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鎮淮

季鎮淮

季鎮淮(1913-1997),字子韋,一名正懷,字來之。江蘇淮安人。民盟成員。古典文學研究家,著名文學評論家。1941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歷任清華大學研究院研究生,清華大學助教、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民盟中央第二屆委員,民盟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中國聞一多研究會會長。

人物簡介


季鎮淮( 1913-1997),字子韋,一名正懷,字來之。江蘇淮安人。民盟成員。古典文學研究家,著名文學評論家。1941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歷任清華大學研究院研究生,清華大學助教、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民盟中央第二屆委員,民盟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全國聞一多研究會會長。1938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聞朱年譜》、《司馬遷》、《來之文錄》,評論《韓愈論》、《近代散文的發展》、《王國維古史新征講義跋》,主編《中國文學史》等。
季鎮淮,江蘇淮安季橋鄉人。1913年6月26日出生,1936年畢業於江蘇省立淮安中學;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大中文系后,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師從聞一多先生從事中國文學研究;1944年畢業后,曾在中學任教。1946年到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1952年調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革”結束以後出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至1986年離休。1997年3月1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1941年西南聯大畢業以後,入清華大學讀研究生,聞一多為其導師。1946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52年調北京大學,任中文系教授、主任。1945年加入民盟,1951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主編《中國文學史》、《近代詩選》、《歷代詩歌選》等。

名字由來

季鎮淮先生的名字,是他所塾師起的,取之他的故鄉淮安的一座名樓—鎮淮樓。據說,淮安的另一名人周恩來在童年時,最喜登此樓遠眺。樓的名字,是一種願望,即治理淮河。季先生的字:子韋,亦含此意。及長,季先生覺得此名不太好,遂自改名字,取鎮淮諧音為振懷,字來之。但是,季先生周圍的親朋弟子等,卻鮮有知道季振懷其人的。終究,還是季鎮淮三字佔了上風。而且,在文憑、戶口,乃至各種證件上,均以此為準。然根據振懷的含意而起的字,卻作為筆名,伴隨了季先生近半個世紀。

求學之路

1913年6月26日(民國二年癸丑五月二十二日),出生於城東20里季橋村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季先生的父親有些文化,雖然家境貧寒,還是讓鎮淮和弟弟正揚上學念書,以期日後接濟家中生活。1919-1928年,在家念私塾,其中因家貧曾兩度輟學。13歲時,季鎮淮投入當地名儒牛鼎元先生門下學習。這位牛先生教學方法獨特,先讓學生自學古文,然後由他解讀,此時季鎮淮開始表現他過人的聰穎,牛先生稱讚他“有悟性”。師從牛先生的三年,季鎮淮在學業上突飛猛進,但因過分勤奮,加之營養不良,視力急劇下降,為後來的眼病埋下了病根。1929年,在淮安勺湖小學瀆書,是季鎮淮接受新式教育的開始。初入三年級,困才華出眾,后直接插班人六年級。1930-1933年,他在淮陰師範讀初中課程。此時季鎮淮在學校即有文名,作文常在校中張貼展覽。師範畢業后,家中本希望他立即工作,貼補家用,但他出於對學習的熱愛,要求繼續讀書。1933-1936年,他在淮安中學瀆高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只能選擇不收錢的高等院校繼續深造,1937年,被安徽大學西語系、山東大學中文系同時錄取。初入安大西語系,發現對中文的愛好已是深入骨髓,不能放棄,於是轉入山東大學中文系。入學不久,“七七事變”爆發,山東淪陷,學校停辦,只好回到家鄉。因偶然在報紙上看到長沙臨時大學招收戰區學生的廣告,1938年1月,即去長沙投考了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舉辦的臨時大學。

求學經歷

三排右二為季鎮淮
三排右二為季鎮淮
為照顧戰區學生,儘管甄別考試已過期,臨時大學的教務長潘光旦仍特許季鎮淮以山東大學學生名義借讀。當時臨時大學中北大、清華、南開三校中文系並無學生,全系僅一名借讀生。不出三月,戰火蔓延,學校南遷。季鎮淮報名參加了湘、黔、滇徒步旅行團,在聞一多等先生的帶領下,長途跋涉3500多里,抵達昆明。通過轉學考試后,季鎮淮正式成為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本科生,主持考試的是系主任朱自清。作為影響最深的導師之一,朱先生得到季鎮淮終身的愛戴與崇仰。季鎮淮在聯合大學學習期間,家庭在經濟上已無任何接濟,只有靠學校每月為數不多的貸金生活。當時的昆明,生活費用很高,他偶爾在報紙刊物上寫點文章,稿費也很有限。有時在發貸學金的那一天,在街上買幾塊糖燒餅吃,就是難得的享受。但他仍然擠出錢來買上幾本心愛的書籍。大學三年級,《中央日報》昆明版發表了季鎮淮的《(老子)文法初探》,該文運用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左傳〉真偽考》一書中的比較語言學方法考證了《老子》 ,得出《老子》和《論語》是一個文法系統,《老子》應成書於戰國晚年齊魯人之手的結論,與歷代相傳的老子是東周楚國人的成說不同,從語言學角度推測,充滿新意,大得羅常培教授讚賞,顯示出一位勤學多思的青年學者敏銳求新的學術活力。
1941年,季鎮淮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擔任私立五華中學教員,深受學生歡迎。1941年7月,清華大學成立了文科研究所,聞一多先生擔任文學部主任。這年秋後,季鎮淮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師從聞一多先生讀研究生,當時的研究生只有兩人,另一位就是後來著名的中古史專家、現代文學專家王瑤先生。按照當時規定,研究生的學習期限為二年,而季鎮淮卻為三年,這是聞先生向梅校長提出的:季鎮淮一面做研究生,一面擔任“半時助教”工作,經濟上可以得到一點補助。1941年10月24日,聞一多寫信給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季君本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國文系,成績卓異;近復投考本校研究院,亦以最優成績錄取。本所研究半時助教一職,以季君當之必勝所荷,爰為推薦。倘蒙裁可,仍希將聘書早日發下,以便轉致,並分配工作,至為厚幸。”梅校長當日即處理,30日又有批示“照聘,月薪50元,校貼20元,政府半貼生活費按全發。”此後,1942年8月和1943年8月,聞先生又為季鎮淮聘任助教及續聘事致信梅校長,使他得到安定的學術研究的條件。
聞先生對季鎮淮的關懷、培養不僅表現在生活上,更表現在學術研究上。《聞一多全集——神話與詩》中的《七十二》,是一篇考證文章,是先由季鎮淮提出問題,寫成初稿,然後再由聞一多先生增補材料,撰寫成文的。後來由於季鎮淮一再堅辭,這篇《七十二》最終由聞先生髮表,收入《神話與詩》,沒有署季、何兩位先生的名。但是,聞先生加了那篇《附識》,對於季鎮淮做出的成績熱情地表彰,不肯埋沒他。

學術創作

1944年7月,季鎮淮順利通過了研究生畢業初試,開始了他的學位論文《魏晉以前觀人論》的寫作。1945年春,抗戰即將勝利,季鎮淮聽說重慶到江蘇的路可以通行了,心中非常想念離別近十年的妻女家人,很想回到家鄉一趟。出於對學生的愛護,聞先生囑咐季先生可以先去做事,論文以後再交。不料到重慶后東行受阻,滯留重慶,擔任江蘇省立臨時中學教員。5月重返昆明,秋後兼任五華中學和雲南大學附中教員。在此期間,季鎮淮繼續學位論文的寫作。1946年6月,聞一多對因三校複員先期北上的季先生說,到了北平,我們要在一起好好讀書。不料,7月份季鎮淮才到貴陽,就得到了聞先生慘案發生的噩耗,他立即回昆明奔喪。最尊敬的導師遇害,對於季鎮淮產生了強烈刺激。加之為準備畢業論文已積累了相當材料,歷史的重溫很容易激起現實的同情,於是,一到北平,季先生立即以筆代槍,借古諷今,撰寫了一批有關漢末魏晉時期的研究短論,引人注目地接連在朱自清先生主編的《新生報》“語言與文學”專欄刊出,尤以《漢末的人物批評》對清流黨因“清議”慘遭殺戮的描述,和對司馬昭殺嵇康一案及與之相關的竹林人物活動的考辯諸文,集中表現了季先生當時那種沉痛、憤慨的心情。也正是從此開始,季鎮淮的古代歷史文化研究獲得了一種很強的現實感,不只是古事與今情的溝通,更有時代意識的注入。由於聞一多先生的被害,更由於經濟窘迫,季先生最終未能完成畢業論文,引為終身憾事;但是,季先生這時候已經具備了深厚的學術功底,賀昌群先生的力作《魏晉清談思想初論》剛問世,季先生在朱自清先生的鼓勵下,憑著對材料的熟悉與縝密的思考,充滿自信地向賀書質疑。此時展現在季先生面前的,已是一片輝煌的學術前景。

加入組織

1948年底,季鎮淮正在清華大學任教,經一位朋友的介紹加入了新中國文化建設協會,這是地下黨的一個外圍組織。他主編了實際由“新文建”領導的進步組織“講師教員助教聯合會”主辦的《教聯報》,並以壁報的形式傳播從延安廣播里收聽到的重要消息,親自撰寫短論,引導師生認清時局和方向,抵制所謂南遷論。北平和平解放,他起草歡迎解放軍入城宣言,並遠程步行歡迎解放軍的到來。1949年1月,季先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5年6月,因聞一多先生的影響,季鎮淮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並積極參加民盟所組織的活動。從1949年起,季先生先後擔任民盟北京市支部、清華大學區分部組織委員和北京大學區分部組織委員、副主任委員。1958年9月起先後任民盟北京市第二屆委員會常委、副秘書長、組織部副部長,第三屆常委、組織部長,第四屆副主任委員,後任民盟北京市委顧問。曾被選為民盟中央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中央常委,第一屆、第二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為民盟的建設與發展付出了心血和力量。民盟的工作佔用了季先生一些時間,甚至影響了研究工作,但他不只為個人考慮,把國家大事置於個人利害之上,可算是對聞先生遺志的繼承。

完成遺志

季鎮淮老師聞一多
季鎮淮老師聞一多
1946-1986年中,除1955-1957年奉高教部派遣,為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大學東方歷史語言系外籍講師外,1952年院系調整前,季先生在清華大學工作,後到北京大學教書。作為聞一多、朱自清先生的私淑弟子,他整理兩位先生的舊作,出版了《聞朱年譜》 ,對《聞一多全集》的出版花費了大量精力,使人們對兩位偉大學者的人品和文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教學和研究中,他更是身體力行,使他們的精神和治學方法能夠傳承下去。
總結兩位恩師聞一多與朱自清先生在文學史研究上的貢獻,季先生以為其最終的事業即在著成完整通史,他多次提到聞、朱兩位先生有意寫作中國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於兩位導師早逝,季先生自覺有責任代償心愿,完成遺志。而其把握數千年中國文學的研究策略,同樣得益於聞、朱二位老師。聞先生考察中國古典文學,便從杜詩人手,“由杜甫研究而擴及全唐詩的研究;由唐上溯六朝、漢魏,直到古詩的源頭《楚辭》 、 《詩經》 ”(《聞一多先生與中國傳統文學研究》);朱先生研治中國文學批評史,“首先著眼於古代以來批評史上若干傳統的概念的分析研究,弄清它們原來意義和在各個時代的變化”(《紀念佩弦師逝世30周年》)。以聞、朱二先師為楷模,季先生的中國文學史研究也採取了“重點突破”與“以點帶面”相結合的可行辦法。

人物年表

1913年出生,江蘇淮安人。
1936年畢業於江蘇省立淮安中學。
1941年西南聯大畢業后,入清華大學讀研究生,聞一多任其導師。
1944年畢業后,曾在中學任教。
1946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52年調北京大學,任中文系教授、主任。
1945年加入民盟。
1950年代,出版了被譽為“大家小書”的評傳體著作《司馬遷》。
195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主編《中國文學史》、《近代詩選》、《歷代詩歌選》等。
1960年代初,與游國恩等主編了著名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四卷本《中國文學史》,負責明清詩文及近代文學部分。
“文革”結束以後出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至1986年離休。
主編。
1997年3月1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學術成果

季鎮淮《司馬遷》
季鎮淮《司馬遷》
季鎮淮教授是著名的文學史家,1946-1986年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979-1984年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早年在西南聯合大學,曾就教於聞一多、朱自清先生,在清華大學研究院讀研究生時更是聞一多先生得意的及門弟子。季先生秉承聞朱遺風,發揚舊時清華校訓“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精神,畢生兢兢業業,從事高等教育和文學研究事業。他執教多年,桃李滿天下。學嚴謹,學風正派,追求科學。在學術上默默地耕耘,扎紮實實地做學問,從不追逐時髦和轟動效應,學術上具有很高的造詣,取得了豐富的有價值的成果。
他曾作為主編之一,編寫了高等學校文科部頒教材《中國文學史》 ,該書曾在1988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特等獎,對全國大學中文系的文學史課程建設起到很大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季先生主編了《近代詩選》、《歷代詩歌選》,並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編委和近代文學分支主編,還著有《司馬遷》、《聞朱年譜》、《來之文錄》、《來之文錄續編》等著作。

所任職務

季先生在學術界享有很高威望,曾被聘為龔自珍紀念館學術顧問,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名譽會長,聞一多研究會會長,聞一多基金會顧問,近代文學學會顧問,孔子學會顧問,並擔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由於季先生工作成績卓著,1984年,北京市高教局、北京市教育工委向他頒發了“為人民的教育事業辛勤工作30年”榮譽證書,1991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政府特殊津貼。

學術生涯


主攻方向

在漫長的中國文學史中,他選取了處於兩端及中間部位的秦漢、唐朝、近代為主攻方向,又在其中擇出足以代表此一時代文學成就、有承前啟後之功的司馬遷、韓愈與龔自珍用力考究。以作家研究為基礎,輻射開去,理清各個階段的的理論與方法脈絡;再上下勾連,左右旁通,貫穿全史。
他有一首仿龔自珍《三別好詩》的自作的絕句:昌黎文集定庵詩,漢史諍諍血淚詞。吾亦自有三別好,江河萬古令人思。然而,季先生用功處雖在個別作家,著眼點卻在整部文學史,考論三家不過是其賴以構建全史的一方基地或重要支柱。

畢生目標

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對於文學史寫作,季先生也有一套成熟的意見。他曾借用桐城派“義理”、“考據”、“辭章”並重的說法,加以概括、發揮。所謂“義理”,即正確、合適的理論與方法;“考據”,即充足的資料;“辭章”,即文字好讀。三者之中,最別緻的是對文章的看重。學術論文講究材料充實,之有據,卻很容易導向行文枯燥,非有專業興趣,不能卒讀。而季先生根深蒂固的好文習性,是他把各類文體一律作為藝術品對待,自覺地當作古人所說的“文章”來寫。他作《司馬遷》一書,對相關史料雖竭澤而漁,落筆時卻化繁為簡,將大量考證壓在紙背或移入註釋,引文力求簡練,因而出語可信而又文脈暢通。季先生將這一道工序看作是文學史著作能否成功的關鍵,此前所有的努力都要靠它最終實現。為完成這部理想的文學史,季先生作了長期的積累與準備,直到病重期間,仍然不忘《中國文學史》的修改。
巴蜀書社約請季先生為“學者自傳”叢書撰稿,他始終不為所動,而專心致志地著作文學史。季先生說過:“講幾條文學史的發展規律容易,真正深入進去很難。所以,要知人論世,作出恰當的評價,得出切實的結論,就要進行長期的研究。中國文學的歷史悠久,一個人的生命又是有限的,只有一代兩代人接續不斷地做下去,才能寫出理想的、有影響的文學史。魯迅、聞一多二位先生未竟的事業,我們後來者有責任代完其志。……文學史研究正如大海一樣是無盡的,我要終身追索下去。”

學術精神

50年代,《司馬遷》一書就已完成,“文革”中,他又看起了英文原版的天文學著作,原因是他對《史記》中的《天官書》還有不解之處。龔自珍《詠史》中的“金粉東南十五州”究竟何指?這個小問題,困擾過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很多人的著作中,均因不明詞語來源,將“東南十五州”注為“泛指長江下游蘇、浙、皖三省的富庶地區”或“泛指江南地區”。廣大讀者因此難得確解,常生疑問。季先生也久久尋求這個問題的出處,為此請教過馮沅君吳晗、段熙仲先生,均不得其解。1994年,季先生重讀《資治通鑒》,終於在胡三省注中,為這個苦苦追尋了四十多年的問題找到了確切的答案。他的每篇文章都是言必有據,言之有物,從不作泛泛之談,常從考據一個字,一個習語人手,有時是正確的,或自圓其說,有時費很多功夫,卻推翻了自己最初的設想。所以為文審慎、謹嚴、苛刻,不輕易發表文章。他每寫出一文,都要經過反覆的思考,不斷補充、修改、提煉,直到覺得比較成熟時才脫手。他從不想引起什麼轟動,只是扎紮實實地研究問題,探求真理,奉獻給世人一點實實在在的、有價值的東西。他說:“文章無論長短,也無論關於古人或今人,在我都是用力作的;每寫成一篇,即使只有千把字,也是一次戰鬥的結果”。
在學術研究上,季先生從來不願偷工減料走捷徑。《韓愈》書稿,“文革”前即已完成,因遭遇十年動亂,未能及時出版。1983年,齊魯書社向季先生徵稿,雖然學生夏曉虹力勸,季先生始終不肯脫手。他以杜甫“毫髮無遺憾”的警語自求,感覺原稿有多處需要補充加工,以舊的面目示人便對不起讀者。在哮喘病頻犯,白內障日重,借書、讀書已越發困難的情況下,對《韓愈》一書的修改仍時斷時續艱難地進行。對全書的總體結構,他有意作較大調整,把韓愈放在唐代文化的背景中考察、論述。這需要重讀大量的資料,對於一個年邁體衰的人,該具有怎樣的勇氣才能做出如此的決定!季先生果然從《全唐文》讀起,從頭開始。韓愈生平中的大事小節,他都逐一考證,不輕易放過。雖然直到臨終,也沒有完成這項工作,但他的這種精神將永遠激勵來者。
季先生不僅治學非常嚴謹、細緻,而且非常謙虛,對前輩、同輩、後輩學者都非常尊重。他的文集請弟子作序;江蘇師範學院的錢仲聯先生長於箋注之學,注韓愈、陸遊黃遵憲,是著作等身的大家。季先生對錢先生很佩服,經常在學生面前盛讚錢先生的學問,可以說達到了傾倒的程度。他不僅將錢先生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近代文學分支的顧問,而且特別將條目定稿會議會址安排到錢先生的家門口,江蘇師院旁邊的東吳飯店。

淡泊名利

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籌備成立期間,推舉學會會長,大家一致認為季鎮淮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是中國近代文學研究這門學科最早也最有成就的開拓者之一。早在60年代初期,季先生與其他幾位先生共同主編《中國文學史》,他主編近代文學部分。不久之後,他又帶領北大學生編選《近代詩選》,他是主編。80年代,他主編了《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近代文學分支,並主編一部新的《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界不少有成就的學者,如孫靜、孫欽善、楊天石、夏曉虹、陳平原等,都是季先生的學生。可是,當學會有關人員登門請他出任會長時,他卻數次回絕,理由是自覺年老體衰,不能為學會做事,於心不安。由於各種可以理解與不可理解的原因,學術界爭名奪利之事甚多。象季先生這樣眾望所歸又屢次堅辭會長之名不就的,實在罕見。

胸襟氣度

文革”后第一批碩士生將要畢業的時候,季先生想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楊天石做他指導的研究生論文的答辯委員,因為楊天石對研究生的選題,比別人有更深入的研究。楊君曾是季先生的學生,不過他後來改治史學,成為頗有成就的民國史專家。他那時尚未有高級職稱,按規定不能擔任答辯委員。為此,季先生親自到北大研究生院詢問可否破格。回答是:“您認為可以就可以”。這樣,楊君便被請了來,他對季先生兩位研究生的論文都投了反對票。當時有人認為季先生是自己請人來否定自己。後來才知道,楊君還是季先生親自從上海招入北大的,季先生可說是楊君的恩師了,如今又被恩師破了格請來做答辯委員,他卻這樣不講情面。有人對楊君不理解,出乎人們意料,季先生用讚賞的語調說道:“好啊!他投反對票,這說明他對問題很有自己的見解!”他心裡對楊君堅持標準、嚴格要求有一種愉快之感。

慷慨大方

季先生從來就不是一個自私的人。昆明期間,聞一多先生曾以其字“來之”為文,專為他治印一方。聞先生過世后,無論從收藏價值還是紀念意義上,這方印章對於季先生都是可一不再的重要文物。而一旦得知聞家收集遺物的消息,他便忍痛割愛,捐獻璧還。清華大學出版社印行了王國維《古史新證》講稿,講義底本也是由季先生提供的。此本儘管珍貴,季先生卻認定它保存在清華才是物質其所,更能發揮作用,於是慷慨贈送。

詩歌創作

多年來季先生在讀書、教書、研究之餘,創作了很多詩歌。初中時在淮安同鄉會的刊物上,他曾發表關於描寫災民逃荒情景的七言絕句五首,引起有些老師的注意。高中作文課上,他做的《農民嘆》三首,老師何紹春稱讚有古歌謠意味。大學期間,羅庸先生認為,季詩“諸作俱見性情,兼富意境,惟時有淺弱之句,多讀自有進益”。以後兼修朱自清先生的宋詩課,“從此有宋詩的影響,詩作風格的變化也好似宋詩的作法”。從中學開始直到90年代初,近70年季先生保持了寫詩的習慣,這些詩既是他生活工作的紀實,也反映了不同時期社會變革的歷程。在研究工作中,他曾主編《近代詩選》,對晚清詩人大多做過專題研究,結合自己的創作,對新詩的現狀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觀點:
“新詩走錯了路,與晚清’詩界革命‘接不上頭,當然他們不能成功。新詩歌還得走回頭路。”“舊詩沒有前途,……如今舊體詩大行是表面現象……因為還未找到出路。這個出路,晚清大家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等就已開始在找,……到’五四時代‘,興起了白話詩,舊體詩未亡,但出路無人找了……看來要打破舊體詩與白話詩的界線,找到新的出路,明確方向與方法,闖出新路來……接著梁啟超’舊風格含新意境‘講下去,似可以得出新的結論。”“……今日的律詩,只押韻可以放寬,平仄仍需講求,對仗為主要特徵,更不可不用力完成。”“欲求新,須在內容上抓住感興,寓形式格律於渾然一體之中。”“……語言隨時代變化而益豐富,作詩取其所需,以調協為主。”“詩不敘事無史之作用,詩即取消其本職,成為文人消遣之工具,所以身價跌落矣。……亦可以論史的作用,不是議論,而是’著議‘……就是提出問題,發人深思、研究,其背後有歷史。近代詩起變化,始於龔自珍,至魯迅而達於高度新發展。毛主席的詩詞是劃時代的大發展”。“我想象的新體詩,是解放的,能表現新世界的,構詞不分白話文言。它是從古典詩來的,而有現代詩的色彩。民間歌謠,元明戲曲和彈詞的形式都仍採用,要能敘事和著議,容納新事物、新名詞、新思想、新文化。不一定是長詩,短篇的也可以作。散文化不免,但也不一定散文化。總之由內容決定。”

高尚品格


在他生前,曾經有人有意編一本當代詩詞選,徵稿於先生,他當時的回答是:不擬發表。原因在於他的導師聞一多與朱自清先生,當年為提倡新詩,將舊體詩視作腐朽文學,雖私下創作,卻絕不發表。季先生也取法兩位導師,寫舊詩屬個人愛好,只作為自娛,不以之面世。但無論在創作和理論上,他的詩都有一定的貢獻。經過搜集整理,收錄了300多首詩的《季鎮淮詩集》即將出版。他曾多次告訴過他的學生:有些書不值得讀,有些會議不要參加,有些文章不要寫。在他看來,一個人,一個學者,他的眼光,器量,胸襟氣度,以至他的水平、成就,不僅表現在他讀了什麼,做了什麼,寫了什麼,同時還表現在他不讀什麼,不做什麼,不寫什麼。斯即所謂品格。詩集的出版應該是對這位過分執著的學者兼詩人的一點補償吧。

學者遺言


1997年3月14日凌晨4時,季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按照季先生的遺願,喪事從簡,遺體在當天火化。直到臨終,季先生學者的嚴謹與認真仍保持不變。因多日失眠及體力不支,神志已不很清楚,反覆詢問南京一位學生的名字,他只記得姓張。身邊的夏曉虹告訴他“大概是張中”時,他說:“好像對,但證據不足”。加以肯定后,他才放心睡下,然而只有片刻工夫,他又似乎覺得有什麼不對,突然發問:“為什麼名字叫’中‘?”……這可以作為一個象徵,季先生是帶著許多沒有解決的疑問離開人世的。這就是一位真正學者的遺言。

主要著作


季鎮淮先生是一位對自己很嚴苛的著名學者,一生都在追求“毫髮無遺憾”,與吳組緗、王瑤、林庚並稱為“北大中文四老”。
出版了被譽為“大家小書”的評傳體著作《司馬遷》
與游國恩等主編了著名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四卷本《中國文學史》,負責明清詩文及近代文學部分。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中任近代文學部分主編。主編《近代詩選》、《聞一多先生年譜》。撰有《吳承恩及其〈西遊記〉》、《吳敬梓和〈儒林外史〉》等有關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論文,收入在《來之文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