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茶
飲品
九龍茶產於江西安遠縣境內海拔一千多米的九龍山上。這裡地勢高峻,巒峰重疊,山清水秀,樹木茂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土壤肥沃,極宜於茶樹芽葉的生長。九龍茶和龍泉水是江西省安遠縣久享盛名的雙絕,早為民間所傳頌。九龍茶是我國的歷史名茶,清朝雍正五年就已列為貢品。
九龍茶
九龍茶
九龍茶品質特點為,外形條索緊結、壯實,茸毛披露;香高持久;湯色碧綠;滋味甘醇;葉底翠綠、勻亮。品質十分優異。
這裡地勢高峻,巒峰重疊,山清水秀,樹木茂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土壤肥沃,極宜於茶樹芽葉的生長。成為九龍名茶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九龍茶採制嚴格。《安運縣誌》記述:“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采之,蒸之搓之,拍之焙之穿封之”。可見其鮮葉採摘之細緻講究,製造工藝之精巧。
一、特色:
九龍茶園
3.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5.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6.倒茶: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三、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
韓信點兵
“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后,洗杯,洗壺以備下次使用。
瓷杯品九龍茶適於泡飲中高檔九龍茶,
九龍茶
便於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泡飲之前,先欣賞干九龍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於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欣賞九龍茶製作工藝,察看九龍茶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干嗅九龍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為“賞茶”。然後進入沖泡。
採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嫩名九龍茶,便於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遊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為“九龍茶舞”。泡九龍茶的具體操作,可視九龍茶條的鬆緊不同,分別採用兩種沖泡法,一是沖泡外形緊結重實的名茶,可用“九龍茶上投法”。即洗凈茶杯后,先將85—90℃開水沖入杯中,然後取九龍茶投入,一般不須加蓋,九龍茶便會自動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線下沉,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九龍茶吸收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劍,葉如旗;湯麵水氣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趁熱嗅聞茶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觀察茶湯顏色,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或淡綠微黃……隔杯對著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細茸毫沉浮遊動,閃閃發光,星斑點點。九龍茶細嫩多毫,湯中散毫就多,此乃九龍茶嫩茶特色。這個過程稱為濕看欣賞。
茶壺品九龍茶
二是泡飲茶條松展的名九龍茶,如用“上投法”,九龍茶茶葉浮於湯麵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干九龍茶欣賞以後,取九龍茶入杯,沖入90℃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稍停二分鐘,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沖水至滿,此時九龍茶茶葉或徘徊飄舞下沉,或游移於沉浮之間,觀其茶形動態,別具茶趣。其他各項欣賞、品飲如前。泡飲細嫩茶葉,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當然亦可,但不能透視茶葉在杯中變化全貌,不能充分領略九龍茶湯中茶趣,是一不足。
茶壺品九龍茶
安遠縣九龍山位於新龍鄉才坑村,九龍山巒峰重疊,山姿雄偉,雲霧繚繞,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空氣清新無污染,海拔高度1099公尺。因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種植九龍茶的理想基地。
九龍茶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宋朝時期九龍山就有栽培茶樹。清朝雍正五年被立為貢品,久負盛名,也是贛南採茶戲的發源地,“九龍茶”、“龍泉水”至今也被後人廣為傳頌。二○○○年“九龍茶”參加全省茶葉質量評比中,評為全省優質名茶。
茶葉是世界上的三大飲品之一,也是六大營養品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購買力也不斷提高,對高檔名茶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對外貿易和各國友好往來,要求高檔名茶的消費者大大增長,只要搶鮮,搶早,僅國內市場將會產生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九龍茶的產銷兩旺將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而經久不衰。隨著茶樹的不斷生長,產量越來越高,收益將越來越大。
“龍泉水烹龍嶂茶,何其此際斷津涯。更深月上難成寐,古寺鐘聲帶漏撾。”這是清代詩人凃方略讚美九龍茶和龍泉水所寫的詩篇。
相傳遠古有個樵夫上山打柴,忽見山峰雲霧中出現有九條金光燦燦的龍,當雲消霧散后,見九條龍飛舞處長出了九株茶樹。
人們說它是那九條龍的化身,故稱九龍花。山也就定名為九龍山。此山高達千米,峰戀層疊,樹木茂密,雲霧繚繞,為九龍茶的生長提供了極好的自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