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舞蹈

雅樂舞蹈

雅樂舞蹈的主要內容是“六大舞”,也稱“六代舞”,代表六個朝代。為首的據傳是起自黃帝的《雲門》(又稱《雲門大卷》、《咸池》和《承雲》),依次是堯帝傳下的《大章》(又名《大咸》),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又稱《夏龠》),商湯《桑林》,然後是現實題材——反映武王伐紂功績的《大武》。

雅樂舞蹈內容


雅樂舞蹈是禮樂教化的正統舞蹈,內容很豐富,不過卻很難被人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魏文侯每次欣賞雅樂就止不住要打瞌睡;齊宣王一聽到雅樂這個名稱,就嚇得變顏變色,可見這些所謂“雅正之聲”實在不得人心。

代表性曲目


黃帝《雲門》的內容據說是歌頌黃帝創製萬物,團聚萬民,盛德就像天上的祥雲一般。又有人說:由於黃帝功德普照天下,天之所生,地之所載,世間萬物沒有不受到他的恩澤的,所以這個樂舞也叫《咸池》,“咸池”也就是“咸施”。這些解釋肯定有後世儒家附會的成分,而從另一些傳說看,如《左傳·昭十七年》“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傳說是黃帝受天命治理天下時,天上有祥雲出現,所以以雲記事,以雲命官。關於《咸池》也有另一種說法,唐人司馬貞認為:咸池是西宮星名,“主五穀,其星五者各有所職。”和農作物的豐歉有關。根據這些記載,可以設想這一樂舞原是黃帝族祭祀雲圖騰的一種圖騰舞,以後又用來謳歌黃帝的功德,作為祭祖和祈求豐收的祭祀舞蹈。
堯樂《大章》,相傳是歌頌堯帝領導天下時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象依附太陽,敬仰祥雲一樣。“大章”,意思就是說堯帝之德足以彰明天下。這部樂舞看來也和氏族傳統的原始舞蹈有著淵源關係。
舜樂《大韶》,簡稱《韶》,是六樂中最著名的一部,孔子春秋末年還曾見過。傳說這個樂舞的創製者是一隻腳的怪獸“夔”,內容是歌頌舜帝能繼承併發揚光大堯的功德,而它的表現形式則是“擊石拊石”,是“鳳凰來儀,百獸率舞”,可見它原來也是氏族社會中的原始舞蹈。
周樂《大武》,是武王伐紂勝利後由周公創編的,內容就是表現武王克商的豐功偉業。據春秋時孔子所見,這個樂舞開始先有一段長長的鼓聲作引子,舞者(戰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著是六段舞蹈:第一段舞隊由北邊上場,這是描寫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現滅了商朝,第三段繼續向南進軍,第四段表現平定南部邊疆,第五段舞隊分列,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列隊向武王致敬。舞蹈雖然是用的象徵性手法,並不象舞劇那樣描繪人物和矛盾過程,但無疑這是一部表現當時重大事件的敘事性舞蹈作品。
周公將這六部樂舞加以集中、整理、規範成一個整體,作為國家的禮制,用於祭祀、慶典等活動。並對它們的演出儀制、祭祀對象、服飾道具、樂歌宮調和舞者身份、演出場合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六大舞又分為“文”、“武”兩類,前四舞屬文舞,《大武》等屬武舞。文舞持龠(似笛的管樂器)翟(鳥羽)而舞,故又稱龠翟舞:武舞持干(盾牌)戚(斧鉞)而舞,又稱干戚舞。兩類樂舞的劃分,與舞蹈的內容形式有一定聯繫,但據後世儒家考證,主要是受祭的帝王得天下的手段差異,所謂“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這一定例一直貫穿到以後歷朝歷代的封建帝制。

中華雅樂並未失傳


很多人認為中華雅樂已經失傳,這是大謬不然。
請看這一段:“日本的雅樂多是輸入的外來音樂,朝鮮的雅樂經過長久年代也已變形,不過日本在宮廷及神宮中,保存下了當時整理成為日本式的雅樂,而且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它之所以歷久不衰,與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和提倡以及日本民族的傳統是分不開的。”這一段文字是不符合實際的。首先我們要明確,中國雅樂是祭祀天地、祖先與孔子的樂舞,是丹陛大樂等宮廷典禮音樂,還是文武之舞。文舞舞具,舞人手持龠(樂器),翟(錦雞尾);武舞舞時手持用干戚,即盾牌與斧頭。《二十四史》中多有記載。而日本雅樂,是本土音樂與唐樂、高麗樂等的混合體,傳去的唐樂又多是宴會之樂,在中國本土實際是燕樂(燕是宴的通假字)。所以日本雅樂連名字都搞錯了!

日本雅樂


所謂的日本雅樂一般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日本傳統的歌舞。這是與唐風毫不相干的。如《神樂歌》、《東遊》、《大和歌》、《久半歌》之類。二、外來樂舞(國外輸入的節目)。主要有唐樂和高麗樂。唐樂有管弦合奏曲和舞樂伴奏曲。如《蘭陵王》《春鶯囀》之類舞蹈。
這是最為某些先生艷羨的,認為日本雅樂中保存唐風就多是因此而來。但實際上,《蘭陵王》的舞姿早已經多次修改,高難度的動作都不見了。《春鶯囀》根據唐詩記載本是軟舞,傳到日本后卻用一名大漢來舞蹈。這還能有多少唐風呢?
三、日本雅樂中還包括歌舞(日本平安時代的歌曲)。是專為貴族演奏的日語聲樂曲。形式多樣,既有在歌詞中吸收了古日本的民歌的“催馬樂”,也有以漢詩為歌詞進行歌唱的“朗詠”等。這些音樂是在宮中“御游”時和貴族宴會時演奏的音樂。這也是與唐宋樂舞毫不相干的。

中國雅樂


中國的雅樂是古代帝王祭祀、朝會等大典所用的音樂,別於民間的音樂。是祭祀樂、丹陛大樂、典禮音樂等。那麼中國的雅樂在哪裡呢?我就來回答您的問題。
其演奏形式和所用樂器都有嚴格的規定,中國雅樂樂器使用中國最傳統的“八音”《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鄭玄 註:“金,鍾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一直到清末中國雅樂都嚴格遵守周禮中的規定,只會使用這些原產中國的樂器,現在在天壇神樂署保留的全套清代雅樂樂器就與周禮中所記載的一模一樣。目前天壇神樂署正在研究復原天壇祭祀用的樂曲,去天壇神樂署可以見到一些明清的雅樂古樂器,這是樂器實物;至於曲調不好說,但願今後能恢復罷。
雅樂就在祭孔樂舞中。幾十年前拍的山東孔府祭祀電影資料,至今保存,是很珍貴的。湖南瀏陽禮樂也保存下來,也是很寶貴的。在大量祭祀孔子的地誌等資料中也有不少文武舞蹈資料;明代朱載堉的雅樂舞譜最為寶貴,至今仍可按譜復活。如<靈星小舞譜》、《旋宮合樂譜》、《六代小舞譜》、《小舞鄉樂譜》、《二佾綴兆圖》
二、河北承德離宮樂是清代傳下來的宮廷樂,總也包含著一些明代曲調。明清中和韶樂,《河北器樂集成》不是有收錄樂曲嗎?
三、明代宮廷典禮所用樂曲,現在確知的是<朝天子>等曲調。
查詢已經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各省卷本,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相當數量的省卷中都有以上所列的部分或全部曲牌,它們還活在民間。諸如[朝天子][水龍吟][醉太平][清江引]等樂曲在各地傳承與歷史上官方禮儀用樂的相通性決非偶然,這與承繼這些樂曲的官屬專業樂人在樂籍制度解體後轉而將其用於民間禮俗之中不無關係,這是歷史上官方禮樂體系中用樂積澱在民間的結果。一曲《朝天子》,傳承六百年。(從《朝天子》管窺禮樂傳統的一致性存在 項陽、張詠春文。文中將雲南祿勸土司府藏本中的《朝天子》與乾隆《律呂正義后編》中導迎大樂《朝天子》,乃至其後多個版本和當下活體存在的十多個省市的同名樂曲相比較,看到國家禮樂層面的一致性存在。雲南祿勸、武定土司府所存、被專家鑒定為“明初用紙”的譜本上至少有《朝天子》、《將軍令》、《小將軍》、《水龍吟》、《沽美酒》等幾首曲名與明代禮儀樂曲相同。以上幾首是明代皇宮官府中必用的禮儀樂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當下所見最早的明代禮儀樂在地方官府中所用的譜本
又見項陽《關註明代王府音樂文化》,刊《音樂研究》2008年第1期
永樂欽賜寺廟歌曲的劃時代意義 見《中國音樂》2009年第1期)
又有《詩經·國風·周南》詞《風雅十二詩譜》楊蔭瀏譯譜黃祥鵬改訂
歷代燕樂也未失傳,西安古樂、五台山佛教古樂之中就有很多曲調。
下邊我例舉一下歷代燕樂(即俗樂)的遺存與研究文獻。注意,只是一小部分。
黃翔鵬 兩宋胡夷里巷遺音初探 1997
楊蔭瀏。陰法魯 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 1957
霓裳中序第一等
葉棟 敦煌唐人曲譜 1982(2)
席臻貫古絲綢之路音樂暨敦煌舞譜研究 1992
王小盾 解析敦煌舞譜結構的鑰匙--"十六字訣"和"乾舞譜說"
何昌林 天平琵琶譜之考,解,譯 1983(3)
葉棟 唐傳十三弦箏曲二十八首(上) [期刊論文]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7(2)
陳應時論姜白石詞調歌曲譜"ク"號 1982(1)
紀園 姜白石自度曲樂譜中的折聲,掣聲與《揚州慢》 1989(3)
宋代古譜‘願成雙'初探 1983(3)
錢仁康 魏氏樂譜考析 1989(4)
明末清樂歌曲八首的"譯譜後記" 1987(4)
黃翔鵬。逝者如斯乎……:古曲鉤沉和曲調考證問題。文藝研究,1989,(4)
文中考證詞調作品有山西五台山青廟音樂《三晝夜本》中的歌曲《望江南》和吹腔樂曲《萬年歡》,認為它們分別是唐《望江南》和隋唐伎樂曲調;《菩薩蠻》與《瑞鷓鴣》分別為唐代緬甸傳來的古樂和龜茲大麴《舞春風》,還對宋曲牌《念奴嬌》、《小重山》、《感皇恩》等曲進行了考證]。
五台山佛樂保存有《瑜伽焰口起止規範》46首、《瑜伽焰口吹腔之部》13首、《禪曲青廟之部》18首、《青廟禪曲吹腔之部》34首、《三晝夜本》29首、《五台山鼓房音樂》八大套64首、《禪曲西藏之部》7首、《黃廟禪曲誦經吹腔之部》60首,總計271首。其中,不乏唐宋以來青黃兩廟的詞曲歌譜,如《五台山贊》、《大唐五台山曲子五首——寄在{蘇莫遮)》、《望江南》、《三皈依》、《五會念佛》、《浪淘沙》、《豆芽黃》、《十報恩》、《菩薩蠻》、《雙調五供養》、《華嚴會》、《跳布扎》、《下五台》、《台山五寺景歌》、《五台山鼓房音樂》八大套曲等等,就是唐宋以來遺留下的五台山佛教音樂的詞曲。故被譽為“中國佛教音樂的活化石”,是唐宋以來五台山佛教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世界非物質遺產

漢代雅樂舞蹈


漢代創作了一些具有民間風格的雅樂舞蹈。漢初巫風很盛,漢高祖祭祀天地山川使用了北方的秦巫、晉巫和南方的荊巫、漢巫等。巫教的流傳在很大程度上是運用歌舞娛人的手段,巫、舞 同音,巫者以舞降神。漢高祖曾下今天下立靈星祠,祭祀靈星成為全國性祭祀活動。靈星是天田星,主谷,又稱后稷神。祭祀時跳靈星舞。靈星舞大概起源於民間的農作舞,又用於祭祀,以後升格為雅樂舞蹈。舞者為童女16人,舞蹈動作是教民種田的勞動過程,模擬農業勞動,有除草、耕種、耘田、驅雀、舂簸等動作。從西南地區傳入中原的賨人舞蹈《巴渝舞》,本是一種民間舞蹈,傳入中原后成為宮廷舞蹈,以後又演變為雅樂舞蹈。巴渝舞 和 靈星帶 同屬群舞。
漢代編排有序的群舞,注重隊形的整齊,動作的規範,整體感強。很少運用多層次的隊勢、參差不齊的舞姿、此起彼伏的舞動、豐富多變的場面來表現舞蹈的內容、美感和意境,大多是用 大齊舞 的編導手法來表現群舞場面,在整齊、統一、協調的律動中,使人感受到群體的力量和美感。漢代群舞保存了古代舞蹈質樸無華的風貌,具有統一、協調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