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派
美國人類學、民族學流派之一
心理學派是美國人類學、民族學流派之一。反映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側面是各學派的出現和演變。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后,圍繞著心理學的對象,任務,方法展開了爭論,出現學派林立,理論紛紜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十大派。
從本世紀50年代開始,該局面演變為學派減少,相互吸收,互補並存的勢態,這也是心理學趨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復興者在弗洛伊德關於人類發展和心理動態學學說的影響下,形成了新心理學派,其表現一是所謂“認識人類學”的出現,一是在人類學中進一步應用以心理動態為著眼點的研究方法。
心理學派
儘管他們之間在理論的具體提法上有所不同,如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米德的“國民性格”、卡迪涅爾的“基本人格”等等,但他們都從人們的心理特徵上來解釋文化差異,把文化看作是心理活動的結果,認為心理決定文化,決定人們的社會狀況,決定民族的“先進”和“落後”。並宣稱落後“文化模式”的民族只有在先進“文化模式”的民族幫助下,才能改變其落後“文化模式”。例如,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劍》 (1946)一書,把日本的國民性格描寫成“精神失常的人”,斷言日本人的內心世界完全不是由意識調節的。這就為當時美軍長期佔領日本提供了理論依據。儘管心理學派表面上也批判種族主義,但實質上則是披上心理學外衣的種族主義。因此,這一派也被稱為“種族心理學派”。1952年,在紐約民族學家會議上,“種族心理學派”的理論受到了亞洲各國以及歐美許多民族學家的嚴厲批評。其後,心理學派的勢力日趨下降。
心理學派的主要著作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 (1934)、 《菊與劍》 ,米德的《三個原始社會的性生活和性情》 (1935)、《男性和女性》 (1949),卡迪涅爾與R.林頓合作的《社會的心理邊境》 (1945)等。
最近20年來,美國又興起了小規模的心理人類學的復興運動。
相關書籍
1879年以來,整個心理學界出現了過去從未有過的熱烈的學術研討的繁榮局面。在馮特的內容心理學以後,又接二連三相繼出現了或反對或繼承馮特的理論,或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學派上百個。這些學派分佈廣泛,遍布世界各地。
心理學派
對於同一事物,由於經驗、視角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認識的不同導致方法論的不同。因此,覺得在一項研究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較大分歧甚至出現流派是很正常的。流派的出現恰恰說明了這項研究獲得了極大發展。
心理學派
對於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見解,也不要認為天衣無縫。在提出一種觀念以後,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理論考證來加強、完善它,分析、汲取對立面的優點和長處。這不是折衷,而是對自身的揚棄,是完善自我的需要。一個人需要自信而不是迷信,迷信他人和迷信自我都是同樣錯誤的。歷史上許多優秀的學者在晚年都發現其早期理論的重大不足和缺陷,或構造體系的基本理論都存在極大錯誤,但是因為壽命和精力的關係,不可能再重建體系,有的就避開談論這種不足和缺陷,不敢自我否定,這是很遺憾的。人類研究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完善人類自身,具體到每一個學者,應該不斷推進和推廣他的認識,從而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這也是自身人格的完善。如果因為害怕名望受損、或害怕各種各樣的內外打擊,而去掩蓋真理的話,那他進行研究的目的就值得懷疑,而他本人亦陷落在沽名釣譽的人格缺陷中。這點需要我們這些學者不時深刻反省。
心理學派
而貫穿心理學百年史的主幹線,就是十大學派形成發展的歷史。
心理學派
心理學派
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1908-1970)和羅傑斯(1902-1987)於本世紀50年代所創建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它既反對精神分析學派貶低人性,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又反對行為主義把意識看作行為的副現象,主張研究人的價值和潛能的發展,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在充分發展自我潛力時,力爭實現自我的各種需要,從而建立完善的自我,並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終達到自我實現。人在爭得需要滿足的過程中能產生人性的內在幸福感和豐富感,給人以最大的喜悅,這種感受本身就是對人的最高獎賞。從探討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價值的角度看,心理學應當改變對一般人或病態人的研究,而成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學,揭示發揮人的創造性動機,展現人的潛能的途徑。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範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學研究範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門尚處在發展中的學說,其理論體系還不完備,但卻可能代表著心理學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
這是本世紀6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個心理學的新流派,並已成為當前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從廣義上說,心理學中凡側重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學派都可稱為認知心理學派,如皮亞傑(1896-1980)學派也被認為屬於認知心理學派。但目前在西方大多數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一一用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的認知過程的科學,因而也叫認知加工心理學。確切地說,它研究人接受,編碼,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識的過程,即感知覺,記憶,表象,思維,言語等。它強調人已有的認知結構對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並且通過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類化,像研究計算機程序的作用那樣在較為抽象的水平上研究人的信息加工的各個階段特點,以揭示人腦高級心理活動規律。因此,把關於人的認知過程的一些設想編製成計算機程序,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驗證的計算機模擬,也就成為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