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貞妃的結果 展開
- 清文宗妃子
- 《後宮·甄嬛傳》後期關鍵人物
- 清世祖妃子
- 明世宗妃子
貞妃
清文宗妃子
孝貞顯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咸豐朝第一位貴妃,第二任皇后。
咸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六,少於文宗六歲。她生前沒有子嗣,但卻依靠丈夫咸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由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堪稱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於鍾粹宮,死因成謎。葬於普祥峪定東陵,經光緒、宣統兩朝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月12日)出生在廣西柳州。
咸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六,少於文宗六歲。
咸豐十年(1860)八月,從車駕出狩熱河。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九月回宮。十一月乙酉朔初一,與慈禧在養心殿垂簾聽政,時年二十五歲,世人稱之為"東太后"。
同治元年(1862)四月上徽號:慈安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
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同治皇帝載淳大婚,加上徽號“端裕”二字。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十(1874年12月18日),穆宗病痘,復訓政。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穆宗崩,德宗入承大統,復聽政。
光緒二年(1876)七月,四十慈慶,加上徽號“昭和莊敬”四字,至是為慈安端裕康慶昭和莊敬皇太后。
光緒七年辛巳三月壬申初十,暴亡,壽45歲。五月,上尊謚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儀天祚聖顯皇后。九月十七卯時葬昌瑞山南麓偏西之普祥峪定東陵,祔太廟。
宣統元年(1908)四月,加上尊謚“誠靖”二字,全謚: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在一部分影視作品中和個別清史研究員的眼中,慈安雖忠厚老實,卻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傀儡太后,是一個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一個人,這樣的看法未免太偏頗了。事實上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慈安在一個錦衣玉食、天生就能享受榮華富貴的大家族中長大,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學識呢?既然所有人都公認慈安是一個忠厚、老實、善良的人,慈安又擁有母儀天下的高修養高素質條件,那慈安又怎麼會是一個在完全沒有知識熏陶的環境中長大的人呢?說慈安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是完全沒有依據的。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豐帝崩。他臨終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統一天下的權力,並下發“派載垣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的上諭。
辛酉政變中的獨特地位。這場政變實質上就是一場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一方是兩宮皇太后和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皇族,另一方則是咸豐帝臨終任命的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這場政變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領導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幹力量是奕訢,但也絕對不應忽視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順的原中宮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這一點,機敏而工於心計的慈禧比誰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貴”才登上皇太后寶座的,養心殿西暖閣太后垂簾聽政聲望、資歷、影響力遠遜於慈安。如果不將慈安爭取過來,奪權、垂簾聽政的目的就達不到。慈禧憑其如簧之舌,終於將慈安拉到了自己這一邊。反過來,如果慈安旗幟鮮明地堅定擁護咸豐帝的遺命,毫無保留地支持並站在八大臣一邊,辛酉政變就不會發生,這段清史就得重寫。
在《清宮遺聞》中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咨訪利弊”。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慈安雖然對權力不感興趣,但她的政治才華毫不遜色。慈禧有才幹,又有強烈的政治慾望,但最終只能管理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而已,大事都輪不到她來管。慈安比較超脫,不喜歡政務,日常事務就放手讓慈禧去做,她樂得輕鬆自在。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慈禧可以任意而為。在朝政大事上,還得是慈安說了算。因為雖然都是太后,但慈安為嫡,慈禧為庶,在“嫡庶之分”的禮制束縛下,慈禧不敢逾越,凡是遇到朝政大事,她都要徵詢慈安的意見,絕不敢擅自主張。時人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各有所長,慈安“優於德”,慈禧“優於才”。一些日常的事務由慈禧處置,但每遇朝政大事,還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後決定。由此可見,慈安太后大權在握、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后先後任過光祿寺、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對於東宮太后慈安的德行與行事風格,老百姓多有贊同,當時的民間,甚至出現了“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說法。
一。誅殺安德海,朝野稱快。清朝制度:太監不得出都門,犯者殺無赦。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監,他依仗慈禧的寵信,胡作非為,肆無忌憚。朝中大臣,甚至連同治帝都恨他入骨。同治八年(1869)八月,安德海請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衣,獲得許可。但他不知收斂,一路招搖,途經山東境內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拿獲。丁寶楨迅速將此事上奏朝廷。慈禧有意袒護,慈安“立命誅之”。結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由於慈安的力主其間,安德海才得以伏法,當時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二、立阿魯特氏為皇后。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已經17歲了,到了立后成婚的年齡。慈安看中了淑靜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綺之女阿魯特氏,而慈禧則看中了年輕俏麗、姿性敏慧的鳳秀之女富察氏。兩人各執己見,最後決定由同治帝自己決定。結果同治帝採納了慈安的意見,同意立阿魯特氏為皇后。此事表明了慈安在宮中、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影響力。同治喜歡阿魯特氏,如果沒有了慈安的意思,很可能就會依慈禧的意思選了別人為皇后。
三。創造“同治中興”。在清代同治帝年間“洋務運動”(史稱同治中興)。在同治年間,慈安才是真正的國母,才是最高統治者,任何大事都必須經過慈安同意后才能實行。沒有個五、六千萬是辦不成的,六千萬對於當時可是天價了,賣了你慈禧你也拿不出這個錢出來。如果慈禧有這麼多錢的話,早就拿來給自己修圓明園去了。要想拿到這錢,除非是從國庫了拿,想動國庫銀兩必須經過權力最大的那個人才行那就是慈安,只有慈安才有這個權力開國庫。慈安要是不同意是不能實現“洋務運動”的,所以說能舉辦“洋務運動”是慈安的意思。如果說是慈禧的意思除非是慈安死了,慈禧才有那個權力開國庫,既然慈安沒死專家們沒必要說是慈禧的功勞。還有就是《史書》上和《德齡日記》里都提到慈禧最討厭洋人東西的人,而且是個非常守舊派的人,而“洋務運動”恰恰相反,“洋務運動”乃是向洋人學習反封建的活動,你說這麼封建的一個慈禧反對都還來不及,怎會想辦“洋務運動”造船等呢?如果說慈禧不像我們說的那種人,那慈禧為什麼會反對光緒帝的《戊戌變法》?她恨透了《戊戌變法》,又怎會贊同舉辦“洋務運動”呢?事實上不管慈禧同不同意,由慈安說的算。我覺得一開始推薦“洋務運動”的人應該是恭親王奕訢,因為他是最喜歡洋人文化的人,是他推薦這政策給慈安,然後慈安才舉辦“洋務運動”。如果說誰才是真正“洋務運動”的功臣,那第一號功臣絕對就是:恭親王奕訢。第二號功臣是:慈安。第三號功臣是: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李鴻章、丁葆楨五位大臣。從始至終壓根就沒有慈禧的份,她和“洋務運動”一點邊都沾不上。“洋務運動”之所以能舉辦成功,最主要是有恭親王奕訢其次是慈安太后,總之這兩人缺一不可,歷史也證實了這點,慈安和恭親王奕訢合作就能舉辦“洋務運動”,而慈安死後,恭親王和慈禧合作,而什麼事都做不成,反而被外國人打得又是逃跑又是簽賣國條約,以恭親王的政治才華根本不可能會輸給外國人,更不會輸給慈禧。恭親王和慈安合作就一帆風順,而恭親王和慈禧合作就出事,很明顯就是慈禧出了問題,通過慈禧晚年的種種案例,足以證明慈禧與“洋務運動”沒有絲毫關係。雖然慈禧也有過通過改革富強國家的想法,可當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同時出現時,讓她二選一時,慈禧選擇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國家的利益。
《清史稿·孝貞顯皇後傳》
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年,從幸熱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欽、孝貞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葬定陵東普祥峪,曰定東陵。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慈安端康裕慶昭和莊敬皇太后。及崩,上謚。宣統加謚,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咸豐帝死後不久,慈禧與恭親王奕訢定計,發動祺祥政變(辛酉政變),處死了肅順等輔政八大臣,奪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表面上,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以姐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僅四十五歲、比慈禧還小兩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一下子變成了慈禧一人獨裁。對慈安太后突然死亡,在當代與以後都有種種懷疑與猜測,成為二百多年清宮史上的又一件疑案。
1861年8月,咸豐皇帝在熱河病死,年僅6歲的兒子載淳繼位,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咸豐皇帝早就覺察到慈禧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傳說他在臨終之前,特別密授硃諭,囑咐慈安太后,如果慈禧恃子胡作非為,就讓慈安拿出密諭,按祖宗之法治罪於她。
咸豐死後,慈安曾把密諭拿給慈禧看,以示警醒。密諭的存在,使慈禧感到驚懼不安,辦事謹小慎微,不敢胡作非為。她對慈安言聽計從.關懷備至。時間長了,慈安看到慈禧安分守己,就對她放鬆了警惕。
一天,慈安患病,吃了太醫所開的各種葯,都見效甚微,一氣之下,慈安拒絕吃藥。沒想到,幾天之後,她的病居然奇迹般的痊癒了。大病初癒,慈安興高采烈地到頤和園散步,卻見慈禧左臂纏著白紗。她十分驚異,就上前問慈禧原因。慈禧滿不在乎地回答道:“前幾天,我見你病卧床榻,面色蒼白,心裡很難過,因此就從我左臂膀上割下一片肉,讓人煮湯為你滋養身子,以表我的一片誠意。”慈安聽了這一席話,大為感動,感謝萬分地說:“想不到你竟然是這樣一位好心人,先皇不應該對你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說罷,便回宮中,取出咸豐皇帝的臨終密諭,當著慈禧的面,燒為灰燼。
後來,慈禧為了搬掉慈安這塊她專權道路上的絆腳石,密令太醫用不對症之葯,將慈安害死。從此,慈禧這個陰險毒辣的女人就登上了清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實現了她夢寐以求的願望。(這個是傳聞,沒有特別確切的史料加以佐證)
清光緒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時,年僅四十五歲的慈安皇太后猝然薨於鍾粹宮。隨著這位比慈禧還小兩歲的仁愛忠厚皇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驟然變成慈禧一人獨裁。因此,對於她的死因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將她的猝死與慈禧聯繫起來。
光緒六年(1880),慈禧忽然患重病,久治不愈,卧床不起。於是,遍召天下名醫入京診治。朝政也只好由慈安一人打點,這樣的情況維持了一年多的時間,直至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據史載,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晨,慈安依然召見軍機大臣,處理軍國大事,未見身體有何大的異常之處,只是“兩頰微赤”(《述庵秘錄》)。然而,次日早,“東太后(慈安)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翁同龢日記》)。晚間即暴病身亡。慈安的病情如此之重、如此之急,令人難以接受。一時間,人們對於一向身體比較健康的慈安的死,大為不解。時任軍機大臣的左宗棠,聽說慈安突然得病身亡,頓足大聲說:“昨早對時,上邊(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清稗類鈔》)於是,朝野上下種種猜測不脛而走。人們以所掌握少之又少的“線索”,對慈安的死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推測,更有甚者,人們任想象的野馬自由馳騁,不斷地結構著關於她不幸去世的篇章,使得她的死變得疑雲密布。
我們梳理了關於她死因的資料,歸納起來,大致有二類說法:
第一類: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
《德宗實錄》載:“(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這一記載見於慈安的《遺誥》。但《遺誥》完全是在慈安死後,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們有理由懷疑它的真實性,懷疑慈禧有可能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肆意編造死因。
第二類:慈禧逼死或毒死說
1、慈禧逼死
《清稗類鈔》記載:慈安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慈禧權欲極重,慈安卻倦怠少聞外事,並不與之爭權,因此倒也相安無事。光緒七年初,慈禧患血崩劇疾,不能視事,慈安有一段時間獨視朝政,致使慈禧大為不悅,“誣以賄賣囑託,干預朝政,語頗激”,以致慈安氣憤異常,又木訥不能與之辯,惱恨之下,“吞鼻煙壺自盡”。
2、慈禧毒死
據《崇陵傳信錄》載:當年咸豐帝臨終時,曾秘密留下一份遺詔給慈安,要她監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但老實的慈安卻將此事告訴慈禧併當著慈禧的面,將此遺詔燒掉。陰險毒辣的慈禧表面對慈安感泣不已,實際上已起殺機,遂借向慈安進獻點心之機,暗下毒藥,加以謀殺。
這一類描述,多見於野史筆記,雖然十分生動,猶如作者親眼所見,但可信性稍差。著名史學家謝國楨先生定義野史筆記為:“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學士以及貧士寒儒所寫的歷史紀聞,都可以說是野史筆記。”(《明末清初的學風》)首先,野史筆記不是在佔有大量的史料基礎之上形成的記載,不具有權威性。其次,在野的文人學士及貧士寒儒隨筆記錄的主要內容也多半是當時見聞,或閱讀古今圖書、經手文物,隨筆撰寫帶有虛構性的人物故事,這就使得野史筆記具有一定的內容複雜性和記錄方式的自由與隨意性。因此,它的可信性要因事因人而分析。對野史筆記中的反覆轉載和傳抄的慈安的死因,當時就有人提出質疑。著名學者金梁曾言:“近人依託宮闈,流言無實,尤莫甚於惲氏筆錄所載孝貞暴崩事。即雲顯廟手敕焚毀,敕語何從而知?食盒外進,又誰確見?”(《清后外傳》)
正如金梁所言,既然是秘密的遺詔,在只有當事人慈禧和慈安在場的情況下秘密燒毀,那誰又能知道呢?慈禧用毒藥害死慈安,誰又能確認那食物就一定是慈禧安排?
要解開這一疑團,關鍵與前提是我們必須確認慈禧與慈安是否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驗之兩人三十年相處的歷程,似乎沒有太大恩怨。——《晚清官場秘辛:真的是慈禧毒死了慈安太后么.漢文化網》
野史筆記可信性差,就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翁同龢日記》中有關於慈安太后死亡過程的記載。此時翁同龢除了依然承擔著光緒帝老師一職,同時他還是工部尚書。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慈安發病於光緒七年三月十日(1881年4月8日),這一天,“東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
翁同龢在慈安死後,記下了慈安脈案、藥方和病情進展狀況,可以從中了解慈安發病過程:“晨方:天麻、膽星;(脈)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脈)按無葯,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葯不能下。戌刻(晚八時前後)仙逝。”
依據這一病情進展記錄,諮詢資深中醫專家,慈安死因多半為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所導致。根據是:
(1)病情特點:起病急驟,進展迅速。按照現代醫學判斷,如此快速的病情進展多見於心腦血管疾病。
(2)臨床表現:“神識不清”應為有意識障礙;“牙緊”、“有遺尿情形”應為現代中醫所稱的牙關緊閉和尿失禁。
(3)辨證分析:依據以上癥狀,這一病症按照中醫學辨證為腦中風病。而在《翁同龢日記》中,翁同龢記載的御醫脈案為“類風癇甚重”,實際就應歸屬於當今中醫學疾病中的中風範疇。由此,可以初步判斷,慈安所患之病應為腦中風,也就是現代醫學中的腦血管疾病。
其實,慈安的腦血管疾病並非突發,而是宿疾。《翁同龢日記》中曾經記載過慈安的兩次病史。一次是同治二年二月九日(1863年3月27日),時慈安二十六歲,“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聖恭違豫,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此次生病共計二十四天,由“有類肝厥,不能言語”來判斷,應視為現代醫學的腦供血不足,屬於中風先兆,只不過病症較輕,恢復較快。另一次是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時慈安三十三歲,再次病倒,“昨日慈安太后舊疾作,厥逆半時許。傳醫進枳實、萊服子”。這次所謂的“厥逆”依然是腦供血不足的再次發作,只不過由於治療及時,沒有造成遺留病症。
這些情況說明慈安患有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生急性腦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而這次,由於慈禧生病,慈安一人獨理朝政,不善於擺布朝政大事的她,在這一時期里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身心疲憊在所難免。慈安在發病的前一天,根據《述庵秘錄》記載,她“兩頰微赤”,雖然自己無感覺上的大礙,但從這一面色判斷,慈安此時“肝陽上亢”,可能已經血壓很高,直接誘發腦中風、甚至腦出血。
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對於掌握現代醫學技術的專家們來說都是一籌莫展的病症,缺少根治的良方,更何況一百多年前的醫學。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接近事實的結論:慈安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而並非野史中所描繪的為慈禧所害。
對於慈安的死,慈禧該如何應對呢?
慈安由生病到死亡不到二十四小時,對於和她接觸最多、過往最密的慈禧而言,既要安排慈安的後事,還要想辦法開脫嫌疑,慈禧的應對,在《翁同龢日記》中有比較詳盡的記載:
1、慈禧即刻召集相關大臣入宮,安排後事。慈安死於十日晚八時,半夜(子時)翁同龢就接到了入宮的通知。“子初,忽聞呼門,蘇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聞雲東聖上賓,急起檢點衣服,查閱舊案,倉促中悲與驚並”。
進宮后,發現各樞臣陸續到來。在慈安的後事時間的安排上,慈禧沒有片刻拖延。
2、慈禧令王大臣瞻仰慈安的遺容。天明以後,各位守候在宮中的大臣,接到旨意,進入鍾粹宮(慈安的寢宮)。慈禧命太監去掉蒙在慈安臉上的“面冪”,令大臣們瞻仰。此時,慈禧並沒有遮遮掩掩,而是泰然地安排著一切。
3、慈禧為慈安準備了一個很大的金匱。翁同龢與各位王公大臣進入慈寧宮以後,看見慈安的金匱置於地中,金匱“甚大,時靈馭已移至宮,安奉於金匱之西”。如此安排,可以證明慈禧是把慈安放在皇太后的位置上處理其後事的,沒有絲毫的怠慢。未正二刻(中午12時左右),大殮,也就是將慈安入棺。這完全符合清朝的禮制。
慈安的中年早逝似乎沒有給朝局的穩定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皇帝依然要專心讀書,皇太后垂簾聽政因為有慈禧的存在依然可以持續。似乎這位仁厚與豁達的皇太后只是兩宮垂簾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配角罷了。
事實並非如此!慈安的死對於朝局的影響非常之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慈安死後,對於慈禧而言,為其專權掃清了道路。儘管慈安生前清心寡欲,極少參與政治,不像慈禧那樣有謀略和魄力,然而慈安的存在本身,對慈禧的專權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懾。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那麼明目張膽、恣意妄為。慈安一死,權力盡歸西宮,慈禧可以惟我獨尊、專執國政而無所忌憚。從此兩宮垂簾格局變為西宮獨尊,光緒帝還未成人,慈禧大權獨攬,開始成為名副其實的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奕訢的勢力也就更加削弱了。
2、慈安的死,無疑也使奕訢在最高統治集團中少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同盟。多年來,慈安和奕訢與慈禧之間均有矛盾,奕訢多以“嫡庶之分”為由,通過支持慈安壓制慈禧的囂張氣焰,慈安也多倚重和信任奕訢,無形之中,奕訢和慈安形成一種聯合力量,來共同對付慈禧。誅殺安德海就是如此。慈禧感到勢單力薄,也在努力培植自己的勢力,在內務府、軍機處相繼安排自己的人或者是牽制奕訢勢力的人。慈安在時,儘管奕訢屢受打擊,但因慈安的倚重,他依然能保住軍機處的位子,執掌軍機處大權;慈安一死,形勢大變,慈禧不再受約束,同時由於自己的黨羽勢力大增,消長之間,她對奕訢也就不再顧忌了。
3、至慈安病逝,慈禧也沒有放過在地位上與她的競爭。慈安喪葬事,慈禧下令減殺禮儀。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慈安的梓宮使用了楠木,但卻是由厚度不過一寸七八的多塊木頭拼成的,這與慈安的正宮地位嚴重不符。而在謚號上,慈禧也企圖一反清朝的祖制,以“欽”居首,來否定慈安正宮的地位。遭到了翁同龢的極力反對,他說:“貞者,正也。此乃先帝所命也”,且同治帝尊崇慈安,天下人對此也熟知,故慈禧才打消主意,慈安得謚號“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與慈禧的關係
兩個階段
慈安與慈禧的關係,以咸豐帝去世為分界線,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咸豐二年至咸豐十一年。在這一階段里由於兩人宮中位階差異太大,似乎無法構成恩怨。
咸豐二年,慈安比慈禧先入宮,在確定皇后時,慈安很快就被冊立為皇后。而慈禧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貴人,雖然她隨後為咸豐帝生下了第一個也是唯一存活下來的皇子載淳,母以子貴,她的宮中排位也就一路攀升,由嬪至妃,再到貴妃,成為宮中僅次於皇后的人物。然而,在封建的等級社會中,宮中后妃的階位不僅森嚴,且難以逾越,嫡庶(妻妾)的差別更是不可抹殺。皇後母儀天下,總管六宮。在宮中即使是咸豐帝也頗為敬重慈安,更何況聰穎如慈禧這樣的人物,自是執禮恭謙,不敢稍有放肆。
第二個階段,從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至光緒七年慈安駕崩。在這一階段里雖然兩宮垂簾,但慈安優於德,慈禧優於才,一退一進,相得益彰,似乎也不構成對彼此的威脅。
兩宮垂簾以後,雖然慈安名分高於慈禧,但並未給慈禧攬權造成任何障礙。《清宮遺聞·慈安皇太后》載:
“當時天下稱東宮(慈安)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慈禧)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悉中款會,東宮見大臣吶吶如無語者。每有奏牘,必西宮為誦而講之,或竟月不決一事。”慈安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慈禧處理。慈禧雖長慈安兩歲,但是嫡庶之分,仍不得不稱慈安一聲“姐姐”。凡是涉及朝政舉措的大事,慈禧明知道慈安沒有異議,依然也先要請示,“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兩人在長達二十年間的垂簾聽政期間,一直保持比較和諧、穩定的關係,未曾見得兩人有重大分歧和爭執的記載。這是歷朝歷代後宮生活中所罕見的。
慈安命令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慈禧寵侍安德海是使慈禧耿耿於懷的事情之一。
安德海,又名安得海。直隸南皮縣人。年少時他就羨慕那些因在宮中當太監而發跡的鄉人,於是竟自殘入宮做太監。他為人“藝術精巧,知書能文”,可以讀《論語》、《孟子》這類書籍。他很善於察言觀色、阿諛逢迎,“以柔媚得太后歡”,並贏得慈禧的器重,當上了總管太監,成為慈禧非常器重的內侍。為此,無論是慈禧誅殺肅順,還是打壓奕訢、削奪其“議政王”的封號,都有安德海參與其中。因此,小人得志的安德海更以慈禧為靠山,不把慈安、同治帝和奕訢放在眼裡。他培植黨羽,勢焰熏天。
就這麼一個干政擅權、不可一世、有慈禧這樣堅硬後台的人,還是被殺了。殺他的人是山東巡撫丁寶楨。
同治八年七月,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安德海借皇上大婚、採辦龍袍的名義,乘樓船沿運河南下。按清朝祖制:太監不準出京。但安德海不僅出京,而且還私挾婦女、張掛龍鳳旗幟、抓差納賄,一路招搖,驚擾地方。所過順天府衙門、直隸總督衙門,都隱忍不發。結果在山東被丁寶楨查拿,並以太監出京違背祖制請旨處置。對安德海在宮中撥弄是非、混亂朝政按捺已久的慈安,在接到了奕訢率領軍機大臣持折請示兩宮太后的行動后,她立即召集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共同商議,時逢慈禧生病,慈安獨處朝政。於是,大家一致認為:“祖制不得出都門,犯者殺無赦,當就地正法。”(《清宮遺聞·安德海》)慈安明確表態,同意將安德海就地正法。
這一舉動,使慈禧喪失了心腹,又大丟顏面,卻有苦難言,由此心生嫉恨確屬正常。但從而對慈安萌生了殺心又似乎與事實不符。如果說慈禧嫉恨有人殺了她的心腹太監,那麼最要害的人物應該是丁寶楨。他不僅沒有顧及慈禧的顏面,毅然決然地緝拿了安德海,並就地正法,慈禧應該整治甚而殺了他以解心頭之恨才對。然而,丁寶楨並未因此而丟官,這位以“嚴剛有威”、清正廉明著稱的貴州人此後雖不是官運亨通,卻也屢有升遷,頗受重視。光緒二年(1876),做了近十年山東巡撫的丁寶楨升任四川總督,而且在這個令人眼熱的肥缺上一干就是十年。光緒十一年(1885),丁寶楨逝於成都,當時慈安及同治帝都早已不在人世,實權掌握在慈禧的手裡。由於丁寶楨一生清廉為公,性情剛猛,在官場上得罪的人很多,死後有很多實權人物追著告他的狀,慈禧都不予理睬,將丁寶楨追贈為太子太保、上美謚“文誠”,准許山東、四川、貴州等地為其建忠良祠。對此,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在朝政的大局面前,慈禧具備令朝野上下信服的公正。待丁寶楨尚且如此,她又有何理由殺慈安呢?
慈安與同治帝違背慈禧選后意旨,一致堅持選慈禧並不看好的阿魯特氏為皇后是另一件令慈禧耿耿於懷的事。
慈安和同治帝在選后問題上與慈禧的意見有分歧,這對嗜權如命、頤指氣使的慈禧來說無疑是空前的打擊,她無法原諒自己的親生兒子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與慈安聯盟背叛自己的旨意;她也會十分嫉妒慈安在兒子的心目中擁有比她更為尊崇的地位。她將這一切痛苦轉嫁到阿魯特氏身上,用變相折磨皇后的手段來恣意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治帝死後,阿魯特氏只得到了一個“嘉順皇后”的封號,這將意味著她只能以新皇帝寡嫂的身份深居宮中。慈禧立嗣光緒帝,進一步將皇后阿魯特氏置於難堪的境地,一旦光緒帝確立了皇后,自己將以何身份在這冷寂的宮中安身?本已處境十分艱難的皇后未來的宮中生活不堪設想,她的位置將變得異常尷尬。“刻薄寡恩”的慈禧更使這位皇后深感生活無望,這一切都讓她感到不寒而慄,又不敢有所申言抗辯,死亡是她唯一的出路。據說,阿魯特氏曾以一紙片請命於父親,父親批了一個“死”字,於是,殉節之志遂決。
因此,在同治帝死後不到百日(光緒元年二月二十日),皇后阿魯特氏,也就是“嘉順皇后”殉死於儲秀宮。
伴隨著嘉順皇后的死,慈禧鬱積心中多年的不悅也就漸漸舒解,二次垂簾后,慈禧風光無限,一切朝政得心應手,她沒有任何理由依然為此懷恨慈安,動起殺心。
所以,傳言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說法,缺少說服力。因為面對慈安凡事退讓、不與人爭的個性,慈禧在政治上的權力和影響不可動搖,慈禧完全沒有必要逼死或毒死慈安。
1928年7月,國民黨第20軍軍長孫殿英以其無賴妄為、唯利是圖的本性,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剿匪”為名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世人稱之為“東陵第一盜案”。事隔17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之後,東陵的守護和管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真空”,鬼子走了,偽警察散了,雖然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人民政權,由於內戰烽火迭起,八路軍作戰頻繁,當時轄東陵的冀東軍區15軍分區抽不出軍隊來守護陵寢,只好組織附近村莊的民兵配合區小隊來看管,加之當時沒有有效的護陵機制,無形中成為盜陵者作案的最佳時機。於是一小撮壞人打著“打倒封建地主的頭子皇帝”的旗號,明目張膽地開始盜竊陵寢。除順治帝的孝陵外,其他陵寢全都盜掘一空。由於多種原因,清東陵第二次被盜案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他們作案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咸豐皇帝奕詝的陵寢定陵。
1945年9月23日這天正逢集日,守陵的班長輪到新立村的張小禿。經過精心策劃,王紹義把盜陵隊伍分成兩撥,一撥在陵西用雷管炸藥打石頭以掩人耳目,另一撥盜陵。這次所盜的珍貴之物,全歸頭目所得,剩下的珍珠瑪瑙、翡翠等小東西,給參加盜陵的20多個村民每人抓上一把了事。定陵被盜后的又一個日落西山、百鳥入林的清秋之夜,王紹義與趙子新、劉恩、楊芝草、趙國正等人聚在一起,將慈安太后的陵寢盜掘一空。
曾祖父:陝西延綏鎮總兵官策普坦
曾祖母:扎庫他氏
祖父:西甯辦事大臣福克精阿
祖母:愛新覺羅氏(覺羅)
父親: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
嫡母:愛新覺羅氏(宗室)、愛新覺羅氏(覺羅)
生母:姜氏(后改為姜佳氏)
年份 | 影視劇名稱 | 演員 |
1964 | 西太后與珍妃 | 林靜 |
1981 | 雙印傳奇 | 尹寶蓮 |
1983 | 火燒圓明園 | 陳燁 |
1983 | 垂簾聽政 | 陳燁 |
1983 | 少女慈禧 | 麥翠嫻 |
1986 | 慈禧外傳 | 尹寶蓮 |
1987 | 兩宮皇太后 | 劉冬 |
1989 | 一代妖后 | 陳燁 |
1990 | 滿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 | 森森 |
1992 | 滿清十三皇朝之危城爭霸 | 森森 |
1993 | 戲說慈禧 | 何晴 |
1994 | 清宮氣數錄 | 談佩珊 |
1995 | 慈禧秘密生活 | 周嘉玲 |
2002 | 天下第一丑 | 沈慧芬 |
2003 | 大龍郵票 | 羅筐 |
2004 | 嶺南葯俠 | 溫玉娟 |
2004 | 滄海百年 | 王之夏 |
2005 | 皇城草醫 | 溫玉娟 |
2005 | 一簾幽夢 | 高丹丹 |
2005 | 一生為奴 | 宋佳 |
2006 | 匯通天下 | 簡慕華 |
2012 | 紅牆綠瓦之殘陽 | 陳麗娜 |
2012 | 大太監 | 邵美琪 |
2017 | 瀛寰之志 | 秦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