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嶺牛

中國培育的肉牛品種

雲嶺牛(Yunling cattle)是建國以來,我國科學家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個肉牛新品種,也是我國第一個採用三元雜交方式培育成的肉用牛品種,第一個適應我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肉牛新品種。雲嶺牛具有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耐粗飼,繁殖性能優良且能生產出優質高檔雪花肉等顯著特點。

雲嶺牛是由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的幾代科研人員,利用婆羅門牛(Brahman)、莫累灰牛(Murray Grey)和雲南黃牛(Yunnan Yellow cattle)3個品種雜交選育而成。培育過程中建立了核心育種場、擴繁場、商品改良飼養場三位一體的開放式育種模式,採用同質選配,應用BLUP法,不斷吸納優秀個體,通過橫交選育,經過三十餘年,最後形成體型外貌特徵一致,遺傳性能穩定,含1/2婆羅門牛·1/4莫累灰牛·1/4雲南黃牛血緣的雲嶺牛新品種。2014年12月獲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的畜禽新品種證書。

雲嶺牛核心育種場為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小哨示範牧場,截止2016年底,選育區雲嶺牛存欄四世代以上基礎母牛5萬頭,主要分佈在雲南的昆明、楚雄大理德宏普洱保山曲靖等地。

物種簡介


雲嶺牛
雲嶺牛
雲嶺牛育種前期工作始於改革開放初(1982年),澳大利亞外交部國際發展援助局對中國提供的援助項目。1983年由國家外經貿部牽頭,雲南省政府與澳大利亞國際發展援助局簽署協議,共同在雲南省昆明市小哨鄉開展中澳技術合作計劃“雲南草場與牲畜改良發展項目”。
澳方專家張Cmappion(右)視察小哨示範牧場
澳方專家張Cmappion(右)視察小哨示範牧場
1985年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雲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2008年更名為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承擔中澳合作項目的具體工作。
項目初期,從世界18個國家和地區引進700多個牧草品種(涉及53個屬94個種),建成了中國第一個佔地400餘公頃的全放牧示範牧場。1983年,從雲南文山州引進雲南黃牛母牛99頭,1984年澳大利亞政府無償援助中國墨累灰牛87頭,項目組專家先用這兩種進行雜交,產生莫雲雜(MY)群體。但是,墨累灰牛屬溫帶牛品種,對牛蜱抵抗能力較差,死亡率高。
為解決這一難題,1987年,經過課題組專家嚴密論證,反覆琢磨,多次試驗,不斷總結,決定引入瘤牛品種—婆羅門牛。結果,抗蜱能力明顯好轉。之後,雲嶺牛選育課題組首席科學家、雲南省草地動物科
首席科學家黃必志研究員介紹雲嶺牛選育歷程
首席科學家黃必志研究員介紹雲嶺牛選育歷程
學研究院院長黃必志研究員帶領科研人員幾十年如一日,克服試驗條件不利等情況,完成了雲嶺牛的雜交創新,經過長達三十餘年的科技攻關,破除重重困難,終於選育出了耐熱、耐粗飼、抗蜱、育肥和繁殖性能優良的肉牛新品種—雲嶺牛。

形態特徵


雲嶺牛以黃色、黑色為主,被毛短而細密;體型中等,各部結合良好,細緻緊湊,肌肉豐厚;頭稍小,眼明有神;多數無角,耳稍大,橫向舒張;頸中等長;公牛肩峰明顯,頸垂、胸垂和腹垂較發達,體軀寬深,背腰平直,后軀和臀部發育豐滿;母牛肩峰稍有隆起,胸垂明顯,四肢較長,蹄質結實;尾細長。成年公牛體高148.92±4.25 cm、體斜長162.15±7.67 cm、體重813.08±112.30 kg,成年母牛體高129.57±4.8 cm、體斜長149.07±6.51 cm、體重517.40±60.81 kg。
雲嶺牛是國內肉牛品種中對自然生態環境適應性最強的肉牛品種之一,能夠適應熱帶亞熱帶的氣候環境,且在高溫高濕條件下表現出較好的繁殖能力和生長速度,同時對南方冬春季的冰雪天氣也有較強的適應性;雲嶺牛有較強的耐粗飼能力,適宜於全放牧、放牧加補飼、全舍飼等飼養方式,對體內外寄生蟲等有較強的抵抗力。對雲嶺牛、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短角牛和婆羅門牛的血液組胺濃度與牛蜱感染量、TLR(Toll樣受體)基因多態與血液組胺濃度的關係、TLR基因多態性與牛抗蜱能力的關係進行研究,表明雲嶺牛有極強的耐熱抗蜱能力,與婆羅門牛相當 體溫:37.5~39.5℃。
脈搏:70~110次/min。
呼吸:16~39次/min。
反芻:6~8次/晝夜,40~50 min/次,每個食團咀嚼的次數為40~70次;瘤胃蠕動2~5次/min。
初情期:8~10月齡;性成熟期:9~14月齡;體成熟期:2~3歲。發情持續期:1~2 d;發情周期:18~24 d,平均21 d;妊娠期:275~283 d,平均280 d;產犢數:通常1頭,雙胎率為3‰。
泌乳期:245~305 d。
公牛交配次數:3~4次/d,公牛射精量5~10 mL/次。
日採食干物質量:占體重的2.2%。

生長繁殖


人工養殖

生長性能
在一般飼養管理條件下,雲嶺牛公牛初生重30.24±2.78 kg,斷奶重182.48±54.81 kg,12月齡體重284.41±33.71 kg,18月齡體重416.81±43.84 kg,24月齡體重515.86±76.27 kg,成年體重813.08±112.30 kg;在放牧+補飼的飼養管理條件下,12~24月齡日增重可達1060±190 g。母牛初生重28.17±2.98 kg,斷奶重176.79±42.59 kg,12月齡體重280.97±45.22 kg,18月齡體重388.52±35.36 kg,24月齡體重415.79±31.34 kg,成年體重517.40±60.81 kg;相比於較大型肉牛品種,雲嶺牛的飼料報酬較高。
雲嶺牛
雲嶺牛
胴體性能與肉質
經普通育肥,至24月齡公、母牛活重分別為為508.2±15.4 kg和430.8±38.0 kg,屠宰率為59.56±5.31%與59.28±6.70%,凈肉率為49.62±3.94%與48.64±5.51%,眼肌面積(12~13肋)為85.2±7.5 cm2與70.4±8.2 cm,優質肉切塊率可達39.4±6.1%。
雲嶺牛高檔雪花牛肉生產試驗表明,至30月齡活重(閹牛)為738.02±58.65 kg,屠宰率65.81±6.05%,凈肉率41.07±2.40%(除去脂肪重),眼肌面積(12~13肋)85.7±8.8 cm,肉骨比4.71±0.59;高檔肉塊(牛柳、上腦、眼肉、西冷)占活重的7.4%。按照日本和牛肉分割與定級標準,70%個體的肉品質達到A3以上等級,口感愜意、多汁、滋味好,可與日本神戶牛肉媲美。
雲嶺牛
雲嶺牛
繁殖性能
母牛初情期8~10月齡,適配年齡12月齡或體重在250 kg以上;發情周期為21d(17~23 d),發情持續時間為12~27 h,妊娠期為278~289 d;產後發情時間為60~90 d;難產率低於1%(為0.86%),小哨核心群的繁殖成活率歷年在80%以上。繁殖成活率高於80%。公牛18月齡或體重在300 kg以上可配種或采精。雲嶺牛青年母牛適配年齡為12~14月齡,14月齡妊娠率為90~95%,因初產年齡較早,增加了能繁母牛的利用年限,縮短肉牛的生產周期。雲嶺牛為熱帶牛品種,具有早期增重快、脂肪沉積好的特點,用於生產大理石紋較好的優質牛肉,於6月齡閹割,只需育肥至2歲,出欄平均體重可達600kg左右;用於生產高檔雪花牛肉,於4月齡閹割,只需育肥至30月齡,出欄平均體重可達750kg左右。
泌乳性能
在一般飼養條件下,初產牛的初乳期為4~5 d,泌乳期為259.7±20.4 d(245~305 d),產乳量為752.23±133.22 kg(490.3~979.1 kg),3~4胎時到達泌乳高峰,整個泌乳期的產乳量可達1200~1500 kg。在整個泌乳期中,乳的酸度為11.58±1.84 T,乳脂率為4.78±0.74%,乳蛋白為4.17±0.46%。

棲息環境


雲嶺牛適應於溫帶、熱帶亞熱帶氣候環境,且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表現出較好的繁殖能力和生長速度;耐粗飼,適宜於全放牧、放牧加補飼、全舍飼等飼養方式,對體內外寄生蟲的抵抗能力明顯強於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短角牛等溫帶品種。
雲嶺牛
雲嶺牛

主要價值


按照日本和牛肉分割和定級標準,生產雪花牛肉的育肥牛70%以上個體肉品質達到A3以上等級,牛肉口感愜意、多汁、滋味好,可與日本神戶牛肉媲美。
雲嶺牛
雲嶺牛

與親本的區別


與婆羅門牛相比
一是外貌特徵不同,婆羅門牛整體外觀比較清秀,四肢、頸部、頭(臉)較長,肩峰高聳且向後鉤,大耳耷拉,垂皮明顯,而雲嶺牛的這些特徵有所弱化,肉牛體型更為明顯。
二是雲嶺牛比婆羅門牛耐粗飼,早期生長更快,育肥和胴體性能更好,並能生產高檔雪花牛肉。
三是性成熟更早,繁殖率更高,適應農村粗放式飼養管理。
四是體高比婆羅門牛略小。
雲嶺牛
雲嶺牛
與莫累灰牛相比
一是毛色比莫累灰牛深,以黃色和黑色為主,被毛短而細密。
二是體格高大,四肢比莫累灰牛長。
三是耳大,有肩峰和垂皮,具典型的熱帶牛特徵。
四是抗逆性強,適宜熱帶地區飼養。
與雲南黃牛相比
一是體型大,初生重和成年重達雲南黃牛2倍以上。
二是肉牛特徵明顯,胸深而寬,肋圓,背部及后軀發達而豐滿,生長發育快。
三是育肥性能好,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凈肉率高,肌肉嫩度好,優質肉切塊率和高檔牛肉率均優於雲南黃牛。

社會效益


自2006年中試開始,共推廣雲嶺牛種公牛500多頭,凍精30餘萬劑,累計生產雜交改良肉牛約30萬頭。根據中試項目組監測結果,雲嶺牛雜交改良牛0.5~1.0歲時,體重比雲南本地黃牛多增重約50 kg,1.5歲至2.5歲比本地牛多增重約100 kg。據調查,雲嶺牛雜交改良牛耐粗飼、抗逆性強、適應範圍廣,價格較好,每飼養1頭雲嶺牛雜交改良牛可比雲南本地牛多盈利1500.00~3000.00元,即雲嶺牛的推廣至少為廣大企業及養殖戶實現增收超過5億元。同時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上萬人次,為農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走上了致富路。
雲嶺牛
雲嶺牛
另外,藉助於雲嶺牛的擴繁和中試推廣,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牽頭成立了“雲南省肉牛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目前聯盟成員(研究單位及企業)達32家,無論是研究、養殖,還是加工都以雲嶺牛利用為主,共建平台、共享資源,對雲南省乃至中國南方肉牛業的產業化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推廣應用的範圍和條件


雲嶺牛
雲嶺牛
雲嶺牛生性好動、敏捷,易建立條件反射,耐粗飼,抗病性強,耐熱抗蜱,飼養管理方便,既適合養殖戶散養,也適宜集約化飼養;既適應全日制放牧,也適應全舍飼圈養,特別在高營養水平條件下,更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潛能。由於雲嶺牛性成熟早、早期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能生產高檔雪花牛肉等特點,已被養殖企業和廣大養牛戶所認可,飼養數量和飼養地區逐年增加。
從氣候條件上講,雲嶺牛推廣應用的範圍比較廣泛,溫帶到熱帶均適宜於其生長繁殖和發育,對於南方高溫高濕地區,更是首選品種。

發展前景


雲嶺牛母性極強、繁殖性能好,適宜于山區飼養,特別是在低營養、天然牧場放牧的粗放管理條件下仍能保持很高的繁殖力,使用年限長,是雜交肉牛生產的優秀母本,能降低繁殖維持需要,生產出理想的商品肉牛,降低繁殖母牛的生產成本。
雲嶺牛
雲嶺牛
在中試推廣總結中,從雲嶺牛與西本牛雜交比西門塔爾與西本級進雜交牛有更好的生產表現這一結果來看,雲嶺牛可以作為一個配套系,與其它品種的雜交牛採用合成品系的方法進行商品肉牛生產。
在積極參與雲嶺牛育種的多方努力下,除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的小哨牧場核心群外,相繼在雲南省各地建設了雲嶺牛擴繁場8個,改良站/點數十個。每個擴繁場雲嶺牛存欄均在300頭以上,雲嶺牛改良牛累計30萬頭以上。同時,為加大雲嶺牛選種及推廣力度,近幾年來雲嶺牛核心場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飼養管理,核心場及擴繁場存欄達3000餘頭,每年對外提供雲嶺牛細管凍精10萬劑以上,推廣種牛1000頭以上,為雲南省及中國南方的肉牛產業化發展提供了種源保障。

遺傳保護


雲嶺牛
雲嶺牛
2020年5月29日,雲嶺牛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

育種技術路線


雲嶺牛
雲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