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城

位於湖北鄂州的歷史遺跡

公元221年,孫權自湖北公安東下,與魯肅周瑜一行在鄂縣江濱虎頭山上底座遷都之大計時,適逢山上出鳳凰,江中起黃龍,因而篤信鄂縣是“龍蟠鳳集之鄉”,遂定都鄂縣,並於同年8月大興土木營造宮城。因他到鄂縣后不久,即接受魏文帝曹丕“吳王”的封號,所以此城名曰“吳王城”。又因地定都鄂縣后,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名為武昌,故此城又名“武昌城”。公元229年4月,孫權在武昌西郊之西拜天稱帝,自號吳大帝,此城因之又曰“吳大帝城”。

吳王城簡介


吳王城遺址在今鄂州市鳳凰街百子畈村,北倚長江濱,南瀕洋瀾湖,東抵虎頭山,西依西山。南面現存夯土牆基一段,長60米,寬10米,高4米。牆外是護城河,(護城河寬5O余米現因建設而回填)現存一段,名為“濠塘”。考古專家蔣贊初教授等多次考察研究證實,這是三國時期古城牆遺址中比較明確的城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據歷史資料記載和考古發掘證實,吳王城為長方形,周長3000米左右,城有5門,皆以方向命名,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其中西面多一門,名為“流津”,直通吳王的苑圃散花灘。城內有武昌宮,四周有宮城,宮城內有孫權稱帝時大會群臣的金鑾寶殿太極殿,有舉行祭祀、接見賓客的禮賓殿,還有孫權起居的安樂宮等主要建築。
公元221年至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建業,孫權駐蹕武昌8年,這8年間,武昌一直是東吳的都城。“以武而昌”、三分天下的吳大帝孫權,在古武昌這塊土地上,自創城池、興宮室,辟艦港、設要塞,建避暑宮、蓋讀書堂,他本人也在這裡講武、修文,避暑、遊獵,宴飲、郊天。鄂州大地因而留下了許多與孫權有關的勝跡遺址。同年8月派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留守武昌,所以,武昌從這時起實際又成為東吳的陪都。公元252年,孫權的另一個兒子孫奮封齊王,王都亦設在武昌。公元265年9月,吳末帝孫皓又一度遷都武昌,至翌年月日2月才還都建業。如此算來,孫權祖孫三代,前後經營武昌城歷時45年之久,佔東吳立國時間的四分之三。
自吳王城出西門,有一座山臨江而立,逶迤曲折,林木蔥蘢,古稱樊山,又稱西山,是當年吳王孫權避暑讀書之地,現存有避暑宮、即位壇、讀書堂、廣宴樓、試劍石等遺跡,鄂州流傳著許多與孫權有關的事故傳說。

吳王城傳說


吳王避暑宮:鄂州地勢平曠,城南即是水域遼闊的湖群,吸熱快,散勢慢,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鄂州夏季氣溫熾熱。唯有西山寒溪一帶,松蔭鋪地,山泉潺潺,“六月無暑氣”,較山下城中氣溫要低2?/FONT>3℃。所以,孫權定都武昌后,曾在西山寒溪畔建避暑行宮,史稱“吳王避暑宮”。今有孫權塑像,能勾起人們懷古的幽情。
東晉太元四年(379年),佛教凈土宗始祖高僧慧遠,掛錫於西山附近的寒溪寺。陶侃曾任武昌太守,后遷任廣州刺史,將其在海上請得的文殊師利菩薩金像送武昌(今鄂州)寒溪寺供奉。傳說文殊師利菩薩“託夢”給慧遠,說西山“清涼福地”,是“清凈樂土。”於是慧遠就在西山吳王避暑宮故基上建西山寺,供奉文殊,講經說法,倡“凈土法門”。寺前有一汪泉水,傳說僧人常見泉水中顯現文 殊師利菩薩神光,於是稱此為菩薩泉。宋代蘇東坡以此泉水代酒送友人王子立並賦詩曰:“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從此西山寺又名靈泉寺。此寺歷經五毀六建,現存的寺觀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湖廣總督官文一人捐修的,有大雄寶殿等五殿一堂二禪房。建國后又幾經維修,保持了原貌,並新建了兩座禪房。寺中大雄寶殿旁的月門上,正面寫有“英雄避暑”,背面寫有“清涼福地”,相傳此地就是避暑宮殿舊址,西山寺保存了避暑宮的一間側殿。這間側殿歷經1600餘年的風雨洗禮,仍保存完好,成為古靈泉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吳王讀書堂:自西山主峰雙石峰峰頂向東,沿山徑拾級而下,有一塊環境十分清幽的開闊地,這就是吳王讀書堂遺址。當年孫權建都武昌期間,曾於此築室讀書,史稱“吳王讀書堂”。遺址上修竹茂密,霧籠煙鎖,遺址下寒溪漱玉,波清影綠。旁有石泉一眼,世稱“吳王井”。泉水淙淙,終年不竭,石隙間有臘梅數株。每至臘盡春回,雪霽冰消,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據史書記載,孫權不僅是雄兵好武的軍事家,而且十分喜好讀書。公元221年秋天,孫權接受魏文帝曹丕“吳王”的封號后,專門派中大夫趙咨洛陽致謝。曹丕認為孫權只不過是一介武夫,文才大概不值一提,在接見趙咨時,有意帶著譏諷的口吻問:“你們吳王也研究學問嗎”?趙咨笑了笑說:“吳王指揮戰艦萬艘、雄兵百萬,任賢使能,日理萬機,確實夠忙的了。可是,他稍有空隙,就閱讀經史,博覽群書,采奇獵異,兼收並蓄,不像一般書生那樣,只知道咬文嚼字、尋章摘句罷了。”曹丕是喜歡舞文弄墨的,聽趙咨提到“尋章摘句”,不覺臉上一紅,十分不好意思。
孫權在西山避暑時,常來讀書堂夜讀。那時候,竹雨瀟瀟,石泉潺潺,書聲朗朗,後人因之有“書堂夜雨”一說,為古武昌八景之一。後來,有的遊人為了親自領略這一勝景,便乘月登山,坐在林下泉邊石上,只聽到潺潺泉聲,久候卻不見夜雨到來,頗感失望,歸途中才發現身上衣衫早已被“雨水”棗夜露濕透了,這才恍然大悟。
自孫權始,西山就被歷代文人名譽為讀書勝地。晉大將軍陶侃也曾在西山讀書,築有陶侃讀書堂三國與孔明齊名的“鳳雛龐統,唐代詩人元結,元代計人丁鶴年,明代抗倭名將熊桴等,都曾在西山讀過書。
出寺10多米遠,便是廣宴樓,相傳是當年宴飲群臣之地,今則可品嘗源名於孫吳武昌魚。在山頂,有一土壇,人稱“即位壇”,為孫權稱帝築壇祭天的地方。吳王“讀書堂”遺址掩映在修竹茂林之中,旁邊有“吳王井”,相傳吳王當年曾在此汲水煮茶。
往西山主峰,半山處有兩塊巨石,一立一卧,彷彿用利劍劈削而成,旁邊石碑上刻著“吳王試劍石”幾個大字。距巨石不遠,另有一巨石平卧,石上有一個工整的“十”字,將巨石一分為四,傳說是孫權和劉備比試劍鋒時留下的劍痕。旁有一潭池水,名“洗劍池”。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台。”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武昌西山》詩,詩中所吟詠的西山遺跡,就是當年吳王的避暑宮所在之地。
比劍石:試劍石旁不遠處,又有一塊巨石,一分為四,此即比劍石。據傳,赤壁之戰前夕,劉備駐軍樊口,嘗登西山,撫石舉劍祝曰:“聯吳抗曹若能成功,則劍落石開”。祝罷,一劍擊下,果如其言,巨石一分為二。事後汐,孫權亦登山至此,聽當地百姓講起劉備試劍之事,心中很不高興:“莫非玄德認為我的劍不行么?我正想試一試我的劍哩!”言旋,劍落石亦破。石上雙痕,一橫一豎,歷歷可見。明代,曾任雲南騰越州知州的鄂州人孟登有“割據提雄劍,雙痕勤石邊”的詩句,即指此事。北宋著名詩人秦少游曾在《風入松·西山》一詞中吟詠道:“石邊試劍人何在?但荒煙蔓草迷茫。”觀古思今,能不有世事滄桑之感慨?
洗劍池:自試劍石右側沿階而下數十步,有一水池。池水清澈見底,終年不竭,色碧而味甘。相傳當年孫權、劉備試劍罷,都曾至此池洗劍,故曰洗劍池。宋時,池畔尚有“洗劍池”石刻碑,今已佚。清人有“一片澄潭水,千年洗劍池”之詩以紀之。
廣宴樓:自古靈泉寺向東,過青龍橋,東側石壁下有一座兩層樓的別緻建築,這就是廣宴樓。此處原有廣宴亭,為孫權飲宴之所。南北朝詩人謝眺曾寫有“樊山開廣宴”的詩句,典出於此。此地原有山亭一座,久廢。唐代武昌縣令馬垧在廢亭的原址重建廣宴亭,當時隱居西山的詩人唐元結為之作《廣宴亭記》。今之廣宴樓是1979年依地而建的。樓分上下兩層。一樓設快餐廳,旁列“素錦齋”,專門供應鄂州名點。西山東坡餅加工廠亦在樓后。二樓為筵宴雅座。遊人登樓用餐,茶餘酒後,可依窗聽竹雨,憑欄瞰街市。
庾亮樓:庾亮樓位於市區古樓街,俗稱古樓,也就是古代的更鼓樓。樓的基座如一堵城牆跨街而立,跨街的石砌圓拱門頭上刻有“庾樓”二字。門洞內拱高12米,長16米,可并行兩輛馬車。圓拱門洞正上方,是單檐廡殿式樓閣,磚木結構,正方形,硬山頂,青布瓦,面正南向。原來東側有放置更鼓的亭台,西側有倒映日月和滴水計時的水池,現已毀去無存。
此樓始建於三國時期,當時孫權建都武昌(鄂州),這裡先是皇宮的端門,后建成更鼓樓。據《世說新語》記載,晉代刺史庾亮鎮守武昌時,常與佐吏殷浩、王胡等人在此樓上眺望全城,飲酒賞月,高談闊論,故此樓又名“庾樓”、“玩月樓”。後人重修此樓時,就在樓基座的拱門上刻“庾樓”二字。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來武昌登此樓時,即興寫下了《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曰“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我心還不淺,懷古醉余觴。”李白的吟詠,使此樓名氣更大。
此樓從始建,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中間經過多次重建和維修,雖然與始建時已不完全一樣,但它是我市年代最久遠、保存也較完好的古建築,顯示著鄂州古城的歷史風貌。
吳王散花灘:西山東麓,寒溪出口,城區小北門外,有不定期闊的沙灘。灘上砂石淤積,地勢平曠,灘外江流滾滾,灘頭楊柳依依,此乃舊時泊船要地。相傳孫權曾於此地迎接赤壁大捷凱旋歸來的吳軍將士,並向他們散花祝捷,故名“吳王散花灘”。
三台:釣魚台、點將台、鳳凰台。
1、釣魚台:釣魚台又稱武昌(今鄂州)孫權釣魚台,為中國十大著名的釣魚台之一,又一說它與浙江桐廬嚴子陵釣魚台、陝西寶雞姜太公釣魚台、江蘇淮陰韓信釣魚台齊名,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古釣台。
據資料考證:"武昌釣魚台"在武昌城北大江中(已毀),歷史上孫權曾在此大宴群臣,在附近江中試泛木製艦船"長安"號,閑暇時於此釣魚。
2、點將台:又稱即位台,郊天台(壇),指孫權在此祭天即位登上皇帝寶座。清咸豐年間,這裡又成為太平軍的點將台。山名為"白虎山",位於西山古靈泉寺南邊山,即今電視轉播塔山頭。
3、鳳凰台:鳳凰台,又稱虎頭山,為吳王孫權建都於武昌時所築建的鳳闕,原為一高陵土阜土山,俗呼鳳凰台,在大東門城外,現為鄂城重型機器廠南廠區萬平米車間內東南角。傳說孫權與魯肅、周瑜因"青鳥鳴於上",青鳥又稱青鸞,即鳳凰,故在此商議建都於武昌(今鄂州)。明萬曆初,知縣李有朋建塔於此,為東門塔又稱狀元塔、鳳凰台塔。建國初,這裡稱鳳凰鄉。塔毀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