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洪非
安徽省藝術研究所一級編劇
陸洪非一生追求藝術,在黃梅戲創作、研究領域成果豐厚,卓有建樹。他獨立改編和與人合作的《天仙配》、《女附馬》、《牛郎織女》等作品膾炙人口,唱響海內外,深受觀眾的喜愛;編創的黃梅戲劇本還有:《砂子崗》、《春香鬧學》等。其中《天仙配》獲1954年華東地區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后被收入《中國新文學大戲。戲劇集》和《中國當代十大悲劇集》。陸洪非先後發表了〈安徽戲劇綜述〉〈嚴鳳英與黃梅戲的劇目建設〉等數十篇論文。出版的專著《黃梅戲源流》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為學界所公認。陸洪非先生的創作與研究,為黃梅戲這個地方小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黃梅戲藝術大家,陸洪非先生是黃梅戲藝術的奠基人之一。
陸洪非,著名編劇,戲劇研究專家。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曲家學會理事,黃梅戲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終身享受者、安徽省藝術研究所一級編劇。 1923年10月,陸洪非出生在望江縣一個半漁半農的家庭。父親陸鶴松上過三年私塾,農閑時愛朗讀唱本,其祖母也喜歡唱民間小調,這在幼年的陸洪非心靈中撒下了藝術的種子,他在幼年時代就喜歡收集民歌。後來上中學、考大學,在“安徽學院”聽幾天課後覺得先生教的不如他知曉的多,主動輟學。 1946年至1949年,他先後在蕪湖《皖民日報》、“大雷通訊社,合肥的《皖報》,以及安慶的《新皖鋒報》擔任過記者和編輯工作,同時與進步青年靳彥俊、李獻文、黃岡等開展革命活動,傳播進步思想。 1949年至1951年,陸洪非曾經在太湖中學及望江中學做語文教師,喜愛黃梅戲劇本的收集及唱詞研究,開始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站立在較高的文化起點上介入黃梅戲。1951年在擔任安慶行署文教文化行政工作后,撰寫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黃梅戲》一文,這是第一篇研究與介紹黃梅戲劇種的文章,被收入在1952年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華東地方戲曲介紹》一書。1952年,陸洪非開始對“天仙配”素材的收集,接觸到胡玉庭的口述本,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造。1953年,他調至安徽省文化局劇目室工作,開始了黃梅戲的專門創作。在隨後的10年間,他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附馬》、《春香鬧學》、《砂子崗》、《寶英傳》等劇本。文革開始后,陸洪非整理、改編的《天仙配》、《女附馬》被列為毒草,他與王少方一同被車子拉著挨批受斗,被迫中斷了黃梅戲劇本的創作。文革后,陸洪非以更多精力投入到黃梅戲和安徽戲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他主持編校了《中國戲曲志·安徽卷》,完成了共四萬多言的《綜述》,詳盡介紹了夏代至今安徽的民間歌舞、百戲。30餘萬字的專著《黃梅戲源流》一書是研究黃梅戲的奠基之作。在陸洪非的創作中,黃梅戲創作是其一生創作的重心,貫穿了一生。他對黃梅戲的貢獻一是創作、改編了《天仙配》、《女附馬》等經典作品,為黃梅戲由鄉野小戲走向世界功不可沒;二是他從介入黃梅戲起,開始研究黃梅戲,積累了大量資料,對黃梅戲從產生到走向輝煌的歷程作了全面細緻的描述和考論,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
一、劇本類
序號 作品名稱 類別 時間 備註
3 《春香鬧學》 舞台劇本 1953年 被拍成電影
4 《打花魁》 舞台劇本 約1954年
5 《罵相》 舞台劇本
6 《釣蛤蟆》 舞台劇本
7 《砂子崗》 舞台劇本 1954年
8 《打桑》 舞台劇本 廬劇
9 《借妻》 舞台劇本
10 《打瓜園》 舞台劇本
11 《小辭店》 舞台劇本
12 《桂花樹》 舞台劇本
13 《高樓會》 舞台劇本
14 《告糧官》 舞台劇本(與刁均寧合作)
15 《桃花扇》 舞台劇本 1958年
16 《寶英傳》 舞台劇本 1958年 王震建議寫
17 《女駙馬》 舞台劇本 1959年 發表於1959年6月《安徽戲劇》
18 《女駙馬》 電影文學劇本 1959年 被搬上銀幕,是黃梅戲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19 《牛郎織女》 電影文學劇本 上世紀60年代初 陸洪非主創,嚴鳳英主演的最後一部黃梅戲電影
20 《焦裕祿之歌》 舞台劇本 文革初
21 《年輕一代》 舞台劇本 文革期間
22 《電閃雷鳴》 舞台劇本 文革期間
二、論述類
序號 作品名稱 類別 時間 備註
1 《從農村到城市的黃梅戲》 論述文章 1951年 黃梅戲史上,第一篇研究與介紹黃梅戲的文章
2 《關於黃梅戲》 論述文章
3 《談天仙配的改編》 論述文章 1954年 發表於1954年12月10日《安徽日報》
4 《黃梅戲早期史探》 論述文章
5 《黃梅戲的來源及其發展》 論述文章
6 《關於黃梅戲的文學遺產》 論述文章
7 《青陽腔散論》 論述文章
8 《黃梅戲的稀見劇目》 論述文章 1953—1962
9 《話說四大徽班進京》 論述文章
10 《漫談徽戲的興衰》 論述文章 1983年
11 《徽班領袖、京劇鼻祖程長庚百年祭》 論述文章
12 《程長庚與徽、京百變》 論述文章
13 《安徽省傳統劇目彙編·黃梅戲卷》 專著 主持校編
14 《安徽戲劇志·綜述》 專著 1982年前後 完成了安徽戲劇史框架
15 《黃梅戲源流》 專著 1985年出版 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是研究黃梅戲奠基之作。
16 《我所知道的嚴鳳英》 回憶文章 1992 載《史海拾貝》
17 《王少肪生平系年》 論述文章 1993年 發表於《嚴鳳英與王少肪的藝術歷程》一書
18 《青陽腔散論》 論述文章 1994 發表於《古腔新論》(94年安徽文藝出版社)
19 《王少肪走過的‘荒唐歲月’》 回憶文章 2001年 發表於01年《黃梅戲藝術》
20 《皖戲叢談》 專著 03年出版 遠方出版社出版
黃梅戲,作為全國重要地方劇種,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了。在其發展過程中曾有許多名稱:黃梅調、黃梅採茶戲、花鼓戲、採茶戲、懷腔、府調、皖劇等等,這些名稱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黃梅戲發展的曲折歷程,基本上可以看出其發展成因與流傳範圍,即在成因上是由採茶歌、黃梅調、花鼓戲諸因素孕育而成,在安慶地區流傳、發展。陸洪非先生曾上下求索,多方考究,寫就《黃梅戲源流》一書,其對黃梅戲的起源提供了幾種說法;一是梅子成熟的梅雨季節,安慶沿湖長江大堤未修之前十年九澇,人們在祈求上蒼時形成了黃梅調;一是黃梅時節採摘黃梅的勞動曲子;一是黃梅縣人在水澇之年來安慶地區唱採茶調乞討,在當地發展而成黃梅戲。近年來關於黃梅戲的起源有了新的說法,《黃梅戲藝術》雜誌曾開展過一爭起源大討論,有學者考證出黃梅縣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大水衝破嚴家閘的相關文獻中無“採茶”記載,黃梅縣也不是“每年水災”。曾任安徽大學校長的懷寧石牌人程演生於民國五年(1916年)出版的戲曲論著《皖優譜》中說:今皖上(安慶)各地鄉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謂草台小戲者,所唱皆黃梅調……官司中往往嚴禁搬演,他省無此戲。”“他省無此戲”,自然道出了黃梅調在當時為皖省惟一性。
當然,起源之爭有待進一步去考證。但黃梅戲從地方小戲走向全國,其發展脈絡是非常清晰的。
第二階段是黃梅戲的發展階段。從辛亥革命至1949年,這期間開始有人正式組織戲班子,“三打七唱”(演出時由三人執打擊樂器兼幫腔,七人登台演出)。是其主要表演形式。這些班子開始由農村走向城市,1926年秋,懷寧藝人金老三領班,第一次進省城安慶演出,主要演員有丁永泉、鄭紹同等人。1934年,黃梅戲首次到上海演出,既擴大了黃梅戲影響,又與評劇、越劇,淮劇、滬劇等劇種相互交流。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嚴鳳英也搭上民間黃梅戲班子,很快在安慶唱紅。
第三階段是黃梅戲的繁榮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毛澤東提出了“百花齊鼓、百家爭鳴”的方針,黃梅戲迎來了全所未有的春天,1953年成立了省黃梅劇團,其時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十分重視黃梅戲發展,一批著名的民間演員被充實到省黃梅劇團,陸洪非、時白林等知識分子也介入黃梅戲的創作,使得存在糟粕成份的地方戲向高品味藝術境界升華。隨著《天仙配》、《女附馬》搬上銀屏,黃梅戲空前繁榮。第四階段是黃梅戲的再繁榮期。“文革”過後,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被打成毒草的《天仙配》、《女附馬》再度在全國上映。同時,原來拍成就封禁的《牛郎織女》也在禁閉十年之後與觀眾見面。黃梅戲再次成為全國人們的最愛,演員陣容中出現了“黃梅五金花”,編劇、作曲陣容也得以擴大。第五階段是黃梅戲的求索期。進入新世紀以後,電視普及、網路迅速發展,各種文化娛樂形式層出不窮。加之人們生活節奏變快,大多數年輕人不再僅僅是喜愛黃梅戲,黃梅戲劇目上還停留在《天仙配》、《女附馬》等經典上,甚至,為了迎合政治需要,為了得到政府資助,排演了一些配合宣傳的歌詠之作。雖然拿到了一些政府獎項,但老百姓不喜愛,不認可。黃梅戲的希望在哪?出路在哪?是許多專家探尋的問題。黃梅戲必須培養新的觀眾,必須精心打造新的經典劇目,必須有繼承有革新有突破。從黃梅戲的演變史可以看出,黃梅戲的繁榮時期是一個迫切需要文藝的時代,是百年難得的傑出演員、卓越編劇、作曲同時出現的結果。陸洪非,這個從小就喜愛黃梅調的知識份子,在時代的呼喚中,介入了黃梅戲的劇本改編、創作,化腐朽為神奇,對黃梅戲的繁榮發展功不可沒。可以說,黃梅戲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黃梅戲。
雷池文化是指生活在雷池大地上的人們和在外生活的雷池人所創造的精神、物質文明總和。據望江文聯主席任春松先生,原博物館館長劉富強先生長期對雷池文化的研究結論,雷池文化主要特徵體現在軍事文化、盡忠文化、盡孝文化、盡義文化、清廉文化、黃梅文化、生態文化等方面。出生在古雷池大地的陸洪非,他熱愛文化,喜歡黃梅調,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最早浸潤他的自然是雷池文化。這裡,著重探討雷池文化中戲劇文化對陸洪非的影響。望江地處安慶西南,瀕臨長江,背依大別山。安慶自古文風昌盛,名流輩出。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安慶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明萬曆年間,崑曲傳到徽州、池州、安慶地區,與當地戲曲班社結伴演出,逐漸演化為“青昆時調”、“徽池雅調”。至康熙、雍正時期,徽劇形成了獨立劇種,在望江、宿松、潛山、石牌等地形成許多著名的班社,尤以石牌為甚,包世臣作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都劇賦》說:“徽班麗、始自石牌。”作為與石牌接壤的望江縣,自然戲曲繁榮,名流紛呈,並對戲劇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1995年《望江縣誌》中《檀萃傳記》載“檀萃生平還喜愛戲劇。在北京見梨園雅部衰落,花部崛起,他不以為然,便倡導和鼓勵徽班進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高郎亭“三慶班”首次入京,嗣後“四喜”、“春台”、“和春”相繼赴京,在北京藝壇大放異彩,為後來京劇的誕生播下了可貴的種子。乾隆五十七年檀的雲南各地門生齊集昆明鶴橋老郎宮為檀祝壽,邀請望江班主所率“陽春部”到昆明,演劇23出,每出終,合編為《梨園宴和歌》”檀萃女兒芙蓉是梨園名角,名噪京師。比檀萃更遠的龍燮則是清代一位影響深遠的劇作家。龍燮(1640——1697年),字理侯,號石樓,又號改庵,雷岸居士。他出身於書香世家,6歲受業於吳廷楷門下,有神童之稱,12歲童子試,20歲府學考試均名列第一,此後科舉不利。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參與校正《二十一史》,他的第一部戲曲《江花夢》(《今樂考證》,作《瓊花夢》),以曲折的故事情節使劇本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以致在後來近一個世紀內被多次刊印,確定了龍燮在清初作為一名有影響的戲曲家的歷史地位。他的第二部劇作《芙蓉城》以離奇的故事情節,表現對被壓迫婦女的深切同情。
陸洪非先生對家鄉這位先賢非常景抑,早在1966年寫了評介文章《龍燮及其〈江花夢〉與〈芙蓉城〉》並發表於1982年第3期《藝譚》,多次向研究戲劇的兒子陸林推介龍燮劇本。他一直珍藏著龍燮《芙蓉城》(龍文手抄本)及《龍燮公傳和年譜》,(後來交給時任《文化時空》主編的周春陽,希望望予刊發。周春陽交付龍仲文整理,不久因工作變動,此願尚未完成。筆者其時得知,聯繫龍燮後裔中一個老總資助出版,他在台灣答應歸國后回話。其時,龍燮劇本被安徽古籍出版社納入‘皖人戲曲選刊’出版計劃,由南師大博士生導師陸林先生點校後由黃山書社正式出版。)可見陸洪非對龍燮的推崇,也可以推斷龍燮這位戲劇家一定影響著陸洪非。
當然,在清代的劇壇上,起著影響,推動作用的不僅僅只有龍燮和擅萃。在影響深遠的四大徽班進京中“三慶”、“四喜”藝人中望江藝人所佔比例較大。乾隆六十年成書的》消寒新韻》載乾隆年間在京花、雅各部優伶中45名最優者,安慶班佔9人,其中,望江的彭筏、曹印官與高郎亭齊名。《皖優譜》中記載望江名優的有劉慶裱、檀順林、檀天祿、董多榮等人。其中檀天祿在道光年間執掌“春台班”,成為班主。
清末,望江京劇繁盛。民國3年,晚期徽班藝人帥普次、沈寅奎等人在石牌設同樂堂,繼民國12年望江天樂堂后,陸讀誦現許多京劇班社。
在黃梅戲的發展史上,望江更是功勛卓著。黃梅戲最早的流傳形式為山歌、小調、清轉,嘉慶年間,彈腔藝人吸收其元素后擴大到採茶調、花鼓調。到同治年間,黃梅戲老藝人蔡仲賢等從藝后,才基本上完成黃梅戲的形成歷史。
蔡仲賢(1986年—1942年),字國清,出生在望江香茗山南麓。父親蔡品瑞系業餘徽班藝人。他從小喜愛唱戲和山歌小調,由於家境貧寒,10歲時學優礱匠。白天做手藝,晚上隨父練戲,並加入徽班。他發現採茶調優美動聽后,有意識將微調部分唱腔、動清、程序巧妙精含其中,在光緒七年(1881年)在家鄉正式成立採茶調流動班子——長春班,活躍於懷寧、太湖、宿松、潛山、黃梅一帶。光緒二十年前後,採茶調在蔡氏師徒的演唱中,逐步形成獨特風格的地方小戲——黃梅調。到了清末,蔡仲賢的門下弟子徐煥卿、胡在江、王掌一、董漢文、檀盛雲、韋春台、胡普伢等紛紛組建戲班,打著蔡仲緊的招牌吸引觀眾。到民國初年,楊潤保重建長春班,雲集了檀盛雲、龍臘九等一大批藝人,他的尊稱蔡仲賢為黃梅戲鼻祖,長春班的龍昆玉,在師傅楊潤保去世后,接下師傅的行頭,組建自己的班子,在廣泛吸收民間山歌小調的基礎上形成了與從不同的風格。即龍腔的出現,這時黃梅調在流行地區受方言影響,出現了聲腔差異,比如太湖的“彌腔”,東至青陽的“南路子”,懷寧的“懷腔”。
龍昆玉后,望江又一位有影響的黃梅戲藝人是胡玉庭,胡玉庭(1889年—1958年,)名卯林,又稱“卯林伢”,他8歲喪父,從小幫人牽驢磨面,在麵坊師傅那耳濡目染學得了黃梅戲,很快成為名噪一時的藝人,30歲入贅至德(今東至縣)香螺,他記憶力好,肚子里戲多,人稱他“活戲簍”,經他口述編入《安徽傳統戲劇目彙編》的大小劇目共有18種,陸洪非改編的《天仙配》即是其口述本。
與京劇大戲相比,黃梅戲貼近生活為老百姓喜聞樂見,但同時,它具備許多因罩報應等槽柏內容,加上有些台詞直白甚至低俗淫靡,為上流社會所不齒,官方更是禁演。清光緒五年(1879年)的上海《申報》記載了其時黃梅戲演出活動:
“皖省北關外,每年有唱黃梅小戲者,一班有20餘人,並無新奇足以動人耳目。惟正戲后,總有一二出小戲,花旦小丑演出百般醜態,與江省之花鼓戲無甚差別。少年子弟及鄉僻婦女,皆喜聽之,傷風敗俗,莫此為甚……,屢經地方官示禁,終不能絕,刻下已屆秋成,此風又將復熾,有地方之責者,宜禁之於旱也。”
可見,當時的演員過的是半演半乞討的生活,地位低下,並且為了吸引眼球,不乏在內容上粗俗,在演出上窮盡形相,以求民遊子弟觀之。望江的黃梅戲第一次得以在官場公演是民國29年,縣長范用九哈范氏祠堂送匾,召集藝人演戲慶賀,朱介凡、柯華庭等6人趁機組建同意堂,又稱六股堂,以唱演“苦戲”聞名。
可見,黃梅戲要進一步發展,要擁有更廣闊的天地。必須有文化人的介入,對它進行修正,揚長避短,陸洪非適逢其時,他出生在戲劇繁盛的望江,從小受黃梅戲的影響,又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出眾的戲曲才情。正是他的介入,從整體上提升了黃梅戲的文學品味,保留了黃梅戲的鄉土氣息,規範了黃梅戲的審美興趣,奠定了黃梅戲的抒情風格。
由於陸洪非先生為人低調,系統研究其創作的學術文章尚未出現,媒體上發表的一些文章多為介紹其經歷為主,少數的為研究其作品。目前,見諸報刊,著名網路的有《陸洪非傳》/洪中為《黃梅戲藝術》2004年連載;《黃梅戲的代表人物·陸洪非》/安徽省黃梅戲研究所/《黃梅戲通論》安徽人民出版社;《一路上有你——陸洪非與林青的黃梅情緣》/笑眉/《安徽新戲》2002年第1期,《他,含笑而去》/林青/《黃梅戲藝術》2007年第4期;《風雨相知六十年》/李晴/《黃梅戲藝術》2007年第4期;《沉思生命》/林小青/《黃梅戲藝術》2007年第4期;《靜穆的偉大》/王長安/《黃梅戲藝術》2007年4期;《我所認識的陸洪非》/周春陽/《安徽藝界》2007年9月號;《成如容易卻艱辛——序陸洪非林青劇本選集》/周春陽《文藝百家》2007年增刊;《追思洪非先生》/朱萬曙/《黃梅戲藝術》2008年第1期;《深情緬懷洪非同志》/張萍、潘漢明/《黃梅戲藝術》208年第1期;《何日歸計雁寓灘——紀念陸洪非》/周玉冰/《雷池》2009年冬季號;《黃梅飄香·陸洪非傳奇》/洪中為/中國文聯出版社永2009年11月版。《黃梅戲代表劇目·天仙配》/安徽藝術研究所/《黃梅戲通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黃梅戲代表劇目·女附馬》/安徽藝術研究所/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等等。 1.3研究目的陸洪非低調為人,學者風骨,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所改編的及與人合作創作的《天仙配》、《女附馬》、《牛郎織女》卻是黃梅戲中永唱不衰的經典,影響了許多觀眾。這些劇目幾乎成了黃梅戲的代名詞,黃梅戲從鄉野崛起,表演上得益於嚴鳳英、王少舫等卓越的演員,編劇上則得益於陸洪非凡之功。“劇本,一劇之本。任何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如果沒有劇本提供的藝術創造的空間,其才華都難以施展;任何劇本缺乏優秀的劇本。都不可能得到迅速發展。陸洪非是黃梅戲劇本作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本文試圖分析家鄉深厚的戲曲文化底蘊時對陸洪非的影響,梳理其藝術歷程,剖析其對黃梅戲的貢獻,在吸引更多進行深入研究,並為後來研究者提供一點參考資料。
百道網評:陸洪非、林青對黃梅戲的最大貢獻,就在於以他們創造性的藝術創作,將原本“一般”的鄉間小戲,改編成流芳百世的“經典”,將黃梅戲劇種發揚光大,從安徽走向全國,進入高雅的藝術殿堂,在中國戲劇史上寫下輝煌一頁。正如戲劇評論家周春陽教授在序言中所指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民間小戲和傳統摺子戲的基礎、老藝人口耳相傳的積澱、戲劇工作者的收集整理與改編,共同形成《天仙配》《女駙馬》的雛形,後由陸洪非集大成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舞台演出本。在這漫長的歷程中,前人的成果不能否定,但陸洪非的再改編尤為重要。周教授呼籲,陸洪非之於《天仙配》《女駙馬》,就像王實甫之於《西廂記》、莎士比亞之於《哈姆萊特》一樣,我們應該像對待我們的先人王實甫那樣,像英國人對待莎士比亞那樣,公正地評價陸洪非對於黃梅戲劇種的卓越貢獻。《陸洪非林青黃梅戲劇作全集》的出版,就是對他的一次公正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