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遊區被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
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此閣,王勃寫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唐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干於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
宋朝大觀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閣,丞相范致虛為之作《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崇三十有八尺,廣舊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為廡,夾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壓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
元代滕王閣幾經戰亂而破敗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
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陳洪謨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書羅欽順撰《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凡七間,高四十有二尺,視舊有加。”
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軍圍攻南昌,滕王閣付之一炬。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江西巡撫蔡士英重建滕王閣。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閣毀於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滕王閣毀於火災,安世鼎再次重建之。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滕王閣毀於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晉、大中丞王佐發起募資重建。
滕王閣
滕王閣
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閣又遭火焚,由中丞宋犖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閣又大火,江西巡撫張志棟又重建滕王閣。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滕王閣又被大火燒毀,惟“御碑亭”倖存,巡撫郎廷極隨即重建。
清雍正九年(1731年),滕王閣毀於火。
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總督趙宏恩、巡撫俞兆岳重建。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滕王閣遭火毀,不久修復。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滕王閣又遭火毀,江西巡撫傅繩勛重建。
滕王閣
滕王閣
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征安慶賴漢英胡以晃率軍進攻南昌,圍城三月,清軍方面由安徽巡撫江忠源穩守南昌,把總李光寬被太平軍亂槍擊斃,滕王閣被燒成一片灰燼。
光緒末年(1908年),滕王閣又遭火焚。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此時清廷內外交困,民窮財盡,修閣規模大不如前。
清宣統元年(1909年),滕王閣重建,此時清廷內外交困,民窮財盡,修閣規模大不如前。
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
1989年10月8日,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勝利落成。
2001年1月南昌滕王閣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遊區被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20年5月,滕王閣景區4A升5A提升改擴建工程(滕王閣南擴項目)正式施工。

建設背景


滕王閣
滕王閣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出生於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熏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
據史書記載,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都督,次年又在洪州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歷史上滕王閣有三處分別位於山東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閬中(時間先後順序)。

建築特色


總體外觀

滕王閣
滕王閣
滕王閣主體建築凈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分為兩級。台座
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迴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採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
滕王閣
滕王閣
循南北兩道石級登臨一級高台。一級高台的南北兩翼,有碧瓦長廊一級高台朝東的牆面上,鑲嵌石碑五塊。正中為長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塊漢白玉橫拼而成,約10米長、1米高,外圍以瑪瑙紅大理石鑲邊。此碑碑文為今人隸書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由一級高台拾級而上,即達二級高台(象徵城牆的台座)。這兩級高台共有89級台階,而新閣恰於1989年落成開放。由高台登閣有三處入口,正東登石級經抱廈入閣,南北兩面則由高低廊入閣。正東抱廈前,有青銅鑄造的“八怪”寶鼎,鼎座用漢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攢尖寶頂圓亭式鼎蓋。

內部結構

滕王閣
滕王閣
主閣:主閣的梁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室內外所有梁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
大廳:走進大廳,撲入眼帘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
主閣一層:主閣一層檐下有四塊橫匾,正東為“瑰偉絕特”九龍匾,內容選自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正西為“下臨無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別為“襟江”、“帶湖”二匾。
其他各層:一樓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西梁枋正中掛有白棟材同志書“西江第一樓”金匾。
第二層正廳的牆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長20多米。
第三層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
中廳屏壁有2.8米×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於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第四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
第五層也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廊檐下四塊金匾,內容出自《滕王閣序》。
第五樓是最高的明層。
第六層是滕王閣的最高遊覽層。其東、西重檐之間,高懸著2米×5米的蘇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

文化活動


相關詩文

歷朝歷代文人雅士們以滕王閣為歌詠主題的詩作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張九齡白居易杜牧蘇軾、王安石、朱熹、黃庭堅、辛棄疾、李清照、文天祥、湯顯祖這樣文化大家們留下的美文。對於常見的文學作品舉例如下表:
時間作者文學作品
唐代王勃《滕王閣序》
張九齡登城樓望西山作
白居易《鍾陵餞送》
明代湯顯祖《滕王閣看演〈牡丹亭〉二絕》
清朝彭孫遹秋日登滕王閣

相關人物

王勃(約650~約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
王勃聰敏好學,六歲能文,下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秘書監顏師古《漢書注》,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進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賢)府文學。寫作《鬥雞檄》,坐罪免官。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后,授虢州參軍,私殺官奴,二次被貶。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渡海溺水,驚悸而死。擅長五律和五絕,著有《王子安集》等。

風俗文化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做是吉祥風水建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誌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古人云:“求財去萬壽宮,求福去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佔據的神聖地位,歷朝歷代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
同時,滕王閣也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古代的圖書館。而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也多喜歡在此,貴為天子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大勝陳友諒后,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獲得榮譽


夜色滕王閣
夜色滕王閣
滕王閣風景名勝區榮獲由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0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4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6年被國務院評為國家5A級歷史風景名勝區備(侯)選名單,成為了南昌第一個進入5A級備選名單的景點。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
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誌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古人云:“求財去萬壽宮,求福去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佔據的神聖地位,歷朝歷代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同時,滕王閣也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古代的圖書館。而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也多喜歡在此,貴為天子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鄱陽湖之戰大勝陳友諒后,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2020年12月,在2020中國智慧景區排名中排名第33位。
2020年,入選2019年度5A級景區品牌100強榜單。

重要事件


遭災

清閣 頻頻遭災
清閣 頻頻遭災
自清世祖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至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的260年間,興廢頻繁達十三次之多。其中毀於火災七次,遭兵燹兩次,自然損壞而傾圮四次。每次重修均不如唐、宋、元、明四代,建築規模均低下,採用一些民間的作法。晚清之閣有照片可考。
建築特色:木結構,歇山重檐,黑瓦木柱,無彩繪。有牌坊式的入閣正門,頗似南方寺觀。共二層,尺寸不詳。

興廢

興廢達七次,建築規模均低於前朝。據記載,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所建較雄偉。建築形式繼承了宋、元之風。據明代繪畫考證,屋頂有所變化,為盔頂式。
建築特色:共二層。長:7丈4尺(23.014米),闊:7丈4尺(23.014米),高:4丈2尺(13.062米)

修建

建於城牆之上,其修建可考者,有元世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及元順帝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兩次。
建築形式:似宋閣,據元代繪畫考證,較宋閣高大,長闊略遜。長:8丈8尺(27.034米),闊:約9丈(28米),高:4丈4尺(13.517米)。

旅遊信息


交通情況

公交車:南昌市乘公交到滕王閣站下:2路、26路、38路、302路(夜間車)。
南昌市乘公交到中山橋站下:5路、12路、18路外線、20路、25路、27路、38路、228路、305路、307路。
地鐵:南昌地鐵1號線滕王閣站A出入口(到景區西南大門的人傑廣場)或萬壽宮站D出入口步行至滕王閣(已開通),還可乘坐南昌地鐵2號線到陽明公園站下車,步行至八一橋下進入滕王閣景區北(預計2018年開通路線)。

景點信息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榕門路仿古街58號。
開放時期(除10月8日-4月30日):每天07:30-18:00;
10月8日-4月30日:08:00-17:30;
門票:50元
淡季門票:45元

優惠政策

免費:現役軍人、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地方離休幹部憑相關證件、70歲以上老年人憑老年證以及1.1米以下兒童可以免票;
優惠:南昌市居民憑當地身份證和學生可憑學生證以及1.1米至1.4米的兒童半票優惠。
全國醫護人員免景區大門票、持學子卡的學生免景區大門票。

交通路線

乘2路內環、7路、26路內環、302路內環至滕王閣站下車即是。

預約入園

實行實名制網上購票(持南昌旅遊一卡通、老年證的遊客實行網上預約),可通過滕王閣官網(http://www.cntwg.com)或“滕王閣旅遊區”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限流措施

限流26000人次

主要景觀


俯暢園

俯暢園位於滕王閣園區北部,是一個相對獨立、幽靜的園中園。園內遍植樹木花草,清爽宜人。東部百柱碑廊,臨撫河北路,可欣賞獨特的碑刻、書法藝術。南部池溏有一條曲折間斷的石礅小徑橫卧水面,水影天光,另有一番情趣。西部臨江,有仿古晴雨兩用戲台和古演廳,在此不僅可賞歌觀舞,更可飽覽山水秀色。中部假山疊石,曲徑通幽,峰迴路轉,妙趣天然,且與水潭相連,宛若天成。俯暢園是娛樂、休閑的理想之地。

仿古街

仿古街由25棟屋宇,大小160間房間,一座宋式彩繪牌樓組成。分東街及南街兩部分。東街位於滕王閣園區東、南、北三面邊緣,外圍為經營性店面,主要經營旅遊紀念品、工藝美術品、古玩、花木、特色小百貨、食品等。仿古街滕王閣園區以內部分為觀景長廊。南街位於滕王閣園區南端,主要開設酒樓、餐館、小吃茶樓等。

聖旨博物館

華夏聖旨博物館與徐州聖旨博物館合作,彙集明清歷代帝王封贈的聖旨、牌匾、懿旨、科考用具等實物,展示歷史文化的深刻內涵。展品以聖旨為載體的四個系列共約500餘件,其中清代皇帝從入關帝順治到末代皇帝溥儀的聖旨30道。有自清初至清末十位皇帝的聖旨和數道明代與越南的聖旨。其中不乏罕見孤品,如龍邊聖旨、鶴錦面聖旨,四米長的龍邊織造文字聖旨、越南聖旨、木刻聖旨等。另外在近百件科舉用具展品中,有各級科考的試卷以及作弊夾帶的器具等。在百餘件牌匾、楹聯中,多為清代進士狀元,以及重臣、封疆大吏所書寫,其書法凝重、對仗工整,鎏金溢彩,蔚為狀觀。另外官宦宮遷用品及雜項類近二百件,包括龍袍、蟒袍、兵器、甲胄、漢畫以及漢代器皿等,工藝可謂登峰造極,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