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中國政府發布的危害比較大的入侵物種的名單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地球上的多樣性生物每年為人類創造約33兆美元的價值,然而由於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類活動範圍逐漸擴大,國際交流日益增多,外來物種被人們有意無意從一地帶往另一地,從而給全球生態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鑒於此許多國際組織及發達國家制定了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以期能夠預防外來物種入侵,減輕對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布的在中國危害比較大的入侵物種的一個名單。分別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發布,共35個物種。保守統計,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範圍內,中國的入侵物種有754種,其中植物265種,動物171種,菌類微生物26種。以西南和沿海地區最為嚴重,但是還缺乏一個預警機制。入侵途徑主要是人為引進;沾粘在旅遊者身上帶入;自然傳播。
徠2014年11月最新查明中國外來入侵植物有72科285屬515種。在“世界自然保護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中國發現50種。
在生物學上,外來物種是指出其自然分佈範圍和分佈位置以外的一種物種、亞種或低級分類群,包括這些物種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生物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它有兩層意思,第一,物種必須是外來、非本土的;第二,該外來物種能在當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
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系統中的物種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當今相互依賴又互相制約的密切關係。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環境中沒有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自然界中的物種總是處在不斷遷移、擴散的動態中。而人類活動的頻繁又進一步加劇了物種的擴散,使得許多生物得以突破地理隔絕,拓展至其他環境當中。對於此類原來在當地沒有自然分佈,因為遷移擴散、人為活動等因素出現在其自然分佈範圍之外的物種,統稱為外來種。在外來種中,一部分物種是因為其用途,被人類有意地將其從一個地方引進到另外一個地方,這些物種被稱為引入種。
外來物種的入侵途徑大體如下:一是自然入侵;這種入侵不是人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植物種子或動物幼蟲發生自然遷移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來物種入侵。如紫莖澤蘭,薇甘菊,以及美洲斑蠅都是靠自然因素入侵中國的。二是人為引進;人為引進分兩種方式,有意引進和無意引進。有意引進,包括出於觀賞、藥用、飼料等目的的引種,出於生物防治、綠化、水土保持等目的的引種。各國為了發展農業、林業、漁業,往往會有意識引進優良的動植物品種,但由於缺乏全面綜合的風險評估制度,世界各國在引進優良品種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有害生物,如福壽螺、水葫蘆等。這些入侵種由於被改變了生態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危害。還有一種是無意引進:這種引進雖是人為的,但其主觀上並無引進意圖,而是隨著進出口貿易海輪或入境旅客無意間被引入的3。如“松材成蟲”就是中國貿易商在進口設備時隨著木製包裝箱帶進來的,此外入境旅客帶的水果肉類甚至旅客鞋底也會成為外來物種入侵的途徑。
(2003年1月10日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16個)
Ageratina adenophora | 紫莖澤蘭(學名: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呈半灌木,高0.8~2.5米。莖紫色,葉對生、卵狀三角形、棱形,邊緣具粗鋸齒。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總苞片三四層,小花白色。有性或無性繁殖。每株可年產瘦果1萬粒左右,瘦果五棱形。具冠毛,藉冠毛隨風傳播。根狀莖發達,可依靠強大的根狀莖快速擴展蔓延。原產地中美洲,1935年在雲南南部發現,可能經緬甸傳入。分佈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南部)、台灣、垂直分佈上限為2500米。 全球性入侵物種。 |
薇甘菊 | 薇甘菊(學名:Mikaina micrantha Kunth):多年生草質或木質藤本,莖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莖中部葉三角狀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先端漸尖,邊緣鋸齒,頭狀花序多數,在枝端常排成復傘房花序狀,含小花4朵,全為結實的兩性花,總苞片4枚,狹長橢圓形總苞基部有一線狀橢圓形的小苞葉,花有香氣;花冠白色,脊狀,檐部鍾狀,5齒裂,瘦果黑色。原產地中美洲,1884年首次在香港登陸,1984年在深圳發現。 分佈於香港、澳門和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全球性入侵物種。 |
空心蓮子草 | 空心蓮子草(學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多年生草本。根莖繁殖。3~4月根莖萌芽出土;匍匐莖發達,節處生根,莖的節段亦可萌生成株。葉對生,有短柄,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於葉腋,由10~20多朵無柄的白色小花集生組成,有總花梗;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質,宿存;花被5片,披針形,背部兩側壓扁,膜質,白色有光澤;花期5~10月份。原產地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附近島嶼出現,1950年代作豬飼料推廣栽培,分佈於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天津。全球性入侵物種。 |
豚草 | 豚草(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一年生草木,高20~250厘米。莖直立,具棱,多分枝,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片三角形,1~3回羽狀深裂。頭狀花序單性,雌雄同株;約50~60個在枝端排列成總狀,花冠淡黃色,總苞倒卵形倒圓錐形,囊狀,無花冠與冠毛,花柱2,絲狀,伸出總苞外。瘦果倒卵形,包被在堅硬的總苞內。分佈於北美洲,1935年發現於杭州,分佈於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約15個省、直轄市。惡性雜草,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
毒麥 | 毒麥(學名:Lolium temulentum L.)一年生草本。稈成疏叢,高20-120厘米,具3-5節,無毛。葉片扁平,質地較薄,邊緣微粗糙。穗形總狀花序,小穗含4-10小花,小穗軸節間長1-1.5毫米,平滑無毛;穎較寬大,與其小穗近等長,外稃橢圓形至卵形,成熟時腫脹,基盤微小芒近外稃頂端伸出,長1-2厘米,粗糙;內稃約等長於外稃,穎果為其寬的2-3倍。花果期6-7月。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1954年在從保加利亞進口的小麥中發現,除西藏外,中國大陸各省都有發現,全球性入侵物種。 |
互花米草 | 互花米草(學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屬禾本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稈高1-1.7m,直立,不分枝。葉長達60cm,基部寬0.5-1.5cm,至少干時內卷,先端漸狹成絲狀;葉舌毛環狀,長1-1.8cm。圓錐花序由3-13個長(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狀花序組成;小穗長10-18mm,覆瓦狀排列。穎先端多少急尖,具1脈。第一穎短於第二穎,無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藥長5-7mm。原產美國東南部海岸,1979年作為經濟作物引入上海(崇明島)、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威脅本土海岸生態系統,致使大片紅樹林消失。 |
飛機草 | 飛機草(學名:Eupatorium odoratum L.)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粗壯,橫走。莖直立,高1-3米,蒼白色,有細條紋;分枝粗壯,常對生,葉對生,卵形、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花序下部的葉小,常全緣。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頂或枝端排成傘房狀或復傘房狀花序,總苞圓柱形,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苞片卵形,麥桿黃色。花白色或粉紅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4-12月。原產中美洲,1920年代作為一種香料植物引種到泰國栽培,1934年在雲南南部發現,分佈於台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雲南、貴州。全球性入侵物種。 |
鳳眼蓮 | 鳳眼蓮(學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是浮水草本或根生於泥土中,高30~50厘米。莖極短,節上生根,具長匍匐枝,與母株分離后,長成新植株。葉基生,蓮座狀,葉片卵形,倒卵形至腎圓形,光滑:葉柄基部略帶紫紅色,膨大呈葫蘆狀的氣囊。花葶單生,中部有鞘狀苞片,穗狀花序有花6~12朵,花被紫藍色,6裂,在藍色的中央有鮮黃色斑點,子房卵圓形。蒴果卵形。原產巴西東北部,1901年從日本引入台灣作花卉,19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在遼寧南部、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栽培,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逸生為雜草。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 |
石茅 | 石茅(學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也稱假高梁,多年生禾草,有根狀莖。稈直立,高100-150cm。葉寬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無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分枝近輪生,無柄小穗橢圓形,成熟時為淡黃色或帶淡紫色,主脈由齒間伸出成芒,也可全緣而無芒。雄蕊3枚;花柱2枚,僅基部聯合,柱頭帚狀。有柄小穗雄性,較無柄小穗狹窄,顏色較深,質地亦較薄。種子千粒重3.5克。原產地中海地區,20世紀初從日本引到台灣南部栽培,同一時期在香港和廣東北部發現,種子常混在進口作物種子中引進和擴散,分佈於中國多地, 是高粱、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甘蔗、黃麻、洋麻、苜蓿等30多種作物地里的雜草,還可與同屬其他種雜交。 |
蔗扁蛾 | 蔗扁蛾(學名: Opogona sacchari)成蟲體色黃褐,體長8-10mm,展翅22-26mm,前翅深棕色,后翅黃褐色,後足長,超出翅端部,後足脛節具長毛。腹部腹面有兩面三刀排灰色點列。停息時,觸角前伸;爬行時,速度快,形似蜚蠊,並可做短距離跳躍。成蟲多在傍晚到午夜活動,有取食補充營養和趨糖的習性,趨光性不強。原產地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1987年隨進口巴西木進入廣州,1990年代傳播到了北京。分佈在10餘個省、直轄市。威脅香蕉、甘蔗、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及溫室栽培植物。 |
濕地松粉蚧 | 濕地松粉蚧(學名: Oracella acuta)雌成蟲梨形,腹部向後尖削,觸角7節。若蟲橢圓形至不對稱橢圓形,長1.02-1.52mm,3 對足。末齡後期,蟲體分泌蠟質物形成白色蠟包,覆蓋蟲體,雄成蟲分有翅型和無翅型兩種。初孵若蟲孵化后聚集在雌成蟲的蠟包內,天氣適宜時爬出,在松樹枝、梢、葉處不停活動,並隨氣流被動擴散,擴散距離一般為17km,最遠可達22km。部分初孵若蟲在較隱蔽的嫩梢、針葉束或球果上聚集生活。原產地美國,1988年隨濕地松進入中國廣東省台山,到1994年,已擴散蔓延至廣東省多個縣市。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引入的濕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加速了擴散,對本地的馬尾松、南亞松等構成嚴重威脅。 |
強大小蠹 | 強大小蠹(學名: Dendroctonus valens)成蟲圓柱形,長5.7-10.0mm,淡色至暗紅色。雄蟲長是寬的2.1倍,成蟲體有紅褐色,額不規則凸起,前胸背板寬,具粗的刻點,向頭部兩側漸窄,不收縮;蟲體稀被排列不整齊的長毛。雌蟲與雄蟲相似,但眼線上部中額隆起明顯,前胸刻點較大,鞘翅端部粗糙,顆粒稍大。原產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等美洲地區。1998年在中國山西省陽城、沁水首次發現,可能與引進木材有關。分佈於山西、陝西、河北、河南,不僅攻擊樹勢衰弱的樹木,也對健康樹進行攻擊(尤其是油松),導致發生區內寄主的大量死亡。 |
美國白蛾 | 美國白蛾(學名: Hyphantria cunea)雌雄異型,成蟲白色。雄蛾觸角雙櫛狀,前翅上有幾個褐色斑點。雌蛾觸角鋸齒狀,前翅純白色。美國白蛾以蛹在樹皮下或地面枯枝落葉處越冬,幼蟲孵化后吐絲結網,群集網中取食葉片,葉片被食盡后,幼蟲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織一新網。原產北美洲,1979年傳入中國遼寧丹東一帶,1981年由漁民自遼寧捎帶木材傳入山東榮成縣並蔓延,1995年在天津發現,主要為害落葉闊葉樹種,包括許多經濟林,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重要的如白蠟槭,糖槭,桑,蘋果,梨,山楂,李屬,薔薇屬,繡球花屬,樺屬,榿木,櫟,胡桃屬,柿,楊屬,柳屬,榆屬和懸鈴木等。也取食寄主樹木附近的玉米、大豆、棉花、煙草、甘薯等作物以及一些花卉和雜草。 |
非洲大蝸牛 | 非洲大蝸牛(學名: Achating fulica)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夜行性,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濕環境中活動,喜歡在下雨及夜間出沒。原產非洲東部沿岸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奔巴島,馬達加斯加島一帶。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福建廈門發現,可能是由一新加坡華人所帶的植物而引入。后被作為美味食物,引入多個南方省份。分佈於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福建、台灣。全球性入侵物種。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 |
福壽螺 | 福壽螺(學名: Pomacea canaliculata)個體大,每隻100~150克,最大個體可達250克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稱。外殼顏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卵於夜間產在水面以上乾燥物體或植株的表面,多的可達千粒以上。原產亞馬遜河流域,作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後作為特種經濟動物廣為養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殖。由於被大量遺棄或逃逸,並很快從農田擴散到天然濕地。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對水稻生產造成損失。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
牛蛙 | 牛蛙(學名: Rana catesbeiana)體長約20厘米,後肢長達25厘米。成體大者體重超過0.5千克。頭部寬扁。口端位,吻端尖圓面鈍。眼球外突,分上下兩部分,下眼皮上有一個可折縐的瞬膜,可將眼閉合。體綠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黃色,四肢有黑色條紋。常生活於靜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產於水中。蝌蚪呈綠褐色帶有深色斑點。蝌蚪階段持續1~3年,原產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羅里達州北部。1959年作為食物引入,遍布北京以南地區除西藏、海南外的中國大陸地區。對本地兩棲類造成威脅,甚至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如滇池的本地魚類。 |
(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制訂,環境保護部2010年1月7日發布,19個)
馬纓丹 | 馬纓丹(學名: Lantana camara L.)是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時藤狀,長達4米;莖枝均呈四方形,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單葉對生,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花序直徑1.5-2.5厘米;花序梗粗壯,長於葉柄;苞片披針形,長為花萼的1-3倍;花萼管狀,膜質,頂端有極短的齒;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開花后不久轉為深紅色,花冠管長約1厘米,兩面有細短毛;子房無毛。果圓球形,成熟時紫黑色。全年開花。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灣,由於花比較美麗而被廣泛栽培引種,后逃逸。分佈於台灣、福建、廣東、海南、香港、廣西、雲南、四川南部等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是南方牧場、林場、茶園和桔園的惡性競爭者。 |
三裂葉豚草 | 三裂葉豚草(學名:Ambrosia trifida L.)是一年生粗壯草本,高50-120厘米,有時可達170厘米,有分枝,葉對生,具葉柄,雄頭狀花序多數,圓形,在枝端密集成總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有20-25不育的小花;小花黃色,花冠鐘形,上端5裂,外面有5紫色條紋。雌頭狀花序在雄頭狀花序下面上部的葉狀苞葉的腋部聚作團傘狀,具一個無被能育的雌花。總苞倒卵形。瘦果倒卵形。花期8月,果期9-10月。原產北美洲,1930年代在遼寧鐵嶺地區發現,首先在遼寧省蔓延,隨後向河北、北京地區擴散。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危害小麥、大麥、大豆及各種園藝作物。 |
大薸 | 大薸(學名:Pistia stratiotes L.)是水生飄浮草本。有長而懸垂的根多數,鬚根羽狀,密集。葉簇生成蓮座狀,葉片常因發育階段不同而形異: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狀長楔形,長1.3-10厘米,寬1.5-6厘米,先端截頭狀或渾圓,基部厚,二面被毛,基部尤為濃密;葉脈扇狀伸展,背面明顯隆起成折皺狀。佛焰苞白色,長約0.5-1.2厘米,外被茸毛。花期5-11月。原產巴西,明末引入。19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分佈於黃河以南。堵塞航道,影響水產養殖業,並導致沉水生植物死亡和滅絕,危害水生生態系統。 |
加拿大一枝黃花 | 加拿大一枝黃花(學名:Solidago canadensis L.)是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根須狀;莖直立,光滑,分枝少,基部帶紫紅色,單一。單葉互生,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尖、漸尖或鈍,邊緣有銳鋸齒,上部葉鋸齒漸疏至全近緣;基部葉有柄,上部葉柄漸短或無柄。頭狀花序,聚成總狀或圓錐狀,總苞鐘形;苞片披針形;花黃色,舌狀花約8朵,雌性,管狀花多數,兩性;花藥先端有帽狀附屬物。瘦果圓柱形,近無毛,冠毛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原產北美,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中國,1980年代擴散蔓延成為雜草。分佈於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蘇、江西,全球性入侵物種。 |
蒺藜草 | 蒺藜草(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L.)是一年生草本。鬚根較粗壯。稈高約50厘米,基部膝曲或橫卧地面而於節處生根,下部節間短且常具分枝。葉鞘鬆弛,壓扁具脊;葉片線形或狹長披針形,總狀花序直立,花序主軸具稜粗糙;刺苞呈稍扁圓球形,小穗橢圓狀披針形,頂端較長漸尖,含2小花;穎薄質或膜質,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披針形,第二外稃具5脈,成熟時質地漸變硬;花藥長約1毫米,柱頭帚刷狀,穎果橢圓狀扁球形,背腹壓扁,葉片表皮細胞同莩草。花果期夏季。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934年在台灣蘭嶼採到標本。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廣西和雲南南部等地。為花生、甘薯等多種作物田地和果園中的一種危害嚴重的雜草,入侵后降低生物多樣性;還可成為熱帶牧場中的有害雜草。 |
銀膠菊 | 銀膠菊(學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是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0.6-1米,多分枝,下部和中部葉二回羽狀深裂,全形卵形或橢圓形,小羽片卵狀或長圓狀,常具齒,羽裂,裂片線狀長圓形,全緣或具齒。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開展的傘房花序;總苞寬鐘形或近半球形,舌狀花1層,5個,白色,舌片卵形或卵圓形,管狀花多數。雄蕊4個。雌花瘦果倒卵形,干時黑色。花期4-10月。原產美國德克薩斯州及墨西哥北部,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報道,1926年在雲南採到標本。分佈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和福建,全球性入侵物種。 |
黃頂菊 | 黃頂菊(學名: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冠鮮黃色,花果期夏季至秋季或全年。根系發達,耐鹽鹼、耐瘠薄、抗逆性強,繁殖速度驚人,一株“黃頂菊”能產數萬至數十萬粒種子。黃頂菊植株高低差異很大,高的能長到2米,低的只有10厘米左右,葉形近似長橢圓形,開花時花朵顏色非常鮮艷。喜光、喜濕、嗜鹽,一般於4月上旬萌芽出土,4-8月份為營養生長期,生長迅速,9月中下旬開花,10月底種子成熟,結實量極大,具備入侵植物的基本特徵。黃頂菊種子極多、繁殖能力超強。一株黃頂菊大概能開1200多朵花,每朵花能結出上百粒種子。原產南美,2000年發現於天津南開大學校園。分佈於天津、河北, 全球性入侵物種。 |
土荊芥 | 土荊芥(學名: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強烈香味。莖直立,多分枝,有色條及鈍條棱;枝通常細瘦。葉片矩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邊緣具鋸齒。花兩性及雌性,花被裂片5,綠色。果時通常閉合;雄蕊5,絲形,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種子橫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紅色,平滑,有光澤,邊緣鈍。花期和果期的時間都很長。原產中、南美洲,1864年在台灣省台北淡水採到標本。分佈於北京、山東、陝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香港、廣西、湖南、湖北、重慶、貴州、雲南。在長江流域經常是雜草群落的優勢種或建群種,常常侵入並威脅種植在長江大堤上的草坪。 |
刺莧 | 刺莧(學名:Amaranthus spinosus L.)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立,圓柱形或鈍棱形,多分枝,綠色或帶紫色。葉片菱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下部頂生花穗常全部為雄花;花被片綠色。在雄花者矩圓形,在雌花者矩圓狀匙形,雄蕊花絲略和花被片等長或較短;胞果矩圓形,種子近球形,黑色或帶棕黑色。花果期7-11月。 原產熱帶美洲,1830年代在澳門發現,1857年在香港採到。分佈於陝西、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福建、台灣,全球性入侵物種。 |
落葵薯 | 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是纏繞藤本,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葉具短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總狀花序具多花,花序軸纖細,下垂;苞片狹,宿存;花托頂端杯狀,花常由此脫落;花直徑約5毫米;花被片白色,漸變黑,開花時張開,卵形、長圓形至橢圓形,雄蕊白色,開花時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個柱頭臂。花期6-10月。原產南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970年代從東南亞引種。分佈於重慶、四川、貴州、湖南、廣西、廣東、雲南、香港、福建,全球性入侵物種。 |
桉樹枝癭姬小蜂 | 桉樹枝癭姬小蜂(學名:Leptocybe invasa)個體較小;雌性成蟲體長為1.1-1.4 mm,褐色,略帶蘭綠色金屬光澤;頭部骨化程度較弱,易皺縮;幼蟲白色。該蟲每年發生2-3代,世代重疊,以成蟲在蟲癭內越冬,翌年4月開始羽化。在室溫條件下,平均132.6天完成1個世代,雌性成蟲在提供蜂蜜及水的情況下,平均壽命為6.5天。原產澳大利亞,2007年在廣西與越南交界處首次發現,2008年相繼在海南和廣東發現。分佈於廣西、海南以及廣東省的部分地區,對華南、西南等地區的桉樹種植造成極大威脅。 |
稻水象甲 | 稻水象甲(學名: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成蟲長2.6~3.8mm。喙與前胸背板幾等長,稍彎,扁圓筒形。前胸背板寬。鞘翅側緣平行,比前胸背板寬,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間上有瘤突。雌蟲後足脛節有前銳突和銳突,銳突長而尖,雄蟲僅具短粗的兩叉形銳突。蛹長約3mm,白色。幼蟲體白色,頭黃褐色。卵圓柱形,兩端圓。半水生昆蟲,卵多產於浸水的葉鞘內。初孵幼蟲僅在葉鞘內取食,後進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蟲從附著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葉或雜草的葉片。成蟲平均壽命76天,雌蟲壽命更長,可達156天。危害時蟲口密度可達每平方米200頭以上。1988年在河北唐海發現,分佈於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山西、陝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雲南、台灣,主要危害水稻。 |
紅火蟻 | 紅火蟻(學名:Solenopsis invicta)是一種營社會性生活昆蟲,每個成熟蟻巢,約有5~50萬隻紅火蟻。紅火蟻蟲體包括負責做工的工蟻、負責保衛和作戰的兵蟻和負責繁殖後代的生殖蟻。生殖蟻包括蟻巢中的蟻后和長有翅膀的雌、雄蟻。一個成熟的紅火蟻種群有由20萬~50萬隻多形態的工蟻、幾百隻有翅繁殖雄蟻和雌蟻、一隻(單蟻后型)或多隻(多蟻后型)繁殖蟻后及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幼蟻(卵、幼蟲及蛹)組成。原產南美洲,2003年10月在台灣桃園發現,2004年9月在廣東吳川發現。分佈於台灣、廣東、香港、澳門、廣西、福建、湖南,全球性入侵物種。 |
克氏原螯蝦 | 克氏原螯蝦(學名:Procambarus clarkii)即小龍蝦,體長6-12厘米。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彆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原產北美洲,1930年代進入,1960年代食用價值被發掘,開始養殖,1980-90年代大規模擴散。分佈於20多個省市,南起海南島,北到黑龍江,西至新疆,東達崇明島均可見其蹤影,華東、華南地區尤為密集。捕食本地動植物,攜帶和傳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種。 |
蘋果蠹蛾 | 蘋果蠹蛾(學名:Cydia pomonella)成蟲體長8mm,翅展15–22mm,體灰褐色,前翅臀角處有深褐色橢圓形大斑,內有3條青銅色條紋,其間顯出4–5條褐色橫紋;翅基部外緣突出略成三角形,雜有較深的斜形波狀紋;翅中部顏色最淺,淡褐色,也雜有褐色斜形的波狀紋。初齡幼蟲體多為淡黃白色,成熟幼蟲14–18 mm,多為淡紅色。1950年代前後經由中亞地區進入新疆,1980年代中期進入甘肅省,之後持續向東擴張。2006年在黑龍江省發現,這一部分可能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傳入。分佈於新疆全境、甘肅省的中西部、內蒙古西部以及黑龍江南部,對梨果類水果危害很大。 |
三葉草斑潛蠅 | 三葉草斑潛蠅(學名:Liriomyza trifolii)成蟲體長雌蟲2.3mm;雄蟲1.6mm。成蟲以產卵器刺傷葉片,吸食汁液。雌蟲把卵產在部分傷孔表皮下,卵經2~5天孵化,幼蟲期4~7天。末齡幼蟲咬破葉表皮在葉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經7~14天羽化為成蟲。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 成蟲飛翔能力有限,遠距離傳播以隨寄主植物的調運為主要途徑。其中以帶蟲葉片作遠距離傳播為主,莖和蔓等植物殘體夾帶傳播次之。鮮切花可能是一種更危險的傳播途徑。原產北美洲,2005年12月在廣東省中山市發現。分佈於台灣、廣東、海南、雲南、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全球性入侵物種。 |
松材線蟲 | 松材線蟲(學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成蟲蟲體長約1毫米,雌蟲尾部近圓錐形,末端圓;雄蟲尾部似鳥爪,向腹面彎曲。松材線蟲病是一種毀滅性蟲害。它是通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蟲傳播於松樹體內,從而引發鬆樹病害。被松材線蟲感染后的松樹,針葉黃褐色或紅褐色,萎蔫下垂,樹脂分泌停止,樹榦可觀察到天牛侵入孔或產卵痕迹,病樹整株乾枯死亡,最終腐爛。原產北美洲,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發現。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重慶、貴州、雲南等15省市和193個縣。主要危害松屬植物,也危害雲杉屬、冷杉屬、落葉松屬和雪松屬。 |
松突圓蚧 | 松突圓蚧(學名:Hemiberlesia pitysophila)該蚧少數卵胎生;多數卵生,但卵期很短,產卵和孵化幾乎同時進行。初孵若蟲一般先在母體介殼內停留一段時間,待環境適宜時從介殼邊緣的裂縫爬出。剛出殼的若蟲非常活躍,溫度越高越活躍,在松針上來回爬動,但實際爬行距離不會超過30–60cm。松突圓蚧傳播擴散速度非常迅速,雌蚧蟲的生命力強,即使在砍伐后的枝葉中日晒10天,其存活率仍達70%以上,可以人為運輸,動物、雨水傳播,所以遠距離傳播幾率大。原產日本和台灣。1970年代末在廣東發現,分佈於香港、澳門、廣東、廣西、福建和江西。主要危害松屬植物,如馬尾松、濕地松、黑松等,其中以馬尾松受害最重。 |
椰心葉甲 | 椰心葉甲(學名: Brontispa longissima)屬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成蟲、卵、幼蟲、蛹四個蟲態。成蟲體扁平狹長,雄蟲比雌蟲略小。體長8~10mm,寬約2mm。頭部紅黑色,頭頂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塊,兩側略平行,寬稍大於長。觸角粗線狀,11節,黃褐色,頂端4節色深,有絨毛。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外來有害生物,屬毀滅性害蟲。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為最幼嫩的心葉,葉片受害后出現枯死被害狀,嚴重時植株死亡。具有繁殖快、破壞性強和防治難度大的特點。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發現。分佈於海南、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和台灣,全球性入侵物種。 |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4年8月20日發布,18個)
1.反枝莧
2.鑽形紫菀
3徠.三葉鬼針草
4.小蓬草
5.蘇門白酒草
6.一年蓬
7.假臭草
8.刺蒼耳
9.圓葉牽牛
10.長刺蒺藜草
11.巴西龜
12.豹紋脂身鯰
13.紅腹鋸鮭脂鯉
14.尼羅羅非魚
15.紅棕象甲
16.懸鈴木方翅網蝽
17.扶桑綿粉蚧
18.刺桐姬小蜂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6年12月20日發布,18個
1.長芒莧
2.垂序商陸
3.光莢含羞草
4.五爪金龍
5.喀西茄
6.黃花刺茄
7.刺果瓜
8.藿香薊
9.大狼杷草
10.野燕麥
11.水盾草
12.食蚊魚
13.美洲大蠊
14.德國小蠊
15.無花果蠟蚧
16.棗實蠅
17.椰子木蛾
18.松樹蜂
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從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來看,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截止2020年,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國務院早在2003年就協調過環保、林業、農業、海關等部門開展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方面的工作。2003年,農業部成立了“外來入侵生物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制定了《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立法方面,涉及與外來物種入侵管理和監督有關的法律法規包括《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多部法律。
2016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外來物種管理條例》,擬對外來物種引入風險評估、監測預警等作出規定。目前,全國人大已啟動生物安全立法工作。
正在制定中的《生物安全法》二審稿草案明確,國家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中包括制定外來入侵物種相關名錄,加強對名錄所載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以及環境修復等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