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陳懋的結果 展開

陳懋

明朝將領

陳懋(1379年2月25日 -1463年7月31日),字舜卿。南直隸鳳陽府壽州(今安徽省壽縣)人。明朝將領、勛臣,涇國公陳亨之子。

陳懋早年隨父參與靖難之役,以功封寧陽伯。永樂六年(1408年)佩征西將軍印鎮守寧夏。次年進封寧陽侯。自永樂八年(1410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參與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宣德元年(1426年),隨明宣宗朱瞻基討平朱高煦叛亂。此後仍鎮寧夏,他久鎮西北,威名震漠北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后,出鎮甘肅。后因被劾冒功緻亂而遭奪爵,至正統五年(1440年)方復爵。

正統十三年(1448年),佩征南將軍印,平定福建鄧茂七民變。累加至太子太保,掌中軍都督府事務,併兼管宗人府事。陳懋也是唯一一位以靖難之役功臣受封,而活至天順年間仍保持爵位的將領。

天順七年(1463年),陳懋去世,年八十五。追封浚(濬)國公,謚號“武靖”。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靖難立勛

陳懋
陳懋
陳懋生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二月初九(1379年2月25日) ,為靖難大將陳亨之子,他有膽氣,擅長騎射。年屆弱冠時,陳懋便以舍人身份隨父從軍。靖難之役中,陳懋隨父投靠燕王朱棣,並參與壩上、廣昌、蔚州(今河北蔚縣)、大同、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容城、定興一帶)、濟南(今山東濟南)等地的戰鬥,任指揮僉事。
建文二年(1400年),陳亨因傷去世,陳懋率領父親的舊部,獨自禦敵於單橋(今河北滄州單橋村)、藁城、西水寨(今河北保定)、東平(今山東泰安)、固鎮、小河(今安徽境內之濉河),屢立戰功,累升至右都督。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今江蘇南京),並於不久后即位。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論功行賞,進陳懋為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封寧陽伯,食祿一千石,允許子孫世襲伯爵,賜誥券。

鎮守寧夏

永樂六年(1408年)三月,陳懋佩征西將軍印,以總兵官職鎮守寧夏。陳懋到寧夏后,使當地號令一新,他善於撫恤降兵。
永樂七年(1409年)六月,北元國公阿灘卜花朵來等率部歸降。丞相昝卜、王亦兒忽禿、典住哥,平章都連、脫兒赤,司徒禿魯塔失,國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兒只速可,同僉阿束等帥眾來降,有部眾三萬,牛、羊、駝馬十餘萬。十月,陳懋率軍至下梧桐地域,遭遇率家屬前來歸降的北元知院禿赤與其弟司徒、知院伯顏不花,陳懋將其送至北京。十一月,都連等叛逃,陳懋率眾於黑山追擒都連,並盡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同年十二月,朱棣加封陳懋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進封寧陽侯,累加俸至三千石。

屢從北征

永樂八年(1410年)三月,陳懋跟從朱棣北征,督師左掖。
永樂十一年(1413年),陳懋巡視寧夏邊界。之後獲命統領山西、陝西兩個都司以及鞏昌、平涼等衛所的士兵,駐軍宣府
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陳懋再次跟從朱棣北征,統領左哨。六月,天氣忽冷,陳懋與成山侯王通率先進攻,都督朱崇等乘機一併發兵,獲得大捷。
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懋回到寧夏繼續鎮守。同年,朱棣敕令其防邊。
永樂二十年(1422年),陳懋第三次跟隨朱棣北征,並率領御前精騎在屈裂河破敵,另派五千騎兵在黃河東北逮捕其餘敵軍,並在山澤等地進行殲滅。七月,明軍還師時,武安侯鄭亨率領輜重部隊先行,陳懋斷後並隘口埋伏。韃靼軍來犯時,陳懋以老弱兵力及輜重引誘韃靼軍,等到接戰時,伏兵趁機出擊,大破敵軍,並斬獲過半。還京后,朱棣賜龍衣玉帶,並冊封其女為麗妃。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陳懋率領陝西、寧夏、甘肅三鎮部隊,第四次跟隨朱棣北伐,征討阿魯台,並擔任前鋒。十月,明軍抵達上庄堡,陳懋得知韃靼瓦刺所敗,於是率軍追至宿嵬山口,接納了來降的韃靼王子也先土干(后賜名金忠)等人。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陳懋與忠勇王金忠配合,再次擔任前鋒,參與第五次北伐。六月,明軍進至玉沙泉,朱棣以答蘭納木兒河將近,命諸將嚴兵以俟。隨後,朱棣命陳懋與金忠率軍先進偵查,陳懋回報不見阿魯台蹤跡。朱棣遂派張輔與王通等分兵至山谷間搜索其蹤跡,陳懋等繼續偵查,朱棣進駐河上等待消息。陳懋等引兵至白邙山,仍無所獲,因糧盡還師。不久后,朱棣下令回師。同年,朱棣在榆木川病逝,當時部隊在外,京城守備空虛。太子朱高熾(明仁宗)召陳懋與陽武侯薛祿率三千騎兵援馳歸京以保衛京師。陳懋抵京后,奉命掌管前軍都督府。朱高熾即位后,加陳懋為太保。授其長子陳昭勛衛之職,允許子孫世襲寧陽侯爵。

威震漠北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他尤為厚待陳懋。宣德元年(1426年),陳懋率京營軍隊跟隨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亂。十月,陳懋仍佩征西將軍印,出任寧夏總兵官。
宣德三年(1428年)春,陳懋上奏請求遷徙靈州城,以便防守。
宣德四年(1429年)春,陳懋得到黑、白兩隻兔子,進獻朝廷,朱瞻基大喜,親自畫馬賜給陳懋。陳懋久鎮西北,威名震漠北。但他恃寵自恣,藏匿收斂了大量財富。因此屢次遭到彈劾,朱瞻基令有關部門以徵收贓物的名義,寬恕其罪。陳懋自陳已經用盡,朱瞻基於是下詔免貸。
宣德六年(1431年)四月,陳懋奉詔回京。
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后,命陳懋與張輔參議朝政。六月,陳懋佩平羌將軍印,充任總兵官,鎮守甘肅。同年冬,韃靼擾邊,陳懋派兵援救,后圍困解除,並斬獲多人。參贊侍郎柴車彈劾其因失律致寇亂,且又取敵軍所遺老弱,替都指揮馬亮等人請功受賞,應當論斬。朱祁鎮下詔將其免死,但將陳懋的爵位奪除。
正統五年(1440年),朱祁鎮恢復陳懋的爵位,並任其為奉朝請

出討民變

正統十三年(1448年),農民鄧茂七在福建沙縣發動民變,都御史張楷等遷延許久,討伐進展緩慢。
正統十四年(1449年)正月,朱祁鎮因眾軍討伐許久無功,便派遣陳懋佩征南將軍印,充任總兵,率領京營及江、浙的軍隊前往討伐。到浙江時,有部將建議分兵扼守海口,被陳懋斥為自縛致死之策,而改為主動進攻。
二月,陳懋率軍抵達建寧,鄧茂七已在之前的戰鬥中死亡。其餘部在鄧茂七之侄鄧伯孫的帶領下退至尤溪、沙縣一帶,諸將準備對其屠殺,而陳懋則稱此舉反而“堅定敵心”。於是下令招撫,叛軍大多投降。之後陳懋再命軍分道逐捕,於是將其悉數平定。但沙縣被招降的叛軍叛降無常,導致局勢不穩。恰逢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由郕王朱祁鈺(明代宗)即位。朱祁鈺即位后,便下詔命陳懋回師。此時又有言官彈劾陳懋,朱祁鈺以叛亂已平為由不再追問。並加升陳懋為太保,掌中軍都督府事務。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朱祁鈺親臨經筵,命陳懋知經筵事。
景泰三年(1450年)四月,陳懋兼任太子太師。八月,陳懋兼管宗人府事。

晚年生活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擁立被囚禁在南宮的朱祁鎮復辟。朱祁鎮複位后,再增陳懋二百石的食祿。陳懋推辭太子太保之職,獲朱祁鎮允准。
天順七年(1463年)春,陳懋突然患病。同年七月十六日(7月31日),陳懋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明史》稱八十四)。朱祁鎮為此輟朝一日,並派人諭祭營葬。追封其為浚(濬)國公,謚號武靖。太子及諸王也各自遣使致祭。同年,陳懋與夫人嚴氏合葬於北京西香山之原上。

主要成就


陳懋早年隨父參與靖難之役,屢建戰功。自永樂八年(1410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參與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兩次擔任先鋒。宣德元年(1426年),隨明宣宗朱瞻基討平朱高煦叛亂。
永樂六年(1408年),陳懋鎮守寧夏,他善於撫恤降兵。次年,北元丞相昝卜及平章、司徒、國公、知院十餘人等相繼來降。他還於黑山追擒叛逃的平章都連,盡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宣德元年(1426年),陳懋再次鎮守寧夏。明英宗即位后,出鎮甘肅。陳懋久鎮西北,威名震漠北。
正統十三年(1448年),陳懋率京營及江、浙的軍隊前往討伐福建鄧茂七領導的民變。陳懋抵達后,安撫叛軍余部,穩定局勢。

家族成員


親屬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父親陳亨屢立戰功,為“靖難功臣”,官至都督同知,卒后追封涇國公,謚號“襄敏”。
母親韓氏封涇國夫人。
平輩長兄陳恭襲任都督同知。
次兄陳忠官至府軍前衛指揮使。
——配偶嚴氏封寧陽侯夫人。
子輩長子陳昭——
次子陳福寧——
三子陳晟因罪不得襲封寧陽侯。
四子陳潤襲封寧陽侯。
五子陳瑛襲封寧陽侯,后被免為勛衛。
幼子陳昻——
女兒——被明成祖冊為麗妃,卒后謚號恭順榮穆。
但《明史·陳懋傳》及《明史·功臣世表》只載有陳晟、陳潤、陳瑛三子。
()

侯爵世系

陳懋的寧陽侯爵位共歷八世九代,傳至明亡而絕。
第一代:陳懋,字舜卿,永樂元年(1403年)封寧陽伯。永樂七年十二月(1410年)進封寧陽侯。洪熙元年(1425年)允許世襲侯爵。天順七年(1463年)去世,追封浚(濬)國公,謚號“武靖”。
第二代:陳潤,天順七年十二月(1464年)襲封。成化三年(1467年)去世。
第三代:陳瑛,因兄長陳晟之子陳輔年幼,暫由陳瑛襲封。陳輔年長后,陳瑛被免為勛衛。
第四代:陳輔,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襲封。弘治元年(1488年)因罪下獄,失侯。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
第五代:陳繼祖,陳瑛之孫。正德元年(1505年)恢復襲封,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去世。
第六代:陳維藩,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襲封,隆慶二年(1568年)去世。
第七代:陳大紀,隆慶二年(1568年)襲封,隆慶六年(1572年)去世。
第八代:陳應詔,萬曆十年(1582年)襲封,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去世。
第九代:陳光裕,泰昌元年(1620年)襲封,卒年不詳。

史書記載


《寧陽侯浚國武靖陳公神道碑銘》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五十四》
《名山藏·卷六十》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一·親征漠北》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一·平浙閩盜》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人物評價


總評

陳懋體貌魁梧,髯部修美,聲如洪鐘。他胸懷磊落,尊重禮敬士大夫。陳懋也是唯一一位以靖難之役功臣受封,而活至天順(1457年—1464年)年間仍保持爵位的將領。他久保名位,數次遭遇起落,但最後得以功名而終。不過陳懋為人窮奢極侈,聲伎滿堂,即使到老也不變。

歷代評價

朱棣:昔朕遘內難,艱危迫身,爾父亨,首帥義師,從朕征戰,功未竟而先沒。爾時隨父兵間,亦効勞績。……比者命守邊陲,又能殫心奮力,招徠遠人,勦戮叛逆,使邊境靖寧。
劉鍇:且如寧陽侯陳懋,領軍南征閩蠻,奏稱賊平。及其班師,尋復擾亂,多官勅奏無功,反增祿加賞。
李賢:①公偉觀修髯,語音洪亮,胸懷磊落,敬禮文士,雖位極人臣,未嘗妄自尊大,而南征北伐,隱不言功,當為中興名將稱首。②壽有陳宗,父子杰特。涇公浚公,后先開國。文皇靖難,孰多勛勞。涇公輔之,首秉節旄。奮武桓桓,所向披靡。大事垂成,星殞於壘。浚公承之,以篤世忠。鼓勇前馳,涇公是同。躍馬揮戈,到處渫血。乃伯乃侯,成此茂烈。金符虎節,屢鎮邊陲。於徵於狩,無遠不隨。閩冦劻勷,東南震恐。浚公征之,遂輯其眾。巍巍勛戚,歷事五朝。龍衣玉帶,惟帝之褒。壽嘏既純,允顯大紀。容與承平,宿將有幾。煌煌愍冊,賁此令終。生死哀榮,孰如浚公。西山嵯峩,佳城在側。史臣勒銘,千載輝赫。
孫繼宗:懋偉觀修髯,語音洪亮,胸襟磊落。同時靖難功臣,至是無有存者,惟懋久享祿位。然窮奢極侈,聲伎滿前,雖老不少減雲。
何喬遠:太祖中原既定,貽於孫子,成祖之時,四夷賓服,豈徒然哉?所以鞭笞招撫,有其人焉,予於諸公足以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