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子國

郯子國

郯子國建於戰國時,春秋時屬魯國,西漢武帝時置厚丘縣,北周武帝建德七年(公元578年)置沭陽縣,因縣治位於沭水之陽(沭河)而得名。沭陽縣地處江蘇北部,轄 6街道,25鎮,8鄉,縣域面積2298平方公里,耕地204萬畝,人口186萬,是全省人口最多、陸域面積最大的縣。沭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境內顏集鎮是絕代佳人虞姬的故鄉,“霸王別姬”故事千載傳誦。宋代大科學家沈括曾任沭陽主簿,率民眾治理沭河、六塘河,政聲遠播。清代詩人袁枚任沭陽縣令期間,留下許多詩篇佳話,親植紫藤(袁公藤)今仍吐芳展綠。清朝末年沭陽才女劉清韻攜10本傳奇下江南,江浙名士為之傾倒,傳為美談。晚清進士李映庚,官至肅政使,創作我國第一部軍樂譜。建國前後,沭陽孕育了攝影大師吳印咸,著名記者兼作家白夜,京劇表演藝術家、"活紅娘"宋長榮,魯迅研究專家王士菁,著名歷史學家葉蠖生,兩院院士李德義,新時代"活雷峰"張子祥等傑出人才,他們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作出了貢獻,為沭陽人民贏得了榮譽。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今日的沭陽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歷史沿革


夏商時屬徐州,周時屬青州,春秋末期為魯國南境,戰國時屬楚國,秦初屬薛郡,后屬郯。西漢置厚丘縣,隸屬東海郡,立陰平、建陵兩侯國。三國時立東海國,領厚丘、陰平、建陵等11縣。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併入襄賁,另置僮縣。梁武帝天監五年,廢僮縣,置僮陽郡。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549)改僮陽郡為沭陽郡。北周建德七年(578)始定沭陽縣名。隋文帝開皇年間隸屬海州,唐高宗總章元年(668)改屬泗州,咸亨五年還屬海州,明洪武年間隸屬淮安府,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改屬海州府,民國2年屬徐海道,民國17年至37年屬東海專員公署、徐海行政公署;民國29年秋,中共淮海地委對境內區劃作了較大調整,分設泗沭縣抗日民主政府、潼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東海縣抗日民主政府、灌雲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淮海區專員公署。
1949年5月,撤銷東海、潼陽、泗沭縣,原轄區劃歸沭陽縣,宿遷部分轄區劃給沭陽,隸屬淮陰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實行市管縣,屬淮陰市。1996年8月蘇北區劃調整,屬新設地級宿遷市。

地理位置


沭陽交通發達。京滬高速公路、新長鐵路、205國道、245、324、326省道在縣城交匯。東去連雲港白塔埠機場40分鐘,西到徐州觀音機場1個小時。沭陽縣水路暢通,新沂河橫貫東西,淮沭新河縱穿南北。我省20大內河港口之一的沭陽港,年吞吐量在300萬噸以上,過淮沭河與長江聯接,經沭新河、薔薇河、古泊河達連雲港港口。

自然資源


沭陽資源十分豐富。沭陽是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縣、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商品豬基地縣和科技先進縣。年產糧食100萬噸、油料6.23萬噸、棉花0.51萬噸,年出欄商品豬近200萬頭。沭陽花木名揚天下,全縣花木總面積31萬畝,花卉苗木品種3000餘種,各類盆景83餘萬盆,是全國最大的花木基地,有“東方花都”、“花木之鄉”之譽。2005年,全縣實現花卉銷售收入22億元。被譽為全省花卉銷售龍頭的蘇北花卉盆景公司具有國家一級園林設計資質,縣內新河鎮2000年被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顏集鎮2001年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沭陽是傳統的林業大縣,全縣楊樹成片林達61.56萬畝,林網總面積達232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3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6.5%。沭陽水產資源優勢明顯,全縣水域面積62.2萬畝,可利用養殖水面12萬畝,盛產青魚、鯉魚、鰱魚等淡水魚類。沭陽礦產資源豐富,蘊藏非金屬礦9種,能源礦1種,其中藍晶石、水晶、磷、雲母礦以及黃砂、陶土等都具有較高開採價值。

下屬鄉鎮


沭城街道 十字街道 七雄街道 章集街道 馬廠 紮下 湯澗 李恆 沂濤 塘溝
胡集 東小店 周集 錢集 張圩 隴集 耿圩 悅來 北丁集 劉集
華沖 桑墟 萬匹 青伊湖 龍廟 韓山 吳集 西圩 高墟 湖東
官墩 廟頭 新河 顏集 茆圩 潼陽 賢官 青伊湖農場

傳統文化


沭陽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但明朝以前文化建樹已湮沒。明代以來,沭陽在文學創作、戲劇、音樂、曲藝、繪畫、書法、攝影、雕刻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成績。
沭陽方言屬北方方言中江淮次方言,是過渡方言區,但受北方話影響,故縣內各地語言、語調有所差異,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如淮海戲、僮戲等,還有琴書、快板、鼓鑼等曲藝品種。沭陽的民間文藝繁榮,花船、高蹺、舞龍、舞獅、跳財神、秧歌腰鼓跑驢等藝術形式為群眾喜聞樂見。長期以來形成的禮儀風俗也很多,如祭灶、新年、二月二、六月六等,婚喪嫁娶、來客接待、生育壽慶上的儀式和席面也別有一番程式。
沭陽地區屬淮揚菜系與魯菜系的中間地帶,既有淮揚菜系的風味,又有魯菜系的特色。顏集"朝牌"始於明代。馬廠季家饅頭曾被慈禧太后選為清廷貢品。顧家吊爐餅始源於清乾隆年間,清宰相劉墉曾題寫"吊爐大餅,乃沭陽之一絕"。軟熘長魚是沭陽名菜之一,清乾隆皇帝和革命前輩劉少奇都曾食用。廟頭千張(百葉)源於明代,曾被清代大詩人袁枚寫入《隨園食譜》。馬廠五香花生米風味獨特,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港澳等地。酒文化底蘊尤為深厚,沭陽芝麻香、虞姬神大麴久負盛名。

文化生活


作為黃淮平原上的一座古城,沭陽地處南北交匯之地,自古就是商品集散重地,素有"商賈雲集處"之美譽。幾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僅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沭陽的繁華與富庶,更促進了南北文化在沭陽的交流、融合,也使沭陽產生了極具特色的地方民俗風情和居民個性特徵。沭陽人在日常交往中熱情大方、講話禮貌,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好客,更兼有南方人的情感細膩;沭陽的民間文藝既具有北方的豪邁剛硬之氣概,更兼有南方清新婉約的特色。民國初年,現代文明的新風吹進了沭陽,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傳統健康的民俗得到了保留相傳,陳規陋習被摒棄,新的風尚在全縣逐步形成。據記載,得以保留的具有沭陽特色的民俗風情有:節日上有六月六、冬至、祭灶等;飲食上有"無酒不成席"、"狗肉不上席"之說;民俗上,主屋朝南稱為"堂屋";禮儀上,老人過壽"過九不過十",提前一年過生日;文化上,有淮海戲、僮戲等古老劇種及民歌和高蹺、秧歌、腰鼓等民間舞蹈等。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進一步解放,西方和港台文化進入了沭陽人的生活,沭陽古老的民俗風情中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內容,也更具現代特色。

自然環境


沭陽地處江蘇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屬魯南丘陵與江淮平原過渡帶。縣域介於北緯33°53′至34°25′,東經118°30′至119°10′之間,東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東與連雲港接壤,南與淮安市毗鄰,西倚宿遷,北接徐州,是徐、連、淮、宿四市結合部。全縣地形呈不規則方形,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地面高程在7-4.5米。縣內最高峰韓山海拔70米,除潼陽、茆圩、劉集、悅來等鄉鎮有些崗嶺外,土地平衍,河網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條河流縱橫境內。
沭陽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全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最高氣溫14.3℃,最低13.3℃。歷年最高氣溫一般在35℃~38℃之間,最低氣溫在-4℃~-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363.7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5%,年平均風速為2.8米/秒,年平均降水量937.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