樂平郡及縣,高齊移理沾城,即今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遼州,縣屬焉。大業二年,省遼州,以樂平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德六年屬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縣改屬并州。
《禹貢》冀州之域。《禹貢》曰“既修太原”,注曰“高平曰原”,今以為郡名。
《舜典》曰“肇十有二州”,王肅注曰:“舜為冀州之北太廣,分置并州,至夏復為九州,省并州合於冀州。周之九州,復置并州。”
《職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恆山,藪曰昭餘祁,川曰滹沱、漚夷,浸曰淶、易。”《釋名》曰:“並,兼也,言其州或並或設,因以為名。”
《春秋》晉荀吳敗狄於大鹵,即太原晉陽縣也。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按晉,太原、大鹵、大夏、夏墟、平陽、晉陽六名,其實一也。
《太康地記》曰“并州不以衛水為號,又不以恆山為名,而言並者,蓋以其在兩谷之□乎”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實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駘之所居也。
《左傳》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大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后帝不臧,遷實沈於大夏主參。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元冥師,生允格、台駘,以處太原。”晉陽縣也。太原,台駘之所居。按今州又為唐國,帝堯為唐侯所封,又為夏禹之所都也。
《史記》曰:“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曰:‘以是封汝。’周公請封之於唐,成王曰:‘吾戲耳。’周公曰:‘天子無戲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時來晉國,戰國時為趙地,《左傳》曰:“晉趙鞅入晉陽以叛。”潁容曰:“趙簡子居晉陽,至成公居邯鄲。”《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襄子奔保晉陽。”晉為韓、魏、趙所滅,故其地屬趙。
《地理志》曰:“趙西有太原。”《秦本紀》曰:“庄襄王二年,蒙驁攻趙,定太原。四年,初置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為太原郡。
故唐城,在縣北二里。堯所築,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
三角城,在縣西北十九里,一名徙人城。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縣北二十三里。
受瑞壇,在州理倉城中。義旗初,高祖神堯皇帝受瑞石於此壇,文曰“李理萬吉”。
晉陽故宮,一名大明宮,在州城內,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趙襄子,襄子謂張孟談曰:“無箭奈何。”對曰:“臣聞,董安於,簡主之才臣也,理晉陽,公宮之垣,皆以藝蒿?苦牆之,蒿至於丈。”於是發而試之,其堅則??之勁不能過也。公曰:“矢足矣,吾銅少。”對曰:“臣聞,董安於之理晉陽,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請發而用之,則有餘銅矣。”高齊文宣帝又於城中置大明宮。
竹馬府,在州城中。
汾橋,架汾水,在縣東一里,即豫讓欲刺趙襄子,伏於橋下,襄子解衣之處。
橋長七十五步,廣六丈四尺。
晉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縣西南十二里。
介之推祠,在縣東五十里。
唐叔虞墓,在縣西南十六里。
高齊相國咸陽王斛律金墓,在縣西南十七里。
起義堂碑,在乾陽門街。開元十一年,玄宗幸太原所立,御制並書。
晉祠碑,在乾陽門街。貞觀二十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制並書。
講武台,在縣西北十五里。顯慶五年置。
麓台山,俗名鑿台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洞過水,東自壽陽縣界流入,經縣南四里,又西南入太原縣界。
中都故城,縣東十里。高齊移於廢榆次城,即今縣理是也。
鑿台,在縣南四里。《水經注》曰:“洞過水西過榆次縣南,水側有鑿台,智伯瑤刳腹絕腸,折頸摺頤之處。”
原過祠,俗名原公祠,在縣東九里。
麓台山祠,俗名智伯祠,在麓台山上。
閻沒墓,在縣西南三里。《左傳》曰:“梗陽人有獄,魏戊不能斷,以獄上。
馬首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左傳》曰“晉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韓固為馬首大夫”,即其地也。
神武故城,後魏神武郡也,在縣北三十里。周廢。
陽邑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
咸陽故城,在縣西南十里。秦伐趙築之,以咸陽兵戍之,因名。
蘿蘼亭,俗名落漠城,在縣西北十九里。
故祁城,漢祁縣城也,在縣東南五里。
趙襄子城,在縣西六里。
祁奚墓,在縣東南七里。
後漢溫序墓,在縣西北十四里。序本祁人,死葬洛陽,其子夢序云:“久客思故鄉。”乃反葬焉。
後漢周黨墓,在縣東南十四里。黨,廣武人,世祖引見,伏而不謁。
高齊唐邕墓,在縣東南七十里。碑雲“齊尚書令晉昌王。”
大陵城,漢大陵縣也,在縣東北十里。《史記》曰,趙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異日,數言所夢,想見其狀。吳廣聞之,因進孟姚焉。
平陶城,漢平陶縣城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屬太原郡。後魏改為平遙縣,後西胡內侵,遷居京陵塞,在今汾州界。
大於城,在縣西南十一里。本劉元海築,令兄延年鎮之,胡語長兄為大於,因以為名。
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