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牛

偶蹄目牛科肉用牛

黑色無角肉用牛。多年來稱為亞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Angus),起源於蘇格蘭東北部,與有時稱為英國最老品種的捲毛加羅韋牛(curly-coatedGalloway)親緣關係密切。19世紀初很多育種家包括著名的華特生(HughWatson)等改良了這個品種,固定了該品種現在的體型。外貌特徵是黑色無角,體軀矮而結實,肉質好,出肉率高。純種或雜交的安格斯閹牛在英美主要肉畜展覽會中保持很高聲譽。從2000年山東省引進該品種。20世紀末常用於遠交和雜交。婆安格斯牛(Brangus)是婆羅門牛(Brahman)和安格斯牛育成的一個支種,以抗熱聞名。

物種簡介


中文名稱:安格斯牛
Angus
安格斯牛肉要在10度以下冷藏10-14天的時候,食用的口感最好。這主要是因為牛肉中的蛋白質纖維被自然分解的效果。沒有經過冷藏的安格斯牛肉較韌,冷藏過度的較老。所以安格斯牛肉可謂是世界三大有種肉牛中,從選種到養殖到宰殺到儲藏都最講究的牛肉了。
安格斯牛一般指的是黑色的牛種。普遍認為黑牛種優。安格斯牛協會(黑牛)最早設在芝加哥,後來搬到了離芝加哥有300英里的聖路易斯。但北美也有人專門養殖紅色的安格斯牛的,並且還仿著安格斯牛協會搞出一個紅安格斯牛協會來。

品種來源

安格斯牛原產於蘇格蘭東北部的阿伯丁安格斯、班芙和金卡丁等郡,並因此得名。與英國的捲毛加羅韋牛親緣關係密切。目前分佈於世界各地,是英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阿根廷等國的主要牛種之一,在澳大利亞、南非、巴西、丹麥、挪威、瑞典、西班牙、德國等國有一定的數量分佈。

形態特徵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無角為其重要特徵,故也稱其為無角黑牛。部分牛隻腹下、臍部和乳房部有白斑,其出現率約佔40%,不作為品種缺陷。紅色安格斯牛被毛紅色,與黑色安格斯牛在體軀結構和生產性能方面沒有大的差異。安格斯牛體型較小,體驅低矮,體質緊湊、結實。頭小而方正,頭額部寬而額頂突起,眼圓大而明亮,靈活有神。嘴寬闊,口裂較深,上下唇整齊,鼻樑正直,鼻孔較大,鼻鏡較寬,顏色為黑色。頸中等長且較厚,垂皮明顯,背線平直,腰薦豐滿,體軀寬深,呈圓筒狀,四肢短而直,且兩前肢、兩後肢間距均較寬,體形呈長方形。全身肌肉豐滿,體軀平滑豐潤,腰和尻部肌肉發達,大腿肌肉延伸到飛節。皮膚鬆軟,富彈性,被毛光亮滋潤。

生長繁殖


選育方法

1、制定出安格斯牛的體尺、體重選育標準
2、及時測量牛的生長發育狀況並詳細記錄,做好安格斯牛的系譜檔案在犢牛出生后,吃初乳前稱量犢牛的出生重量,記為初生重,能站立吃奶時進行體尺測量(體高、體斜長、胸圍、腹圍、管圍等);在犢牛出生后的6月齡、 12月齡、18月齡、24月齡再進行體重體尺測量並做好相應記錄,編上耳標建立系譜檔案。
3、嚴格種公牛的選育
牛場核心群母牛250餘頭,5個血緣種公牛10頭。牛場每年生產安格斯公牛80~100頭,所生的公牛長勢不一,有的生長發育好、體型好,有的較差。為了培育優秀種公牛,按照三次選擇法選擇優秀個體。第一次是6月齡時,根據公牛的父母的系譜資料和自身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初選,一般按20%的比例選留優秀個體;在12月齡時,根據其父母親體型特徵和其自身的生長發育情況、體型、外貌、毛色等,對照安格斯牛的體尺體重標準選擇5~6頭作為後備公牛;第三次在18月齡時進行一次篩選,選出體軀寬深、呈筒形、前後襠較寬、全身肌肉豐滿、具有現代典型肉牛體型的公牛2~3頭作為種公牛培養、利用。最後根據其後裔的表現型進行測定,對其後裔表現型較好的留1~2 頭,作為種牛場生產發展的後續力量。其它牛隻除體型特徵表現很差,不符合安格斯肉牛種用條件的作為肉用牛育肥屠宰外,其餘牛隻投放到農戶中進行品種改良。
4、選擇優秀的安格斯種母牛核心群
選擇核心母牛群是種牛場提高安格斯肉牛的品種純度和保持優良性狀傳遞給下一代的關鍵,因此牛場從開始就非常重視核心群體的選育。每年種牛場根據安格斯牛的系譜資料和自身的體尺測量記錄,選出30~50%優秀後備母牛,即毛色一致、體型好、母性特徵好的青年母牛進入核心群,進行良好飼養管理和繁育。
5、血液更新
為了更新建場初期引進的安格斯種牛的血統,2005年從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種公牛站購進安格斯號97014號和 00017號種公牛的精液,給牛場的能繁母牛進行配種,來提高安格斯牛的生產性能。近兩年,牛場重回國
外的安格斯種牛場或種公牛站又引進幾頭安格斯種公牛或精液。
6、胚胎移植擴繁優秀個體
在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從2004年開始進行安格斯牛的胚胎移植工作,受體牛為湘中本地母牛和湘中黑牛雜交母牛,使牛群擴大,優秀個體比例提高。

選育結果

1、群體生產水平提高
經幾年的選育培養,牛群整體生長速度、各階段體尺和體重均達到了自定標準,較本地牛有大幅度的提高,生長發育勢頭良好。選育后安格斯公牛平均初生重、6月、12月、18月和24月齡體重比選育前安格斯牛提高2.69%、4.01%、1.28%、2.71%、1.64%,選育後母牛初生重、6月、12月、18月和24月齡體重比選育前提高4.35%、 4.70%、1.68%、2.83%、1.93%。
2、導入外血種質水平提高
通過引進優秀種公牛精液和進行胚胎移植,種牛場的優秀種牛數量成倍增加,繼承了純種安格斯優良的種質特性,保證了種牛的純度和優勢率。成年公牛平均體重達1008.38kg,體高143cm,體斜長170.5cm,胸圍252cm,腹圍256cm,管圍22.75cm;成年母牛平均體重達502.66kg,體高129cm,體斜長152cm,胸圍189cm,腹圍229cm,管圍18.23cm。
3、胚胎移植效果明顯2004年移植胚胎8枚,成功受胎3頭,成功率達37.5%;2005年、2006年、2007年共移植胚胎156枚,成功受胎76頭,成功率平均達48.72%;2008年成功率達53.3%。

各階段飼養

犢牛飼養管理技術
犢牛出生后先清除口鼻部的黏液,擦拭身體上的黏液,讓母牛舔干犢牛身上的羊水。犢牛產後在距腹部10~12cm 處充分搓揉臍帶1~2min,用消毒剪刀剪斷,用5%碘酊充分消毒。出生后0.5~1.0h餵給第1次初乳。採用隨母哺乳法讓犢牛和其生母在一起,從哺喂初乳至斷奶一直自然哺乳。餵奶時做到“三定”即定時、定溫(35~38℃)、定量飼餵。犢牛出生后7~10d,適當運動,0.5h/d;1月齡時,運動2~3h/d。從7~10日齡開始訓練採食乾草,從15~20d訓練採食精飼料,在飼槽內放入麥麩玉米,加入少量食鹽混合成乾粉料讓其舔食,或將胡蘿蔔等切成碎塊補飼,8周齡前不宜多喂青貯飼料秸稈。從犢牛生后第2周開始,每天要單獨喂36~38℃的溫開水。在溫暖季節里,讓犢牛自由飲用常溫清潔水。
母牛飼養管理技術
初配及產後母牛:注意適時配種,育成母牛16~18月齡、體重350kg時發情配種。經產母牛產後60~90d發情及時配種,防止漏配和失配。妊娠期:妊娠前期飼養要保證飼料的質量,適當補飼胡蘿蔔或維生素A添加劑,做好保胎工作,預防流產早產圍產期:產前15d,將母牛轉入乾淨、乾燥的待產區特別護理,飼餵營養豐富、品質優良、易於消化的飼料,並準備接產工作;產犢后緩慢驅趕母牛站起,然後飲用收集保存的溫熱羊水,再餵給用適量的溫水(36~38℃)加入麩皮0.5~1kg,食鹽100~150g調成的稀粥哺乳期:母牛分娩后2周內自由採食優質青乾草,分娩3d後補充少量混合精料,逐漸增至正常;分娩2周后,日糧粗蛋白含量不能低於10%,同時供給充足的鈣、磷、微量元素維生素
育肥牛飼養
青年牛強度育肥:雜交犢牛斷奶后經過1個月的適應期後轉入強度育肥階段。以玉米、黑面、麩皮等原料配製混合精料,喂量按體重的1%計算;以青貯玉米、氨化或微貯秸稈、苜蓿草等為粗飼料,粗飼料鍘短2~4cm與精飼料混合拌勻為混合日糧飼餵。保證飲足清水,適當限制運動。育肥到12月齡左右,體重達350~400kg出欄。架子牛育肥:犢牛自然哺乳到斷奶后,充分利用青粗飼料飼餵到16~20月齡,體重達到250~400kg,然後再經過3~6個月的育肥,體重達到500kg左右出欄。小架子牛(體重250~300kg)育肥5~6個月,大架子牛(體重300~400kg)育肥3個月左右。在青草期以喂青草為主,補料1.5~2kg,後期2個月可日補精料3kg。在枯草期以青貯、氨化秸稈和干苜蓿為粗飼料,切短后配成“花草”與精飼料製成混合日糧飼餵,前期混合精料用量2~3kg/d,後期可增到 3.5kg/d。成年牛育肥:對2.5歲以上的雜種肉牛、當地黃牛及各類老齡牛進行育肥,礦物質的需要略高於維持需要,採取捨飼短期強度催肥60~90d,最長不超過120d。根據牛體增重和體內組織變化情況,可分前期、中期、後期3個階段進行。

主要價值


生長發育

安格斯犢牛平均初生重25~32公斤,具有良好的增重性能,在自然隨母哺乳的條件下,公犢6月齡斷奶體重為198.6公斤,母犢174公斤;周歲體重可達400公斤,並且達到要求的胴體等級,日增重950~1000克。安格斯牛成年公牛平均活重700~900公斤,高的可達1000公斤,母牛500~600公斤。成年體高公母牛分別為130.8厘米和118.9厘米。

產肉性能

安格斯牛肉用性能良好,表現早熟易肥、飼料轉化率高,被認為是世界上各種專門化肉用品種中肉質最優秀的品種。安格斯牛胴體品質好、凈肉率高、大理石花紋明顯,屠宰率60%~65%。據200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研究報告,3937頭平均為14.5月齡的安格斯閹牛,育肥期日增重1.3公斤±0.18公斤,胴體重341.3公斤±33.2公斤,被膘厚1.42厘米±0.46厘米,眼肌面積76.13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育肥期飼料轉化率每公斤飼料5.7公斤±0.7公斤;骨骼較細,僅約佔胴體重的12.5%。安格斯牛肉嫩度和風味很好,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用品種名稱作為肉的品牌名稱的肉牛品種。

產奶性能

安格斯牛一直以其優良的母性特徵和良好的哺乳能力著稱。安格斯母牛乳房結構緊湊,泌乳力強,是肉牛生產配套系中理想的母系。據日本十勝種畜場測定,母牛擠奶天數173~185天,產乳量639公斤,乳脂率3.94%。

繁殖性能

安格斯牛母牛12月齡性成熟;發育良好的安格斯牛可在13~14月齡初配。頭胎產犢年齡2~2.5歲,產犢間隔一般12個月左右,短於其他肉牛品種,產犢間隔在10~14個月的佔87%。發情周期20天左右,發情持續期平均21小時;情期受胎率78.4%,妊娠期280天左右。母牛連產性好、長壽,可利用到17~18歲。安格斯牛體型較小、初生重輕,極少出現難產

品種特點

(1)生長發育快,早熟,易肥育,易配種。
(2)出肉率高,胴體品質好。12月齡屠宰牛的眼肌面積達32.5平方厘米;肉質呈大理石狀。
(3)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抗寒、抗病、耐粒飼;性情溫和,無角便於放牧管理。其中婆安格斯牛是婆羅門牛和安格斯牛育成的一個支種,以抗熱聞名。
(4)分娩難產率低。
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
(5)該牛缺點是母牛稍有神經質,黑毛色也與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牛種相差大。

牛種質資源

國外安格斯牛種質
國外應用安格斯牛廣泛地用來雜交繁育來減少難產的可能性,安格斯牛也用來作為遺傳去角的測試基因的顯性性狀。從2008年至2010年,美國安格斯協會報道在育種中遇到一些隱性遺傳病,被稱為“AM”“NH”和“CA”。幾年前發現侏儒症並檢測該病,在2008年一小部分黑安格斯、紅安格斯、荷斯坦、西門達爾、赫里福德牛攜帶跟人一樣的骨硬化病,或稱石化骨。在2010年報道在安格斯育種中出現過多肢(多腿)。事實上所有品種的牛和所有動物物種都攜帶這些隱性遺傳性缺陷,美國安格斯協會公開討論安格斯品種的這些缺陷病,讓他們採取措施淘汰這些攜帶基因突變的安格斯群體,現在的這些遺傳缺陷在安格斯群體中已經比以前少見了。在2002年,後院漢堡是第一個在美國應用優質肉牛安格斯牛肉生產快餐來幫助公共公益活動,從此快餐業迅速發展。
我國引進安格斯牛
我國很多省市相繼從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引進安格斯牛。都是引進國外優質肉牛品種的胚胎或精液,通過克隆和胚胎移植技術建立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牛種源基地,再與本地母本進行雜交繁育,打造出自主品牌,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生產。

所獲榮譽

2020年5月29日,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